和田玉石源頭的孩子們

和田玉石源頭的孩子們

原來在做旅遊編輯工作的時候,常常會翻看一些作者的博客。這些行者在用文字記載著他們在外行走時發生的故事,用照片記憶著這些地方的人和事。在眾多博客中,作者王鐵男的《玉石之路探源》一文吸引了我的注意。

和田玉石源頭的孩子們

王鐵男的博客中記載著,喀什塔什鄉(“喀什塔什”在維吾爾語裡意為玉石,因此,許多人也把這裡叫玉石鄉)地處海拔2800米的崑崙山前山地帶,有11個自然村,黑山村是全鄉最偏遠的村落,它坐落在玉龍喀什河源頭的河谷之中。從喀什塔什鄉到黑山村有30公里山路,要翻過海拔3500米和3850米兩個達坂,快速行走也要從天亮走到天黑。2008年,黑山村全村750口人,其中孩子佔了三分之一。黑山村的孩子大多數都沒有走出過崑崙山,也看不到電視,甚至也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照片。黑山小學和村辦公室在一個院子裡,學校的老師都是本村的村民,從縣城派來的教師最多教了一個月就回去了。

和田玉石源頭的孩子們

照片中可以看到黑山村的孩子都很漂亮可愛,特別是長著長長睫毛和大大眼睛的小男孩。在他們單純的眼神裡,我們能看到渴望,那是對學習的渴望,是想走出大山的渴望。今天,也許這組照片中的孩子們有的已經走出了大山,希望這些生活在玉石源頭的孩子們能夠受到更多人的關注,能夠放飛屬於他們的夢想。

和田玉石源頭的孩子們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公社為了從黑山運出一塊大玉石,在山樑上修了一條近30公里的小道,這就是黑山村通往外界的玉道。這條“之”字型玉道,從谷底到達坂頂部(3850米)垂直高度1120米,需要攀登5個小時。

祖祖輩輩生活在崑崙山深處的人們何嘗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和田玉石源頭的孩子們

我們手中的數碼相機成了孩子們眼裡最神奇的東西,天真爛漫的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往我們的鏡頭前擠。

我們踏著厚厚的塵土沿著狹窄的街道進入了村子,整個村子的人似乎早已知道我們到來,街道兩旁屋前門後站滿了好奇的人們,成群的孩子奔跑著為我們開道,霎時間整個街道塵土飛揚,似乎我們來到了一個黃土的世界。

自從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駐村工作組帶領大家因地制宜,想辦法擺脫貧困。如今,大山深處的兩個貧困村發生了很大變化,村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家家戶戶都有了護邊員,大家有了穩定的收入,臉上的笑容多了,精氣深足了,幸福指數節節攀升,越來越多的村民對脫貧致富充滿了信心。

和田玉石源頭的孩子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