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人體解剖三字歌,第八章,排洩系統

排洩系統

第一節 排洩系統概論

排洩系、包括腎、輸尿管、有膀胱、和尿道、及皮膚、汗腺等。

排洩系統的器官,主要有腎、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它能將人體內產生的廢物和毒素從尿中排出體外。腎臟排出的代謝產物種類很多,數量也最大。腎臟在排洩過程中,不但能排出廢物,而且對身體的酸鹼平衡起著重要調節作用。因此,腎臟是人體內重要的排洩器官,也是人體內的重要調節器官。皮膚起著排洩汗液的作用,人體內的廢物也從汗腺中排出一部分。

第二節 泌尿系統的形態與功能

腎之形、如豆狀、它位於、脊兩側、輸尿管、相連接;輸尿管、是一對、約二七、連腎孟、它位於、腹膜後、沿脊柱、向下行、入膀胱;膀胱者、呈囊狀、它位於、骨盆腔、其作用、儲尿量、尿道者、自膀胱、到體外、分三段、前列腺、與膜部、海綿體、最特殊。

腎臟是一對暗紅色呈變形的器官,形入豆狀,前後銷扁,外緣凸出,內緣凹陷,凹陷部分叫腎門,此處有輸尿管和血管由此出入,此外腎有腎小球、腎孟等,如細菌侵犯腎小球則發生腎小球腎炎,二顏面和兩下肢水腫。腎臟位於人體腹腔的後壁,脊柱的兩側,約十二胸椎和二三腰椎之間,與輸尿管上端相連接。腎臟像個過濾器,尿液就是從腎臟進入輸尿管再進入膀胱的。

輸尿管是一對長形的管,約有二十七釐米長,上端和腎孟相連,位於腹膜後壁,沿脊柱兩側下行,進入盆腔與膀胱相連接,輸尿管全程有三個狹窄處。一是在腎孟的接連處 ,二是與髂總動脈交叉處。三是在進入膀胱處。腎結石患者,當腎結石下降時,容易在狹窄處嵌頓,引起絞疼。

膀胱是一個囊狀器官,能夠儲存大量的尿液。它位於骨盆腔內,其大小,形態和位置以充盈程度不同而異。男性膀胱的後面與精囊腺、輸精管和直腸相鄰。而女性膀胱的後面是子宮和陰道。膀胱底部有三個孔,前方一個孔是尿道的內口,兩側的孔是輸尿管的開口,此三孔的構成呈三角形,亦稱膀胱三角。

尿道起於膀胱,是終於尿道外口的一個管道。但男女的尿道各有不同:女性的尿道短而直,約四釐米長與膀胱接口處為內口,內口的周圍有括約肌,尿道的外口在外陰道的上方、由於它的結構特點,故易引起尿路逆行感染,而發生尿道炎、膀胱炎等。而男性的尿道較長,約二十釐米長,共分三段;一是前列腺部,二是膜部,三是海綿體部。前列腺部分是自膀胱到盆腔底的部分,穿行前列腺內,為寬闊而舒張的部分、膜部是穿出盆腔的一段,但很短,周圍有括約肌,為尿道最狹窄的部位;海綿體部,是穿行尿道海綿體的一段,開口在陰莖頭的末端,此處有尿道外口擴大部分。

腎的切面和被膜圖

中醫人體解剖三字歌,第八章,排洩系統


腎、輸尿管及膀胱圖

中醫人體解剖三字歌,第八章,排洩系統


第三節 皮膚

人皮膚、有表真、兩大層、分薄厚、其厚層、多見於、手掌足、其薄層、在全身、其作用、排汗液、散熱量、調體溫、能感受、能保護、也能生、維生素。

皮膚的構造分為兩大層,即表皮層和真皮層。表皮有厚薄,分為兩層至四層,其厚層多見於手掌和足跟趾部,薄層見於全身各處,皮膚有無數的汗腺和皮脂腺,汗腺開口在表面,呈累旋形開口,可排洩汗液及散發熱量,皮脂腺開口在毛囊內,可分泌油脂,以潤澤毛髮和皮膚。皮膚既能起到保護作用,又能感受外界的刺激傳給大腦,同時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又能產生維生素。

皮膚構造圖


中醫人體解剖三字歌,第八章,排洩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