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墨花開並蒂香——讀《詞牌巧對話人生·書法卷》

聯墨花開並蒂香

——讀《詞牌巧對話人生·書法卷》

文· 郭省非

(原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湖北省楹聯學會副會長)

古廣祥先生出版了《中藥趣聯》、《詞牌巧對話人生》兩部著作,我對他的文學才華及諳熟對聯的本事感到震撼,為此曾寫過幾篇評論文章。茲得悉香港新聞出版社要刊行書法家王典和李果、李

敢兄弟《詞牌巧對話人生·書法卷》,這很有些“系統工程”的味道。

一、人生與詞牌。本來人生與詞牌毫不搭界,各是各的範疇。但硬是被古廣祥先生令人信服地拉到了一起。還別說,這樣一來,使讀者描述“人生”有了一個新的工具,也使人們使用“詞牌”有了一個新的領域。什麼叫創新,這就叫創新。什麼叫發現,這就叫發現,廣祥先生髮現了二者之間看似沒有聯繫而實際上存在著的“聯繫”。如“故里鬧元宵”:“荷葉曲,柳腰輕,雨洗元宵/傳妙道;舞迎春,花間意,夜遊玉女/獻忠心。”作者寫於1989年在海南儋州過元宵節之夜,而恰恰其時“下著毛毛雨,但一點也不影響這裡的人們歡度元宵的心情”。這副聯用了八個詞牌名,但卻真切地反映了廣祥先生那次人生的體驗。

聯墨花開並蒂香——讀《詞牌巧對話人生·書法卷》


二、詞牌與對聯。2011年廣祥先生別開生面地出版了他創作的《中藥趣聯》。讀後,我還寫了一篇文章,其中有這樣的話,“這部聯書,既是對中藥名稱文學性再發掘的貢獻,也是對中華對聯包容性再拓展的貢獻”。套用這句話,“詞牌巧對”,既是對詞牌的重新認識、重新妙用,又是對楹聯創作的再次推進、再次深化。充分證明:有名皆可對,無事不能聯。最令人佩服的是,對聯所需構件,主語、謂語、賓語、狀語、定語等都取自一字不變的詞牌名本身。這是廣祥先生對任用名稱制作對聯的一大貢獻。拓展開來,純地名對、純電影名對、純電視劇名對、純戲劇名對、純報刊名對、純文字作品名對等等,都可以翹首以待。

三、對聯與漢字。在世界各種語言文字體系中,只有中華文化中的漢語漢字才可以製成對聯。因此,中華對聯是世界文學中獨一無二的文學體裁。考其究竟,是因為所有單個漢字都具備音、形、義三種要素,並且有四聲的區別,而拼音文字則不具有這種特性和優勢。可以說,對聯是漢字之花,漢字是對聯之母。或者說,對聯文化蘊含並承遞著以漢語漢字為載體的中華文化基因,對聯是漢語漢字的文學結晶。廣祥先生正是諳熟漢字和對聯的真諦,才能用800多個詞牌名巧構出139副美輪美奐的對聯。如“漢語熱”:簷前催/樂語,燈下見/凱歌。上下聯中第一字為名詞對名詞,第二字為方位詞對方位詞,第三字為動詞對動詞,第四、五字為名詞對名詞,整聯為主謂賓對主謂賓,無一字對仗不工。這就是漢字的神妙。


聯墨花開並蒂香——讀《詞牌巧對話人生·書法卷》


四、漢字與書法。說對聯是漢字之花,書法又何嘗不是漢字之花呢!這樣說來,對聯同書法是漢字孕育出來的文學藝術雙胞胎,這樣的比喻是很形象的吧。在漢字產生髮展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甲、金、篆、隸、草、真、行”等多種書體,創造了五光十色的書法藝術美。廣祥先生在推出《詞牌巧對話人生》之後,又推出《詞牌巧對話人生·書法卷》,這是在對聯美上再添一重書法美,從而營造出美上加美的藝術效果。這不僅僅是對聯與書法的簡單相加,而是體現著足以說明作者對中華文化美學高峰嚮往的執著追求。人們不是常常用“一加一大於二”來形容強強聯合帶來的效果嗎?這部“書法卷”就再好不過地營造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聯墨花開並蒂香——讀《詞牌巧對話人生·書法卷》


​ 書法與2013年。2009年,中國楹聯學會在召開“第六次代表大會”上確定,2013年為“聯墨展示年”。孟繁錦會長在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從楹聯走進楹柱而產生楹聯那一天起,聯和墨就結下了不解之緣。聯因墨而面向大眾,墨因聯而文化自身。以墨興聯,

以聯興墨,聯墨合璧,可以雙贏。”不會是巧合吧,就在各地開展聯

墨展的同時,古廣祥先生推出《詞牌巧對話人生·書法卷》,是以另一種形式為“聯墨展示年”增光添彩,也可以說是“聯墨展示年”的又一意想不到的收穫。說是巧合也行,說是對聯與書法之間存在著必然聯繫更為恰當。這正是,詞牌之美用對聯表現,對聯之美用書法展示。有聯為證:

詞牌名,人生路,如詩如夢;

對聯巧,書法佳,美奐美輪。

作者 郭省非 責編 常小靠 校審 古廣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