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紅豆串起的情思,背後是文化底蘊與現代動畫的完美結合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陳冰研


國產動漫《相思》是由彭擎政執導的一部動畫短片,於2016年12月23日在中國正式上映。影片全長10分鐘,卻感動了千萬觀眾。截止於目前,該片在豆瓣上的評分也達到了8.3分,超過了絕大多數的中國動漫影片。

影片以寄情相思的"紅豆"為線索,牽出了一曲相戀卻無法相守的悽美愛情故事。出生名門貴族的六娘和寒門學子初桐從小情投意合,青梅竹馬。可怎奈門第之間的牽絆,兩人最終迫於無奈,無法廝守終生,令人唏噓。

該片作為一部以古典文學作品為背景的純手繪動畫,在畫面的呈現上頗具中國特色。江南煙雨中,白牆黑瓦間,用色清淡雅緻,描繪了清朝江南水鄉的寧靜富饒。輔以細膩的人物刻畫和婉轉動人的音樂,為片中男女中真摯悽美的愛情增添了一份餘韻頗長的古典氣息。

影片雖然短小精悍,但電影的信息含量卻毫不遜色。因此,為了深入解構這部影片,我將從古典元素的運用、敘述的手法、物品的隱喻、影片的藝術特點四個方面入手,並結合故事情節以及自己的觀影感受,來解析這部令人眼前一亮的國產動漫電影短片。

《相思》:紅豆串起的情思,背後是文化底蘊與現代動畫的完美結合

01、借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為背景,以王維的詩句貫穿全片,唯美意境下體現中國文化的韻味悠長

本片是"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的第二集,作為上海嘉定800年重點項目之一,自帶歷史文化傳播屬性。影片以嘉定寶山文人的史料為背景,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豐富了影片的內涵與深度的同時,讓更多人沉迷於江南水鄉的煙雨濛濛。

① 影片以真實史料為基礎,通過影片得以傳承中國文化

本片的故事出自清代嘉定寶山文人毛大瀛寫過的一本《戲鷗居詞話》。書中記載,六娘本名陳湘萍,為名門之女,自幼與近鄰王初桐青梅竹馬。後陳父母嫌王家貧,將六娘許給一富家紈絝子。自此王初桐發奮攻讀,多次參加鄉試,無奈屢試不中。後來清廷平小金川之亂,皇帝特開科招試,年四十八的王初桐一舉中士,名列二等。

乍一看,這只是文人雜談,描寫了一個愛而不得的故事。但通過影片傳神地刻畫,多方面調動著觀眾的感官情緒,不由為這段悽美的愛情深深動容

。小時候的六娘和初桐,是如此天真爛漫。然而長大後,明明是才子佳人男才女貌,卻因為舊時的門第之間,抱憾錯過。

在我看來,文學作品之所以要被改編為影片,是因為影片以它直觀形象的表現形式,直抵人心。隨著時代的變遷,文學作品的艱澀,並非普通大眾的盤中餐。但一個民族怎能丟失自己的底蘊?這個時候影片的改編與誕生,起到了良好的傳承作用。藉助影片,讓歷史之光照進現在和未來,在一幀一畫中,人們感受著生生不息的文化傳統。

《相思》:紅豆串起的情思,背後是文化底蘊與現代動畫的完美結合

② 王維的《相思》契合主題,展現男女主濃濃的眷念之情

短片以王維的同名詩為創作背景,貫穿影片始終,道出了江南煙雨中止不住的相思別離。

在影片剛開始時,年幼的王初桐手握紅豆,面對六娘賭氣似的質疑,幽幽得背起王維的《相思》。起初背得十分流利,然而背到最後一句"此物最相思"時,始終羞紅著臉,沒有道出"最相思"三字。此時的少年,想必已情根深中,藉由詩句,表達著萌動的情意。

影片最後,六娘嫁做他人妻,初桐也登上小船,遠走他鄉。影片緩緩響起了童聲下的《相思》,像極了初桐小時候的聲音。此時,一首詩在陰陽頓挫的語調下,完整呈現。"最相思"三字終於響起,但一雙人已就此別離。

在我看來,影片藉由王維的《相思》,傳遞初桐與六孃的愛情故事,與古人含蓄內斂的表達方式相契合。在這油墨一般的畫面上,江南小雨的氤氳潑灑瀰漫,王維的詩句從傳統毛筆畫昇華起來,訴說著這段難以言喻,淡淡憂傷的愛情故事。

《相思》:紅豆串起的情思,背後是文化底蘊與現代動畫的完美結合

02、影片以"紅豆"為線索推動情節,輔以蒙太奇的剪輯手法,使畫面生動富有變化,調動觀眾的內心情緒

十分鐘的短片中,導演並沒有安排男女主以語言表達對於彼此的感情。僅用一顆紅豆,串起了兩人的相思,形成了情感的羈絆。隨後,導演採用蒙太奇剪輯手法,在現實中穿插著回憶,譜寫了一曲牽動人心的愛戀。

① 紅豆是兩人唯一的交集,串起了兩人的悽美愛情

小小的紅豆,見證了六娘和初桐的情竇初開,長大後的心有所屬,命運捉弄後的抱憾終身。接下去,我將一一來分析劇中紅豆一物的巧妙作用。

  • 童年時,掌心的紅豆,甜甜的豆粥,是青梅竹馬的最好時光。

年幼的初桐小心呵護著手中的紅豆,穿過大街,跑到六孃的門前與其分享,暗暗的情愫萌生心頭。放學的傍晚,六娘叫住初桐,喂他吃甜甜的豆粥,這是兩小無猜。紅豆,在他們心中,埋下了愛情的種子。

  • 成年後,紅豆破莢,蝴蝶破繭,是才子佳人藏不住的曖昧情愫。

長大後的六娘已是聘婷少女,初桐也是清秀臨風。青黛煙雨中,撐著油紙傘的才子佳人,擦肩而過,卻又頻頻回頭,臉頰泛起羞澀的微笑,空氣中瀰漫著甜蜜的氣息。

紅豆,象徵著他們愛情的種子生根發芽。

  • 出嫁時,鮮血化作紅豆,繡於手帕之上,是愛情終將無果的悽美哀歌。

六娘終是敵不過媒妁之言,沒有等到初桐考取功名的那天,就被指婚給一富家子弟。出嫁前的六娘,終於繡完了送給初桐的手帕,卻不留神地扎破了手指。鮮血滴在帕子上,化為了豆莢上的紅豆。兩者蝴蝶繞著紅豆飛舞,暗示六娘和初桐猶如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命運。紅豆,預示著他們終究有緣無份。

在我看來,導演借用紅豆串聯起六娘和初桐的愛情主線,作為倆人情感的載體,引出了令人扼腕嘆息的愛情故事。片中的紅豆,無論是在背景、手帕、還是簪子上,都是以單個數量呈現,代表一顆紅豆先熟,兩人愛情無果。這也是導演的高明所在,無需跌宕的情節,洶湧的淚水,就讓觀眾體會到了這段感情的哀婉。

《相思》:紅豆串起的情思,背後是文化底蘊與現代動畫的完美結合

② 兒時的回憶與現實的苦澀,通過蒙太奇手法形成了鮮明對比

影片除了以紅豆串起主線劇情外,精湛的蒙太奇手法,倒敘,插敘的交替使用,也不失為本片的另一大特點。

影片開場,中年的初桐走在集市上,被鑲嵌著紅豆樣式的簪子吸引,思緒回憶到幼時與六娘坐在門前,吟詩互動的場景。

此時導演運用了倒敘蒙太奇的手法,畫面切換,將初桐和六孃的故事娓娓道來,影片也就此拉開序幕。

平行蒙太奇的視角下,一邊是六孃的頻頻回首,守著後門等待出桐出現,但都失望而歸。另一邊是出桐的挑燈夜讀,想著考取功名,有朝一日迎娶六娘,但卻終沒有等到這一天的到來。影片最後,得知六娘出嫁的出桐,終於來到那扇後門口,卻遲遲沒有勇氣敲響。此時,導演運用了交替蒙太奇的手法,畫面再次閃過兩人幼年相伴時的美好時光。彼時有多甜蜜,現實就有多悲傷。

影片借用蒙太奇的表現方式,使整部影片的情節環環相扣,扣人心絃。倒敘插敘的混合使用,將這段動人的愛情故事,拆分出了不同的碎片,既讓人感到愛情的甜蜜,也讓人惋惜最後的悽美結局。通過這種巧妙的手法,使故事情節更具張力,調動著觀眾情緒的起伏,使觀眾沉迷於其中。

《相思》:紅豆串起的情思,背後是文化底蘊與現代動畫的完美結合

03、"梨"、"傘"、"門"在影片中的多次出現,被賦予多重隱喻,預示男女主因門第之見而無法相守的結局

影片中除了紅豆貫穿全片,"梨"、"傘"、"門"等物品的多次出現,也絕非導演隨意編排,而是可以為之,對於故事情節的發展和結局的鋪墊,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① "梨"和"傘"與"離"和"散"諧音,暗示兩人終將分離

影片中,"梨"和"傘"幾乎同時出現,寓意"離散",一語雙關。第一次出現時,六娘和初桐剋制著內心的衝動,在街上擦肩而過。天有雨,彼此撐著傘,一步一回頭。街上唯獨響起了賣梨的聲音,陣陣吆喝。

第二次出現時,初桐得知了六娘要出嫁的消息,看到了張燈結綵的景象,好不刺眼。他擠開人群,撞到了賣梨的商人,跑去後門找六娘。此時,依舊下著雨,滿街的傘,陣陣落寞。

這一隱喻之下,當人們看到這段愛情的心酸曲折時,回過頭來,方才明白"梨"和"傘"的寓意恍然大悟。一對佳人,默默花開兩朵,天個一方,始於初見,至於門第,人生難免有遺憾。"梨"和"傘"兩者與劇情結合,渾然一體,使故事敘事更為完整,也使得背後隱藏的情深緣淺,得以凸顯。

《相思》:紅豆串起的情思,背後是文化底蘊與現代動畫的完美結合

② 一門之隔的兩人,體現了舊時極深的門第之見

影片的最後,初桐來到曾經與六娘並肩而坐的後門口,想要像小時候一樣,叩響六孃的家門。可一隻手停在半空中,遲遲沒有落下。門的那一邊,六娘無語凝噎,等著初桐敲門,卻最終也沒能聽到期盼的敲門聲。兩人就這樣站在門的兩側,心中是無盡的悲傷。

細細看來,兩個人隔著一扇門,一個不推,一個不敲,這道門是跨不過的階級,是敵不過的門當戶對。幼年時,貧窮的小秀才和家境富裕的小姑娘,尚且不懂得什麼叫門當戶對。可長大了,他們卻懂了,無形中擋在他們面前的那道門,其實阻擋了兩人的未來。

在我看來,影片開頭和結尾都出現了兩人在門前的場景,形成了故事的閉環,也突出了兒時與現今時過境遷的對比。幼年時的兩小無猜齊坐門前,成年後隔門想念各自悲傷。門第之見下的令人惋惜的愛情,比幸福美滿更讓人動容。導演深諳此道,通過託物言志,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含蓄表達,又奠定了故事豐富的內涵。

《相思》:紅豆串起的情思,背後是文化底蘊與現代動畫的完美結合

04、結合電影情節和觀影感受,談談《相思》獲得成功背後的獨特魅力

《相思》以其精美的畫面,細膩的人物塑造,動人的劇情,婉轉的童聲朗誦,將煙雨江南的古樸柔美髮揮到了極致,牽動人心。

在我看來,《相思》的成功絕非偶然,其對於細節的把控、中國風的運用、以及影片背後的普世意義,讓我們看到了製作團隊的用心良苦。所以為了讓大家更深層次地瞭解其背後的藝術特點,我會結合自己對影片的思考,談談該片獲得成功的原因所在。

① 精巧有深意的細節,凸顯人物心境的變化

影片整體除了水墨畫的鏡頭畫面,其對於細節的把控,同樣十分精彩。就比如六孃家門前的對聯,隨著情節的推進,也在發生變化,切合著人物的心境。

  • 青梅投豆報之以粥時, 對聯"傳業詩書得真趣,開意花草生遠情",契合主人公情竇初開的青澀之情。
  • 長大後六娘在門口盼望時,對聯"花落為添疏魚影,柳飛欲伴春燕歸" ,契合六娘芳心暗許,期待見到初桐的心境。
  • 六娘出嫁時,對聯"巧借花容添月色,欲逢良夜度春宵",契合主人公情深緣淺 ,終究錯過的惋惜之情。

在我看來,如此考究的細節,與古人含蓄的表達方式相契合,藉由古詩句烘托出了兩人愛情的悽美,讓人動容。這些意象和細節,也讓觀眾從另一個角度感受到了古詩詞之美。

② 中國紅與童聲朗誦的巧妙結合,帶來"古風般"的視聽享受

全篇中,最亮麗的顏色就是紅色,無論是紅豆,那把傘,亦或是牆上變更的對聯,女子手被刺滴下的鮮血,鮮紅的嫁衣,都在整體偏灰暗的場景中顯得格外清晰。紅色的背後,彰顯主人公真摯深厚的愛意以及痛徹心扉的傷心,觀眾的心情終究還是隨著這抹紅色跌宕起伏。

而影片的最後,童聲朗誦的聲音響起,悠悠地念出王維的《相思》。抑揚頓挫的語調,平仄押韻的韻律之美,配上稚嫩的童聲,兩者完美融合,無不透漏著古詩的意境之美。

在我看來,導演運用鮮豔的中國紅,除了契合劇情之外,更是為了增強電影畫面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同時,配以童聲包含感情地吟誦,給人帶來視覺聽覺的雙重享受是,也將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展現得淋漓精緻。

《相思》:紅豆串起的情思,背後是文化底蘊與現代動畫的完美結合

③ 呼籲人們突破隔閡,勇敢逐愛

六娘和初桐是因為門第之見,愛而不得。可細細想來,二人的遺憾,除了出身有別,或許和初桐的內心的自卑有關。六娘其實一直在等著初桐的告白,可初桐卻在漫長的時光中與自己鬥爭。他埋頭苦讀,只為有一天榮歸故里,再向六娘表白,風光迎娶她。

可感情中,哪有那麼多的時光可以消耗。我們總想著來日方長,卻不不知道有句話叫世事無常。初桐的自卑和怯懦,讓他錯過了和六孃的開口表白機會,也讓六娘在一次次盼望中心灰意冷。最終,遺憾成為了這段愛情的主旋律。在我看來,導演藉由六娘和初桐的愛情故事,是想呼籲現實中的人們,不要被自身的負面想法所束縛,鼓起勇氣勇敢逐愛。

總結一下:

《相思》這部國風動漫,以其精緻的畫面,細膩的人物塑造,讓人印象深刻。雖然劇情簡單,沒有高潮迭起的情節,但就在這淡淡的江南煙雨中,將主人公無盡的相思之意,娓娓道來。

然而除去劇情本身,讓人眼前一亮的,更是中國國風動漫的逐漸崛起。細節的考究,背後蘊含的深刻的歷史底蘊,使這部動漫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文化的精神得以傳承。我想,這也是這部動畫作品的最終意義所在。歡迎關注@陳冰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