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蔚琳: 從父母眼中的孩子到“戰鬥員”

(記者:張志斌 通訊員 陳朝仁) 深夜12:00,連續工作了8小時的林蔚琳下班了,走出健康驛站準備回家,寒風突起,瞬間冷清的街道春寒更濃,街上少有行人,闌珊的燈火更顯出一股淒涼,好像所有人都躲在門背後,顫抖地躲避著病毒這隻洪水猛獸的襲擊。

不是黨員也衝在一線

林蔚琳是一位90後的小姑娘,是平湖街道社會事務辦的臨聘人員。“說實話,一開始領導找我談話要我去健康驛站支持防疫工作時,我也害怕,那是最危險的地方啊!”林蔚琳平靜地說“但工作總得有人去做,既然打了政府這份工就得服從安排,而且我未婚,沒有家庭顧慮。”就這樣,沒有半句怨言,於2月24日起就去了健康驛站工作,每天為疫區來的人員登記,不厭其煩地解釋,安撫情緒,與社區交接,配合醫生做核酸檢測登記,各種表格的統計上報,有時還要上夜班,她不是黨員,雖然身份不同,但她卻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防疫抗疫,人人有責”。

林蔚琳: 從父母眼中的孩子到“戰鬥員”

林蔚琳(左一)在健康驛站指導群眾登記信息

來勢洶洶的疫情打破了無數人的春節團圓夢,這位90後的小姑娘,從年初四回崗後,就一直一個人工作生活。她母親得知她要到驛站去上班,曾一度勸她辭工,晚一點再找其他工作。但她卻認為,如果政府工作人員都退縮,那還有誰去戰鬥?於是她反過來安慰母親。傳遞了一份堅守責任,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的正能量。

林蔚琳: 從父母眼中的孩子到“戰鬥員”

林蔚琳告知入住健康驛站的群眾注意事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