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與子期:這一生知音難尋,只有我懂你

“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與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這首詩歌講述的就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出自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一書,知音難尋,除你之外,再無他人。

伯牙與子期:這一生知音難尋,只有我懂你

俞伯牙與鍾子期是春秋戰國人士,據資料記載,俞伯牙是春秋時期的楚國人,一生最愛彈琴。歷代史書資料關於俞伯牙的記載頗多,最早見於春秋戰國時期鄭國人列禦寇所著的《列子·湯問》篇。列禦寇在這篇文章中,不僅提到了俞伯牙的簡介,還提到了俞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除此之外,荀子在《勸學篇》中,也提到了俞伯牙,書中寫到“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科”。

伯牙與子期:這一生知音難尋,只有我懂你

據故事記載,鍾子期是一位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一位樵夫。二人的相識也是一種奇妙的緣分。有一年,俞伯牙奉晉君之命出使楚國。中秋節那天,俞伯牙坐船來到了漢江口。由於風浪很大,俞伯牙便停泊在一座小山下,等待風浪的平息。晚上,雲開月出,景色十分美麗迷人。俞伯牙望著頭上的明月,不禁琴興大發,便席地而坐專心致志的彈起琴來。優美的琴聲,正好讓不遠處的鐘子期聽見了,他不由得讚歎道:“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伯牙藉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竟是個樵夫。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麼會聽懂我的琴呢?於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聽了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讚歎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絃斷了。”伯牙聽後大喜,隨後,俞伯牙又為鍾子期演奏了《高山》和《流水》兩首曲子。接下來的一夜,二人交談甚歡,當晚結拜成兄弟,並相約明年的中秋之夜再在此處會合。

伯牙與子期:這一生知音難尋,只有我懂你

不料造化弄人,鍾子期不幸染病身亡,第二年的俞伯牙再也沒有等到他的知音前來相會,他在鍾子期的墳前撫平生最後一支曲子,然後盡斷琴絃,終不復鼓琴。

世人皆知俞伯牙摔琴,卻不知伯牙心中的悔恨,要是早知如此,在那一年的中秋之夜,就應該多留一些時日,與鍾子期聊盡人間風月,不給自己留下遺憾。自你走後,我便不再撫琴。知音難尋,除你之外,再無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