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識字培訓,該從何哪些方面入手?

誰的大碗麵


漢字是具有歷史範疇的文化符號,蘊含豐富的文化信息,識字過程中應體現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要做識字培訓,必須調查和了解學生的識字基礎,考慮幼小銜接的因素。課標要求,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培養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一、結合漢字自身規律和學生髮展特點進行教學。

1、抓住漢字本身的特點,進行文化滲透。

對低年段的學生不要抽象地講解漢字的特點及其構字規律,而是選擇孩子可以接受的形象化的方式,並在方式運用中滲透漢字的演變特點及規律。

一個漢字就是一幅畫,不論是象形字、會意字、指事字、形聲字,也不論是篆書、隸書、草書、楷書,都可以構成一個優美的圖形。

我們一方面要提高對漢字的認識,另一方面要重視漢字教學,才能幫助學生獲得基本語文素養的要求。

2、側重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體現出識字的趣味性。

學會運用漢字特點和構字規律來教學,能以一當十,加快識字步伐,領略到漢字的文化意蘊。

例如,一年級上學期的兒童形象思維佔優勢,可以挖掘漢字的圖畫性特點,利用看圖識字法教學。到了下學期,其機械識記處於優勢,並逐步向意義識記過渡,可以將分散識字方法和集中識字方法相結合,包括韻文、童謠、古詩、對子歌等。

二、結合低年段學生的識字基礎,解決重難點。

1、瞭解兒童的字形認知特點。

學齡初期兒童的各種感覺分析已有較好的發展,但對客觀事物限於大體輪廓的知覺,如掌握半包圍字不如全包圍字,不對稱字不如對稱字。多一橫,少一橫,或者部件相互推移,或兩字混淆的情況較為常見。

我們必須引導孩子在生字熟字之間觀察、比較、書寫,才能逐步達到要求。

2、藉助學生已掌握的字形、部件、獨體字等學習新字。

(1)學習新知識前,要有與新知識有關的原有知識。

(2)學習一方面是在新知識與頭腦中相關知識之間建立聯繫。

(3)學習另一方面還要在新知識內部建立聯繫。

(4)牢固記住新知識,辨別新舊知識的差異。

具體教學時可靈活採用多種方式,如找朋友、猜字謎等。

教師要善於溝通字形與事物之間的聯繫,增強意義識記能力,注重生字和學生已掌握的熟字之間的關係,以減輕機械記憶的負擔。

三、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識字基礎,照顧個體差異。

1、在識字教學中以快帶慢,發揮小老師的作用。

2、識字量的規定以中等學生為參照標準。

3、給學有餘力的孩子留有充分的識字空間。

教學時,我們要突破單純的識字訓練,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吸收。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的眼光就會更長遠,期待會更全面,識字教學也會更加枝繁葉茂。


妍奇老師


答:當下識字培訓的孩子主要以幼小銜接為主,想要讓這些主要以玩為主的孩子學好識字,自然需要往他們喜歡的方向入手:1、看動畫,現在大部分廊坊市的孩子想必都喜歡看動畫片吧,貝爾安親就用看動畫的形式去教學,讓孩子們回到自己的天性上面。2、玩遊戲,孩子之前在幼兒園的學習的時候就是每天各種玩益智遊戲來培養他們的習慣,而我們在讓他們識字的時候,也可以通過雙師平臺裡的識字課程進行遊戲的轉換,讓孩子們邊玩邊檢驗學習效果。3、線上老師,由於是線上電視機老師,所以在教學方面更為專業,對線下老師的教學要求則降低了許多,所以即便是普通老師也可以輔助好線上老師完成識字課程的教學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