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幼兒園取消了算術、識字、拼音教學,幼小銜接家長孩子吃力嗎?

山居足跡


我不知道其它地方幼兒園的規定。作為公立幼兒園,我記得我女兒那時候就不能學這些的(她現在大三了)。現在據我所知,本地的教育局偶爾要去抽查的,幼兒園有的偷偷教一點,有的是不教的。但是老師都會和家長建議讓孩子早一點學起來。



那時幼小銜接就是幼兒園暑假班裡學一學。現在為什麼幼小銜接變得這麼重要了,我想很大原因是現在的教學進度比較快,而拼音、算術、識字知識和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思維方式是不同的----形象思維轉變到邏輯思維。

如果平時孩子什麼都沒有學過,暑假幼小銜接實際上課時間是35天左右。主要學算術和拼音。


以拼音學習為例,看看孩子的進度。拼音總共63個,複韻母比較難,有幾個還容易混淆。還要學習聲調,拼讀方法,每天在校學拼音的時間大概3個小時。平均一天要掌握2-3個拼音,由於一開始時間花在拼讀上比較多,到後面難的複韻母就教得快,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到了小學後複韻母一塊總是很吃力的原因。

幼小銜接的時候,每天需要家長晚上陪孩子複習鞏固學過的拼音,才能讓孩子記住。你說能不吃力嗎?

其實算術,拼音和識字的學習都是靠細水長流積累起來的,家長最好能提前有所準備,利用零碎時間讓孩子慢慢接受這些知識,水到渠成,孩子和家長都不累。


新思維創意學習


我家孩子,剛開始,是在私立幼兒園上的,他們幼兒園不僅教唱歌跳舞、畫畫、寫字,也教算數、識字,每天回到家,還要寫一版大字。

後來,等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我發現,這些知識,他是又得重新學一遍了。

我問孩子,這些知識,你在幼兒園的時候,已經學過了吧?

孩子看著我,竟然說,他忘記了。一個暑假的時間而已,他壓根就不再認識曾經學過的知識了。

他讀一年級的時候,幾乎又等於是從零開始學習了。他也不覺得吃力,就是不能習慣要做比較多的作業,要背書。

其實,一年級的知識和作業,都很少,很淺,對於一個開始有了良好的記憶力的孩子來說,是沒有很大壓力的。

而一二年級的孩子,他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認字、數數。最重要的不是他要學到多少東西,而是他要如何學知識,怎麼學知識,重點在於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曜萍


哎呀,這個問題我真是深有感觸…………

我家小d和大姑姐家的孩子小t是同一年生的,現在都是3周半,兩個孩子上的是不同的幼兒園,現在都是上的中班下學期,之前雖說是不同學校但是教育啊差別不大,都是玩為主,當然小t她的幼兒園更益智一些,而我家孩子小d的幼兒園偏玩的更多一些…也就是從中班下學期開始差別出來了,小t幼兒園開始教孩子單雙數(現在正在學),對於一個不滿四周歲的孩子自然搞不懂這些單雙數的區別,但是每天一張卷子的練習和輔助作業紙聯繫,孩子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什麼都不幹先寫作業,幼兒園5點放學,又給孩子報的興趣班(邏輯高: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到6:30,回到家6:50然後寫作業到7:30甚至到8:00然後再吃晚飯,九點上床睡覺💤幼兒園孩子每天安排的滿滿當當,絲毫沒有兒童該有的年齡感……再說到學習方面,現在就開始學單雙數!!我不知道是我孤陋寡聞了嗎?這麼小的孩子都學這麼深了?!再看看我家孩子,123456789剛會寫,什麼興趣班啊都沒報,只學書上的故事啊,手工之類的,有時我也在想,難道是我錯了嗎?是我耽誤孩子了嗎?為啥人別人孩子都學那麼深了,我孩子連入門都還沒呢………哎,,真不知道現在的幼兒園是怎麼了,遍地開花,哪家和哪家的幼兒園教材都不一樣,五花八門,也沒一個統一的調度,國家對幼兒園方面確實還管管了!!!

再有一個例子,我在小侄子也在小t的幼兒園上學,上的是大班,我小侄現在學的是什麼……學的是連加連減,加數+加數=和 減數–被減數=差 數的對應守恆 a o e i u 等等,我的天啊!!我貌似記得這是我上了三年級才學到的知識吧………現在讓一個4周半的孩子每天大量的練習這樣的習題,每次寫作業都是連吼帶叫的才能完成………是有什麼追著我們嗎?要讓孩子這麼小就學這麼深的知識,我們在急什麼呢?!也許你會說,社會就這樣,別人也是這麼來的,沒辦法………是!不可否認,存在既有原因,無話可說………

總之,建議國家出面好好整頓一下這個雜亂無章的幼兒園市場!!


我們正青春126


記得在中班時參加幼兒園組織的講座,是教委的某位老者,講幼兒園素質教育目標和大綱等,旨在幼兒園不要過多地傳授知識、拔苗助長。

當時一位家長提出,小學前不學習那些知識,上學了就跟不上,就會傷害孩子自尊心、打消學習興趣。怎麼辦?



專家說,這就是中國教育的現狀,只有學齡前講素質教育,小學中學都是應試教育。 但我們面對的現實就是這樣。

我兒子今年9月上小學,我一向主張心智發展,不讓他刻意學習固化知識,總認為還會的自然就會了。也沒計劃讓他上學前班,買了一套學前班的教材和習冊,自己教。當然教的方法也是遊戲互動式的、穿插兒歌等等。完成一半吧,大班下學期時,我讓他上了學前班,也是多媒體教學、遊戲互動式的課程。初衷還是培養學習興趣、適應課堂、培養規矩和習慣,為半年後的入校學習奠定基礎。



兒子不是傳統方式學習枯燥的拼音、算術,每天的學習開心極了,適應也很快。


育兒路上紅綠燈


題主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幼兒園取消這些之後,小學一年級開始家長吃力麼?這個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沒了一些基礎了,孩子顯然是吃力的,孩子吃力,家長就不可避免要跟著吃力了。

所以引申出第二個問題,既然這麼吃力,為什麼幼兒園的時候不學一些呢?其實,早些年的幼兒園是有系統學習的。但近年來,教育部整天鬧著要給孩子減負,要根國際接軌,於是乎幼兒園一律禁止孩子系統的學習這些基本知識,要讓孩子好好玩,快快樂樂的玩。然而,接下來的小學的政策他們又改不動了,還得是應試教育,還得學習那麼多知識,只是時間更短了,如果孩子沒有基礎,那以前玩的時間還得加倍的還回來。

所以,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政策問題。我們無法去改變,只有去適應他了。事實上,有見識的幼兒園老師和家長會在孩子大班的時候多多少少開始教這些基礎知識,好減輕孩子和家長將來的負擔,不能真的只是玩玩就好。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幼兒園階段的知識學習不要給孩子太多負擔,應該更多的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蘆柑媽媽


教育部門一直在強調: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所以幼兒園不教小朋友算術、識字、拼音等屬於小學的知識內容無可厚非。


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小學一年級的學習進度是非常快的,尤其是拼音,如果孩子一點基礎都沒有的話,那麼很可能在一年級上學期會趕得特別吃力。

這就形成了一個矛盾:幼兒園不教,一年級學習吃力。這個問題最終就拋給了家長。那家長要怎麼辦呢?我這裡列舉一些事實。

一年級上學期學拼音的時候,很多沒有上幼小銜接班的孩子,趕不上班級的學習進度,孩子往往是邊哭邊在家長指導下學習拼音。家長和孩子都很累很崩潰。

接孩子時家長們一起聊起來,就有不少人後悔沒提前給孩子學一下拼音,以致家長和孩子都適應得特別艱辛。

有人說這些知識學校都會教的,提前學了孩子上課就不認真聽了。這個說法看起來很有道理,但是忽略了一個事實。

我們上小學那會,會有一個學期甚至一年的時間來學拼音,但是現在是多久?頂多兩個月。時間壓縮到這麼短,如果你沒有提前熟悉,想想要付出多少心血才能在短短時間內掌握這麼多內容。

不過你也看到了,只要堅持兩個月。跟孩子一起堅持兩個月,後面相對來說就沒那麼辛苦了,對孩子來說,最困難的時期過去了,後面會越學越開心。

如果你想在孩子上學時從從容容,那麼提前學一點也無妨。如果你願意和孩子一起面對課程緊壓力大的挑戰,不提前學也就那樣,最後孩子都會趕上來的。


琉璃瓶兒


我堅決支持幼兒園取消算術、識字、拼音等一切學前教育行為,讓幼兒園迴歸它本來的屬性。幼兒教育,就是學常識、學語言、學禮儀、學生活技能的一個地方,為什麼非要把小學的課程提到學前教育來搞呢?

我一直認為,所謂的幼小銜其實是一種很扯淡的方式,過早的強迫性教育不但引不起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反而更會引起孩子們對學習的厭惡感和牴觸感。幼兒園就是玩嘛,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為什麼非要把小學的知識提前到幼兒時期學,然後在小學時再重複去學,其實意義並不大。

同時,我認為幼小銜接教育也是一種不公,因為學前教育的平臺差別太大,有的幼兒園條件好師資力量強,孩子們自然學的就好,而那些平民化的幼兒園條件差師資力量薄弱,孩子們學的就差,如此一來進到校園以後,這些孩子就會吃虧,因為基礎在學前教育中就拉大了距離,他們學起來會很吃力。

在孩子教育上,我們的家長總是有一種唯恐落後的恐懼感,所以什麼事情都願意往前趕,恨不孩子一生下來就學數理化,在最應該快樂的幼兒時期,奔波於各種興趣特長和補習班。

對孩子教育來講,還是要什麼時期幹什麼事兒,學什麼東西,如果家長們都能夠正確對待,我想也就不會出現所謂的幼小銜接,小升初、初升高之類的各種銜接了,不都是因為家長的極端比拼嘛。


元芳有看法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給大家講個來自國外真實的故事。

有一位年青的媽媽從外面回來,帶回了一件給4歲女兒的玩具,小朋友看著媽媽遞過來的玩具,脫口讀出了包裝盒上的一個字母“O”,媽媽大吃一驚,追問女兒怎麼認識的,當知道是幼兒園老師教的之後,大家猜猜,這位媽媽將怎麼做?

這位媽媽一紙訴狀將女兒所在的幼兒園告上了法庭,訴狀中陳述道,孩子在不認識這個字母前,她可以無限想像,可以認為這是一顆雞蛋,可以認為這是一塊圓形的餅乾等等,但就是因為老師教會孩子這是字母“O”之後,她再也不會去想像了。最後法院支持了她的訴訟,並判定學校賠償。


在此不是想說國外的教育有多好,而是希望大家從中外家庭不同的教育理念去反思一下,我們有沒有必要天天將“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掛在嘴邊,放在心上。甚至可能你的不輸就已經輸了。

家長們在諸多顧慮之時應該要明白為什麼我們用行政干預的方法,也要去幼兒園的小學化傾向。至少我認為幼兒園小學化有如下危害:

1.嚴重違背幼兒的認識規律,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2.遊戲等益智活動才是開發幼兒智力的有效形式,而小學化教學只會固化幼兒思維;

3.讓孩子過早地被動聽課寫作業,孩子還未開始學習之旅就已經厭學等等。


從題主的問題描述中其實還說明了一個問題,公立學校為什麼執行去小學化傾向要好些,一方面是公立學校不會為此去承擔違規辦學的風險外,另一方面公立小學,特別是農村小學辦幼兒教育的積極性並不高,其原因在此不表述。

但是一般的私立幼兒園,雖然主管部門三令五申,但小學化傾向卻很嚴重,其原因也很簡單,他們為的就是迎合家長。

由於我國幼兒教育起步晚,到目前面臨的問題還很多。小學化傾向只是一方面,同時小學化傾向的形成也有其他深層次的原因。


輕風教育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都要想一個問題,就是幼兒園為什麼要取消算術、識字和拼音教學?

其實幼兒教育中,更提倡老師對孩子多元智能的發現和培養,而不是像傳統教學那樣只是強調知識的灌輸,讓孩子成為死學硬背的學習機器。

如果幼兒園真正能做到對孩子能力方面的挖掘和培養,孩子的學習和理解能力,以及其他的各項能力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那麼即使取消了這些課程,也不會影響孩子小學階段的學習。

我的孩子在幼兒園就沒有學習太多的識字、拼音等課程,當時確實看起來只是在玩,我們的家庭教育中也主要是玩。比如,每個週末必不可少的遊玩,或者其他的親子活動。比如週末回老家,晚上捉螢火蟲,會帶孩子觀察加上查資料,整整玩一個週末,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很好的發展,探索精神也特別強,而且還學會了怎麼去學習。

幼小銜接班根本就沒有上,進入小學,大約過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就表現格外突出,直到現在,孩子的學習都是自發、主動的,從來不需要家長過問。當然在自我認知和情緒管理上比較優秀,使她在班級和學校管理的工作中做得也是得心應手。

還有一點不得不說,孩子的閱讀從小沒有間斷過,先是家長讀給孩子聽,大約到了大班的時候,由於聽的太多,她自己一個人竟然開始對著字能完整的講故事,雖然不會寫,但是也能主動認一些字。

反而是小學階段,孩子能力方面的發展越來越狹隘,大多數時間只能是在語言和數理邏輯能力上的訓練,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發展更多的愛好。

說了這麼多,只想說明一點:就是家長不用太著急讓孩子進入正規的學習狀態中,其實發展孩子的各項能力、挖掘他們的自身潛力和動能才是最重要的,才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佳話童心


作為家長,我會讓孩子在上小學前,稍微學習一些知識。其實,教育部在設定課程的時候,肯定是按照孩子的成長階段來制定的。如果幼兒園階段不學算術、識字、拼音等知識,那一年級的課程肯定不會超過孩子的認知的。



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的焦慮心理導致希望孩子能夠起跑早一點,這樣到了小學,能夠在一年級的時候領先。但實際上,這種行為並不一定適合孩子的成長。

不過,作為家長,我會選擇給孩子進行一些啟蒙教育的。首先,現在大家都這樣做,等到了一年級,老師發現絕大多數孩子都會的知識,她不會重點講解的。這樣的話,沒有經過啟蒙學習的孩子,肯定會落下功課了。



其次,孩子關於學習的自信心,一般都會在一年級的時候開始形成。如果這個時候,孩子發現自己學習跟不上,很容易就失去信心,覺得自己不是那塊料,那以後讓孩子努力可能就難了。

第三,現在一年級孩子的作業,我覺得除了需要家長幫忙讀題外,也同樣需要孩子提前儲備一點知識的。不然連作業都無法做的。



所以,儘管這樣對孩子有這樣那樣的不利影響,我還是希望孩子能夠在入學的時候,具備一些基本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