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12歲的甘羅在成為宰相後,為何就神祕消失了呢?

密探零零發


當我們還在上初中的時候,12歲的甘羅已經當上了秦國的總理,對了,和他同級別的人叫做呂不韋。

並且,呂不韋給了這個小朋友極高的評價:“昔甘茂之孫甘羅,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孫,諸侯皆聞之。”

但這位“諸侯皆聞之”,年僅12歲的國家總理,卻在當上宰相之後,神秘的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再無史料記載。

其間,究竟發生了些什麼?咱們一起從《史記》的零碎史料中,嘗試一下能不能找到一點蛛絲馬跡,揭開甘羅消失之謎。

1、甘羅身世顯赫

公元前256年,甘羅出身於楚國的下蔡。

甘羅是原來秦國左丞相甘茂的孫子,當年他爺爺甘茂叛秦投齊,在齊國擔任丞相時,秦昭王還讓使臣帶著秦國相印,並以免除其家人賦稅為條件,請他回國繼續當丞相。

甘家人的能力可見一斑,不過爺爺厲害,甘羅這個少年天才也極為耀眼。

當年,十來歲的甘羅告別家人,前往秦國發展時,立馬就被呂不韋招攬,成為門客。

《史記·卷七十一·樗裡子甘茂列傳第十一》:甘羅者,甘茂孫也。茂既死後,甘羅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呂不韋。

呂不韋是秦國的丞相,同時也是嬴政的“仲父”,年僅13歲的秦始皇還只有依靠呂不韋才能把自己的命令落實下去。

《史記》:莊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為王,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

甘羅此舉,帶著依附權貴的意味。

2、甘羅做事手段利落

甘羅依附呂不韋后,一直想找個機會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這個機會在他12歲那年,得以夢想成真。

當時呂不韋想拉攏燕國,以張唐為將,兩國出兵攻打趙國。

張唐想著自己去赴任,就要路過趙國的領地,他的內心是相當抗拒的:這是要死人啊!

原來,張唐在秦昭襄王時期,曾經參與過邯鄲之戰,趙國對他恨之入骨,還下令通緝他。

如果此時張唐自己送上門,趙國免不了要針對一波,張唐慫了。

張唐不答應,呂不韋心裡就不高興了,回到府中就發脾氣。

甘羅很有眼色勁,他覺得其中事情不簡單,就問呂不韋:“君侯何不快之甚也?(不知您為何不開心呢?)”

“吾令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質矣,吾自請張卿相燕而不肯行。”

(我讓剛成君蔡澤在燕國待了三年,才讓燕國把太子丹送過來做人質,表示願意臣服,而我請張唐去燕國當丞相,他竟然不願意去!)

“丞相大人,此時就交給我去辦吧。”

“你?去去去!我親自去請都沒用,你去又能做什麼?”

“大項橐生七歲為孔子師。現在我已經十二歲了,您何不讓我嘗試一下,何必急著罵我呢?”

“行吧行吧,你想去就去吧!”

甘羅找到張唐後,詢問他,君和白起誰更強,范雎和呂不韋誰的實力更強?

張唐回覆他:我的功勞不如白起,范雎的權利不如呂不韋。

“那你明知二者之間的差距,當年白起不肯聽范雎話打楚國,最後在離咸陽七里處被絞死。今日呂不韋親自來邀請你去燕國當丞相,你以害怕趙國報復為由拒絕了,我真不知道你又會被絞死在什麼地方呢!”

一語驚醒夢中人,張唐趕忙謝過甘羅提醒,並請求回覆呂不韋,他願意前往燕國為相。

這邊張唐還沒來得及前往燕國,張羅便請命先出使趙國,好為張唐掃清障礙。

甘羅見到趙悼襄王的時候,又對其曉之利弊,直言張唐去燕國是為了聯合秦燕兩國出兵伐趙。

趙王大驚,立馬恭敬地詢問對策。

“燕、秦不相欺無異故,欲攻趙而廣河間。王不如齎臣五城以廣河間,請歸燕太子,與彊趙攻弱燕。”

趙王一聽這買賣划算,自己只要用五座城收買呂不韋,便可以化解秦燕聯盟,讓趙國免除血光之災。

事後,還能打打燕國,撈他一筆,真香!

就這樣,秦國不費吹灰之力,就從趙國忽悠過來五座城,秦王大喜,在呂不韋的示意下,甘羅從趙國回去後,立馬被封為“丞相”。

12歲,史上最年輕的丞相,就這樣誕生了。

燕太子丹當著人質,突然聽到燕國被趙國攻擊,丟了三十多座城,而秦國卻無絲毫支援的意思,反倒還喝令他回國去。

被坑了的燕國憋屈啊,越想著甘羅的待遇,越覺得自己的遭遇不像事,看來,是時候去見見荊軻了……

3、甘羅的命運

12歲的國家總理,其實在封建時期已經到頂了,但奇怪的是史書中再無他之後的信息,宛如人間蒸發了一般,這就相當值得玩味了。

眾所周知,甘羅是呂不韋的人,而呂不韋看似位高權重,其實這一切早已讓逐漸成長起來的秦始皇到了難以忍受的程度。

公元前238年,秦始皇加冠掌權的時候,嫪毐發動了政變,但很快,政變就被秦始皇平定。

這個過程中,《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記載:王知之,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發卒攻毐。

相國是漢朝特有的稱呼,其指的就是戰國時期的丞相,當然有些時候它也可以和丞相之職分開,作為和丞相平級的職務。

所以,已知呂不韋為丞相的情況下,此時甘羅可能已經不是丞相了,或者他還是丞相,只是和昌平君職位稱號不同。

咱們繼續往下看,會發現秦始皇在平定叛亂之後,做了三件針對呂不韋的事情:

一、把呂不韋丞相職務免了,並且讓他的門客隨他貶謫;

二、賜死呂不韋;

三、下達《逐客書》,盡逐六國人才。

甘羅這樣的人,身為呂不韋集團,核心人員之一,很有可能被清算,或者另有意外,離開了秦國。

當然,一切皆是猜測。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腦洞趣味歷史


甘羅是古代著名神童,12歲就幹了宰相,現在的孩子12歲才剛剛上五年級,神童就是不一般啊。

甘羅救父

且說,有一天,甘羅的父親老甘愁眉苦臉地回到家了,茶飯不思,唉聲嘆氣,甘羅就問父親,咋回事啊,早晨上班的時候還好好的,遇上什麼煩心事了啊?

老甘鬱悶地回答:“兒子,你知道去哪找下蛋的公雞嗎?”


甘羅瞪大了雙眼,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疑問道:“這不是開玩笑嗎?騙小孩的啊,公雞怎麼可能下蛋?”

“哎!”老甘繼續訴苦道,“早上我去上班,秦王把我叫去了,給我安排一個差事,讓我給他找一隻下蛋公雞,找不到的話就不要回來了!”

甘羅苦思冥想,突然想到了一條妙計,於是信誓旦旦地對老甘說:“明天我替你上班,我幫你搞定!”

第二天,甘羅替父親上班了,秦王見到甘羅之後,十分驚訝,問道:“小朋友,你的父親怎麼沒來,是不是畏罪潛逃了?”

甘羅十分鎮定,鄭重其事地說道:“父親大人身體有病,正在家休息呢,所以讓我來代班?”


“哦?”秦王疑惑道,“你父親得了什麼病?”

甘羅繼續說道:“我父親懷了孕,正在家保胎呢?”

秦王有些生氣,怒道:“扯淡,男人怎麼可能懷孕?”

甘羅繼續答道:“對啊,男人不可能懷孕,那麼公雞又怎麼可能下蛋呢?”

秦王無言以對,自知理虧,於是不再為難老甘和甘羅了,秦王覺得甘羅是個人才,於是就把他留在身邊了。

當然以上是個故事,不足為信。

獲封宰相

歷史上,真實的甘羅是呂不韋的門客,小小年紀能成為呂不韋的門客,不是他多有才,而是因為他的爺爺甘茂是一代名臣。


甘羅之所以成名,是因為他替秦國幹了一件大事,即空手套白狼,得了十一座城池。

當年,呂不韋準備聯合燕國打趙國,打算派張唐出使燕國作說客,哪知道張唐是個慫包,他擔心被趙國劫持,死活不願意去。

後來,甘羅請命去搞定張唐。見了張唐之後,一番威逼利誘加恐嚇,真的讓張唐“回心轉意”了!

之後,甘羅又請命出使趙國,見了趙王之後,開門見山地說,我們秦國準備聯合燕國打趙國,假如你願意讓出五座城池的話,我們就不打你了!

趙王想了一下就同意了,後來趙國攻佔了燕國三十座城池,又把其中的六座讓給了秦國,這樣,秦國不費吹灰之力得到了十一座城池。

回到秦國之後,秦始皇很高興,就封甘羅為上卿,大約相當於宰相,然而自此之後,甘羅就從歷史上消失了!



甘羅去了哪裡了?

調戲妃子說

甘羅與秦始皇一起下棋,恰好一個棋子掉了下來,甘羅彎下腰來,正好看見了妃子漂亮的小腳,頓時色心大起,伸手摸了摸妃子的小腳,妃子大驚失色,尖叫了一聲。

秦王發現之後,雷霆震怒,抽出劍來把甘羅殺了!

英年早逝說

說是甘羅得了一種奇怪的病,不久就病死了!

隱居山林說

甘羅看不慣秦始皇的殘暴,於是急流勇退,隱居於山林之中,成為一個世外高人。

筆者傾向於第二種說法。


一半秋色


甘羅不是神秘消失,是死亡了!

甘羅怎麼死的其實史書上並沒有具體的記載,其主要事蹟主要都見於《樗裡子甘茂列傳》和《戰國策》。

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沒有談甘羅是如何死的,只有一段司馬遷對甘羅的評價:“甘羅年少,然出一奇計,聲稱後世。雖非篤行之君子,然亦戰國之策士也”

甘羅之死目前主要有2種說法:

一、民間傳說捏皇后腳被秦王殺害。甘羅在出使趙國之中展現了其非凡的應變能力和高超的雄辯才能,等其回到秦國後便被封為上卿。但被召入內宮之後,只是每天陪陪娘娘賞花下棋,沒有展示才華的機會。在宮中他看透秦王殘暴猙獰的面孔,特別是在嫪毐事件發生後,株連數千人。於是產生了輕生的念頭,準備以身殉國。一天,甘羅正陪著娘娘下棋,忽報秦王回宮,甘羅心生一計,等到秦王走進宮門時,就一下子抓住娘娘的腳,正好被秦王看到,秦王氣的暴跳如雷,怒不可遏拔劍便刺死了甘羅。

這種說法顯然是不太可能的,只能說明人們把甘羅的死歸罪於秦王,以表達人們對這位神童早逝的惋惜。

二、病死。這個病死並非指自然原因生病導致的死亡,而是指可能有人在背後作祟!

甘羅歷史評價:

呂不韋:“昔甘茂之孫甘羅,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孫,諸侯皆聞之。”

司馬遷《史記》:“甘羅年少,然出一奇計,聲稱後世。雖非篤行之君子,然亦戰國之策士也。”

司馬貞《史記索隱》:“甘羅妙歲,卒起張唐。”


璩然


我是大史官,我來告訴你“十二歲就做了大秦丞相的甘羅,為何從歷史上突然消失不見了?”

在我國曆史上,出現了像五歲就能稱象的曹衝;六歲就能辨絃音蔡文姬;七歲就知道砸缸救人的司馬光等等許多的神童。而今天要說的甘羅十二歲的時候就當了大秦的丞相,可以說是一位少年天才。有俗語說:少不少,甘羅十二作宰相;老不老,姜尚八十事文王,說的就是年少有為的甘羅,可是,在歷史上為什麼在甘羅做了大秦的丞相之後就再無任何記載了呢?

據說,甘羅自幼父母雙亡,是由他的祖父甘茂養大成人,而他的祖父甘茂也是秦國當年響噹噹的丞相。甘羅從小就聰明伶俐,在加上祖父的嚴厲教導,很快他就比同齡孩子聰明許多。後來由於小人得志遭到排擠,甘茂隨離開秦國投奔了齊國。在甘茂去世後,甘羅輾轉投奔文信侯呂不韋做了門客,以圖有晉升的機會。

機會終於來了,掌握朝政的呂不韋想擴張其在河間的封地,打算聯合燕國一起攻打趙國,想派派張唐到燕國做宰相,可是張唐死活不同意,因為要去燕國,必經趙國,張唐與趙國有仇,趙王還懸賞抓張唐,所以張唐怕有去無回,呂不韋是乾生氣也沒辦法。碰巧被甘羅遇見,甘羅問明原因後說“我有辦法讓他去”。呂不韋心想小孩子湊什麼熱鬧,但也只能是死馬當活馬醫了。

甘羅找到張唐後只問“你跟武安君白起的功勞誰大?”張唐不傻,是嚇得趕緊答應馬上出發。此時,甘羅向呂不韋請求出使趙國,為張唐疏通關係,呂不韋見識了甘羅的聰明,所以非常爽快地就答應了。據說,甘羅此次出使趙國,未動一兵一卒就為大秦爭取到了16坐城池,因此受到了秦王的封賞,拜為上卿(位同宰相),時年僅12歲,從此跟隨秦王左右。

很奇怪的就是,到這裡正史中就再也沒有關於甘羅的記載了,甘羅憑空消失了不成?關於甘羅的以後之事有兩種猜測。

一種猜測認為甘羅是被秦王殺死了。甘羅封相後,常伴秦王身邊。有天秦王與王妃下棋,棋子掉在地上,王妃便讓甘羅去撿,甘羅看不慣王妃,畢竟是個孩子,於是在撿棋子的同時故意掐王妃的腳。王妃狀告秦王,秦王惜才,說他不是有意為之。但甘羅恃才傲物堅持說就是故意的。秦王沒辦法,便找呂不韋商議,呂不韋見甘羅常伴秦王身邊,擔心將來會威脅到自己,所以就說按律當斬,否則對秦國不利,因此,甘羅命隕。

另一種猜測認為是甘羅生病而死。後來,甘羅的父親將其屍骨運回河南,葬在了張灣村,也就是現在的甘羅村啦。但我覺得這種說法可信度不高。畢竟,甘羅回到秦國後一直跟隨秦王,如果真的是因為生病而死,史料應該會有相關的記載。

雖然關於為何甘羅會離奇消失的原因,現在並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但我們也能夠猜中一二,正所謂是伴君如伴虎,雖然甘羅才能出眾,但其心計未必能不被算計。


大史官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甘羅?這可是個牛人啊!打小就有神童的美譽。

人家十二歲之前就已經是一方牛人了,當年秦王生病,不知道那個缺心眼子出了個偏方,要整公雞蛋吃吃,秦王這病才能好。

公雞蛋這不開玩樂呢嗎?把個甘羅的老爹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那叫個愁啊,您說世界上哪有這玩意。

甘羅爹沒主意,甘羅有主意啊!人家代替他爹上朝,直接就回敬秦王,說自己爹回家準備自己生孩子玩,一傢伙不僅把秦王逗樂了,還讓秦王明白過來,這世界上壓根就沒有啥公雞蛋。

所以甘羅的聰明,那是打小就有了,十二歲被秦王拜為宰相,那絕對是真真的。

畢竟這事是記錄在《史記·卷七十一·樗裡子甘茂列傳第十一》裡邊,不過奇怪的是,這列傳不是單獨說他的,是說他爺爺和樗裡子的,他這就是捎帶著點了一下。

就因為這有人說,甘羅這事是假的。畢竟這麼聰明個人,既然都上卿了,咋也應該有一個單獨的列傳才成,可就是沒有,還是三人湊一起的。

但照俺說,司馬遷都記錄了,這事應該是真的,應該不會出現啥空穴來風的事。

好了,咱今天就把題主的事,給大家嘮叨嘮叨。

題主的事

大傢伙都知道,呂不韋開頭就是一商人,擱過去這商人兜裡雖然有倆糟錢,但地位不高。所以呂不韋乾乾脆脆的就賭了一把大的,把這寶就壓在了秦始皇老爹異人的身上。

這又是送錢,又是送東西,最後乾脆連老婆都搭進去了,這老婆就是秦始皇的親媽。

這買賣要是賠了,那叫個賠了夫人又折兵。要不說呂不韋是個好商人,這眼光就是好,押對了。

這異人後來就做了秦王,自己順道就做了秦國的丞相。而異人這秦王沒做幾天,這就著急忙慌的走了,把王位就傳給了秦始皇,而這個時候的呂不韋他的權勢幾乎就達到了頂點。

那麼甘羅這檔子事就是在這個時間點上發生的。

話說呂不韋這人既然是秦國的丞相,以這個身份,他是有封地的,他這就想借助秦國的力量,把自己個的封地再往大擴擴。

所以就想著去撩這趙國,打趙國哪挖幾塊地皮過來,充實自己的封地。

呂不韋為這事,忙碌了好一陣子,光時間就耗了三年,把燕國給說動了。

這燕國就把太子丹派了過來給秦國做人質,順道讓秦國這塊派個人過去給他們做相國,順道倆家聯合起來搞趙國。

呂不韋接到消息,當然高興了,所以他就派張唐去燕國當相國。

張唐一聽要派他過去,那腦瓜搖的跟個撥浪鼓似的,說死了都不去。

為嘛呢?

因為張唐要去燕國,這必然要橫穿趙國。而之前這張唐就替秦昭襄王揍過趙國。

您自己想想,趙國恨他都來不及呢?他自投羅網的從人家地界過,這不找死嗎?

而且趙國之前就宣佈過一個決定,不論死活只要抓住了張唐,就賞百里的土地,就這封賞不可謂不厚重啊,您也能瞧得出來趙國是多恨這張唐。

這也是個理由不是,呂不韋雖然不高興,但能咋的?畢竟張唐人還沒到燕國,就被趙國抓到給宰了,沒人會幹這蠢事。

不高興雖然不高興,還是讓張唐下去了。

呂不韋繼續琢磨派誰去好呢?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甘羅上來了。瞅著呂不韋不高興的樣子,就問:“咋的啦?這是!”

呂不韋瞅了瞅只有十二歲的甘羅。他心裡也憋得慌,就順口把這事叨叨了一遍。

“俺當啥事呢?小事!俺這就去和張唐說說,讓他同意去燕國!”甘羅聽完之後,連個琢磨的過程都沒有,這就拍著胸脯保證。

呂不韋被氣樂了:“拉倒吧!這哪跟哪呀!俺!丞相!都沒說動他,就你?起開!別逗樂了!”

甘羅小眉毛一挑就說道:“項橐七歲就給大名鼎鼎的孔子當老師,俺已經十二歲了,不小了,您為嘛不然俺去試一試,還呵斥俺,這可不好!”

呂不韋一聽,甘羅似乎很有底氣,再加上他神童的光環,這頭點:“行!你去試試!”

甘羅這就去了。

他首先發問:“你和咱的戰神白起,就那十萬以下的單從來不接老白比,誰的功勞大!”

張唐瞅著這小孩樂了,心說話這有得比嗎?

“老白牛,俺不行!楚國,趙國,燕國都和他掐過架就沒有輸過!”

“哎!對嘍!你感覺當年的范雎和現在的呂不韋誰的權力大?”

張唐連個磕巴都沒有就答到:“廢話當然還是呂不韋了!”

“好吧!你應該知道當年范雎想要揍趙國,這白起偏偏就攔著,結果呢?范雎隨後就把白起給絞死了。現在呂不韋請你去燕國做相國,你還不去!知道後果嗎?”

張唐吧嗒吧嗒嘴瞅著甘羅,心說話這小孩說的還真在理,呂不韋壓根就不是啥氣量大的人,他這得罪了呂不韋,趕明個呂不韋還真有可能收拾他。

“好吧!燕國是吧!俺去還不成!”

得咧就這麼的甘羅就把張唐給說動了。張唐就忙乎起去燕國的事。

張唐的事,定下來了,甘羅又去找呂不韋,他這要去趙國給張唐鋪路。

畢竟這人剛進入趙國的地界,還沒到目的地,真要被趙國給抓了,這不打臉嗎?

你還別說趙王還真給甘羅面子,邯鄲的郊外就開始迎接甘羅。

其實大傢伙都是明白人,就這幾個國家,天天的不是你打俺,就是俺打你的,趙王能給甘羅這麼大場面,那就是知道這燕國和秦國之間的這檔子。

那麼甘羅也不藏著掖著了。

“您知道太子丹要去秦國做人質的事嗎?”

“知道!”趙王苦笑著點頭。

“那您知道張唐要到燕國任相國的事嗎?”

“知道!”趙王心說話,這是要打開天窗說亮話的節奏啊!他就等著甘羅的下一句了。

“看來趙王應該有知道這秦國和燕國是要聯合了!既然是兩國聯合,那麼他們必然會去欺負其他的國家,那不用問,一定是趙國了!”

趙王沒有說話,就等著甘羅接著說。

“你看這樣,你擱河間地這塊割上五個城池,多了俺也不要。俺拿這五個城池和俺們家大王說說,讓秦王把太子丹送回去,順道讓秦國幫助趙國打燕國!”

趙王一聽這主意好啊!親自劃拉出五個城池給甘羅帶回去。

至於秦國這裡,白得了五個城池,挺高興,至於幫助趙國打燕國這事就扔一邊去了,只是沒有出兵騷擾趙國,這其實就相當於幫助了趙國。

那麼趙國也不客氣,一口氣就下了燕國三十六坐城池,順道又劃拉出十一個給了秦國。

您說這買賣做的,不費一兵一卒,光憑一張嘴就白得了十六座城池。

秦王很高興,一傢伙就拜甘羅為上卿,這上卿就相當於丞相的職位,把他爺爺之前的封地,宅院啥的又重新的賜予甘羅,這就是十二歲甘羅當丞相的事。

那麼歷史上記載甘羅的事,到這裡就結束了,您想要知道結果,其實俺比你更想,但沒有。只是有這麼個傳說,這事沒根沒據的,當不得真。說出來大傢伙聽聽。

傳說

說甘羅聰明,那麼秦始皇這人表示很喜歡,有一天東遊的時候,擱泰山這塊旅遊,就把甘羅給帶上了。

一幫人浩浩蕩蕩的,這就到了小安山。秦始皇感覺這地的風景不錯,這就想要出去瞅瞅。

那麼娘娘不想動彈了,秦始皇就讓甘羅陪著下一會棋。

你說也巧了,甘羅下棋的過程中,不小心碰了一下娘娘的腳丫子。

這娘娘就不高興了,心說話俺的腳丫子就秦始皇能碰,你誰呀?所以她就把這事告訴給了秦始皇。

秦始皇一聽很生氣,就問這甘羅。

甘羅也不服氣:“風擺棋子落入朝娘娘腳!”

秦始皇壓根就不想聽,一傢伙就把甘羅給砍了,順道就埋在了小安山,這時間點上的甘羅也就十八歲。

這事聽著就有點虛,但沒有其他的說法,大傢伙聽聽就當瞭解一下就行了,當不得真。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歷史上的甘羅確實是個神童,十二歲時,不費吹灰之力就為秦國得到了十六座城池,因此被秦始皇拜為上卿(宰相),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甘羅拜相”的故事。

甘羅是戰國末期下蔡(今潁上縣甘羅鄉)人。12歲時就成了秦國丞相呂不韋的幕僚(少庶子:年輕的家臣)。

甘羅堪比神童,究其原因主要是從小聰慧,現在12歲的孩子懂啥?還有一點,他出身高貴,是秦國左丞相甘茂的孫子。也許他有一個強大的基因。

另外我認為“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出生在一個政治家中,耳染目濡、潛默移化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甘羅聰明才智令丞相呂不韋都自嘆不如。

我們都知道,呂不韋幫助秦始皇的老爸繼承了王位後,秦始皇的老爸封他為秦國丞相,後來秦始皇的老爸死後,秦始皇繼位,呂不韋攝政,並尊呂不韋為仲父。

在呂不韋計劃攻打趙國時,決定和燕國聯盟,派秦國大臣張唐到燕國出任丞相,張唐直接拒絕了。他的理由是:“我曾經幫助燕國攻打過趙國,現在去燕國上任,必須經過趙國,趙王逮住我,還不把我砍了?我不去”。

呂不韋雖然很不高興,但也無法勉強讓張唐前往。

甘羅知道了這件事,對呂不韋說,“我有辦法讓他去”。當時呂不韋正在生悶氣,於是沒好氣後地說:“小孩子滾一邊兒玩去”。



甘羅卻說,我已經12歲了,不是小孩子了,你為什麼不讓我試一試呢?呂不韋只好同意讓甘羅勸說張唐。

甘羅拜見張唐,開門見山問:“您的功勞和白起(秦國名將)相比,誰的功勞大?”

張唐說,“當然白起的功勞大了。他打敗了楚國,威懾燕、趙兩國,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他”。

甘羅點了點頭,接著問。范雎和呂不韋誰的權勢大?張唐接話道。“當然是丞相呂不韋權勢大了。呂丞相是秦始皇的仲父,權勢熏天。

甘羅追問了一句,“你確定?”張唐堅定地說,“確定!”

甘羅接著說:“當年范雎想攻打趙國,可白起阻攔他,結果范雎絞死了白起。現在,呂丞相請你前往燕國人任丞相而你執意不肯,你覺得丞相會放過你嗎?”我勸你早點準備棺材吧!



張唐一聽恍然大悟,道:“多謝先生提醒,我現在就準備動身前往燕國。甘羅擺擺手說:“張先生稍安勿躁,待我為你先去趙國探探路,然後再啟程不晚。”張唐拜謝,感謝不已。

甘羅回去覆命,講了一遍事情經過,呂不韋對甘羅佩服的五體投地。甘羅對呂不韋說:“請丞相為我準備一輛馬車,讓我先去趙國為張唐打通環節,呂不韋說:“辛苦你了,等待你的好消息。”

甘羅驅車來到了趙國,見到了趙卓襄王。寒暄過後,對他說。“現在秦國和燕國互派人質,表示友好,這事兒你知道嗎?”

趙王說,“有所耳聞。”甘羅繼續說道:“假如秦、燕和好,接下來兩國就會進攻趙國,這事你知道嗎?”

趙王驚慌問“如此,我該怎麼辦?”甘羅不慌不忙地說:“假如大王先送我五座城池。我請求秦王送回燕國人質,然後再勸說秦王幫助趙國攻打弱小的燕國。你看這樣如何?”



趙王心想,送五座城池,將來我攻打燕國能得到十座甚至二十座城池,這個交易不吃虧,於是趙卓襄王爽快的答應了。

趙王親自劃出了五座城池送給了秦國。甘羅返回國勸說秦王送回了燕國人質,同時召回了本國人質。秦燕結盟就此宣告流產。

隨後趙國有恃無恐地進攻燕國,一鼓作氣奪得燕國上谷30座城池,隨後趙王又送給了秦國11座城池。

甘羅出使趙國,不但為張唐開闢了道路,而且憑三寸不爛之舌,白得了趙國16座城池(從前送的五座加上後來的十一座城池)。



秦始皇大喜,於是出現了開頭一幕,拜12歲的甘羅為上卿(相當於宰相)。然而歷史記載到這裡戛然而止,甘羅以後怎樣無人知曉。

不過有個傳說,甘羅少年有為,深得秦始皇的喜愛,有一年秦始皇,東遊泰山,命甘羅隨行,行至小安山,君臣一干人等上山尋屋休息,秦始皇出外看風景,甘羅陪娘娘下棋,無意間碰了娘娘的腳一下,娘娘怪之,立即將此事告知了秦始皇,秦始皇一怒訓斥甘羅,甘羅辯解道:“風擺棋子落入朝娘娘腳”。秦始皇不容甘羅辯解,砍了甘羅,隨後葬於小安山之上,享年18歲。


秉燭讀春秋


甘羅出生名門,是秦國名臣甘茂的孫子。甘羅憑藉自身的政治才能幫助秦王不費一兵一卒得到了16座城池,因此被秦王封為上卿[相當於丞相(宰相)]。

《史記·甘羅列傳》節選:

甘羅者,甘茂孫也。茂既死後,甘羅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呂不韋。甘羅還報秦,乃封甘羅以為上卿,復以始甘茂田宅賜之。 太史公曰甘羅年少然出一奇計聲稱後世雖非篤行之君子然亦戰國之策士也方秦之強時天下尤趨謀詐哉。

很多古籍對於甘羅的記述大多到他被封為上卿就結束了。

對於甘羅的消失,有幾種說法:

第一、因為得罪秦王(或者是遭到呂不韋的忌憚),被殺害了;

第二、無疾而終,昇仙去了;

《東周列國志》描述:

燕太子丹在秦,聞秦之背燕而與趙,如坐針氈,欲逃歸,又恐不得出關,乃求與甘羅為友,欲資其謀,為歸燕之計。忽一夕,甘羅夢紫衣吏持天符來,言:“奉上帝命,召歸天上。”遂無疾而卒。高才不壽,惜哉!太子丹遂留於秦矣。

第三,甘羅官拜上卿後,不久便病死了。這個原因的可信度比較高。

甘羅年少有為,受到不少人的欽佩仰慕,有詩讚曰:

片言納地廣河間,上谷封疆又割燕。許大功勞出童子,天生智慧豈因年?

(後人為紀念甘羅而設置的雕像)


趣野觀史


甘羅是中國歷史上神童,12歲就當上宰相(上卿),他的故事已經家喻戶曉,成為年少有為最經典的歷史故事。

根據史書記載,甘羅確實12歲就當了宰相,但是,此後歷史上就再也沒有了甘羅的記載。這說明了什麼呢?甘羅究竟到哪裡去了呢?

我認為有三種可能:

第一,甘羅當宰相後不久就去世了

自古就有“人早慧而不壽”的說法。就是說,上天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如果上天給了你一個聰明的腦袋,那麼在壽命上對你進行縮減。甘羅既然12歲就當了宰相,取得了那麼大的成就。那麼,他在壽命上必然不會太長。

但是,這種說法,缺乏科學根據,似乎並不可信。

第二種,可能被秦王嬴政處死

甘羅是12歲當宰相前,是呂不韋的家臣。秦王嬴政在打擊呂不韋的時候,自然不會放過甘羅,可能處罰呂不韋的時候被處死了。

不過也說不定。畢竟甘羅是宰相,要處死一個宰相,歷史上怎麼著都應該會記錄一筆的。

第三種,當了宰相後就沒有什麼作為了

在秦昭襄王時代,秦國的實力還不是最強,大都採用了很多外交的手段。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縱橫家就在秦國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甘羅騙得趙國五座城邑,又騙得燕國十一座城邑來看,甘羅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縱橫家,他的學說,就是縱橫家的學說。

不過,當秦王嬴政親政,秦國的國策已經發生了改變。主要不再依靠外交手段,而是依靠軍事對抗東方六國了。

在這樣情況下,秦國所需要的人才,不再是縱橫家,而是軍事家。甘羅顯然在軍事上並沒有什麼能力,因此也就沒有什麼作為了。很可能,沒過多久,秦王嬴政看他無所作為,就把上卿給他免了。


史海閒聊


甘羅12歲拜相的典故,想必中國人都耳熟能詳。但奇怪的是,甘羅拜相後,就從歷史上消失了,關於他拜相之後的史料,幾乎沒有。為什麼甘羅拜相後的歷史記載突然就沒有了呢?他又是怎麼拜相的呢?

甘羅是戰國時期秦國左丞相甘茂的孫子。有一次,甘茂得罪了秦王,秦王很不高興地說,限你在三天內給我拿三個公雞蛋來,拿不來,就提頭來見。甘茂回去後,呆在家裡長吁短嘆,憂傷自己就要死了。他12歲的孫子甘羅安慰他說,別擔心,死不了,讓我去見大王。甘茂雖然不信,覺得好歹死馬當活馬醫,同意了。

三天後,秦王見是一個小孩子來,非常生氣,說,怎麼你爺爺不來,倒派你一個小孩來,他真不想活了?甘羅笑著說,沒辦法,他來不了!秦王問為什麼?甘羅說,他在家生孩子呢!秦王更生氣,大膽,哪聽說過男人生孩子的?甘羅道,既然男人不能生孩子,大王你為什麼卻要公雞下蛋?秦王一愣,隨即也被逗笑了,饒過甘茂。還把甘羅派給呂不韋做門客。

然後再說第二件事。權相呂不韋為了獲得趙國的土地,便派了個叫蔡澤的人去燕國,蔡澤在燕國幹了三年,說動了燕王把太子丹派到秦國為人質,兩國建立了良好的外交關係。但僅此而已,燕國並不同意直接和趙國開仗。於是呂不韋便決定派張唐去燕國當宰相。但因為去燕國,要從趙國過,張唐很害怕,不去。呂不韋很生氣,卻也沒有辦法。甘羅說,讓我去給他說。呂不韋不高興地說,我喊他他都不去,你喊得動?甘羅笑道,你就讓我去試試吧。

甘羅去張唐家,對張唐說,我今天是來哭你的,因為你要死了。張唐不高興,你憑什麼說我要死了?甘羅說,因為你得罪了呂丞相!張唐不以為然,就算得罪了呂丞相,也不至於死吧?甘羅說,你是不懂政治!我問你,你覺得是你厲害還是武信君白起厲害?張唐道,我怎麼比得過武信君?甘羅又問,那你覺得是應侯範睢厲害還是當今呂丞相厲害?張唐道,自然是呂丞相厲害!甘羅道,當年白起得罪範睢,就死在範睢手上,你覺得你得罪呂丞相,還能活嗎?張唐嚇住了,忙問怎麼辦?甘羅說,你只能答應羅。張唐為難道,但要去燕國,先得從趙國過,好害怕……甘羅道,我保證你去不了燕國,但你首先態度要放端正!

呂不韋見甘羅果然說動張唐,不禁對他刮目相看。甘羅說,讓我先去趙國給張唐打通關節吧。

甘羅到趙國後,對趙王說,你不知道燕太子丹在秦國當人質嗎?趙王說知道。甘羅說你沒聽說張唐要去燕國當丞相?趙王說知道。甘羅說,這明擺著秦燕兩國要聯合起來夾攻你,你既然都知道,怎麼還不著急呢?趙王說,著急呀,但有什麼辦法呢?甘羅說,太簡單了,你只要給秦國五座城,秦國就會把燕太子丹送回去,和燕絕交。趙王說,那我不是很吃虧呀?甘羅說,一點都不吃虧,你和秦搞好關係,以後你想打燕國,可以隨便出手,秦國不會干涉。那樣你才得五座城呀?趙王覺得有理,便送了甘羅五座城帶回。

甘羅帶回五座城,秦王非常高興,果然送燕太子丹回去,和燕國絕交。然後趙王派名將李牧攻燕,一口氣拿下燕國三十多座城,分了十一座給秦國。秦王見僅憑甘羅一席話,就白得十六座城,很高興,便封甘羅為上卿,相當於是宰相了。

以上是甘羅人生的全部,他出道即巔峰,拜相後的事蹟再無任何記載。不過有野史傳聞,甘羅拜相後,被秦始皇殺了。

據說有一次,秦始皇和甘羅下圍棋時,當時秦始皇的一個妃子坐在他們旁邊觀看。秦始皇的這位妃子是個膚白貌美大長腿的美女,甘羅把持不住,就偷偷摸了一把妃子的腳,正好被秦始皇發現了,秦始皇一怒之下,砍了甘羅。

當然秦始皇殺甘羅之事,只是傳聞,沒有任何歷史依據。


袁衛宇


甘羅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奇蹟。甘羅12歲當宰相(上卿)的故事,已經家喻戶曉,成為年少有為最經典的典故。也成為很多家長用來教育自己孩子,激勵自己孩子要努力學習,出名要趁早,少年有為的一個鮮活的教材。

(甘羅劇照)

不過,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甘羅確實12歲就當了宰相,但是,此後歷史上就再也沒有了甘羅的記載。要知道,甘羅當的可不是小官,而是宰相,而且是堂堂秦國的宰相。這樣一個人,如果此後有所作為的話,必定是歷史濃墨重彩描寫的對象。可是,此後歷史上就再也沒有了甘羅的記載,這說明了什麼呢?甘羅究竟到哪裡去了呢?

第一種可能,甘羅當宰相後不久就夭折了。

這種可能也不是不存在,畢竟那時候的史書,包括《史記》這些,所要記載的事情很多,不大可能把甘羅夭折這樣的事情記下來。

自古就有“人早慧而不壽”的說法。就是說,上天給予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如果給了你一個聰明的腦袋,必然在壽命上對你進行縮減。甘羅既然12歲就當了宰相,取得了那麼大的成就。那麼,他在壽命上必然不會太長。

不過,這種說法,缺乏科學根據,似乎並不可信。

(呂不韋劇照)

第二種可能,甘羅跟著呂不韋倒黴了。

甘羅是12歲當宰相前,是呂不韋的左庶子。左庶子相當於家臣。既然甘羅在不到12歲的時候,就當了呂不韋的家臣,這一方面說明,他很小就表現了非凡的見識;另一方面,也說明他和呂不韋的關係非好鐵,屬於呂不韋嫡系的人。

甘羅出生的時間是公元前256年,他12歲當宰相那年,是公元前244年。公元前239年,21歲的秦王嬴政親政,開始了他的奪權行動。公元前238年,嫪毐被車裂處死。公元前237年,呂不韋被罷相,同時被遷往河南他的封地。公元前235年,秦王再次打擊呂不韋,下令把他遷到蜀地,呂不韋自殺。

甘羅既然是呂不韋的嫡系,秦王嬴政在打擊呂不韋的時候,自然不會放過甘羅,一定會對甘羅進行嚴厲的打擊。甘羅大約就在秦王嬴政打擊呂不韋的時候,一併被處死了。

不過也說不定。畢竟甘羅是宰相,要處死一個宰相,歷史上怎麼著都應該會記錄一筆的。很可能秦王嬴政沒有處死甘羅。

如果秦王嬴政在那時候沒有處死甘羅,只有兩種可能:要麼甘羅在之前就早死了,要麼甘羅當了上卿後,發現呂不韋存在的危險,提早和呂不韋保持距離,撇清關係了。

(秦王嬴政劇照)

第三種可能,甘羅當了宰相後就變得平庸了。

甘羅當了宰相以後,變得平庸,也不是不可能。為什麼這麼說呢?

事實上,這是因為秦國的國策的改變造成的。

秦國在秦昭襄王時代,整個國家的策略是打仗和外交相結合。畢竟那時候,秦國的實力還不是最強勁,完全靠打,還把六國拿不下來,因此採用了很多外交的手段。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縱橫家就在秦國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張儀通過外交手段,把楚懷王騙到秦國騙死的事情。

從甘羅騙得趙國五座城邑,又騙得燕國十一座城邑來看,甘羅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縱橫家,他的學說,就是縱橫家的學說。

不過,當秦王嬴政親政,從呂不韋與嫪毐的手中把權力奪過來後,這時候,秦國的國策已經發生了改變。主要不再依靠外交手段,而是依靠軍事對抗東方六國了。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秦國所需要的最重要的人才,就不再是縱橫家,而是軍事家。也就是說,要想立下功勞,只有在軍事上發揮作用。而甘羅顯然在軍事上並沒有什麼能力,因此也就沒有什麼作為了。

其實,那時候的甘羅還非常年輕,他如果願意學習,調整自己的專長,在軍事上發揮作用,也不是不可能。但大約輕鬆獲得上卿,讓他滿足於既有的成就,不願意緊跟時代的步伐,繼續發揮作用。所以最終毫無作為,泯然於眾人了。很可能,沒過多久,秦王嬴政看他無所作為,就把上卿給他免了。

如果甘羅是這個原因,在歷史上消失不見的話,實在是可惜。我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學習甘羅,應該少年有為的同時,實在也得注意甘羅當了宰相以後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