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米寬雙向8車道,荊州紀南文旅區的“羋月橋”,湖北地市第一橋

武漢青山長江大橋,雙向10車道,橋寬48米,是長江上最寬的橋,也是湖北省最寬的橋。

而在荊州紀南文旅區內有一座寬46米的羋月橋,雖然不是長江大橋。但按照寬度,只比武漢青山長江大橋少2米。

羋月橋,當之無愧的湖北地市第一橋。

下面就帶大家瞭解一下羋月橋背後的故事。

這座橋和羋月有關係嗎?


荊州第一美女——羋月其人

46米寬雙向8車道,荊州紀南文旅區的“羋月橋”,湖北地市第一橋

這個羋月真美,簽約成荊州的城市代言人如何

羋月是楚威王的女兒,出生於郢都,即現在的荊州市紀南鎮。楚威王時候,羋月深得父親喜愛。但楚威王死後,她的地位一落千丈,不容於當時的楚國王后。只得遠赴秦國,後來成為秦惠文王贏駟的妾。並生下兒子贏稷,但羋月在當時不受秦惠文王寵愛,被迫和兒子遠赴趙國為質,生活淒涼。

機緣巧合,時來運轉。在贏駟死後,其兒子秦武王繼位,2年後秦武王在洛陽舉鼎身亡,未留子嗣。贏稷白撿了機會,當上了秦王,自此羋月真正飛上枝頭變鳳凰。成為了大名鼎鼎的秦宣太后,主政秦國長達41年。

除了羋月,其實跟荊州有關係的還有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女人——武則天。武則天的父親當時是荊州刺史,武則天在荊州生活了7年。唐貞觀十一年,14歲的武則天從荊州南門出發,走進長安,直至最終走上了中國最高權力寶座,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傳奇的女性。

46米寬雙向8車道,荊州紀南文旅區的“羋月橋”,湖北地市第一橋

荊州老南門外的御河路,因武則天而得名

但由於武則天並不是出生在荊州,那麼羋月就成了荊州歷史上當之無愧的第一美女

羋月傳火爆,荊州修羋月橋

2015年,電視劇《羋月傳》剛上映,就登上了電視劇收視率第一的寶座。羋月傳,不僅助力孫儷的事業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同時傳奇歷史人物羋月,也走進了人們的視線,成爭相討論的熱點話題。

而此時的荊州,紀南文旅區的基礎設施已經開始大規模建設。文旅區內有兩大主幹道,分別為:高陽大道和武王大道。而這兩座橋又同時穿越廟湖,就形成了紀南文旅區內最重要的兩座大橋。鳳凰大橋和羋月橋。

鳳凰大橋在2019年9月,剛通車就吸引的荊州人的目光,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橋”。

46米寬雙向8車道,荊州紀南文旅區的“羋月橋”,湖北地市第一橋

鳳凰大橋

而羋月橋,荊州市更是寄予厚望。為了弘揚這位荊州第一美女,將此橋命名為“羋月橋”,足以可見重視程度。並規劃了多套設計圖,對社會徵集方案。然而不知道具體是什麼原因,徵集結果不了了之。最終選定了如下的設計方案:

46米寬雙向8車道,荊州紀南文旅區的“羋月橋”,湖北地市第一橋

羋月橋建好了,這樣的羋月,你滿意嗎?

經過4年的建設,羋月橋終於快完工了。前幾天特意是實拍了幾張。建成這樣,大家滿意嗎?

46米寬雙向8車道,荊州紀南文旅區的“羋月橋”,湖北地市第一橋

羋月橋很寬,主車道為4車道,兩側還分別有2車道的輔道。主道和兩邊的輔道之間有2米多款的花壇,兩側的人行道大概還有3米。整個羋月橋寬46米,當之無愧的荊州最寬的橋了。

46米寬雙向8車道,荊州紀南文旅區的“羋月橋”,湖北地市第一橋

羋月橋上唯一有特色的,就是這紅白相間的護欄了。

羋月橋雖寬,但不美

46米寬雙向8車道,荊州紀南文旅區的“羋月橋”,湖北地市第一橋

羋月橋不僅是荊州市重要的交通工程,更是服務荊州文化大觀園的重要交通線。

整個荊楚文化大觀園環繞廟湖,被廟湖一分為二。羋月橋是連接這二部分連接的唯一通道,大橋又處於廟湖湖口,橋南就是媲美“清明上河園”的楚市水街。未來羋月橋將是這個大型旅遊城裡相當關鍵的一個地標。

荊楚文化大觀園項目,總投資120億元,總面積5900畝。是一個集商業地產、仿古商業街、藝術中心、荊楚文化展示為一體的綜合旅遊項目。而荊楚文化大觀園附近,還聚集了方特東方神畫、楚國八百年、郢城遺址公園,廟湖對面還有楚王宮和園博園景區,是紀南文旅區的核心景區。

46米寬雙向8車道,荊州紀南文旅區的“羋月橋”,湖北地市第一橋

荊楚文化大觀園

處於如此重大的旅遊項目的核心地帶,怎麼強調這座橋的重要性都不為過。

如今建成了,雖然很寬,但不美。完全對不起“羋月”這個荊州第一美女的大名啊!


羋月橋的設計雖有遺憾,但可喜的是,羋月橋寬度足夠,未來可以留給我們修改的空間。

呼籲能早日重新改造,還荊州人民一座驚豔的羋月橋,方不負這荊州第一美人的名稱和湖北地市第一橋的豪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