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套路,教你解决复杂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个问题:芝加哥需要多少个钢琴调音师?

这是著名心理学家泰洛克在《超预测》这本书中举的一个例子。这个非常冷门的问题是著名物理学家费米提出来的。乍一看这个题目问得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实费米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训练学生们更好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个套路,教你解决复杂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的诀窍是,把一个看似无法回答的问题分解成许多更容易处理的小问题。比如,我们需要知道:

1.芝加哥有多少台钢琴?

2.一台钢琴每年需要调多少次音?

3.每次给钢琴调音需要多少时间?

4.钢琴调音师每年平均工作多少时间?

这些细分的问题你可能也回答不上来,没有关系,你可以大胆猜测。比如,我们可以猜,芝加哥大约有200多万人口,平均1%的人口拥有钢琴,再假设学校、音乐厅、酒吧统统加起来,拥有钢琴的数量是个人拥有钢琴数量的两倍,那么,芝加哥大约有5-6万台钢琴。就算5万台钢琴好了,假设每年调音一次,每次2个小时,一共需要10万个小时。假设钢琴调音师一周工作40个小时,每年就是2000个小时,扣除路上奔波的时间,每年给钢琴调音的时间大约为1600小时。用10万小时除以每个钢琴调音师一年的工作时间,那么,芝加哥的钢琴调音师需求大约为60人左右。

一个套路,教你解决复杂问题

你看,没有在手的数据,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去做调查,要分析一个复杂问题,就只能用费米的这种办法,尽可能地趋近正确答案。当然,因为我们只是猜测,最后的答案一定是不精确的,但没有关系,只要你有了更精确的数据,把这些数据代进去,自然就能改善估计的结果。比如,芝加哥的人口可能不是200万,2015年的统计是270多万,那么,你再用270万重新算一下就行了。模糊的正确比精确的错误更管用。上学的时候参加考试,如果最后一步答案算错,但解题的思路都对,老师还是会给你一些分数的。

接下来,我们试着用这样的思路,来试着回答复杂问题。

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留下很多“僵尸企业”面临关停,关停企业势必导致工人失业下岗。那么问题来了:要想解决产能过剩,需要多少钱安置失业工人呢?

我们用费米的套路,这个问题就可以分为几个小问题:

1.我们需要知道要减少多少产能。

2.我们需要知道,为了减少这些产能,需要再安置多少工人。

3.我们需要知道,再安置一个工人,政府需要出多少钱。

4.最后,我们就能估算出,安置所有的下岗职工,一共需要多少钱。

一个套路,教你解决复杂问题

为了把问题简单化,我们只考虑6个典型的产能过剩行业,即钢铁、煤炭、水泥、玻璃、造纸、有色金属。

这6个行业,需要减少多少产能呢?有些行业,中央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减产规模,比如煤炭。如果中央没有提出具体的减产规模,我们就假设,应该把产能利用率调整到80%,这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比较正常的产能利用率标准。粗略计算之后,得到的答案是:粗钢要减少16.7%的产能。煤炭要减少20%的产能。水泥和玻璃行业需要减少14%的产能。造纸业大约要减少20%的产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需要减少10%的产能。黑色金属采选业和有色金属采选业要分别减少16.7%和10%的产能。

这意味着有多少职工需要再安置呢?这里,我们又做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假设。我们假设减产率等于减员率,即去掉10%的产能意味着要减少10%的就业。这个假设当然是不对的,没有考虑到不同行业劳动密集程度的差异。所以,我们只是粗略地估计。

一个套路,教你解决复杂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要查一些数据了,按照2014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结果,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就业人员约为471万人,按照16.7%的减员率,需要减员78.5万人。煤炭开采和采选业就业人员约为611万人,按照20%的减员率,需要减员122.2万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就业人员约为987万人,按照14%的减员率,需要减员138万人。造纸和纸制品业就业人员约为220万人,按照20%的减员率,需要减员44万人。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就业人员约为243万人,按照10%的减员率,需要减员24.3万人。黑色金属采选业就业人员约为98.6万人,按照16.7%的减员率,需要减员16.4万人。有色金属采选业就业人员约为76.2万人,按照10%的减员率,需要减员7.6万人。最后,报个总数,一共需要安置431万失业工人。

安置每个失业工人,政府需要出多少钱呢?这个问题就更难回答了。各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各个工厂的情况不一样,具体到每个工人,情况都大不一样。我们只能再次估计。失业职工有可能面临两种不同的安置方法:经济补偿金和一次性安置费。两种方法对应不同的补偿规模,但都可通过工资水平换算得到。查一查各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大体是能够估算出来的。

再复杂一些,我们得估算每个省市的各个行业的补贴资金规模。我们再次“简单粗暴”地假定,某一行业就业人员在各省市的分布比例,与其产量在各省市的分布比例相同。举个例子,如果山西省钢铁产量占全部钢铁产量的5%,那么全部钢铁行业的就业人员中就有5%在山西,因此钢铁行业中的失业人员就有5%在山西。每个省份的失业人数乘以该省份单个失业人员的安置费用,就得到该省该行业的总体补贴资金规模。再把这些数字汇总,就是总共需要的资金。

一个套路,教你解决复杂问题

我们跳过所有的技术细节,跳过所有的繁复计算,直接报答案。如果用经济补偿金的方法处置失业人员,那么六大产能过剩行业及相关行业若要达到去产能的目标,要支付的处置资金总额为1637亿元。如果用一次性安置费的方法处置失业人员,那么六大产能过剩行业及相关行业若要达到去产能的目标,要支付的处置资金总额为4912.5亿元。如果两种方法结合的话,假设每种方法各应用于50%的失业员工,那么,要支付的处置资金总额就是3575亿元。政府曾经提出,要拿出1000亿元安置去产能过程中出现的失业工人,看起来,这笔钱是不够用的。

我们计算出来的结果肯定是不精确的,因为我们做了一系列简化的假设。这不过是个“在信封背面信手算出来的数”。我们没有考虑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比如工人有正式职工,也有临时工,临时工受到的冲击肯定大于正式职工。我们也没有考虑不同年龄的工人,工龄长,安置费自然高,再就业也更难。跨省安置下岗职工,鼓励劳动力流动,肯定是个值得尝试的措施,但我们也没有讨论这种情形。

一个套路,教你解决复杂问题

我们用这个例子,只是让大家体会一下,决策就像在大雾里开车,森林中探路,都是靠摸索的。决策永远都是“遗憾的艺术”。这还仅仅是决策,当政策制定出来之后,如何有效地执行,难度更大。但是,决策又是简单的,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政策研究不需要火箭科学,正确地提出问题,找到正确的思路,政策研究就多少接近科学了。和科学一样,政策研究应该是可以被证伪的,可以被修正的,可以不断完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