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一首冷門的荔枝詞,鮮為人知,但讀完都只想大口吃荔枝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蘇東坡一生在官場沉浮坎坷,多次被貶,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被貶官而走過的痕跡,最遠甚至貶到孤懸海外的海南島儋州。

不過蘇東坡始終懷著一顆豁達樂觀之心,隨遇而安,貶到何處便安家何處,造福一方百姓。當然,也造福蘇東坡這張吃貨的嘴。

被貶徐州,他就尋訪徐州著名的油炸寒具“蝴蝶撒子”,還為此作詩“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來形容蝴蝶撒子。

還有剛剛經歷烏臺詩案後被貶黃州,一到黃州就作詩“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這吃貨本性可謂暴露無遺。


蘇東坡一首冷門的荔枝詞,鮮為人知,但讀完都只想大口吃荔枝


大家耳熟能詳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也是蘇東坡被貶到煙瘴之地惠州後所作。惠州在當時對被貶官員而言是一處絕地,但凡被貶惠州,都是懷著必死之心的。而蘇東坡卻滿不在乎,一邊剝著荔枝,一邊想著長居嶺南!這般樂觀豁達的性格令人欽佩。

除了詩句,蘇東坡還為荔枝填過詞,只不過詞作比較冷門,很多人都沒讀過,但讀過此詞的人無一不是想立刻吃一口荔枝。且來欣賞蘇東坡的這首《減字木蘭花·荔枝》:

減字木蘭花·荔枝

北宋·蘇軾

閩溪珍獻,過海雲帆來似箭。玉座金盤,不貢奇葩四百年。

輕紅釅白,雅稱佳人纖手擘。骨細肌香,恰是當年十八娘。


蘇東坡一首冷門的荔枝詞,鮮為人知,但讀完都只想大口吃荔枝


這首荔枝詞頗有些特別,上闋所寫的是荔枝的納貢史,下闋才形容荔枝的色香味,上闋讓人好奇,而下闋則看上去很好吃。

上闋起句就寫荔枝作為貢品的運輸之艱難,唯其“珍獻”,方才能遠隔千上萬水,經由海陸運輸,帆船雲集,來往如箭!

據史載,從隋朝直到唐代鹹通年間才停止了荔枝納貢。也就是詞中所說“玉座金盤,不貢奇葩四百年”。自唐代鹹通年間停貢,到北宋哲宗時期,不納貢已有四百年。而當地的老百姓方才能吃到新鮮的荔枝,也才有了此時蘇東坡的大快朵頤。


蘇東坡一首冷門的荔枝詞,鮮為人知,但讀完都只想大口吃荔枝


下闋開會描繪荔枝的色香味之美。“輕紅釅白”是說荔枝的外觀,紅色的殼,白嫩的果肉。如此高潔佳品唯有“雅稱佳人纖手擘”,只有美人的蔥蔥玉手才配得上掰開它。言外之意,荔枝不似佳人而勝似佳人。

結尾兩句“骨細肌香,恰是當年十八娘”則是從外觀之美轉而讚美內在的美。品嚐一口,果肉細膩香甜,沁人心脾。如此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結合,彷彿當年的美人十八年一般,令人為之心醉。


蘇東坡一首冷門的荔枝詞,鮮為人知,但讀完都只想大口吃荔枝


以美人比喻荔枝的美,巧妙而富有情趣。同時蘇東坡當時所吃的荔枝正是名品“十八娘荔枝”,一語雙關。

讀完這首詞真個讓人恨不得馬上吃幾顆荔枝解解饞,只可惜現在隆冬季節,沒有鮮荔枝可食,只能等到明年的春末再大快朵頤了!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