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工仔變成企業家,這位三明80後是如何做到的?

 一個80後,走出山村,勵志創業,十幾年打拼,從打工仔到省級高成長培育企業的掌門人,書寫了人生傳奇,他就是泰寧縣恆泰紡織布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溫曉平。

從打工仔變成企業家,這位三明80後是如何做到的?

溫曉平在對員工進行技術指導

 
勤勉打拼 擺脫貧困

  溫曉平1983年出生,泰寧縣梅口鄉茜元村人。村子地處偏僻、交通不便,貧窮落後。
  5歲那年,父親不幸英年早逝,留下年輕的母親和一個年長5歲的姐姐。母親含辛茹苦,三人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很艱辛。
  念初中二年級時,因拖欠學校的學雜費,溫曉平被迫輟學回了家。
  之後,個頭矮小的溫曉平每天跟著繼父去燒木炭,早出晚歸,住山場,砍柴、燒窯、挑炭,幹著成年人的活。艱苦的環境、超負荷的體力勞動,讓他過早地體驗生活的苦累辛酸。那時,他就立下誓言:努力拼搏,擺脫貧困,讓母親和家人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2000年春節過後,年僅18歲的溫曉平,便跟著表哥外出,踏上了漫長的打工路。
  他們來到浙江溫州格力爾紡織廠當工人,兩班倒,計件取酬,一天干12個小時活。
  第一個月連同當學徒的8天,一共發了1600元,領到工資的那一刻,溫曉平激動地數著錢發抖——從來沒見過這麼多張百元大鈔,他一分都捨不得花,全存了起來。


  當車間工人,環境艱苦,工作時間超長,勞動超負荷,許多一起打工的夥伴受不了,選擇了跳槽或辭工,而溫曉平卻選擇堅守。當工人2年,他一天假都沒請,除正常班外,還經常頂替別人的班,別人不幹的髒活累活他都幹,他窮怕了,就想著多賺點錢寄給患心臟病的母親,讓她過上好日子。
  靠做工是擺脫不了貧困的。他買了許多有關紡織的書籍,每天干完活,他不與同伴去逛街,而是躲在房間裡如飢似渴地啃書本。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記下來,琢磨研究,從書裡找答案,或諮詢來自新疆的紡織專家楊波老師。在溫州4年多時間,他只逛過一次五馬街,他看過的書籍,疊加起來有1米高。
  勤奮好學、吃苦耐勞,溫曉平得到老闆賞識,兩年後被提拔為班長,管理40多名員工,一年後提升為車間主任。有理論功底,他做得如魚得水,管理得法,效益明顯。幾年磨鍊,他掌握了紡織生產的全套技術,一年後還被公司送到溫州紡織職業經理人學院帶薪學習一年,這為他在紡織行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2004年10月,他被提拔到尤溪分廠擔任總經理助理。月工資從當員工的不到2000元上漲到6000元。他再也不是連學費都交不起的窮小子,成了打工仔族眼中的佼佼者。這一年,他把家遷移到泰寧城郊生活,讓母親走出了大山。

  

艱難求索 收穫愛情

  懂技術、善管理,溫曉平在紡織行業嶄露頭角。2006年初冬,朋友找他合資辦企業,於是他辭了職,在尤溪與人合資100多萬元創辦了一家經營紡織化學助劑的公司,他佔49%股份,擔任總經理。
  創業並不容易。由於市場定位不準確,經營不善,產品滯銷,兩年不到,企業便倒閉了,溫曉平虧損30多萬元,與合資人不歡而散。一夜之間,他又回到從前,還欠下幾十萬元債務。
  面對挫折,他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這時,尤溪籍女友陳芳梅成了他的精神支柱,小陳陪他回家過年,並勸他別灰心、莫氣餒,從頭再來。
  2008年春節過後,溫曉平與同鄉好夥伴到晉江去學服裝形象展示架生產,他負責跑業務。8個月下來,他發現這一行不符合市場規律,行情蕭條,迅速放棄。
  當時琥珀工藝品很紅火,溫曉平又與女友到浙江義烏學習這種手藝。這種家庭式作坊生產,每天工作18個小時。為了多賺錢,下完班還和女友擺地攤賣服裝,一年後,雖然掌握工藝製作技術,但溫曉平覺得銷售難、利潤低,放棄了。


  2009年春節過後,溫曉平與女友一起到沙縣琅口學遊漿豆腐製作,在工廠打工。他負責開車送貨,女友當倉管,包吃包住,月薪僅1000元,女友800元。為了學藝,儘管待遇很低,他還是安下心來。
  豆腐製作工藝學到手,他準備大幹一番,可命運又讓他華麗轉身。當年底,尤溪德福紡織招聘工程師,經楊波老師引薦,溫曉平被錄取。
  從2006年到2009年,辦廠、學藝,溫曉平歷經波折,幾十萬元積蓄打了水漂,還欠下30多萬元債務。
  創業失敗,他卻收穫了愛情。女友陳芳梅,始終與他相依相伴,不離不棄。2010年,這對相愛6年的有情人,終於走進婚姻的殿堂。
  溫曉平說:“妻子是我遭遇逆境時的精神支柱,是創業成功的堅強後盾,是最大的財富和家庭最大的幸福。”
  

回鄉創業 實現夢想
  經歷多次創業失敗,溫曉平非常珍惜德福公司的這次機會,應聘時不講條件,不計報酬。被錄取後,他充分發揮一技之長,科學管理,第一年便為企業降低成本82萬元。他的月薪也從第一個月的3000元,逐漸增加到一年後的1.6萬元,外加年底績效獎和分紅,他鹹魚翻身。


  然而,好景不長。2012年,德福公司因廠址拆遷要解散,溫曉平只好考慮後路。艱難抉擇之時,他幸運地得到三明閩北商會會長葉永輝的指點,創辦了東聯達貿易有限公司,經營紡織化學方面的產品,年盈利80餘萬元。
  2013年德福公司解散,溫曉平專心經營東聯達公司,積累了一定的資金。
  2015年底,泰寧縣政府號召泰商回故鄉投資,為了照顧年邁體弱的母親,有故鄉情結的溫曉平,在考察了泰寧的投資環境後,毅然回鄉投資。
  2016年初春,他獨資400萬元,在泰寧工業園區,採取租憑廠房方式,創辦了泰寧縣恆泰紡織布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pu革基絨布。他堅持新發展理念,以科技創新為抓手,推動企業提質量、增效益的經營思路。革基絨布主要用於人造pu革的複合底布,是皮鞋、皮沙發、汽車坐墊、皮包等商品的重要原料,市場前景廣闊,銷路暢、效益佳。恆泰紡織每天生產6萬米pu革基絨布,當年創產值2600萬元,產品銷往浙江、江西、廣東及本省的閩東。
  次年,恆泰紡織又以股份制形式增資600萬元擴大再生產,溫曉平佔51%的股份,擔任董事長。如今,年可生產革基絨布2000萬米,產值可達7000萬元。
  今年7月,公司再投資400萬元,新增1條生產線,春節過後正式投入生產。

  在經營恆泰紡織的同時,溫曉平又捕捉到商機,2017年12月,他與尤溪籍好友,以租賃廠房形式,合資1000萬元在泰寧創辦了泰寧天泰紡織有限公司,溫曉平佔25%的股份,擔任董事長,主要生產高端經編絨布,今年正式生產,到9月份,已創產值1700萬元。
  2018年,溫曉平積極牽線搭橋引進廈門、尤溪紡織行業的同行來泰寧投資,與他們採取合資的方式共同投資800萬元,以租賃廠房方式創辦了泰寧縣祥泰新能源有限公司,溫小平佔28%的股份,擔任董事長,主要生產活性炭,集中供熱,今年5月正式營業,供應周邊5家企業蒸氣,月供4000噸。
  溫曉平回故鄉創業3年間,創辦了3家企業。作為一名中共黨員,他不忘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吸納貧困戶就業,開展“企業+”幫扶模式,助力脫貧攻堅,他的企業解決社會就業140多人,鄉親佔90%。

  如今,在泰寧,溫曉平是個小有名氣的企業家,當選為泰寧縣第十屆政協委員、泰寧縣工商協會副會長。日前,泰寧縣恆泰紡織布業有限公司入圍省級高成長培育企業,這樣的企業泰寧縣僅有2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