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長生不老,但如果科學發展使得死亡消失,這真的是好事嗎

生物和非生物的區別之一就是可以繁殖後代。

人人都想長生不老,但如果科學發展使得死亡消失,這真的是好事嗎

地球生物的演化示意圖

作為生物界的一份子,人類和其他大多數生物一樣,上一代生物會提煉出它們的精華,將其包裝起來並傳承下去,去其糟粕並創造更清純、更先進的一代。這樣的事已經在地球上持續了40多億年,在這個過程中,從只會附著在岩石上的單細胞微生物完全蛻變而來,通過光合作用產生出具有無限可能性和創造力的萬物之靈——人類,他們甚至學會寫詩賦詞、創作藝術、彼此相愛以及致力於破解人類自己和大千宇宙的奧義。

然後,人類終將面臨死亡。

阿喀琉斯之踵

在古希臘神話裡,英雄阿喀琉斯出生後,其母親海洋女神忒提斯為了讓兒子免受輪迴之苦,便握住他的腳跟,將他身體倒提著浸入地府冥河冷水中,想讓兒子獲得不死之身。但遺憾的是,因為冥河水流湍急,忒提斯握著阿喀琉斯的腳後跟不敢鬆手,所以,阿喀琉斯的腳後跟就沒浸到冥河水。

人人都想長生不老,但如果科學發展使得死亡消失,這真的是好事嗎

《阿喀琉斯的凱旋》,Franz Matsch繪,阿喀琉斯宮藏

這樣,除沒有被水浸過的腳跟外,他的身體不會被任何武器傷害,是不死金身。成年後的阿喀琉斯作戰勇猛無比,令敵人聞風喪膽。在希臘人與特洛伊人的戰爭中,阿喀琉斯所向披靡,不料卻惹怒了太陽神阿波羅。就在阿喀琉斯率兵衝鋒之時,阿波羅在雲端拉弓搭箭,朝著他的腳踝射去。阿喀琉斯感到一陣鑽心的疼痛,便栽倒在地,就此殞命。

這個神話故事告訴我們兩點:

一、人類從遙遠古代開始就夢想長生不死

二、長生之路在現實中很難實現

衰老和死亡的恐懼

沒有死亡,就沒有這個代際循環,有機體的持續進步也就成了不可能的事。

人人都想長生不老,但如果科學發展使得死亡消失,這真的是好事嗎

藝術家創作的《生死之間》藝術畫


衰老和死亡可能讓一類物種成長和繁榮。 因為自然選擇會普遍保證那些“更適合生存並能生育的子代”生存下去(儘管改善微乎其微,但這就是進化)。 對父母而言,最好的選擇是離開這個世界並讓自已優秀的孩子活下去。 更簡單地說,死亡避免了父母和其子孫竟爭同一塊有限的資源。所以,重要的是我們終有一死,根植在基因裡的自毀的衰老程序,關閉了我們曾一度成功複製的操作,以便我們最終死去,留下子孫們——我們自己更清純、清亮的版本——用我們給予他們最好的東西繼續生活:最好的基因、最好的遺產和最好的創意。40多億年的生物演化始終此,鮮有例外。

人人都想長生不老,但如果科學發展使得死亡消失,這真的是好事嗎

一大老少其樂融融

現在這一切正接近尾聲,因為人類正在用進化而來的智慧去努力做的一件事:克服死亡。這是一項可以理解的事業,因為沒有人想死——想死的基因不會讓這個物種在世上活得太久。數千年來,人類的思想家夢想著征服衰老與死亡,中國的歷代皇帝一直有尋仙問道求長生的傳統。對死亡宣戰滲透到人類的藝術、文化和很多科學研究(醫學等)當中。我們讓死亡化身為幽靈,厭惡它,害怕它,把它與世上一切不好的東西聯繫在一起。如果我們有朝一日能馴服它,似乎未來的生活將會無限美好。

人人都想長生不老,但如果科學發展使得死亡消失,這真的是好事嗎

秦皇求仙入海處位於秦皇島市海港區東南部,因秦始皇東巡駐蹕於此而得名

基因研究給人類長生帶來希望

從1900年開始,長生的千年夢想開始有了雛形,因為不用再借助古老的巫術和修仙術,人類科學家發現了基因,而且在基因裡發現了調控衰老和死亡的機制,並且,我們能改變這些基因的結構,讓它們以不同的方式做事。基因科學家可以在分子層面對基因做加減,改變基因片段的功能,在不同物種之間進行替換,這種可能性令人激動不已,而且前景廣闊。

人人都想長生不老,但如果科學發展使得死亡消失,這真的是好事嗎

基因工程是20世紀生物學最偉大的發明

在發現了調控衰老和壽命長度的分子機制後,科學家已經開始盤算改變生命歷程本身的可能性。人們或許能延長壽命,或許很可能不久就能做到。根據最新估計,由於醫學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第一個能活到150歲的人已經在地球上出生了。一旦能根治癌症、心臟病和痴呆等人類長壽最大的殺手,我們可以再次給生物鐘——限制我們壽命長度的結束操作機制——上緊發條,並且改變它。

為什麼要中途滯留150歲呢?如果一個人保持不生病,老化的時鐘又被停住了,他為什麼不能活到200歲、300歲、500歲呢?

人人都想長生不老,但如果科學發展使得死亡消失,這真的是好事嗎

傳說中活了800多歲的中國長壽冠軍:彭祖

這是一個多麼美妙的主意啊! 似乎很少有人懷疑它,所以有關衰老和長壽的研究在每一個富裕的、科學技術發達的國家都是政府和金融財團優先資助的事業,被稱為“健康增壽”。 這項研究真正意味著延年增壽,因為按照定義,衰老是健康和機能獨立於時間的逐漸喪失。 如果我們能阻止它,也就阻止了死亡本身。誰不想活到500歲呢?享受沒有衰老和痛苦的生活,花更多的時間進行喜愛的運動,取得那麼多的成績,從神秘而奇妙的世界中擰出每一顆水滴,不單單看看自己子孫成長,還能看著子孫的子孫們長大。未來將多麼奇妙……

不過,等等。我們的壽命之為我們的壽命,是有理由的。 在生物界,不同生物的壽命相差巨大,從蜉蝣幾乎不到一天的壽命到加拉帕戈斯龜的百歲不止,以及南極海綿估計1500年的壽命。這些壽命都銘刻著自然選擇的印記,因為這些壽命最適宜於這些物種,在照顧子孫後代和與其競爭之間實現最佳平衡。

不死世界面臨的危機

作為有感情的生物,我們大多數人都愛自己的父母。但是請您想象一下,這個世界不僅居住著你們自己的父母,還有其他人的父母,還有你的和他們的祖父母以及曾祖父母——一個由這些人管理的社會,他們的思想和風格都要上溯好幾個世紀。想象一下這樣的世界,或許你的老闆在你垂涎已久的位置上要待100年。每一代人之間相互競爭著食物、住房、工作和空間。 正因為如此,年輕人抱怨那些已經快速延長了壽命的長輩們,人到老年卻不肯住小點的房子而抬高了房價,不肯退休而加劇了失業。 想象一下,在你面前,四個世紀的人在置業和就業隊伍中排隊,該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會對已經普遍存在就業困難和生存壓力的世界各國造成多大的衝擊呢?

人人都想長生不老,但如果科學發展使得死亡消失,這真的是好事嗎

失業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對人類長生的展望

人類壽命的延長經常受到媒體的吹捧,但是它從未被質疑過。 似乎沒有人懷疑我們應該推進衰老研究,識別那些基因,對它們修修補補,讓它們為我們更好地效力。 因為沒有哪個人想死,因此我們都希望這項研究大獲成功,為了自己和我們的家人,為了自己和所愛的人儘可能長久地活著——萬壽無疆,假如我們能做到的話。

人人都想長生不老,但如果科學發展使得死亡消失,這真的是好事嗎

藝術家創作的原始細菌的誕生

但是,對我們地球上最高等級的生物——人類而言,這是最好的事情嗎?幾近40億年的進化錯了嗎?人類不是南極海綿,也不是藍綠藻,我們死有其因。

1998-2004年香港亞視(ATV)推出的、由尹天照、萬綺雯、任達華、楊恭如主演的奇幻電視劇《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劇中男主況天佑因奇遇獲得了不死之身,他曾說過這樣的話:“我不敢愛,因為我怕我愛的人死在我面前;我不敢恨,因為恨會令我做錯事。”話裡充滿了各種無奈,他最大的願望竟然是可以死。

人人都想長生不老,但如果科學發展使得死亡消失,這真的是好事嗎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2》劇照

只有死掉,才能便於我們的後代——那些我們更好的版本——能繁榮興盛。 也許在不久的未來,我們應該擔心死亡的消失。

參考文獻:[英]kate jeffery(倫敦大學行為神經科學教授):《the loss of deat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