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葬禮:送盤纏

鄉村葬禮:送盤纏

圖:來自網絡

“活人有活人的苦處,死人有死人的難處”,人死不能復生,對於逝者,人們多抱有寬宏大量的氣概,採取的是大度的做法,對於逝者在陰陽兩相隔的陰間,往往考慮的比其在陽間的生活還要周全。

乡村葬礼:送盘缠

送盤纏是在“往地裡送”的前一天晚上,逝者的親朋好友、全村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為逝者準備好最豐厚、最隆重的“最後的晚餐”,為其準備好“過路錢”,以便在陰間過上滋潤的生活。

人的悲慟往往具有暫時性、感染性,對於年紀大、多病纏身的人的去世,在簡短的痛哭流涕之後,往往還伴有一種解脫感,所以很多喪事辦的“很喜慶”,不僅要吹吹打打,往往還要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男勞力多半在逝者家裡幫忙,婦女兒童早早地喝過湯,左鄰右舍相邀去看送盤纏,有的難免還要梳洗打扮一番,畢竟去的是人場。在去事主家的路上,也會高聲的呼朋喚友。

一個說:“二嬸子,喝過了嗎?走了。”

另一個則答:“您先走,我給豬和上食。”

在去的路上,她們會小聲地交談,心情是愉悅的,說好看完送盤纏還要聽喇叭。

事主家裡的悲傷氛圍已經被忙人、小孩和 “來哭的親友”沖淡。忙人在張羅著參與者的吃飯、孝褂子等等事情;小孩還不明白悲傷,三個一群五個一夥,亂竄;親朋好友也是多長時間難得見一面,也是藉機聊天敘舊。

乡村葬礼:送盘缠

對於孝子,大家都在安慰,說什麼這麼大年紀了,是“喜喪”。孝子、孝子的媳婦等人,也在不厭其煩地敘說:“前一天還吃了半個饃,喝了一碗湯,第二天早上就……”於是大家安慰,說:“老人做了一輩子好人,連走都這麼喜見人,是大家的福氣。”

到了時辰,大老執一吆喝,各就各位,一群人浩浩蕩蕩,向村口的十字路口出發。全村的男女老少,咱在必經的路口,看著、聽著、談論著。

有人說:“你看梅花哭的多嘆!”梅花是逝者的侄女。

另一個答:“可能她想到了自己早死的娘。”

有人說:“你看老大媳婦哭的多嘆,老二媳婦瞎咧咧。”

有人答:“看看一會回來的時候,誰先進門。”

乡村葬礼:送盘缠

小青年舉著紙牛、抬著轎子;兩人用擀麵杖抬著水桶,一人用勺子不斷地舀出水灑在路邊;有人把佔了油燃著的火紙丟在路上;有親屬斷斷續續地哭著;看送盤纏地人繼續評頭論足……逝者在所有人的見證下,走向了另一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