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在南方地區作為綠肥栽培的野草,成了餐桌上的幸運野草!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就是綠肥植物——苜蓿菜。有的地方也叫幸運草或三葉草,當然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不是它是綠肥作物,而是可以當蔬菜食用,以及它的栽培方法。

這種在南方地區作為綠肥栽培的野草,成了餐桌上的幸運野草!


苜蓿菜俗名草頭、金花菜、黃花蓿稽等,為豆科一、二年生草本。原產印度。我國栽培歷史悠久。苜蓿是我國南方各省重要綠肥作物之一,嫩莖葉作為綠葉蔬菜供食。營養豐富,胡蘿蔔素含量高於胡蘿蔔,維生素B 2含量在蔬菜中是最高的。苜蓿還含有植物皂素,它能和人體膽固醇結合,促使增加排洩,從而降低膽固醇含量,有利於冠心病的防治。菜苜蓿炒食為主,亦可脆漬,其味鮮美,是一種產量高、品質好的蔬菜。我國以長江流域一帶栽培較多,西北陝、甘、寧等地區也有少量栽培。

苜蓿菜是指用紫苜蓿的嫩莖葉做成的菜,苜蓿含有大量的鐵、鈣、鉀、蛋白質和維生素。是我國古老的蔬菜之一,具有極高營養價值,素有“食物之父”的美譽。

◆下面小編就要說說它的人工栽培方法:

一、首先來介紹一下菜苜蓿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菜苜蓿性喜冷涼氣候,耐寒性較強,能露地越冬。在溫度17℃以上和10℃以下,植株生長緩慢,生長適溫為12~17℃,在 -5℃低溫下,葉片受凍,春天氣溫回升後,又萌芽生長,對土壤適應性較強,但以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的黏土或沖積土為宜。中性土壤種植為好。

這種在南方地區作為綠肥栽培的野草,成了餐桌上的幸運野草!


二、人工栽培菜苜蓿主要栽培品種介紹

菜苜蓿在上海、江浙一帶栽培較多,各地都有地方品種,雖地區不同,品種之間差異不大。尤其是在浙江地區,當地居民很喜歡吃菜苜蓿,據說吃海鮮的時候放在裡面可以提鮮。

江蘇有常熟苜蓿,上海有崇明苜蓿,江南大部分地區多栽培以上兩個類型品種。植株匍匐生長,高8~12釐米,開展度10~12釐米,分枝性強。小葉倒三角形,頂端凹入,葉長寬皆1釐米,色綠,葉柄細長,淺綠色。秋季栽培畝產1000千克,春季栽培每畝產量800千克。

這種在南方地區作為綠肥栽培的野草,成了餐桌上的幸運野草!


三、人工栽培菜苜蓿要點

1.栽培方式:目前菜苜蓿露地栽培較多,南方各地菜苜蓿常和綠肥栽培結合起來。

2.栽培季節: 春、秋兩季都可栽培,通常以秋季栽培為多。秋苜蓿栽培時間較長,長江流域從7月中旬到9月中旬均可分期播種,於8月中旬至3月下旬陸續採收。春苜蓿在2月下旬到6月上旬陸續播種,4月上旬到7月下旬採收。

3.整地施肥:菜苜蓿地耕翻深度15~18釐米,每畝施人糞尿1000千克作基肥,作高15釐米的畦,以利排水。

4.種子處理:播種的種子均用帶殼的螺旋狀莢果,因莢果中癟籽和壞籽較多,播前要用55~60℃溫水浸種5分鐘,去掉水面上的浮籽,再浸種8小時後播種。

5.播種方法:多用撒播法,播後用齒耙整平畦面,然後用腳踏實畦面。菜苜蓿每畝需種量多,早秋晚春播種,每畝用種40~50千克,晚秋早春播種每畝只需15千克左右。

6. 肥水管理:播種後,每天早晚各澆1次水,促進提早出苗。尤其早秋晚春播種的,在出苗前不能斷水,出苗後每天澆水一次,7天后可停止澆水。當有2片真葉時,進行追肥,以後每採收後2天施液肥一次。每畝施尿素5~6千克。

這種在南方地區作為綠肥栽培的野草,成了餐桌上的幸運野草!


四、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病毒病,蟲害有蚜蟲和小地老虎。病毒病發生在7~9月,蚜蟲4~5月發生,秋季10~11月危害最嚴重。應加強肥水管理,及時用藥防治蚜蟲,用50%寶路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施防治。

五、菜苜蓿的採收

採收嫩莖葉時要使莖葉留得短而整齊,第一次採收要掌握“低”和“平”的原則,使以後採收容易。早期播種的,約25天后就開始採收,採收4次,每畝產量1000千克,晚秋播種的只收3次,每畝產量600~700千克,早春播種的,4月中旬至5月下旬採收,採收3次,每畝產量500千克,晚春播種的,7月上旬至7月下旬採收,收2次,每畝產量只有400千克。

這種在南方地區作為綠肥栽培的野草,成了餐桌上的幸運野草!


好了,關於菜苜蓿小編就介紹這麼多,你們吃過這種餐桌上的幸運野草嗎?你們把它叫什麼呢?歡迎評論哦!更多關於種植技術方面的文章歡迎關注[鄂西小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