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有一種矛盾叫“失去的才覺珍貴”

#我,無條件寫作 # ,因為疫情,宅在家中。久了,便覺苦悶和無聊。於是,昨晚溜達到了朝陽大街上的時代天橋。

昔日,這裡是市民們夜晚拍攝車流滾滾的好地方,時髦的說法是打卡地。疫情期間,天橋上難覓車流擁擠,車流滾滾的場景。於是想,哎,都是疫情搞的,多希望疫情結束,再見過去那車流擁擠,車流滾滾的場景啊。

「疫情/雜談」有一種矛盾叫“失去的才覺珍貴”

不僅是天橋看車流的場景不再。你夜晚,走在每一條大街上,一定會說,車和人真少啊,真冷清啊!然而,這樣的人、車稀少和冷清,有時候感覺有些酸楚和孤寂,甚至有點害怕。是不是有很多人心想,寧可重回人車擁擠時代,也不要疫情重來,人車擁擠還是回來吧。 盼望著人多車多,交通擁擠是證明疫情結束了。

人們或許都有這樣的心裡。就是,真等到了人擁擠,車擁擠的時候,你是否又有那種,哎,不大的保定,真是服了,您瞧這擁擠的人群,擁擠的車輛,真是沒法出門了。你敢說你過去沒這樣抱怨過?這便是題目所說的有一種矛盾叫“失去的才覺珍貴”。

「疫情/雜談」有一種矛盾叫“失去的才覺珍貴”

昔日,公園或景區裡遊人如織,你一個人或一家人一起去玩,心想,遊人都成災了,連個下腳的地方都快沒了……

疫情期間,公園、景區已沒有了過去的場景。此時,你一定會感嘆,待到春暖花開時,帶著家人找一個美麗的景區玩玩,遊人如織才好呢,說明瘟疫結束了,正常的生活又回來了。

「疫情/雜談」有一種矛盾叫“失去的才覺珍貴”

其實,除了疫情期間存有這樣矛盾的心裡。家裡的物件,婚姻和愛情又何嘗不是“失去的才覺珍貴”?比如說,您家裡有把生鏽的剪子,看著彆扭,有點礙事,於是乎扔了。一天,忽然需要這把舊剪子,又沒買新剪子時,有點後悔,還不如留著呢!

婚姻也是如此。最近看了一篇小說,忘了小說名字了。大概是說,事業有成一男子,嫌棄了黃臉婆妻子,於是外面有了新歡。妻子得知,沒有苛求,憤然提出離婚。於是,新歡代替了妻子。幾年後,男子重病在身,新歡不聞不問,就知道打牌和打扮自己……男子痛哭,後悔和結髮妻子離了婚……

生活中,這樣“失去的才覺珍貴”的案例多了去了,老鄭就不再一一列舉了。老鄭想說的是,一場災難過後,人們一定會痛定思痛:怎樣面對新的生活和未來的生活?

「疫情/雜談」有一種矛盾叫“失去的才覺珍貴”

有一點我敢說,飯前便後,不,不光飯前便後,就是回家後沒洗手習慣的都會洗手,甚至還會洗兩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