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八大胡同,現如今還剩下什麼?

有名的衚衕三千六,沒名的衚衕賽牛毛。提起北京城的衚衕,沒有不知道的。

衚衕,源於蒙古語gudum。 元人呼街巷為衚衕,後即為北方街巷的通稱。北京城裡的衚衕千千萬萬,但要說最有名的,當屬“八大胡同”。

北京的八大胡同,現如今還剩下什麼?

沒人能否認,“八大胡同”出名的最直接原因,是因為那裡曾經是清朝和民國時期,最有名的煙花柳巷。多少人在這裡豪擲千金,多少人在這裡醉生夢死。再加上這裡又出了“賽金花”和“小鳳仙”這樣的奇女子,想不出名也是難事。

最近這一二十年,“八大胡同”成了吸引眾多海內外遊客的“打卡名勝”,很多旅行指南還詳細記載了曾經的風月場所的歷史和風貌,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

然而,經過歷史變遷的“八大胡同”,現如今還值得一看嗎?

煙花柳巷早已湮滅

“八大胡同”歷史上經過了多次的改名,現在的名稱為:百順衚衕、胭脂衚衕、韓家衚衕、陝西巷、石頭衚衕、棕樹斜街、朱家衚衕、小力衚衕。您可以在任何一個導航軟件上面輕易找到他們。

如果說,您就是奔著曾經的風月寶地的名號而來,那您可能就失望了。這裡幾乎已經看不到當年的任何遺留建築或歷史風貌,鶯鶯燕燕蕩然無存,有的只是北京城衚衕老百姓的生活氣息。

北京的八大胡同,現如今還剩下什麼?

為了徹底清除歷史糟粕,北京於1949年11月21日下午5點30分宣佈立即封閉全市風月場所,次日凌晨五時許,全市一共有224家風月之地在集中行動中被全部關閉,失足婦女1316人全部進行思想改造。

畢竟這種東西,嚴重不符合新中國的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取締了也沒有任何可說的。不過每一個來“八大胡同”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這麼一個疑問:為什麼解放以前,這裡的生意如此火爆?偌大的北京城,為什麼最出名的卻是這看上去不起眼的“八大胡同”?

莫要小看了“八大胡同”

當時的北京城,有風月生意的地方其實遠遠不止“八大胡同”,只不過“八大胡同”擁有的風月場所檔次最高,最出名,所以才成了這個產業的“形象代言人”

什麼?這種地方還分等級?沒錯。過去的風月場所是得到支持並記錄在冊的。也會分為不同的等級,就好比現在的酒店分星級一樣。

一等的稱為“清吟小班”,聽名字就十分的文雅。二等的稱為“茶室”,當然這個茶室和廣州等地現在的茶室概念完全不同。三等的稱為“下處”,四等的稱為“小下處”。

北京的八大胡同,現如今還剩下什麼?

1941年北京風月場所和從業人員數量與所在地關係

根據1929年執照事務所的數據,當時“清吟小班”全北京一共45家,“八大胡同”有42家。“茶室”全北京有60家, “八大胡同”有58家。這幾乎囊括了北京絕大部分的一、二等風月場所,也就是最高級的所在,自然也成為了當時的行業翹楚。那麼,為什麼是“八大胡同”出了名呢?這還得從清朝的“旗漢分住”政策說起。

順治初年 ,為拱衛皇室 ,在北京實施了“旗漢分住”政策 ,皇帝下令將普通漢民以及八旗以外的官僚士紳等逐出內城。內城除了禁止開展娛樂性設施外,甚至連旅店都不讓開。您其實可以把內城想象成為一個巨大的城堡,枯燥且乏味,毫無娛樂可言。

但是人們天生就是需要享樂的,當時的北京城流動人口眾多,據史料記載當時北京城的男女比例達到了驚人的3:1。還有北京城那些達官貴族,既然內城沒有了樂子,自然而然的就要往外城去尋歡作樂。

北京的八大胡同,現如今還剩下什麼?

傳統北京城與八大胡同位置關係圖

“旗漢分住”政策對當時的經濟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大量的娛樂和經營場所集中在外城中軸線兩側,尤其是距離內城不遠的正陽門到天橋一帶。八大胡同的東北 、東邊的大柵欄和正陽門大街東西兩側是北京最為繁華的商業區,包括糧食、燃料 、生鮮食品、衣料、鞋帽、百貨 、珠寶以及典當、錢莊等。不過,八大胡同的另一個興盛原因,則離不開一個著名的歷史事件——徽班進京。

構建上層社會人際關係的黃金場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為了給皇帝祝壽,從揚州徵召了著名的三慶班入京,是為“徽班進京”之始。後續又來了包括“四喜班”在內的全部四大徽班。既然來了這麼多人,總得要有住的地方,而且還不能離皇宮太遠。所以,一開始的“八大胡同”實際上是為了戲班子提供在北京的居住地方,而徽班進京既奠定了京劇的誕生基礎,也為後來這片區域紙醉金迷的生活開了篇章。

北京的八大胡同,現如今還剩下什麼?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當時有錢人的生活:每天早上醒來,吃罷了早飯,提籠架鳥的出門轉悠一圈。下午約上幾個好友,在戲班子裡搖頭晃腦的“品味藝術”,晚上則是吃酒的好時機。酒足飯飽以後去哪呢?得嘞,八大胡同裡轉一圈吧……

北京的八大胡同,現如今還剩下什麼?

民國時期北京娛樂業的分佈圖

既然有錢有勢的人,都願意來這裡,那麼自然這裡也就成了一個重要的結交人際關係,構建人際網絡的平臺。清朝至民國時期的“八大胡同”早就擺脫了皮肉生意的桎梏,在當時一般的平頭百姓甚至根本“消費”不起這樣的地方。

當時知名的風月場所,也是廣亮大門,好幾進的院子,天棚底下石榴樹,影壁前頭養魚缸,油漆粉刷,一塵不染,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麼大戶人家。華燈初上以後,在“八大胡同”走一走,不管進誰家,早有人把您引進去,一嗓子“前院兒,見——來!”順風能聽二里地。

不管是“清吟小班”還是“茶室”,您想今天認識了就不走了,可沒這規矩。必須得來多躺,花了許多錢,才有機會一近芳澤。歷史上有多少人把“八大胡同”當成了自己家,天麼天的泡在這裡。莫說是“贏得青樓薄倖名”,只怕早已妻離子散,家財蕩盡。對於普通人,無論是外城的平頭百姓,還是風月場所裡不能支配自己人生的失足婦女,“八大胡同”都不是什麼好的去處。

滄海桑田後的八大胡同

時光荏苒,在2020年的今天,我們去“八大胡同”,上面所寫的那些東西早就消弭殆盡,這裡居住的都是最平常的老百姓。

北京的八大胡同,現如今還剩下什麼?

大柵欄導遊圖

初看這份導遊圖,我也是一臉懵,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公共廁所?密密麻麻的20米甚至是十幾米就有一個。後來才明白過來,這裡還都是老房子,沒有自家的廁所。所以公共廁所必須要修得多,修得密集。畢竟三九天的半夜起來要去500米開外上廁所,也是很痛苦的。我在行走的過程中,隨機使用了2個公廁,非常的整潔,可見管理部門也是下大力氣維護的。

雖然是皇城根腳下,但是因為生活的不便利和居住體驗的不好,這裡的年輕人並不多。儘管這裡的地皮很貴,但是一方面因為要保留北京城最後的衚衕,另一方面也沒有哪個開發商拆得起這裡的房子,所以住在這裡的人,輕易也走不出去。老房子拆不了又賣不出去,哪有錢買新房子。

北京的八大胡同,現如今還剩下什麼?

你隨便逛一逛,看到的更多是說話北京味兒十足的老人。我走了一下午,看到了路邊下象棋的,看到了社區組織年底聯歡的,看到了治安巡邏的,也看到了挨家挨戶送掛曆的,熱鬧得很,這些東西,您很難在高檔的小區見得到。

八大胡同自古名,陝西百順石頭城;

韓家潭畔絃歌雜,王廣斜街燈火明;

萬福寺前車輻輳,二條營外路縱橫;

貂裘豪客知多少,簇簇胭脂坡上行。

因為“八大胡同”的歷史,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不願意提及這個地方,居住在這裡的人,也不願意說起這裡的故事。直到最近這些年,人們的思想逐漸轉變,才慢慢對“八大胡同”有了更新的認知。歷史畢竟是歷史,抹是抹不掉的;歷史也僅僅是一段歷史,這裡現在的居民才是新的創造者和守護者。

參考論文及部分圖片來源:參考論文: 《八大胡同與北京城的空間關係》,熊遠報,《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1期

本文亦參考了李東興《北京“八大胡同”——老胡同裡的新秘密》一文,一併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