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中國留學生想回國,但他們擔心

滿懷憧憬,去年9月,國內某大學的研二學生白傑開啟了為期一年的意大利交換生生涯。他怎麼也沒料到,短暫的交換生學習期間,竟會遇到這樣一場疫情。


2月21日之後,位於亞平寧半島的“靴子王國”,成了歐洲疫情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據意大利官方最新通報,3月7日零時至8日零時,意大利新增133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已增至6012例。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3月8日凌晨,意大利政府公佈新法令,規定從當日起,除工作特殊原因及緊急狀況,禁止出入倫巴第大區及分佈在威尼託、艾米利亞-羅馬涅、皮埃蒙特和馬爾凱大區的14個省。


疫情形勢急轉直下,逾1.3萬的在意中國留學生以及數十萬華人中,不少人都在思考著同一個問題:要不要回國?留學生白傑就有點糾結,一方面,他渴望回家。意大利疫情愈演愈烈,而部分民眾還不重視,不戴口罩,孤身一人在異國他鄉,如果感染,他擔心得不到很好的治療。


另一方面,他又擔心在回國途中被感染,風險也大。畢竟中國駐意大利使館發言人近期表示:“一些旅意僑胞、留學生對目前疫情比較焦慮和擔憂,流露出回國的想法。根據國內防疫實踐經驗和醫學專家的意見,

疫情期間應盡力避免旅行,減少乘坐飛機等密閉式交通工具,防範發生交叉感染。”

留在意大利的生活


“想回國,但不敢回”是目前許多在意大利的中國留學生的狀態。北京時間3月5日14:00(意大利時間7:00),白傑早早醒來。看著意大利疫情的持續擴散,這幾天他日夜琢磨著究竟要不要回家,睡眠質量並不好。


去年9月,白傑第一次來到意大利都靈市,開始為期一年的交換生生涯。按照課程安排,順利的話,他將在今年7月初回國。在意大利疫情爆發前,他還計劃著提前預訂年中的回國機票。


另外如今能不能順利完成課程,也是未知數。


由於疫情原因,意大利政府宣佈從3月5日起,關閉全國所有學校,直至3月15日。其實,在此之前,白傑就讀的大學就已推遲了開學。“原本我們是2月24日就要上課的,學校一直在一週周地推遲開學時間。很擔心課程結束時間會延後,甚至耽誤國內下學期的課程。”


陳南,是意大利佩魯賈一所語言學校的學生,他和白傑不同,之前一直照常上著課,但3月4日,他的手機短信和郵箱都已經收到停課通知。“我現在就準備一直待在家裡。”陳南說。


沒有課程的白傑已經一週沒有出過門了,之前他會每隔兩三天附近的家樂福超市採購生活物資。但家樂福現在是“近在眼前,遠在天邊”。“一方面,我不敢去,怕感染,也怕異樣的眼光。很多意大利民眾不戴口罩,我最近一次去超市的時候,路上戴了口罩,但是到超市裡還是摘了,畢竟真的沒什麼人戴。”他說,“另一方面,舍友對疫情也比較警惕,住在一起,還是互相都注意點”。


白傑在外賣平臺“呱呱到家”上的一家華人超市裡,訂了十斤大米,特意挑了土豆、山藥這類易存儲的菜,又囤了些泡麵、八寶粥、牛奶、雞蛋。在他看來,選擇華人超市會更放心些,因為配送的華人會戴口罩,“而意大利人配送就有可能不戴口罩”。


睡覺、做飯、瀏覽疫情消息、學習,閉門在屋的日子裡,這些成了白傑的所有活動。只是這樣的生活何時是頭、會不會更糟?這是他最憂心的。“最近給我發來問候的人越來越多,好多人勸我回家,所以一部分時間也在回覆消息。”他說,“加的留學生群裡,最近幾乎每天都有人回國,舍友也已經決定回去了,但我還很糾結。”


最近看到的一則新增病例的消息,更加劇了他的擔憂。3月5日,浙江公佈前一天新增新冠肺炎確診2例,均為德清縣報告的意大利輸入病例。這兩例病例是一對母女,一直生活在意大利,此行轉機兩次回到浙江。


截至3月7日24:00,我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63例,官方已經通報18例意大利輸入病例。


“是否回去,很多人都在徘徊之中,畢竟留下來和回去都是賭一把。”白傑說。讓他略感慶幸的是,雖然如今歐洲各地均出現了口罩供不應求的狀況,“但我一直都比較警惕,意大利出現第一例病例後,我就在亞馬遜上下單了醫用口罩。”他說道。


在國內疫情初期,張明所在的單位受有關政府機構委託,一直在負責海外防護物資的採購和運輸,對近期海外口罩價格變化比較清楚。“我們前期在歐洲採購N95口罩時,價格比國內的價格要低。但是歐洲疫情發生後,當地價格直接就漲了10倍、20倍,甚至有錢也買不到,因為歐洲也沒有那麼多儲備。”張明介紹說。



留學生的回國之路


即使拿定主意要回國,疫情全球蔓延下,“白傑們”的回國路線選擇項也在減少。


早在1月30日,意大利首次確診兩例來自中國遊客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意大利總理孔特(Giuseppe Conte)就宣佈立即停飛所有意大利往來中國的航班,並宣佈國家進入為期6個月的緊急狀態。


3月7日,去哪兒APP顯示,從都靈至北京的航線均需要轉機,且多為2轉。近日2轉航班的最低票價在4000元左右,下週價格逐漸降至最低兩千多元。而轉機一次的經濟艙票價則逾萬元,甚至超過兩萬元。反向看,從北京至都靈的航班價格,近一週的最低價基本在兩千多元。


根據飛友科技的統計,2月25日至3月2日重點疫情國家直飛中國內地的航班中,意大利旅客主要通過德國、俄羅斯、阿聯酋等國中轉進入,而德國、俄羅斯、阿聯酋與內地不少城市都保持了航班通航。


“迪拜已經有了確診病例,我的朋友在考慮從荷蘭中轉。”白傑告訴記者。


在意大利學習鋼琴專業的留學生王文則比較果斷。王文就讀的學校於2月24日發出停課4天的通知,儘管3月初有恢復上課,但她沒敢再去學校。收到停課通知後,她就去超市囤了小半個月的食物,之後再沒出門。3月初,經過一番權衡,她迅速找旅行社訂了3月5日的回國航班。


“意大利確診數這幾天都在迅速攀升,如果真的有什麼事的話,我害怕沒有人接應。那不如我自己承擔路途的風險,做好防範,回國隔離起來。至少回家了。”北京時間5日16:00開始,王文幾經輾轉,在7日凌晨的3:00多,終於入住深圳市安排的集中觀察酒店。當天一早,防疫工作人員給王文做了核酸檢測。“一日三餐,工作人員會送到酒店房間門口,一天也會測量兩次體溫。”她告訴記者。


“因為我是從疫情嚴重的國家回來的,所以我覺得我需要在外隔離,這真的是應該的。”王文說道。


回憶回國路上的防疫情況,王文表示:“那不勒斯機場沒有什麼防疫措施,工作人員也沒戴口罩。迪拜機場有進行紅外體溫檢測。而到了北京和深圳,都是一下飛機,我們就量體溫和填健康申報表,人與人之間也會自覺相隔一定距離,頓時安心很多。”


“一路過來,機上華人基本都會戴口罩。從意大利到迪拜的航程上,意大利人還是幾乎不戴,但是乘務員都戴了口罩、手套。”王文說道,“所以第一程的航班,我沒有吃東西。而之後迪拜飛北京的時候,我趁著大家基本吃完的時候,趕緊扒了幾口。建議大家還是儘量不吃,自己準備一些小糖果、巧克力。”


不過,白傑的父母還是希望他再觀望一陣,看看後續會不會組織包機。陳南和白傑的想法一致,認為前往機場的路上、機場裡、飛機上都存在不確定性。“意大利民眾還不太戴口罩,會有點不安。但如果安排包機,防護措施完備,價格也合理的話,我還是想著能夠回到家人身邊。”他說道。


這幾日,在家人朋友的安慰下,白傑緊張的心情稍有平復。中國駐意大利使館網站上的文章也指出:“面對疫情,不流動是最大的安全,居家是最好的防護……在屋裡只要不出門,除了下樓扔垃圾、拿超市外賣,應該都是安全的,相比飛機上暴露風險還是會小一些。”白傑期盼著疫情能夠儘快得到控制,順利完成課業,安全回國。


此前,也有媒體報道個別意大利人因疫情對華人存有誤解,這是中國留學生們的另一個顧慮。不過,在白傑看來,這只是少數人。“意大利人熱情,不管是否認識都會問候,只要需要,就會幫忙。”白傑說,“我也喜歡這裡,大家不必對意大利有偏見。”


陳南也認同地說道:“我們仍然會收到來自意大利大部分人善意的笑容和親切的問候。無論是國內還是意大利,或者其他國家,我們都希望疫情狀況能越來越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