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新型冠狀病毒和高血壓,它們之間與什麼聯繫?為什麼有的高血壓患者感染後死亡率高?

張之瀛大夫


高血壓與新型冠狀病毒之間有什麼關係?是不是高血壓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高血壓患者如果一旦被感染,是不是死亡率或者說死亡風險更高?這樣的問題,是此次疫情出現以來,困擾很多高血壓患者的一些問題。對於這樣的一些問題,現在也是眾說紛紜,希望這篇文章能帶您撥開迷霧,解開疑惑。

高血壓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嗎?

很多朋友都在探討高血壓患者與ACE2蛋白的問題。為什麼ACE2蛋白如此受重視,這就要從病毒感染人體的機理來說起了,很多文章都有介紹,病毒是一種不能自我複製的病原體,它必須與宿主細胞結合,通過利用宿主細胞基因表達才能夠進行復制和傳播,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如何與宿主細胞結合呢?冠狀病毒的RNA外,有一層蛋白質囊膜,這個囊膜上的刺突糖蛋白就是與宿主細胞結合的主要位點,而宿主細胞的ACE2蛋白,ACE2蛋白就像鎖孔,而正好新型冠狀病毒上的刺突糖蛋白能夠打開這把鎖,於是病毒就堂而皇之的進入宿主細胞,佔據宿主細胞,完成自我複製繁殖的過程。ACE2受體蛋白在上呼吸道粘膜細胞、肺泡組織、心臟、眼睛、胃腸道、腎臟、睪丸等部位都有分佈,這也正是新型冠狀病毒侵襲導致病變的主要感染和發生病理變化的相關部位。

ACE2蛋白與高血壓又有什麼關係呢?如果您是瞭解一定相關知識的高血壓患者,ACEI類的降壓藥您一定不陌生,就是我們常說的普利類藥物,普利類降壓藥通過抑制ACE(血管緊張素轉化酶)受體,達到抑制血管緊張,降低血壓的作用,而ACE2與ACE是一對兄弟,ACE促進血管緊張,導致血壓升高,而ACE2則正是另一面,它能夠使血壓降低,ACE和ACE2這對兄弟之間的相對平衡,也是保證人體血壓保持在正常範圍內的一個重要機理,因此,有一部分高血壓患者,可能存在ACE2不足的問題,而此時高血壓患者如果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新型病毒入侵ACE2蛋白,導致ACE2進一步減少,血壓的控制可能就會難度更大。

明白了上述原理以後,相信大家從原理上可以看出,不管是高血壓患者還是沒有高血壓的人群,病毒感染都是通過與ACE2受體結合而發生的,應該說,高血壓患者,並沒有特殊的受體,更容易被感染病毒,因此,高血壓患者更容易感染病毒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說完原理,我們再來看兩組數據,2月6日鍾南山院士團隊發表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臨床特徵論文中,統計了1099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其中高血壓患者的比例是164例,所佔比例為14.9%,而近期中國疾控中心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徵分析》一文中,統計的病例數高達72314例,其中確診病例44672例,其中有23690例無慢病相關數據,在剩餘的20982例確診病例中,高血壓患者人數是2683例,所佔比例為12.8%,而再來看我們的高血壓統計數據,根據2017年的統計數據估計,我國高血壓患者約有2.4億,以我國人口14億粗略估算,就是算是兒童,我國高血壓的患病率也高達17%以上,因此,從流行病調查研究的統計數據來看,不管是14.9%還是12.8%,都沒有超過17%這個數值,也就是說,高血壓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如果非要說哪些高血壓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那還是要看個體的免疫力差異,相對說來,免疫力較強的人,暴露風險小的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幾率就小,而如果免疫力較弱,暴露風險又較大的人,恰巧又有高血壓,那這種情況,就是高危風險。

高血壓患者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死亡率更高嗎?

剛才我們談到,部分高血壓患者可能存在ACE2受體表達偏低的情況,在這種受體偏低的情況下,如果發生病毒感染,病毒侵佔ACE2蛋白,會導致ACE蛋白表達的進一步降低,從而影響人體的血壓調節,使得本來就偏高的血壓更加難以控制,從而可能會在病程發展過程中,導致發展為危重病徵的幾率增加,從統計數據來看,還是前面的大樣本統計數據,在20982例確診病人中,高血壓患者有2683例,而死亡病例為161例(6.0%),而在無相關基礎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呼吸道傳染病、心血管疾病)的15536例感染者中,死亡人數僅為133例(0.8%),從統計數據上看,高血壓患者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發展為危重病徵,甚至引發死亡的幾率都更高。


但以下3個問題同樣值得我們深思——

1. 高血壓的發病機理多種多樣,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機理是我們尚不明確或沒有完全搞清楚的,也並非所有的高血壓患者都存在ACE2受體偏低的情況,因此,在疾病感染過程中,是否是因為ACE2受體偏低,導致病毒感染後基礎疾病治療難度加大,只能說有這種可能性,目前還無法一概而論,也還沒有明確的研究結論。

2. 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的患者,本身老年人的比例就較大,老年人身體各方面都相對中青年人衰弱,在疾病感染治療過程中,出現死亡的幾率也更大,而在流行病學調查統計數據中,在4萬多例確診患者的統計中,60歲以上感染者的死亡人數約佔總死亡人數的80%左右。

3. 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本身就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風險患者,甚至是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或者是併發多種其他慢病的患者,2016 年我國居民死亡總數為967.0 萬,其中心血管病397.5 萬,平均下來,每天都有1萬多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在這些感染新型病毒的高血壓患者中,有多少是在感染治療過程中,併發心血管疾病導致死亡的,同樣值得我們深思。

高血壓患者到底應不應該停服ACEI或ARB降壓藥

曾經看過有專家指出,高血壓患者應該注意停服上述兩類藥物,是因為此類藥物能夠抑制ACE受體,相對調高ACE2受體的可能性,但對於這樣的一個問題,目前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

第一個觀點是ACEI類以及ARB類降壓藥能夠提高ACE2受體的表達,從而加劇病毒的複製傳播,容易造成病情的加重,這樣的情況下,應該對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高血壓患者,應該慎用或停服此類藥物,以減少藥物可能對病情產生的影響;

第二個觀點則看法相反,此類降壓藥提高ACE2受體表達,在高血壓患者本來ACE2被病毒侵襲,佔據,導致ACE2受體不足的情況下,這類降壓藥能夠調高ACE2蛋白數量,有利於病情的控制,服用此類藥物,反而可能會對病情控制產生積極影響。

這兩種說法到底哪種更有道理,更科學,目前還沒有確證的研究來證明,但相信隨著我們對病毒感染研究的逐漸深入,最終會有一個明確的研究結果出來。那麼,在目前的情況下,高血壓患者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對於沒有出現感染的高血壓患者,做好防護的同時,調節好自身的免疫力,好好吃飯好好休息,控制好血壓,不緊張焦慮,保持平和心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原來服用的藥物是ACEI普利類藥物或ARB沙坦類藥物,血壓控制良好的情況下,沒有必要換服其他降壓藥物,並沒有證據表明ACE2受體表達高還是低,與病毒對於人體的易感性有關。

對於已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高血壓患者,重要的還是治療疾病和控制血壓及其他基礎疾病,不必太過糾結是否應該停用ACEI或ARB降壓藥的問題,如果在治療過程中,醫生確認這類藥物對疾病治療有不良影響,或認為應該換服降壓藥物,也可以遵醫囑適當的調換藥物服用。


李藥師談健康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很多人宅在家裡不敢出門,與此同時每天都關注著疫情的發展,期待疫情早點結束。

新型冠狀病毒和高血壓,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為什麼有的高血壓患者感染後死亡率高?

根據目前的疫情發展統計情況來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多數屬於輕症患者,治癒率較高。也就是說,新冠肺炎的感染率高,但毒性低。目前來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多屬於中老年人,而且他們大多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根據《新京報》對新冠肺炎患者的統計發現,在死亡病例中,有60.9%伴有高血壓、47.8%伴有糖尿病、另有21.7%有過外科手術史。如此可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危害更大,高血壓患者一旦感染病毒,成為重症患者的概率更大,面臨的死亡風險也會更高。那麼,新冠病毒與高血壓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1、新冠肺炎與高血壓之間的關係。想要了解二者之間的關係,先要從一種物質說起,即為ACE2,這是存在於人體內的一種必須物質,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協同作用,控制血壓的穩定。其中,ACE的作用是將血管緊張素I轉換為有活性的血管緊張素II,進而升高血壓,而ACE2的作用則是把血管緊張素I轉換成血管擴張劑的形式,進而拮抗血管緊張素的升血壓作用。由此可見,ACE2是一種有效降壓物質。

而有相關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體內的ACE2表達量降低,因此降血壓的能力也就有所下降。而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受體即為ACE2,新冠病毒感染肺部後會致肺部ACE2蛋白數量和功能降低,誘發急性肺衰竭。而高血壓患者本身就有ACE2表達量降低,若再受新冠病毒侵襲的話,不僅血壓得不到控制,還會因此而誘發更嚴重的肺衰竭。

除此之外,新冠肺炎所致的焦慮緊張,以及全身應激反應等,都會進一步升高血壓,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也絕對是不利的因素。

2、高血壓患者在疫情期間的注意事項。從上面的解釋可以看出,高血壓患者若感染新冠病毒,必須得到更多的重視。控制新冠肺炎發展的同時,還得關注血壓的變化,防止病情惡化。

只不過,目前來說對於新冠肺炎高血壓患者,還沒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專家建議高血壓患者應該堅持原有降壓藥治療,以穩定血壓,必要時可遵醫囑調整用藥方案。若需要同時合併服用其他藥物,需要根據醫生的指導來選擇,切忌擅自做主。

我是王藥師,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傳播心腦血管疾病知識,為健康中國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留下一個贊吧!另外,如果您還有新型冠狀病毒與高血壓的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關於高血壓,教科書裡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的定義為:沒有找到原因的高血壓。我認為,沒有原發性高血壓,都是繼發性高血壓。沒有找到原因,是你人類目前的技術水平低,沒有找到,或沒有找正確,而不是沒有。那麼只要有原因,就是繼發性高血壓。所以,將來一定會把“原發性高血壓”這個名詞拋棄掉。

另外,在醫學上,很多事情處於這樣的狀態:看到的現象是正確的,但是解釋或理論是錯誤的,
因為解釋和理論都是人編的。有的編對了,有很多編錯了。比如人們都看著太陽圍著我們轉,其實是我們在圍著太陽轉。

關於降壓藥,現在所有的降壓藥都是對症的,都不是對因的。對因的治療才是正確合理的治療。

只要把原因去了,血壓就恢復正常了,不用吃任何藥物了。我能把同時吃三種降壓藥也控制不住的高血壓病人,經過去除原因後,不用吃任何藥物,血壓恢復正常,這才是對因達到治療,是除根的治療。

關於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

這是在導致高血壓途徑當中的一套環節而已,不是所有的環節,是多套環節當中的一環,所以這類藥物不是對所有的高血壓都有效。

因為維持正常的血壓需要非常多的因素和環節,不能拿單一的因素和環節來說事,而書本或論文或專家恰恰就喜歡這樣做,首先是語言、文字的笨拙性,其次就是研究者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因為人體和產生疾病的過程太複雜,沒有完全搞清楚,處於盲人摸象階段,發現了一點,就認為是全貌了。

通過這次新冠肺炎和死亡病例的分析,發現,死亡的病例當中,高血壓病人較多,就認為是如下的原因造成的,見下面的黑體字部分是我從網上覆制過來的內容。而且很多人都人云亦云地跟著 shái說。這個說法,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根本不是最主要的:

“而有相關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體內的ACE2表達量降低,因此降血壓的能力也就有所下降。而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受體即為ACE2,新冠病毒感染肺部後會致肺部ACE2蛋白數量和功能降低,誘發急性肺衰竭。而高血壓患者本身就有ACE2表達量降低,若再受新冠病毒侵襲的話,不僅血壓得不到控制,還會因此而誘發更嚴重的肺衰竭。

除此之外,新冠肺炎所致的焦慮緊張,以及全身應激反應等,都會進一步升高血壓,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也絕對是不利的因素。”

其實,醫學上很多內容處於:反正你也不懂,我怎麼說你也不知道正確與否,等後來者更正了,現在的人誰也不知道了,只有將來的人在笑話現在的人在瞎說。

這讓我想起了:塞麥爾韋斯 (Semmel-Weiss,1818~1865),現代醫院流行病學之父。僅僅因為讓產科醫生洗手,這個男人卻受盡嘲諷與迫害,47歲就死在了精神病院。現在看來非常可笑,在當時的主流人物看來,塞麥爾韋斯是大錯特錯的,是謬論!

塞麥爾維斯雕像

同樣的現象,我根據我臨床經驗和視角談一下我的看法。只管爭議。真理是不怕辯駁的。

人為什麼要升高血壓,為什麼正常人劇烈活動或大怒時要升高血壓,為什麼患高血壓的病人在日常生活狀態下也要血壓升高?

其實很好解釋,就是:身體有些地方的血液供應得不到滿足了,就必須通過增加血流量的辦法來滿足需要,比如最重要的氧。通過增加心率的方法不是長久之計,長久之計就是升高血壓。當然增加心率也不可少。就是這樣的理論指導,能夠解釋為什麼有的高血壓病人得過腦梗死後血壓就恢復正常了,因為異常反射弧消失了。也解釋了為什麼肥胖人的高血壓,減肥到一定程度後,血壓完全恢復正常了。等等一些情況。

就新冠肺炎病人來說,病毒侵襲細胞,尤其是肺內的細胞,可能所有的冠狀病毒都有嗜肺性,嗜肺性的原因就是那裡適合其快速繁殖,氧濃度 等諸多因素都適合。看我頭條號裡的文章:生命存在所需的七大條件。

在肺內細胞繁殖的結果,即破壞了細胞,又造成了滲出增加,再加上身體要通過充血等手段增加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系統,以及各種因子向病灶處聚集,結果導致肺部的充血,水腫,透光度降低,所以胸部CT或胸片見到磨玻璃影,高度影,白肺的影像。這樣的結果造成了肺部病變部位的血液供應減少,當然血氧減少,代謝廢物增多,等一系列變化。身體為了滿足血液供應,除了發燒,增加心率外,也要增加血壓。所以平時血壓加增高的人,需要增加的更高一些。人們發現其增加的更高了,就拼命用降壓藥讓血壓降低,降低的結果是,導致病灶部位的代謝減慢,缺氧,除了不利於消滅新冠病毒外,也不利於有用物質的進入,也不利於廢物的排出,結果導致大量的肺細胞壞死,當壞死到一定量的時候,必然要死亡。

其實在這種狀態下,不能盲目地降壓。20多年前,發現腦梗死或腦供血不足的病人血壓升高,就快速降壓,後來逐漸認識到快速降壓不好,具體為什麼不 好,這裡不費口舌。所以現在處理腦梗死的病人時,不要急於降壓!尤其不能快速降低到正常範圍!

同樣道理,對於罹患新冠肺炎的病人的血壓升高,不要急於降壓,尤其不能讓其降低到平時的基礎血壓的水平,那樣的話,不加快其走向死亡才怪呢!

也許,罹患新冠肺炎的高血壓的病人,血壓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存活率會增加的。

如果同時用鈣離子拮抗劑,又會降低了血容量,那麼導致達到肺部病灶處的血液供應量會更少,更不利於新冠肺炎病人病情的好轉。

管中窺豹,見笑!

看我總結的醫療真相和診治病症的五個層次示意簡圖


揭秘白髮第一人


說到這個話題,肯定有很多人會說,張大夫高血壓和新冠病毒能有什麼關係呢?一個是傳染病,一個是慢性病,風馬牛不相及,何談聯繫?其實,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它們之間還真有聯繫。且聽張大夫給您細細道來。

1、新型冠狀病毒和SARS一樣嗎?

就在昨天,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介紹:分析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屬於SARS相關冠狀病毒。研究證實,新型冠狀病毒使用與SARS冠狀病毒相同的細胞進入受體,並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與蝙蝠中發現的SARS相關病毒擁有87.1%的相似性,與SARS病毒有79.5%的相似度。與一個雲南的蝙蝠樣本中發現的冠狀病毒的相似度甚至高達96%。

說這些有什麼用?在我們確定新型冠狀病毒屬於SARS相關冠狀病毒之後,就可以根據2003年之後對於SRAS病毒相關研究結果,來重新審視和思考如何對付新型冠狀病毒了。

2、高血壓和新型冠狀病毒有什麼關係?

就當下研究看,在新型肺炎死亡的諸多病例中,統計發現60.9%的死亡患者合併有高血壓。那麼,高血壓與新型冠狀肺炎之間有關係嗎?近期的相關研究就推測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與2003年的SARS病毒相似,都是通過對人體一個叫做ACE2受體起作用。更通俗的講,通過它來感染人體呼吸道的上皮細胞的。

而說到這個ACE2受體,大家總是覺得很眼熟,好像在哪裡見過。沒錯這個ACE2受體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同源基因ACE,或者通俗的說,ACE2基因有一個表兄弟是ACE。而ACE就是醫學界大名鼎鼎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當它增多,活性增高的時候,人體就會表現為血壓升高。而著名的“普利類降壓藥”就是針對這個ACE起拮抗作用的降壓藥,很多人吃的依那普利、卡託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等等,都是屬於這一類。

而ACE2並不像他表哥ACE那樣升血壓,它的作用是對抗他表哥ACE的升血壓作用的。看看,ACE2是多好的一個孩子。所以,當人體有更多的ACE2表達,就會表現為血管擴張、血壓下降。這些年來就有研究發現:在高血壓患者當中,很多人的ACE2的表達量是低的,所以他們血壓高。而一旦這些高血壓患者不幸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就會導致ACE2更少,所以在疾病初期可以表現為血壓升高,而疾病後期隨著呼吸衰竭、多臟器衰竭的發生,又會發生血壓低的休克狀態。所以,針對這種情況,一般說來在疾病初期,血壓升高的時候可以增加降壓藥用量或者聯合用藥,而到了血壓低的後期可以考慮停用降壓藥。

3、如何用藥?

當看到這裡,很多人肯定會問:既然高血壓和新型冠狀病毒有這種關係,那如何用藥呢?

首先說,如果你是一個高血壓,沒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只要血壓平穩,你可以繼續你的原有降壓藥用藥方案,不需要改變。

而如果你是一個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高血壓患者,那醫生也會給你一些專業建議。總體說來,都可以考慮遵循最新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血壓管理建議》:

1、輕型普通新冠肺炎合併高血壓患者,考慮停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普利類降壓藥)、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沙坦類降壓藥)和利尿劑,改用鈣拮抗劑(地平類降壓藥)。

2、重症新冠肺炎合併高血壓患者,應立即停用普利類降壓藥,沙坦類降壓藥和慎用利尿劑,改用直接腎素抑制劑阿利吉侖和/或地平類降壓藥。

3、已發生低血壓的新冠肺炎高血壓患者應停用降血壓藥物。

以上就是張大夫彙總先關文獻和專家建議,給大家解答一下高血壓和新型冠狀病毒之間關係。希望廣大的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做好自我防護,因為高血壓患者一旦感染容易形成重症病例。最後,讓我們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共渡難關。


張之瀛大夫


目前多項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是通過與ACE2受體結合來入侵肺部細胞,而由於ACE2位於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AS),與高血壓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由此推斷高血壓患者更容易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事實是這樣嗎?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中華流行病學雜誌》在2月17日一篇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徵分析》的論文,對截至2020年2月11日發現的所有COVID-19病例進行了流行病學特徵描述和分析。該調查研究共報告72314例病例,在統計了的20982例患者中,高血壓2683例,佔比12.8%,不高於我國一般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我國27.9%的成人患有高血壓),因此,高血壓患者對新冠肺炎易感沒有充足的證據。

高血壓患者感染後死亡率高!我們再看一下還是上面的調查研究:在44672例確診病例中共有1023例死亡,60歲以上死亡829例(81%),總粗病死率為2.3%,未報告合併症患者的粗病死率約為0.9%,有合併症患者的病死率則高得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為10.5%,糖尿病為7.3%,慢性呼吸道疾病為6.3%,高血壓病為6.0%。

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合併高血壓的患者病死率明顯高於平均值2.3%,而合併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則更高。原因可能是由於感染新冠病毒患者,ACE2的表達下調對血壓產生較大的影響,容易併發出現心血管疾病或其他一些併發症,加上高血壓多見於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功能、抵抗力相對較弱,一旦感染新冠病毒病情可能容易往危重症方向發展。


總結:患有高血壓的人群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依據是不足的,從調查研究來看沒有必然的關係。但是高血壓患者感染後死亡率升高,尤其是合併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死亡率更高,原因可能與新冠病毒影響了人體ACE2受體表達,出現心血管方面調節受損,容易出現相關併發症或者原有心血管疾病加重,預後差,死亡率高。


香草小醫生


高血壓病人為什麼會高血壓?是因為不增壓血液難以給肢體遠端輸送足夠營養與氧氣,這跟一些高層樓房需要加壓供水是一個道理,高壓導致血管長期處於過渡擴展狀態,血管壁被撐薄容易破裂。這次新冠狀病毒肺炎,一個特點是呼吸困難,導致缺氧,對於平時就需要加壓的病人是雪上加霜,要達到以前的供氧能力,需要加壓再加壓,這帶來2個問題,一是還能不能加得上的問題,二是血管壁會不會因過份加壓而破裂的問題。所以高血壓病人更危險。


石148474511


新冠肺炎死亡率高的人群,除了高血壓的,還有腎炎,肝炎,糖尿病,心腦血管病人群。即,凡是原來有重大基礎病或某個臟器炎症的,得了新冠肺炎以後都會加重原有病情。

通過對新冠肺炎逝者的解剖發現,死者體內充滿大量粘液,分泌物,尤其是臟器的管道,被堵塞的相當嚴重,嚴重影響了生理功能。如果你這些臟器本來就是有炎症的,雪上加霜,很快功能衰竭。

高血壓患者,微血管是有慢性炎症的,影響的臟器非常多。死亡率高也是有道理的。


落地的果子


新冠病毒與高血壓之間其實沒有必然的聯繫,但是因為新冠病毒主要是有基礎性疾病的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易感染,並且容易出現重症,死亡率也高,這不僅僅是高血壓,還有其他的慢性疾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因為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藥物的協助,但是有基礎性疾病的人,很難講會因為藥物的因素造成什麼樣的併發症,這也是造成死亡的一個重要的因素,與是否是高血壓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所以在預防的過程中,尤其是老年人,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慢性疾病的人,特殊的孕期人群,以及免疫力還不完善的嬰幼兒,兒童等都是要重點保護的人群,需要格外注意防護,因為一旦發病,影響非常的大。雖然現在疑似數量已經開始下降,但是無症狀傳染者的潛伏時間卻延長了,這對於疫情的控制也是有一定的威脅的,尤其是年齡大一些的人,更應該減少外出。


高血壓患者在這期間壓力可能會比較大,但是高血壓患者本身就有很多的併發症,在這期間,更應該注意血壓的控制,早睡早起,足量飲水1500-1700ml,飲食清淡,少吃煙燻醃製的食物,最好每天適量的運動,比如太極,八段錦不僅能起到養生的作用,還能幫助控制血壓。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新型冠狀病毒和一般單純性的高血壓基本上沒有關係,拿新型冠狀病毒和高血壓說事,有製造恐慌之嫌,在這疫情爆發的非常時期,談論高血壓與冠狀病毒有關係,能夠使高血壓患者產生心理壓力,帶來心理陰影。

新型冠狀病毒死亡的多數都是年老體弱,有基礎疾病的老人易感染這是事實。但這些老人都是在患有血壓高的同時,還患有冠心病,腎病,或者是糖尿病,肝病等綜合性疾病,喪失了對病毒抵抗力的老人,而一般的高血壓患者,沒有其它疾病,血壓控制得好,還是一個健康者,同時具備抗病毒的能力,只要自己防護好,就不會感染冠狀肺炎。

在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請某些人不要亂提問而誤導大眾,造成不良的影響。


曙光179237098姚曙光


最近的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正處在流行上升期,我們都知道現在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對於肺炎的預防,相信大多數人都有了足夠的重視,但是不能厚此薄彼,這個季節,往往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而與普通人群相比,慢性病患者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病情進展相對更快,嚴重程度更高,死亡風險更大。

本身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加強自我管理,尤其是撞上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的高發期,更需要特別注意,對於心血管疾病而言,首要的危險因素便是高血壓,在這個特殊時期,高血壓患者要注意什麼?

1.定時監測血壓

高血壓患者最好是能每天測量1-2次血壓,若出現收縮壓≥180mmHg或是舒張壓≥110mmHg時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

2.關注自身症狀變化

高血壓患者病情有輕重緩急,血壓控制尚可又無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少去醫院以免交叉感染。但是如果原有症狀加重,比如出現意識改變、劇烈頭痛、噁心嘔吐、視力模糊、胸悶胸痛等症狀時,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3.按時服藥

按醫囑服藥,儘管特殊時期禁止外出,但是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注意不能因此而隨意的減少用藥,如果藥物不夠,要儘快到藥店購買或及時聯繫醫生,需要外出時,一定要佩戴口罩,做好防護。

4.合理飲食

為了防控疫情,假期延長,新春佳節再加上在家防疫,飲食難免不好控制,但是高血壓患者要注意低鹽低脂飲食,少吃煙燻、醃製食物,儘量做到食物多樣,營養均衡。

5.堅持鍛鍊

高血壓患者要堅持每天進行適當的鍛鍊,鍛鍊身體不僅有助於穩定血壓,還有助於增強抵抗力,控制自身體重。疫情期間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可以在家進行室內鍛鍊,當然,戶外鍛鍊並不是完全禁止,但是一定要在開闊通風的環境下進行。

6.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作息規律,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同時戒菸戒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7.調整好心態

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對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要恐懼,不必要的恐慌可能會導致血壓出現波動,只要做好防護,積極應對即可。

最後要提醒大家,尤其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減少聚集性活動,儘量避免到疾病流行地區以及人員密集地方,儘量居家休息,如果需要外出,必須佩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尤其是手部衛生,出門時儘量減少接觸公共設施,勤洗手,打噴嚏或是咳嗽時可以用手肘、衛生紙等遮住,不要用手去捂。

總之廣大高血壓患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既要防控疫情,也要注意血壓控制,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同時也要保護好心腦血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