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的覺醒:中國需要這麼多健身房,這麼多健身教練嗎?


韭菜的覺醒:中國需要這麼多健身房,這麼多健身教練嗎?

接上一篇文章:


我們講了,健身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個偽剛需,而以往採取

“它賭你辦卡後不來,你賭辦卡後它不跑路”,

這種模式,依賴銷售為導向,把大批原本不是那麼想要健身的客戶,拉過來開卡的傳統商健,勢必會越來越艱難。

大的經濟環境是一方面,另外的原因還在於,咱們國家的老百姓,真的沒那麼多健身需求,尤其是去健身房健身的需求。

傳統商健屬於落後產能,它的商業模式是落後的,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所以浩沙、中體倍力這樣的老牌連鎖健身房倒閉關店,只是一個開始。


接下來咱們將要梳理一下,客戶對商業健身房的需求,到底有哪些,以及,為什麼傳統商健將會越來越難?

首先是鍛鍊的場地和器材

傳統健身房追求熱門地段,大面積,各種器材和課程應有盡有,目的主要還是為了吸引新客戶,因為只有新手,才有興趣把每一種器材都試個遍。

韭菜的覺醒:中國需要這麼多健身房,這麼多健身教練嗎?

當客戶養成運動習慣以後,健身房裡90%的場地和器材,他是從來都不肯去碰的,你只用跑步機,他只圍著槓鈴打轉,她只練瑜伽。。。

大而全帶來的高昂成本,一旦無法持續吸引到源源不斷的新客戶,必然產生虧損,無法繼續支撐下去。

那接下來要怎樣滿足客戶的這個需求呢?

不負責任地大膽猜想一下,未來隨著全民健身意識和知識水平的提高,有可能“家庭健身”的需求會快速爆發,大多數運動健身項目,利用家裡的剩餘空間,面積有個十幾平,配置一些器材,就能夠滿足需求了。

韭菜的覺醒:中國需要這麼多健身房,這麼多健身教練嗎?

而為此提供器材設施、教學、服務等一攬子解決方案的企業,也就是說,現在供應商把做2B,為各類商業健身房服務,轉變為2C為個人用戶服務,應該大有可為。

供應商為他提供場所改造裝修,器材配置,技能教學以後,客戶在家鍛鍊,比起去健身房,無論是辦卡費用、通勤時間,還是鍛鍊的體驗,比如私教推銷、輪流用器材輪流洗澡、碰見一些低素質的會員,等等,都具有極大的優勢。


我在家庭健身房這塊有一些小小的經驗,也看到讀者朋友裡,有不少健身愛好者,已經在家置辦了類似的鍛鍊場所,當然,目前階段都還比較粗糙。

例如下文是我的家庭健身場館配置:


其次是社交氛圍

團操課在這方面做的很好,你讓我一個人去運動,我懶得動,與很多人一起,就有了氛圍。

但健身房的團課,現在市場份額已經被超級猩猩、IHIIT這些新玩家不斷侵蝕,因為健身房揹負的負擔太重(第一點有說),它在成本層面幹不過這些新玩家,既然課程內容一樣,那客戶為什麼不選便宜的?可以預見的是,傳統健身房的團課業務也會不斷萎縮。

最後是技能的教學服務

這點也是傳統商健被人詬病最多的地方。

健身技能的教學需求,有點類似去駕校學開車,但遺憾的是,學健身畢竟遠遠沒有學開車那麼剛需,而駕照和駕校是政策捆綁的,你不能說找個朋友來教你,然後就去考試,所以全國有3億人去駕校學開車,但是花錢請健身教練的,有百分之一嗎?我很懷疑。

韭菜的覺醒:中國需要這麼多健身房,這麼多健身教練嗎?

既然有效需求不足,那麼健身房就無法像駕校那樣的商業模式,讓你儘快學會開車並且通過考試。

他只有把十節課能教完的東西,拉長到一百節,兩百節,畢竟好不容易逮著個肯花錢的,不得使勁往裡薅?

這一點無關教練的道德品質,只是在市場經濟下的理性選擇。

解決方案呢?

教練的門檻將會越來越高,事實上,這原本也應該是一個進入門檻很高的職業,但是現在卻被行業,做成一個門檻很低的職業。

以銷售為導向的教練,必須向專業技能為導向的教練轉化,否則一定會被淘汰。


比如經常有讀者問我,我初中畢業,喜歡健身,想做教練,老楊你有什麼建議嗎?

這不是學歷歧視,但我真心建議,不要來做教練,合格的教練需要長期的培養和積累,以及持續主動學習迭代知識技能的能力。

現在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健身房老闆,教練,他們的日子,都不會太好過。


最近幾年健身行業都挺慘,還能賺錢的,大概也就是各種健身教練培訓機構了,既然客戶這裡的韭菜割不動了,那麼收割一波想進入這個行業的韭菜,顯然是門更好的生意。

韭菜的覺醒:中國需要這麼多健身房,這麼多健身教練嗎?

目前行業內教練的整體水平和素質,屢屢糟客戶詬病,這些割韭菜的培訓機構難辭其咎,從客戶的角度來說,你敢找這種零基礎,5天拿證,還想要拿高薪的教練上課嗎?

我反正不敢。

那麼健身房的出路在哪裡?

未來健身房的出路,應當是小而全,不是現在的大而美,像現在這樣,新手一來健身房,需求就一定是增肌減脂塑形,

我們這有跑步機划船機游泳瑜伽力量訓練自由搏擊動感單車,您喜歡哪種?這些都能增肌減脂塑形噢親!

我們在全市有幾十家店,辦張卡在哪都能練噢親!


然後小白轉了一圈發現,教這些不同項目的,居然是同一個教練,今天他教動感單車,明天他又在教自由搏擊,後天他又去教力量器械,門門都懂,樣樣稀鬆。

至於在全市有多少家店健身卡通用,很重要嗎?我住南城,還能跑北城的分店去鍛鍊?

所以,大多數的傳統商業健身房,都是應該倒閉的,能活下來的是能控制成本,有自己的專長,滿足客戶專項需求的特色場館,而不是單純鋪攤子,什麼都能做,什麼都做不好。


那麼健身行業還樂觀嗎?

我保持謹慎的樂觀。

隨著韭菜的覺醒,對於整個行業來說,目前急需的是擴大參與運動健身的人口基數,而不是一遍遍地反覆洗用戶,這一點keep、超級猩猩做的都很好。

從行業健康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們應當按全民健身計劃,讓人人都參與進跑步、游泳、球類、騎行、廣場舞等等這些廣義的,簡單易行的健身形式,第一步先讓你們都動起來,構成龐大的金字塔底。

然後,客戶對自己的身材形象、運動表現提出了更高要求,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需求,想要進入不同的細分領域,比如力量舉重,健美健體,瑜伽普拉提,拳擊格鬥,等等,進行專項訓練,這才是一個良性的業界生態。

歸根結底,我認為健身行業應當做“小而美”的一個個細分市場,還是大有可為的,養活一些專業技能和服務導向的健身房,沒有問題,但像行業內一些分析報告,只要一提健身市場,就是每年幾百億明年上千億的龐大市場,於是資本打了雞血似的前赴後繼往裡衝,

我只能說,過於樂觀了。

我是老楊,座標深圳,開了一個家庭健身館,利用家裡客廳和小區空地教人健身,如果您有興趣,歡迎聯繫我。

韭菜的覺醒:中國需要這麼多健身房,這麼多健身教練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