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中药材价格出现上涨,业内:这次并非人为囤货

  【制药网 市场分析】在此次疫情中,中医药参与了抗击战。目前全国宁夏、陕西、广东、北京、福建、河南、山东、四川等20多个省市中医药参与率达到90%以上。另外,在国家卫健委第六版诊疗方案所推荐的“清肺排毒汤”、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所推荐的“肺炎一号”、湖南省卫健委所推荐的“预防1号”和“预防2号”等,这些汤剂中包含了黄芪、白术、连翘、山银花等中药材。与此同时,近期部分中药材价格出现了上涨的情况。

部分中药材价格出现上涨,业内:这次并非人为囤货


  部分中药材价格出现上涨

  据药通网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以来,亳州市场有不少中药材的价格出现上涨,其中贯众、广藿香、鱼腥草、芦根等品种涨幅高的已达120%。

  中药材天地网信息显示,截至2月14日,综合200个主要中药材品种的产地价格变化来看,月涨幅前三分别为金银花(山东平邑县)、山银花(湖南隆回县)、连翘(河南卢氏县),月涨幅分别为62.50%、60.00%、40.48%;白花蛇舌草(河南确山县)、黄岑(山西新绛县)月涨幅均在20%以上;广藿香(广东阳春)、半枝莲(湖南新宁县)、防风(河北行唐县)、桔梗(安徽太和)、荆芥穗(河北安国)产地价格涨幅则在10%-20%。

  另外,从市场价格变化来看,广藿香(亳州)、板蓝根(玉林)、山银花(玉林),分别以100%、93.55%、83.33%的涨幅列综合200品种月涨幅前三位。

  涨价原因是什么?

  那么,此次涨价又是人为囤货导致的吗?有行业人士分析指出,这次并非人为原因。这其中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看待。

  一方面,近期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凸显了独特的优势,使得部分中药材需求大幅上涨。例如”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发布后,当日市场就出现售完的情况,使得很多中成药也出现了断货,部分连锁药店只能实行限购政策。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使得中药材在短期内出现了涨价趋势。

  同时,就中药材的属性来看,大部分中药材都具有冬季旺销、夏季淡销的特点,疫情爆发后,由于交通物流受阻,部分原材料无法正常运输,而市场那边需求只增不减,这也使得中药材出现涨价情况。

  另一方面,从中药材行业的政策法规来看,随着《2020年版药典》的颁布实施,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得到提高,以及随着行业监管趋严,大批中小药企将会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产能也会不断升级。在此背景下,药商们一般也不敢囤货。

  总结来看,供不应求、产能升级以及人工成本上涨是本次中药材涨价的主要原因,而非是人为恶意哄抬价格所致。

  据悉,目前有关部门已对抗击疫情产品进行严格管控,这将有效遏止价格过快上涨的现象。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疫情逐渐得到遏制,未来市场对于中药材的需求会减少,价格也可以回到合理的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