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硬筆書法,大家覺得是鋼筆還是中性筆更容易出筆鋒?

秋陽讀線裝經典


練習硬筆書法,不能單單將目光聚焦於出不出鋒的問題上。我們早知道,硬筆如同軟筆一樣,要使筆畫線條產生粗細變化也是需要通過控制筆的提按來完成的,正所謂落筆成鋒提筆出鋒,無論是鋼筆還是中性筆都是要遵循這個原則。問題當中提到的在轉換書寫工具時發現一種比另一種使用起來更順手和掌控,這說明使用生疏的筆種在技巧上還不能完全駕馭,還有待通過練習來提高。

眾所周知,硬筆書法秉承於毛筆書法,實事求是的講,在書法藝術表現上,鋼筆更利於軟筆轉硬筆技法的銜接,作為硬筆書法常用筆,其中流砥柱的地位不可撼動,況且在硬筆書法書寫工具之中,鋼筆的使用歷史最久,使用藝術驗證最為廣泛,這從現今好的硬筆字帖皆出於鋼筆書寫這個事實中可見一斑。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鋼筆在使用中的弊端也相當明顯,好的鋼筆價格昂貴,百元內的鋼筆很難達到硬筆書法細節展現盡善盡美的要求,而且不便攜帶,護理繁瑣,在實用性上落後於中性筆,但是儘管如此,我還是覺得,在體現硬筆的書法藝術性上,鋼筆還是不二選擇。

相比出鋒的問題,我覺得硬筆書法注重用筆和字體結構的論述更為準確,出鋒只是運筆技巧的一種,只要在平時對筆畫書寫的速度和力度在精確和熟練度上多加練習,收筆時速度加快,力度放輕自然就能出鋒,難點在於技巧而不是筆的種類。所以我認為,硬筆要突出書法藝術之美,用鋼筆練習絕對是不可省略和逾越的,而且還要先練,只要掌握運筆的提按技巧,深諳字體結構的章法,拿捏好書寫的速度和力量,在藝術性和實用性的轉換上完全可以做到遊刃有餘。

以上全為個人論述,不對之處敬請批評指正。多謝閱覽!




元磊文傳


鋼筆更便於出鋒,尤其是凌厲銳利的鋒,這是由鋼筆筆尖的結構與材質特性所決定的。一般情況下,鋼筆要比中性筆的質量大,鋼筆的筆尖由鋼片切鑄粘合而成,自身具有較彈的彈性,運筆過程中這個彈性會使線條在停停之間瞬時加速,因而形成果斷銳利的筆鋒。另外,鋼筆寫字要比中性筆寫字更為省力,

中性筆的筆尖圓珠嵌套在金屬柱內,基本不具有彈性,因此書寫起來會顯得比較“肉”,雖然很肉,但相對更“皮實”,可以承受更大幅度的按壓力度,故而可以寫出比鋼筆(不含美工筆)粗細變化更為顯著的線條。用筆號較粗、油墨濃度較低的中性筆,可以更加任性的放大線條變化形態,比如不少書法愛好者喜歡用粗一點的中性筆去模仿歐體小楷。

鋼筆與中性筆是當今硬筆書法愛好者最常使用的書寫工具,二者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比如臨學古帖中性筆更易模仿形態,實用書寫鋼筆更加快速便捷,究竟用哪一種更好完全在於個人的喜好,沒有誰是正統、誰是另類這一說法,也都是可以把硬筆字寫好的。

淺談。插圖選自《硬筆行草抱庸詩詞二百首》。


抱庸詩書


若是隻談出鋒我個人覺得鋼筆要好一些,


東山老兄


練習硬筆書法我認為用鋼筆✒️更容易出鋒。因為鋼筆尖是用特殊材料製成,具有彈性,並且筆尖中間有個縫隙,根據用力大小,可以寫出來筆畫的粗細。鋼筆字相對於毛筆字來說,鋼筆字是毛筆字的去肉存骨。但是,鋼筆雖沒有毛筆那樣彈性那麼大,但是也比一點彈性沒有的中性水筆有彈性。用鋼筆寫字,可以更好的把筆畫的提按頓挫,輕重變化,粗細,快慢,節奏,出鋒等等很好的表現出來。中性水筆因為沒有彈性,下水又細,因此很難把握筆畫的輕重緩急,不容易出鋒。











蓮花佇立


有些人說,硬筆書法相對於毛筆較容易些,我個人認為是不對的,  但是要問鋼筆和中性筆哪一個更容易出鋒?一般來說,日系鋼筆相較於國產鋼筆和歐系鋼筆都更易出鋒。

比如百樂低價系列中,佩爾娜比較容易出。

但也並不是越細越出鋒。長刀研的筆尖也不細,人家就是非常出鋒。

不過硬筆書法應該因人而異,每個人的天賦也是不一樣的,然而,出鋒也是熟能生巧的技術性問題,只要多寫,多悟,再加上天長日久的腕部力量,出鋒也就不是個問題了。

我們大家都知道 中性筆筆尖是圓的,和鋼筆,針尖筆有很大區別的,鋼筆最大的優點就是容易出鋒,適合大多數初學者,基本上開筆就出鋒。

中性筆筆尖是圓的,所以出鋒要有一些技巧,中性筆落筆要慢一點,收筆要稍快一點,,只能靠時間來練。慢慢摸索出來的。寫字的時候落筆也不可以太長,出鋒就好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無論是鋼筆還是圓珠筆都要選用書寫流暢,線條粗細均勻的好筆。說了這麼多,重要的還是熟能生巧,勤學苦練,寫出來的字才好看,才會力道十足。祝朋友們都可以寫得一手好字,謝謝🙏朋友們!


春天60368169


我開始練習先用鉛筆,再中性筆,最後,也就是現在用鋼筆練習硬筆書法,除了不要用特殊筆(美工筆),這三種筆都可以使的“爐火純青、收放自如”,都可以拿起來就寫,我自認為都能把握好,如果你趕腳不行,就選一種練習下去,感覺好的那種筆就是適合你的。




蘇說果語


書法分為傳統的毛筆書法和硬筆書法。無論是實用性或學習群體,硬筆書法不可小覷,主要用筆有鋼筆、鉛筆、中性筆及圓珠筆等。

首先目前主流的硬筆,基本上是四種:鋼筆、中性筆、圓珠筆、鉛筆。先拋出我的結論:這四種筆都可以用來練字,以中性筆最為合適。然後我們再一一比較這幾種筆的優缺點。

1,鋼筆 其實鋼筆的優點非常多,好的鋼筆是非常適合練字的。在中性筆出現之前,說到硬筆書法,通常就是指的鋼筆書法,我們看到的市面上的硬筆字帖,基本上也都是用鋼筆來完成的。以前圓珠筆寫的字帖雖然也有,但是極少極少,鉛筆更不用說,我未見過。

鋼筆最大的優點,是它能寫出接近毛筆的效果來。

用我們經常說的話,就是能寫出“筆鋒”來。當然其他筆也是可以寫出來的,但是鋼筆的效果更好。

首先是鋼筆的筆尖粗細變化範圍更大,筆尖細的不必說,粗的有美工筆,能寫出很粗的筆畫來,而且可以通過改變筆尖與紙面的接觸來改變線條的粗細。

其次是因為鋼筆用的墨水,基本上是呈液體狀的,或者說是“水性”的,在很多紙上是有一定的洇溼暈染效果的,因此更容易體現出筆畫的提按、粗細來。

那麼,為什麼鋼筆不是最合適的練字工具呢?

1)鋼筆的標準化差。這裡說鋼筆的標準化差,是指我們在挑選鋼筆的時候,即使是同一款鋼筆,因為筆尖的不同,書寫體驗和書寫效果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這就意味著你挑到一支趁手的鋼筆,比挑到一支趁手的中性筆難度大很多。

2)越好的鋼筆,價格越貴。問題並不在於你花貴价錢買到一支好鋼筆,因為如果你買的鋼筆合用,你可以用很久,而中性筆則要經常換筆芯,這算下來未必更貴。問題在於,如果你花貴价錢買的鋼筆不太好用,你更換成本太高——一百多的鋼筆書寫體驗還沒中性筆好,這事兒並不奇怪。

3)鋼筆的出水性能不穩定。說實話,我挺喜歡買筆的,中性筆也買,鋼筆也買,經常一買十多支,但是鋼筆寫的卻不多。因為鋼筆用藍顏色的墨水出水是比較流暢的,但是用黑色的卻不行,很容易堵筆——別跟我說有“不堵筆”墨水,市面上的主流墨水基本上我都試過,只要你隔兩天不寫,肯定堵。

而藍色墨水又不如黑色墨水寫出來漂亮。現在倒是除了藍黑色的墨水,算是綜合了兩者的長處,但是墨色上依然不如純黑好看。

除了堵筆,有的筆還會出現出水太“旺”的問題,許多朋友應該都有遇到過的,一筆寫下來,出來的墨水恨不得“堆”起來,遇到薄一點的紙很快就洇溼了,厚一點的紙倒是不洇溼,但是半天不幹,寫第二行的時候很容易把小手指蹭得烏漆嘛黑,更可惡的是把紙弄得磨磨唧唧的。

4)鋼筆的優點,對於初學者來說,體現不出來。對於寫好硬筆字,首要解決的問題其實不是筆畫,而是結構。當結構已經趨於成熟時,我們會在點畫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如果寫出來的字還是東倒西歪的時候,你的筆畫是不是有筆鋒,並沒有多少區別的。

2,圓珠筆圓珠筆其實不用說太多,因為已經被邊緣化,用的人很少了。主要原因是它的書寫體驗較差,和鋼筆、中性筆相比都有差距。這是因為它的筆芯是油性的,寫起字來過於黏滯。當然也有一種筆尖較粗的,黏滯的毛病要輕很多,但是卻由於容易出油,經常在紙上留下一些大的墨點來,並且長期不幹,一蹭就髒了。

3,鉛筆很少看到有人用鉛筆來練字,所以只是粗略說一下它的優缺點,雖然它也很好。

優點:可擦除;線條變化多;便宜。 缺點:顏色淡;書寫體驗差;易折。

4,中性筆我覺得中性筆是最合適的,所以重點來說一下它的優缺點。

我們主要通過和鋼筆的比較,來說明這個問題。

先看一下幾種筆寫字出來的效果對比,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從上圖能看出一下幾個點:

1)普通的鋼筆和0.5的中性筆的效果是比較接近的(包括0.7的效果也很好,只是手上暫時沒有),但是中性筆的線條顯得更加流暢,因為鋼筆的筆尖摩擦力更大,寫出的線條穩定性略差。

2)不同粗細的中性筆效果相差較大,0.3的太細,筆畫不夠豐滿,1.0的太粗,並且出墨太快,容易出現大塊的墨點。

3)有的圓珠筆的滯澀感很強,並且如果寫快的話,墨色分佈不均勻,也容易出現大的“油點”。

1,雖然這種對比還不夠嚴密,但是已經能夠基本說明問題,因此,得出的結論是:從書寫效果來看,中性筆並不比鋼筆差。

2,中性筆的取得,筆鋼筆要容易得多,並且方便攜帶。這也是中性筆更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太便宜了,即使不滿意換一根筆芯就好,扔掉了弄丟了也不心疼。

3,中性筆的書寫效果穩定。如果你喜歡某一款筆,你買十支,書寫效果和書寫體驗都不會有什麼差別,這是相對鋼筆的一個巨大優勢。

4,中性筆的攜帶方便,這個優點對學生來講並不明顯,對上班族來說還是很有用的,鋼筆帶在身上容易出現“跑水”的問題,而且經常出差的話攜帶墨水也不方便,雖然現在有墨囊這種東西,但是依然不如中性筆省事兒。

當然,還會有些其他區別,但是在書寫效果能夠保證的情況下,對於初學者來說,中性筆就是更合適的選擇。


偶然回眸


作為一名書法老師我來談談自己看法,不一定對,僅供參考。

您說用鋼筆寫不出筆鋒,用中性筆卻寫出筆鋒來,這種感覺有可能的,因為中性筆的筆尖要比鋼筆粗,寫出筆鋒要容易一些,就相當於毛筆和鋼筆來說。毛筆更容易寫出筆鋒來。

您用鋼筆現在寫不出筆鋒,一是您練習不夠,功力欠佳,二是你平時練習沒有對提按有所重視,鋼筆字的提按非常輕微,沒有一定時間的練習,很難寫出筆鋒來,還有節奏感的訓練也要加強一下,功到自然成,祝你成功,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齊魯書畫院楊老師


必須明確什麼叫出鋒。就是粗細對比度。細筆寫不出更細的不叫出鋒。粗筆寫出細筆叫出鋒。這是一個貌似正確的問題。實際上不成立。什麼是出鋒?就是在原來的粗度上凸現鋒芒。可以理解為拉出細絲。或者就是粗細對比度,這和方筆和圓筆沒關係。要說哪一個更好操作,就是鋼筆。要說哪一個更有表現力,就是中性筆。對書法水平不同層次的人來說,有不同要求。如果按照最高級別的水平來說,二者沒區別,本質是控筆水平的體現。在同一水平下,不同筆有不同的摩擦力和墨色的區別。和出鋒沒關係。只要該出鋒的沒出鋒就是敗筆,就是練習技能不到位。

確切地說哪一種筆更好控制。就是鋼筆,是方筆,有形體的限制,有力感的參度。要說藝術效果,鋼筆差遠了。


黃土情48


練習硬筆書法,我認為還是鋼筆更容易出鋒。從歷史的角度來說,鋼筆要比中性筆早的多,中性筆是近年來才出現的快捷,便利廣泛應用於學生中的一種筆,練鋼筆字也要講究頓挫、提按、出鋒等,只不過是沒軟筆明顯,中性筆芯較細,鋼筆粗點,所以還是鋼筆出鋒好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