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當中我喜歡劉姥姥,你們呢?

流浪看視界


探春。沒有之一。

首先,果敢決絕有魄力,機敏漂亮有能力又有遠見。就連下人都這樣評價:三姑娘的渾名是‘玫瑰花’。”尤氏姊妹忙笑問何意。興兒笑道:“玫瑰花又紅又香,無人不愛的,只是刺戳手。也是一位神道,可惜不是太太養的,‘老鴰窩裡出鳳凰’。多事嘴碎的下人都可以給予庶出的三小姐這麼高的評價,可見三小姐能力之強。

另外,探春比較有遠見,能說出“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自殺自滅一敗塗地”,可見她已洞悉全局。但只恨自己是女兒身無力迴天。這樣女孩子,即使遠嫁過的也不會太差吧。

其次,她是唯一一個敢反抗封建家庭的人。雖說沒有成功,但勇氣可嘉。

最後,她是紅樓裡少數結局不錯中的一個,所以讓作為讀者的我內心有些安慰。





辦草


我也喜歡劉姥姥。劉姥姥確實是紅樓裡最為鮮活的人物之一。 劉姥姥當初為了生存,到賈府求助,王熙鳳隨意打發了劉姥姥20兩銀子。

後來劉姥姥到了秋天把地裡收的瓜果蔬菜,糧食送到賈府,報答賈府的恩德。當然,這次劉姥姥也收穫不非,也見證了賈府如煙花般絢爛的歲月;最後賈府被抄家、遭殃後的賈府,入獄的入獄,被販賣的被販賣。


外邊的人看著賈府的人都跟躲瘟神一樣,只有劉姥姥當聽到賈府被抄,賈母去世的消息,坐在田地裡痛哭流涕,傷心欲絕。 看到這裡我在心裡嘆一聲,好一個有情有義的劉姥姥。她雖然只是個出生卑微的老媽子,但是他品格比賈府任何一個少爺小姐都要高貴。



連夜趕到城裡去獄中看望王熙鳳,看到王熙鳳瘦骨如柴,抱頭痛哭,王熙鳳感動的熱淚盈眶,臨終前讓劉姥姥找回自己的女兒巧姐。 就這一舉動,我們自忖有幾個人能做到。對自己有恩情的人在現代社會,遭遇絕境能在內心傷心難過的人會很多。但能付出實際行動者不會很多,比如和你接觸的哪個官員觸雷,人們往往避之不及,怎會上前。像劉姥姥這樣能傾其所有的,就更是難上加難。這也是劉姥姥這個人物的可貴,知恩圖報。


劉姥姥回去之後歷盡艱難險阻,四處打聽巧姐的下落,當知道巧姐被賣進煙花之地後。本來貧窮的劉姥姥,義無反顧的變賣所有家產,花了重金才把巧姐從青樓救了出來,就為了報答王熙鳳昔日的恩情。

巧姐跟劉姥姥相認的一幕,我熱淚滾滾,好一個重情重義的劉姥姥。為了救巧姐,老太太傾其所有,想想就讓人淚目。

這就是曹公筆下的劉姥姥,一個樸實、真實、善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老婦人。 她雖然出生不高貴,但是品德高貴,她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裡知恩圖報,善良樸實的美德。


老樂新視界


小說《紅樓夢》中的劉姥姥,的確是作者筆下的一個很優秀的人物形象,深得廣大讀者的喜愛。

劉姥姥與賈府的親戚關係

劉姥姥其實和賈府是沒有什麼親戚關係的,是她的女婿狗兒和王家有點兒親戚關係。

狗兒名叫王成,他的爺爺曾經和王熙鳳的爺爺一起在京城裡做過官,狗兒的爺爺貪圖王家的勢力,便與王熙鳳的爺爺連了宗,當然,狗兒的爺爺是得要主動認作人家的宗侄的。

後來狗兒他們家就漸漸地沒落了,到狗兒這一代就開始窮了起來。

劉姥姥是狗兒的岳母,因為自己膝下無子,狗兒夫妻倆就把劉姥姥接到了自己的家裡一起過活。快到了冬天了,狗兒卻沒有錢來儲備過冬的物資,於是劉姥姥自告奮勇,要帶著外孫板兒一起去到賈府,向王夫人去尋求幫助。據劉姥姥說,她曾經在王夫人還未出嫁的時候,到王家去見過王夫人,而且還記得那時的王夫人是一個“響快人”,最是憐貧惜老的。

劉姥姥的過人之處

有擔當,敢作敢為

女婿家裡過不下去了,在那個時代,這是一個男人應該考慮的問題,再不濟還有女主人呢,可是劉姥姥作為狗兒的岳母,卻能夠積極地想辦法,幫著女兒一家渡過難關,並沒有跟著女兒一家人唉聲嘆氣,所以說,劉姥姥是一個有擔當的人。

劉姥姥作為一個貧窮的鄉下老太太,要到當時的豪門貴族之家的賈府去,而且還是去拜訪人家裡的夫人,這是很需要勇氣的一件事情。俗話說“一入侯門深似海”,在賈家的大門外面,劉姥姥就差點兒被那幾個看門的給耍弄了,要不是恰好趕上有一個老僕人指點了她,恐怕劉姥姥連周瑞家的都找不到,可見這次拜訪的困難重重了。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劉姥姥的敢作敢為。

善於逢迎,情商極高

在劉姥姥的第一次進賈府的時候,劉姥姥還是有些羞澀的。雖然她沒能夠見到王夫人,但卻見到了王熙鳳,而且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為家裡要來了二十兩銀子,這對於一個窮苦人家來說,已經是不少的了。

等到劉姥姥第二次進賈府時,已經不像第一次時那麼的羞澀了,況且這次還機緣湊巧地見到了賈母。雖然倆人之間的貧富貴賤差距懸殊,但好歹都是老太太們,還是能找到一些共同話題的。

一見了面,從兩人對對方的稱呼上,就能夠看出來,這兩人都不是一般的老太太。劉姥姥尊稱賈母一聲“老壽星”,這可正中了賈母的心思,哪個老年人不希望自己長命百歲的,更何況還是一個安享尊榮的老人。並且,劉姥姥的這個稱呼,還顯得自己不卑不亢的。當然,賈母也回敬了劉姥姥一聲“老親家”,顯得很是親切。

晚上她們一起聊天,劉姥姥還能編出一些她們愛聽的故事,尤其是那個老來得子的故事,感動到了王夫人,所以劉姥姥臨走的時候,王夫人很大手筆地給了劉姥姥一百兩銀子,還推心置腹地勸導了劉姥姥幾句。


眾人陪著賈母在大觀園裡吃飯時,鴛鴦和王熙鳳想借著劉姥姥來逗賈母開開心,劉姥姥是從一開始就心知肚明的,但她也是積極配合的,很有娛樂精神。

知恩圖報

在這兩次進賈府的過程中,劉姥姥得到了王熙鳳的很多好處,還給王熙鳳的女兒娶了巧姐的名字。據脂硯齋披露,在後來賈府敗落的時候,劉姥姥不但去獄裡探望了他們,而且聽說到巧姐被賣了以後,就決定自己就是拼著這一把老骨頭不要了,也要救出巧姐來,這是多麼講義氣的一個老太太啊。

錦上添花的人不少,可是雪中送炭的人就不那麼多了。當時的賈府已經是敗落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生怕會連累到自己,可是劉姥姥不但能夠去探望他們,更是把巧姐給贖了出來,給了巧姐一個家,這就是劉姥姥對賈家的回報,說明了劉姥姥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誰和蒲公英有約定


當然是黛玉啦。 黛玉不像薛寶釵那樣世故,那樣城府甚深,八面玲瓏,取悅於人;她對人坦率純真,見之以誠。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她對待紫鵑,親如姐妹,情同骨肉,誠摯的友情感人至深。香菱學詩,寶釵譏她“得隴望蜀”,極為厭煩;香菱向黛玉請教,黛玉卻熱誠相接,並說:“既要作詩,你就拜我為師”。純真透明如一泓清泉。她給香菱講解詩的作法和要求,還把自己的詩集珍本借給香菱,並圈定閱讀篇目,批改她的習作,堪稱“誨人不倦”。她待人很寬厚,與人不存介蒂。史湘雲因把她比作戲子傷了她的自尊,她有點不忿,可一會兒便攜了寶玉的“寄生草”回房,便又“與湘雲同看”。在對待寶釵的態度上,尤見出其天真篤實。本為情敵,無嫌猶猜。但在薛寶釵對她略表關懷,予以“訓導”之後,她便開誠佈公,肝膽相照,向薛寶釵掏出心窩子的話,並引咎自責:“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只當你心裡藏奸。從前日你說看雜書不好,又勸我那些好話,競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此後她待寶釵如親姐姐一般,連寶玉也感到驚奇。 林黛玉也並非一味“孤標傲世,目無下塵”。其實她也很謙和。她對“下人”從來沒有耍過威風,沒有說過一句惡言惡語。寶玉說,她對晴雯是極好的;佳蔥說,她去瀟湘館送茶葉,黛玉正給丫頭們分錢,就抓了兩把給了她。每次賽詩,她總是推崇別人寫的好,從不計較高低;與湘雲凹晶館聯句,每當湘雲說出佳句,她總是“起身叫妙”,甚至說:“我竟要擱筆了!”林黛玉冰心玉壺,晶瑩剔透;純如赤子,一往情真。我們實應改變“林黛玉心胸狹窄,尖酸刻薄,愛使小性兒”的偏見。 林黛玉之美,還表現在她才學橫溢和濃郁的詩人氣質。曹雪芹胸中筆下的林黛玉,是一個詩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她愛書,不但讀《四書》,而且喜讀角本雜劇《西廂記》、《牡丹亭》、《桃花扇》等;對於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隱、陸游等人的作品,不僅熟讀成誦,且有研究體會;她不僅善鼓琴,且亦識譜。曹雪芹似乎有意將歷代才女如薛濤、李清照、葉瓊章、李雙卿等的某些特點,融進林黛玉的性格。比如,她代題“杏簾在望”為寶玉解圍的細節,很易使人聯想到李清照與趙明誠比作《醉花陰》的軼事;“堪憐詠絮才”、“冷月葬詩魂”,則是將林黛玉比晉代的謝道溫和明代的葉瓊章的。但林黛玉又完全區別於歷代的才女,這就是曹雪芹賦予她悲劇命運和叛逆精神的個性特徵。不過這種個性特徵,在一定程度上,是通過她詩人的氣質和詩作表現出來的。在大觀園裡,她與薛寶釵可謂“雙峰對峙,二水分流,”遠遠高出於諸裙釵,在博學多識方面,可能略遜寶釵;但在詩思的敏捷,詩作的新穎別緻、風流飄灑方面,林黛玉卻是出類拔萃、孤標獨樹的。詩社每次賽詩,她的詩作往往為眾人所推崇’,所激賞,因而不斷奪魁。她的詩之所以寫得好,是由於她有極其敏銳的感受力、豐富奇特的想像力以及融情於景的浸透力;即使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極平凡的事物,她只要一觸到,立即就產生豐富的想像;新奇的構思和獨持的感受和見解。尤其可貴的是,她能將自己的靈魂融進客觀景物、通過詠物抒發自己的痛苦的靈魂和悲劇命運。例如她的《白海棠》詩,既寫盡了海棠的神韻,亦傾訴了她少女的衷情。尤其是“嬌羞默默同誰訴”一句,最為傳神:這既是對海棠神態的描摹,也是自我心靈的獨白,她有銘心刻骨之言,但由於環境的壓迫和自我封建意識的束縛,就是對同生共命的紫鵑、甚至對知音賈寶玉,也羞於啟齒,只有悶在心裡,自己熬煎。這便愈顯其孤獨、寂寞和痛苦。她的“柳絮詞”,纏綿悱側,優美感人,語多雙關,句句似詠柳絮。字字實在寫已,抒發了她身世的漂泊與對愛情絕望的悲嘆與憤慨。尤其她的“菊花詩”,連詠三首,連中三元,藝壓群芳,一舉奪魁。她的詩不僅”題目新,詩也新,立意更新”,而且寫得情景交融,菊人合一,充分而深刻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滿紙自憐題素願,片言誰解訴秋心?”“孤標傲世諧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等句,更寫出了這位少女的高潔品格和痛苦靈魂。此外,像她的《桃花女兒行》、《秋窗風雨夕》、《題帕詩》和《五美吟》等。都寄寓著深意,詩如其人,感人至深。





影視經典片段彙總


很高興能和你一起討論《紅樓夢》

《紅樓夢》中我最喜歡林黛玉了

在紅樓夢裡各個女兒都精華靈秀獨具其魅,卻只有黛玉的美讓人由衷地心疼和愛憐。然而,使她動人心魄、更具藝術魅力的則是她無與倫比的豐富而優美的精神世界。

林黛玉生得容貌清麗,兼有詩才,是古代文學作品中極富靈氣的經典女性形象。她早年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孤苦伶仃,到賈府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她用尖刻的話語揭露弱點,以高傲的性格與環境對抗,以詩人的才華去抒發對自己命運的悲劇感受。她為保持自己的愛情而付出全部的生命。

林黛玉也並非一味"孤標傲世、目無下塵,"其實她是很謙和的她人坦率真,見人以誠。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香菱是寶釵的丫環,向黛玉請教學詩,黛玉卻熱誠相接,並說:"既要作詩,你望洋興嘆拜我為詩。"純真透明如一泓清泉,她耐心地給香菱講解詩的作法和要點,教香菱品詩,說明她摒棄了"上智下愚,富貴貧賤"的俗見。她把自己的詩集珍本借給香菱,並圈定篇目令其閱讀,批改香菱的習作,堪稱是"誨人不倦",她待人寬厚,從不與人心存介蒂。故史湘雲把她稱作戲子傷了她的自尊,她有點不悅。可過了一會兒攜了寶玉的"寄生草"四房,便又"與湘雲同看",在對待寶釵的態度上,尤見其天真篤實。本為情敵,無嫌猶猜,但在寶釵略表關懷,予以訓導之後,她便開誠佈公,肝膽相照,和薛寶釵掏出心窩子的話,並引咎其責:"你素日待人,固然是好的,然我是個多心的,只當你心裡藏奸。從前日你說雜書不好,又努我那些好話,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此後,她對寶釵如親姐姐一般,連寶玉也感到驚奇。這又是何等的寬厚和深厚坦白!


精典搞笑影視


劉姥姥在紅學界的風評一直都很高,有“出色的社交家”之美譽,有人甚至因為黛玉對她的諷刺過於辛辣而反感黛玉,也有人因為鳳姐和鴛鴦對劉姥姥的過火捉弄及妙玉對劉姥姥的刺骨鄙視而心生不忿。

劉姥姥第一次入賈府時,是通過周瑞家的牽線見到鳳姐的。周瑞家的願意幫她,一則是為報答劉姥姥女婿家的舊恩,二則是想在老親們面前露露臉,顯弄自己的體面。鳳姐不鹹不淡的接待了她,走的時候送了二十兩銀子,而劉姥姥最先預想投奔的王夫人,則是面都沒露。劉姥姥第二次入賈府,本意欲瓜果蔬菜送到了就走,因投了賈母的緣,留下來在賈府裡住了幾天,臨走時賈府贈送了一些布匹點心果乾粳米等物,鳳姐王夫人又送了銀子。劉姥姥和賈府的兩次交集,都是基於賈府的憐貧惜老,賈府始終都是高高在上的姿態。然而我認為劉姥姥的可敬之處遠甚於可憐。

劉姥姥的可敬之處有以下三點:

一,劉姥姥的生存能力超強

劉姥姥積年守寡,身邊無兒女,靠兩畝地獨自生活,後來女婿接她來一起同住。但是女兒家中的境況也不好,秋盡冬來,生活犯了愁。女兒女婿一籌莫展,這時劉姥姥想出瞭解決困境的辦法——上賈府打抽豐。劉姥姥不但止想出了路子,後來還親自實施,且取得了成功。雖然說打抽豐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但是劉姥姥在面對窮途時不像女婿那樣只一味地煩悶,而是想出了切實有效的解決措施,並付之實踐,她就稱得上是生活的強者。

劉姥姥第二次去賈府,見到了從未見過的綺麗繁華,也歷經了一次極大的考驗。她所面對的是一個陌生的世界,和一群陌生的人。這些人裡,有長著富貴眼的奴才,有高高在上的貴婦和傲嬌的小姐少爺,還有冷僻的出家人。劉姥姥在這麼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寵辱不驚,沒有露怯,沒有扭捏,為第二次入賈府,交出了滿意的答卷。劉姥姥是七十多歲的人了,必定諳於眉高眼低,誰熱切誰漠然一望便知。對於各類的態度,她都以裝瘋賣傻逐一化解,哈哈一笑雲淡風輕,唯獨對別人的施捨和幫助銘記於心。劉姥姥完成了第二個艱難的任務,且在其中收穫到了不少快樂。這一次她不僅是強者,還是智者。

二,劉姥姥有見識

劉姥姥作為一個鄉下貧苦老人,沒見過賈府裡那些果子點心、鏡子、掛鐘、高檔建築、精美裝飾,在這一切的面前,她像個純真的孩子。但是她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識,是年齡和生活給予她的饋贈,這是賈府裡的人所不具的。劉姥姥在辭別鳳姐的時候,一改裝瘋賣傻之態。鳳姐請她幫巧姐取名字,說:“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劉姥姥馬上就給出了一個令人滿意回答:“這個正好,就叫她是巧哥兒,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這個名字,她必長命百歲。日後大了,各人成家立業,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卻從這‘巧‘字上來。”劉姥姥的一席話,不僅掃盡了鳳姐心中的陰霾,還一語道破天機,把巧姐的未來都說準了。劉姥姥沒讀過書,卻能給巧姐取一個連鳳姐都歡喜的名字,還說的有條有理,足顯她的智慧。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屬於劉姥姥的那一畝三分地周邊,她是個智多星。

三,知恩圖報

第五回裡,寶玉在太虛幻境所看到的巧姐的判詞:“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劉姥姥一直不忘賈府的恩情,在巧姐落難之時伸出援救之手。由於八十回之後缺失,我們已經不能詳知巧姐在賈府敗亡之後遇到了什麼。劉姥姥作為一介平民,在營救巧姐時所遇到的困難大概不會小。她沒有特權,也沒有多大的家產,她所面對的難題,要比兩赴賈府更為艱難,彼時她所運用的智慧也一定比在賈府時更高超。

劉姥姥是困境中的英雄,生活的智者,她是可愛的,更是可敬的。





飛露灑我裳


晴雯。本是林黛玉,但她太清高了,遙不可及,畢竟是小姐,難免有“清高脾氣”,沒幾個人受得了。晴雯有林黛玉的影子,但脾氣又大眾化,至少不像林黛玉那樣話中帶刀,那樣傷人,小學生作文《重讀《紅樓夢》作文》。她身上也有一種史湘雲式的豪爽,從她敢撕寶玉扇子可以看出,雖說是寶玉自願,可拿給襲人絕對不敢撕,一撕絕對婆婆媽媽。就因為她的矛盾,使她最後慘死,黛玉和湘雲是賈母心愛的孫女,晴雯不過一小丫環,沒黛玉和湘雲的地位,搞砸人緣,像個刺球,王夫人喜歡襲人那樣低眉順眼的,晴雯自然成了“眼中釘”,又不是賈環,還有個靠山,想讓她走輕而易舉。

  可以說,晴雯的魅力和結局,都因為她的脾氣。其次是史湘雲,史湘雲的爽快和聰明,都是公認的,她沒有黛玉的嬌弱,也不會算計天下人,一般股俠義之氣,對丫環夠仁愛,說到陰陽問題,寶釵會對鶯兒說:“女孩子家,不本分做針線,問分外之事做什麼?”惜春或許愛理不理,或說:“我的丫頭不乾不淨,快攆出去!”可見,史湘雲還是個開明的主子。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我們在可憐那些冤死的丫環同時,要看她自身和處理人,一個問題,會得到不同的答案。千人不一面。


未來努力靠自己


“《紅樓夢》當中我喜歡劉姥姥,你們呢?”


《紅樓夢》當中我喜歡史湘雲,因為她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令人喜愛的豪放女性。


一.即使身世悲憫,卻仍舊樂觀豁達。

她就是金陵十二釵之一的史湘雲,四大家族史家的千金,忠靖侯史鼎的侄女,賈母的侄孫女。 前80回中,關於史湘雲的筆墨並不多,只寫了史湘雲三進大觀園,但只要有史湘雲出現的場景,個個出彩,叫人眼前一亮。



  • 史湘雲在襁褓中就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由叔父母撫養,雖然她出生侯門,作為小姐的她“在家裡一點作不得主”,基本什麼針線家務活都自己幹,其生活狀況還趕不上賈府的一個上等丫頭。

但我們所看到的湘雲,一直是一個充滿青春活力、擁有樂觀生活態度的姑娘。家族的急劇衰敗、自己的社會地位與日俱下,都沒有扼殺她生活的熱情和力量,也沒能能改變她“閒恨閒愁不上心,豪情一往轉難禁”的可喜性格。



  • 《紅樓夢》中史湘雲首次出場,她的笑聲便感染了眾人,咬舌兒說的話更讓人忍俊不禁:“愛哥哥,林姐姐,你們天天一處玩,我好容易來了,也不理我一理兒。”
  • 林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愛說話,連個二哥哥也叫不上來,只是愛哥哥愛哥哥的。回來趕圍棋兒,又該你鬧著麼愛三四五了。”
  • 薛寶釵少有活靈氣,史湘雲一來,就大說大笑,賈寶玉急著趕來,林黛玉也高興,想著與她尋開心。

湘雲初露面,便給我們留下了天真活潑,嬌憨頑皮,單純快樂的印象。


二.史湘雲說話從不設防,心直口快,像一個單純的孩子。

  • 《紅樓夢》第二十回中史湘雲第一次進賈府,在薛寶釵的生日宴會上,鳳姐兒指著戲臺上的一個小旦說:“這孩子打扮起來活像一個人。”眾人都知道鳳姐所指是何人,恐怕得罪人,不肯說出來,湘雲卻不顧寶玉給她遞眼色,直言不諱地說:“倒像林妹妹的模樣兒。”
  • 為此得罪了黛玉,也與寶玉發生了矛盾,牽牽扯扯還未有個結果,次日黛玉找到寶玉談起那《莊子因》時,湘雲卻前怨早釋,黛玉針對“無端亂弄《莊子因》”把寶玉問了個無言以對,湘雲只站在黛玉一邊,拍手笑著說::“寶哥哥可輸了。”真是君子坦蕩,霽月風光。


  • 與“黛玉葬花”“寶琴立雪”成為《紅樓夢》中最令人神往的畫面的還有“湘雲醉臥”。
  • 在第六十二回,寶玉生日,湘雲醉酒,睡在了芍藥花叢裡的石凳上,四面芍藥花飛了一身,滿頭臉衣襟上皆是紅香散亂,一群蜂蝶鬧穰穰的圍著她,又用鮫帕包了一包花瓣枕著。
  • 眾人看了,又是愛,又是笑,忙上來推喚攙扶。史湘雲口內猶作醉語說酒令:“泉香而酒冽,玉碗盛來琥珀光,直飲到梅梢月上,醉扶歸,宜會親友。”這一醉別有情趣。

三.善良細心

  • 史湘雲有一種傳統俠義、古道熱腸的善良。在群芳射覆的遊戲中,香菱慌亂得毫無頭緒,旁人都笑觀其敗,幸災樂禍。唯有史湘雲,急得抓耳撓腮、不惜私傳謎底,結果作弊被當場拿獲。,一個處身於貴族中的平民女子,和寶玉、寶琴、平兒是一天生日,別人誰也不記得,獨史湘雲道出了岫煙的生日,讓貧寒的女子順勢過了個華誕。

她的善良與明智,使她超脫了身份的羈絆,從而兩袖清風、一身輕快地行走於天地之間,呈現出一種瀟灑飄逸的風度。


史湘雲襟懷坦蕩 、樂觀豁達 、天真爛漫 、不平則鳴等 , 史湘雲身上既矛盾又和諧地統一成個性美、才情美、人品美的雲丫頭,也正是這獨特個性而讓我鍾情喜愛。


敦煌煮文


  《紅樓夢》裡面的人物太多了,人物描寫的也非常生動細緻。我和你一樣,對劉姥姥特別偏愛。看看我們的劉姥姥為什麼招人喜歡吧。

知恩圖報

  第一點就是知恩圖報。如果說劉姥姥一進大觀園是打秋風,二進大觀園是走個面子,三進大觀園真的算是雪中送炭了。不否認賈府對劉姥姥的幫襯是很大的,那些錢和那些東西在那個時代背景下是香當豐盛的,窮人家一年的開銷才20兩銀子,這麼一趟可是好幾年的開銷。當然劉姥姥沒有力挽狂瀾的能力,只是在王熙鳳“偶因濟劉氏”後,才給自己的女兒巧姐埋了“善緣”。  巧姐被劉姥姥救出來這個事是確定的,但能在賈府獲罪抄家時,伸出援手,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想起我周圍一個某領導,在位期間真可謂“繁花似錦”之勝,後犯了事後,門庭冷清,甚至有人落井下石,其實他人還是不錯的,這個時候能伸出援手的人,那才是真的好人。劉姥姥做到了,不得不佩服。

  期間,老版電視劇有個細節處理很好,就是劉姥姥去贖巧姐,第一次老鴇說不夠,劉姥姥哭著說“回家,賣房、賣地……”這種把自己家底都搬出來幫你的人,鳳姐啊鳳姐,你是有福的。

交際高手

  很多現在的職場朋友自視聰明,恃才傲物者比比皆是,但真正成功的人,必是情商非常高的人。劉姥姥就做到了,她通過察言觀色,在賈府裡摸準了眾人的脾氣,做到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最高境界。

  好多人說這算什麼,不過是溜鬚拍馬、趨炎附勢罷了。但能拍到馬屁股上,讓馬舒服,這是真功夫。現實多少人言多語失,說話不招人待見比比皆是,劉姥姥能很敏銳的抓住在場的每個人的心,連雙玉寶釵並一眾姐妹都聽的津津有味,連老太太都高興的多吃了幾口,這可不是一會半會,是幾天的交際,讓大家依然對這個姥姥很“惦念”。

放得下身段

  咱中國講的敬老愛老,這姥姥比賈母年紀還大,按理說,你們這群十幾二十歲的小姑娘小夥子應該尊敬我,拿我開玩笑還得了?但姥姥呢,不在乎,沒有讓骨氣和麵子硬綁在一起,明白自己的身份,更明白來的目的。

  奶奶姑娘們要開玩笑,讓他們開,老太太高興,大家就高興,當個“老風流”又如何?識時務者為俊傑,姥姥不光身體好,腦子也好。她看清了整個賈府的“脈門”,才能準確把脈,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劉姥姥是見證了賈府興衰榮辱的人,是一個飽嘗人間酸甜苦辣的人,姥姥是善良的,姥姥也是聰明的。人的大智慧就是從每一個年紀所經歷的故事不斷積累起來的。不知道曹雪芹在寫《紅樓夢》前,是不是真的遇到過一個這麼厲害的老太太,在曹家危難之時,給他們雪中送炭,如果真的有,那這個“劉姥姥”真可謂是中國勞動人民中,最典型,最讓人尊敬的“普通人”。

  


泡椒雪梨


《紅樓夢》中您喜歡劉姥姥,我也有同感,應該很多人都喜歡劉姥姥吧。

首先,劉姥姥在整本書中是作為一個喜劇角色出現,是難得的調節氣氛的一個人物。放在電視劇中,這也是一個可以很好發揮的角色,使得整個“悲涼之霧,遍被華林”的《紅樓夢》中出現了一抹亮色,節奏輕快起來。

其次,劉姥姥角色對於鳳姐角色的完成極為重要。鳳姐一生心機太重,對於手中的銀錢、賈家王家賦予的地位權力行使的太過充分,對覬覦自己美色的賈瑞、尤三姐和下人又太過無情,只有遇到劉姥姥才顯現出她行善的一面,無論是出於虛榮還是因為討賈母歡心,終歸是為巧姐積了德。

再者,以劉姥姥為代表,展現了接地氣的農民階級面貌。整本書中後人看到的就不止於高高在上的權貴皇族,不止高牆深院內的情愛詩畫,也看到了社會底層農民的生活圖景,他們善良樸實又深諳世事,愛佔便宜又知恩圖報,實在是很討喜又可愛的一群人。

因此,我們喜歡《紅樓夢》中的劉姥姥,因為她讓我們身心放鬆,角色喜聞樂見,對所謂上層社會的權貴們的骯髒齷齪作了對比和諷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