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白虎”?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有何深層含義?

胡雪巖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從一個父母雙亡的放牛娃變成大清帝國的“紅頂商人”乃至於清末中國首富,這個故事本就引人入勝。胡雪巖是徽州績溪人,12歲時便失去了雙親,13歲時孤身去杭州闖蕩。為了混口飯吃,胡雪巖先後在各種店鋪當小夥計和學徒。掃地、倒尿壺等最底層的工作,他也踏踏實實得幹。他的這種品質被杭州阜康錢莊的老闆於掌櫃看中,19歲這一年被於掌櫃帶走當作接班人培養。因為於掌櫃沒有兒女,因此便決定將家業託付給一個可靠之人。就這樣,胡雪巖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何謂“白虎”?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有何深層含義?

胡雪巖成為了老闆之後,展現出了自己的商業天賦,將於掌櫃交給他的事業越做越大。胡雪巖深知與官員結交的重要性,因此慷慨資助了“候補浙江鹽大使”王有齡,王有齡升任浙江巡撫後也對胡雪巖大力支持,胡雪巖的生意便越做越大。太平軍攻打杭州時,胡雪巖也全力支援清軍,為他們購運軍火和糧食。杭州城破後,王有齡自縊身亡,胡雪巖立馬投到了新任浙江巡撫左宗棠的麾下。胡雪巖不遺餘力的支持左宗棠,使得他在浙江的各項工作開展相當順利,胡雪巖也成為了他的幕僚,被委派主持杭州城解圍後的善後事宜及浙江全省的錢糧和軍餉工作。

何謂“白虎”?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有何深層含義?

但真正令左宗棠對他刮目相看的事,還是在收復新疆的時候。當時李鴻章力主海防,財政捉襟見肘的清廷便沒有銀子支持左宗棠出兵了。而胡雪巖則動用自己和洋人的關係,從各國銀行硬生生給左宗棠湊齊了軍費。成功收復新疆後,立下大功的胡雪巖也被清廷封賞,成為了“紅頂商人”。李鴻章見識到了胡雪巖的能力,便想讓他投到自己的麾下,協助自己辦洋務。但左宗棠與李鴻章不合,胡雪巖也不敢赤裸裸地“跳槽”,因此便得罪了李鴻章。1882年,已經是首富的胡雪巖投資了2000萬兩白銀,準備直接壟斷絲繭貿易。

何謂“白虎”?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有何深層含義?

在洋人的聯合抵制下,中國近代的第一場貿易戰打響了。胡雪巖本來依靠價格優勢佔據上風,但是海外的生絲卻大豐收了,胡雪巖瞬間處於逆風。為了及時止損、反敗為勝,胡雪巖再次找到洋人的銀行,希望獲得現金來挽回損失。但是李鴻章卻授意盛宣懷向銀行施壓,讓胡雪巖根本接不到錢。為了擺脫困境,胡雪巖只能變賣產業,盛宣懷再次以低價將其收入囊中。胡雪巖家產虧掉了一半才總算將這個窟窿堵住,如果給他喘息之機,東山再起也絕非難事。但是就在這個節骨眼,“胡雪巖破產”的消息不脛而走,胡雪巖僅存的錢莊也迎來了擠兌的熱潮。

何謂“白虎”?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有何深層含義?

當胡雪巖被報復的時候,左宗棠正在前線打戰,根本顧不上他。曾經給他加官進爵的清廷也選擇了清算他,查封他所剩不多的資產。1885年,63歲的胡雪巖在悲憤交加之下一病不起,很快便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胡雪巖回想起自己的一生,自己從一無所有到富可敵國再到一無所有,是多麼的可悲可嘆啊。臨終之際,胡雪巖告誡子孫:勿近白虎!胡雪巖的這句話讓人看得雲裡霧裡,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那麼胡雪巖說這句話到底有什麼深層含義呢?其實結合胡雪巖的一生,我們並不難理解胡雪巖所要表達的意思。

何謂“白虎”?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有何深層含義?

首先,“白”是一種顏色,也是一種指代。如果簡單地理解成“白銀”,胡雪巖一個依靠白銀走到人生巔峰的人,顯然不會這麼告誡子孫。如果將“白”理解為“白道”就容易解釋了,“白道”指的就是官場,胡雪巖成也是因為官場,敗同樣是因為官場。而“虎”字則可以向人們表達他對官場的看法,老虎擅長吃掉比自己弱小的獵物,當胡雪巖不再能滿足官場的需要時,他就被官場這頭白色的老虎給咬死了。從胡氏後人的表現來看,也的確如此,他們在教育、科研以及藝術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但卻一直沒有人涉足官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