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眼睛会说话


如果眼睛会说话

如果眼睛会说话,他一定非常开心可以看到如此多彩的世界,但是也一定会有一些抱怨,从前只有学生和爱读书的人才会长时间用眼,可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普及,无论男女老少用眼的时长都在增加,特别是疫情期间,无法正常的外出,一天下来,眼睛非常疲惫,又干又涩。

视力健康 可怕的不是数据是致盲

近年来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近视发病率不断增加,近视眼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眼病之一,近视人口快速增加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据《国民视觉健康》研究显示,2012年中国5岁以上总人口中,屈光不正的患病人数在5亿左右,其中超过90%以上的屈光不正是近视,约4.5亿。若没有有效的政策干预,到2020年,中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患病率将增长到51%左右,患病人口将达7亿。

如果眼睛会说话

同时据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我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青少年眼部屈光不正问题日益突出,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已呈现出非常严峻、值得大众警醒的趋势。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深度近视意味眼睛出状况的风险更大,如近视性黄斑部病变、白内障、青光眼和视网膜脱落。这些状况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目前,据资料显示,我国约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者600多万,儿童斜弱视者1000万,我国视觉健康恶化形势严峻,近视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和未来人口素质的“国病”。


如果眼睛会说话,他到底想说什么?


如果眼睛会说话

一个字

累!

当观看近距离事物时,我们的屈光系统首先会将焦点调节到近处,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下,对于18岁以下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就可能诱发或者加重近视的发展,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则会引发调节的过度和痉挛。其次,近距离用眼,需要动用控制眼球运动的眼外肌,将眼睛集合起来,使两个眼睛的视线能相交在近处,因此,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眼外肌就会处于疲劳状态,眼睛便会酸疼肿胀,最终造成严重的视疲劳。


两个字

干涩!

当追剧或者看书时,注意力集中会不自觉的减少眨眼的次数,眨眼实际是一种保护性动作,它能释放眼泪,使泪水均匀地分布在角膜和结膜上,以保持其湿润,并形成光滑的眼表,眨眼动作还可以使视网膜和眼肌得到暂时休息。当眨眼次数减少时,就意味着眼睛水分缺失,如此可引起角膜表皮的损伤和脱落,导致眼睛刺痛、流泪、畏光、有明显的异物感以及充血红肿,发生干眼症。


三个字

防蓝光!

全天候与电子产品相处,意味着我们在不知不觉间暴露在蓝光中,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蓝光感觉很神秘,但是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太阳镜光中约有25%-30%是蓝光;手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LED等电子设备发出的光线中都含有蓝光。长期暴露在460纳米以下的蓝光之下,可能会导致视网膜的光化学损伤,从长期来看,这种损伤将增加黄斑部病变的风险。


如果眼睛会说话,他想告诉你:

关注视力健康

除了定期做眼健康检查外,我们也需要日常呵护,就像皮肤需要护肤品一样,眼睛也不能天天“裸奔”;像每天早晚洗脸一样,眼睛也需要每天清洗;做面膜时,也要一起做个眼膜;按摩身体时也按摩下眼睛;

眼睛,这个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器官,不要等出现问题了,才渴望去解决。

如果眼睛会说话

如果眼睛会说话,他会对你说什么?

关注“鹏万里俱乐部”,了解更多眼健康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