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花海来了,沐川太和村千亩李花盛放


真正的花海来了,沐川太和村千亩李花盛放

“李花怒放一树白,遥望疑是春飞雪。”阳春三月,正是桃李芬芳季,3月6日,迎着拂面春风,笔者走进沐川县富新镇太和村,一幅和谐美丽的新农村画卷映入眼帘:蓝天白云下,一条条干净整洁的乡村公路在山间蜿蜒盘旋,一幢幢漂亮别致的民居散布其间,一树树绚烂绽放的李花繁茂如雪……

真正的花海来了,沐川太和村千亩李花盛放

真正的花海来了,沐川太和村千亩李花盛放

真正的花海来了,沐川太和村千亩李花盛放

太和村位于沐川的北大门,距县城18公里,紧邻国道213线和正在建设中的“仁沐新”高速公路,全村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辖9个农经社1085人。风光旖旎的太和村,曾经却是省定贫困村,有贫困户49户139人。

透过满山遍野的一树树李花,仿佛能看到群众收获果实的喜悦。曾经,这些坡地上种的都是传统农作物,由于山地坡陡,玉米产量低,只够勉强食用,没有经济来源,更无法增收脱贫。

真正的花海来了,沐川太和村千亩李花盛放

近年来,太和村在省交通厅和沐川县政协的帮扶下,依托本地的独特地理环境优势,按照“支部村委+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持久致富”的发展思路,突出水果产业、旅游产业重点,突破村民教育、人才引导难点。2017年底,全村实现整村退出贫困村、贫困户全部脱贫的目标。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惠泽下,如今,摘掉“穷帽”的太和村正大踏步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

真正的花海来了,沐川太和村千亩李花盛放

“我们村因地制宜,以脆红李为主导产业,截止目前,发展脆红李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人均种植面积突破2.7亩,李子产业实现人均增收7000余元。”太和村党支部书记赵碧银告诉笔者。通过大力发展“脆红李”种植,不但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提高了森林覆盖率,还为脱贫攻坚生态扶贫提供了产业支撑。

真正的花海来了,沐川太和村千亩李花盛放

真正的花海来了,沐川太和村千亩李花盛放

今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地加大了农资配送服务,农技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解决困难,与种植户一起抢抓农时,争取有个好收成。“我到这里流转了60亩土地来种植脆红李,去年产量有20多吨。今年扬花期天气很好,你看现在花儿开得好茂盛,产量肯定比去年高多了。”正在基地喷洒除菌稳果药物的种植大户周敏权乐呵呵地说。这些李子树,随着种植海拔的梯度变化,从410米到820米,成熟期从6月持续到9月。

真正的花海来了,沐川太和村千亩李花盛放

真正的花海来了,沐川太和村千亩李花盛放

一夜春风来,万树李花开,风雨飘然过,李树春带雨。四季轮换,勤劳耕作,一棵棵李子树,绿了荒山,鼓了群众腰包,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美丽的太和新村正在变成现实。



真正的花海来了,沐川太和村千亩李花盛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