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產後惡露不盡,盆腔靜脈曲張,尿瀦留,怎麼辦?如何預防“月子病”?

幸福QK一家


剖腹產後惡露不盡怎麼辦?



剖腹產的新媽媽排惡露相對比順產的新媽媽少很多。生完寶寶後,新媽媽會氣血虧損嚴重,特別是剖腹產的新媽媽,手術已經讓她們留了比順產的新媽媽更多的血。所以,剖腹產的媽媽身體會更加虛弱,加上要是在月子裡沒做好,是引起惡露不盡的主要原因。

那惡露不盡怎麼辦?小愛媽媽這裡有幾點意見可以參考。



  1. 產後一週,要清淡飲食,之後需要多吃些補氣血的食物,多燉湯水喝,蔬菜水果也要多吃,這些食物比較清腸胃的。
  2. 如果情況嚴重,需要看醫生,根據醫囑吃能輔助排惡露的藥物。需要注意的是,服用藥物還能不能母乳餵奶,多久可以餵奶等。
  3. 個人的衛生要做好。排惡露,就是把體內的一位壞死的組織、細胞排出體外,排走的惡露需要勤換護墊,消毒,多用清水清洗。如果個人衛生沒做好,很容易會感染的,還會出現惡露一直排不乾淨。
  4. 新媽媽是可以下床活動的,當肚皮的傷口在慢慢癒合,能下床活動時,要多下床走動,可以在客廳隨便走走,這樣可以幫助更好的排惡露的。
盤腔靜脈曲張,尿瀦留怎麼辦?



剖腹產的新媽媽多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特別是剛做完手術後,因為不能下床,在住院的那幾天都需要插尿管。一般,醫生會根據產婦的情況,鼓勵產婦快點自己排尿,甚至會把尿管給拔了,逼新媽媽自己尿出來。經過醫生的照顧,指導,一般出院都沒有多大問題的了。

什麼是靜脈曲張?用醫生的原話來說,是這樣的:

靜脈曲張就是由靜脈瓣關閉不全或深靜脈血栓導致下肢靜脈血從淺靜脈迴流,導致淺靜脈壓力增大擴張,引起的靜脈曲張。

簡單點來說,就是由於久站久坐導致血液迴流不暢通引起的。可以通過中醫治療或者手術治療,但是不建議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指標不治本。需要慢慢的,穩妥的治療。

新媽媽,如果是要是盤腔靜脈曲張導致的尿瀦留會比較麻煩。建議新媽媽要到醫院接受檢查、治療,因為行外人的話語權不重,要聽專業人士的建議比較好。另外,在家的時候,新媽媽儘量讓腿部活動下,比如睡覺的時候用枕頭墊一下,讓血液迴流。

新媽媽應該如何預防月子病?



只要月子做好了,就不怕出月有月子病。這裡就去簡單說一下坐月子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大方向上,都不建議新媽媽過早碰涼水,不要吹到風。但是不代表什麼都不做,比如洗漱的時候可以用溫開水,比如房間要開點窗透氣,不要讓自然風吹到產婦就好。

小問題上,可以注意一下飲食,前期吃清淡點的,之後可以慢慢吃更多的食物,慢慢恢復到孕前飲食,多喝點湯補氣血、下奶。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生冷食物等,這些食物只會讓新媽媽惡露難排,肚子不舒服。

在身體狀況良好下,建議可以下床活動,可以在客廳散下步,這樣能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幫助更快排乾淨惡露的。

最後,新媽媽主要注意以上的問題,基本月子都能坐好也不是有月子病的。


媛媛媽媽說育兒


生孩子是女人一生中的大事,坐月子也是中國人一個傳統,生孩子跟坐月子是分不開的,“月子病”可能很多人不認識,但確實有這類疾病。

月子病,亦稱之為“產後風、月癆、月家癆、月奸病、月中傷、幹耳病”等,是婦女在分娩時期,因筋骨腠理大開,身體虛弱,內外空虛不慎風寒侵入而引起的一種病症。準媽媽們在分娩期間要耗費大量的體力與精力,還會產婦需要6周時間才能恢復正常的身體狀態,這段時間稱為產褥期。如此期間調理不當,就有可能會產生月子病。

坐月子期間如何預防月子病呢?

1、要注意衛生

在月子期間,由於產婦的汗腺分泌比較活躍,傳統的坐月子時不能吹到風的,還要穿著厚厚的衣服,這樣就會很容易出汗,還不能每天洗澡,這樣就容易有有細菌滋生了。其實是可以適當吹風的。

2、適當運動

傳統的“坐月子”中會覺得生完孩子身體比較脆弱,所以會長臥在床。其實,如果在坐月子期間沒有起身運動,是不利於盆肌底的恢復的,會讓子宮脫垂的風險被提高。而且長臥於床嚴重會導致深靜脈血栓的出現,嚴重會導致產後猝死。 適當的走動有利於恢復哦。

3、要保持空氣流通

有很多老一輩的認為在坐月子期間產婦是不能見風的,如果不小心吹到風是會容易出現月子病的。其實,房間如果不開窗戶是很容易讓室內不透氣,讓產婦出現缺氧的現象。所以要打開窗戶,保持空氣的流通。

4、不要單一地補充營養

由於分娩之後是比較脆弱的,需要攝入一些營養物質來提高身體器官的修復。可以選擇魚類、雞蛋以及瘦肉等,但是不要單一選擇一類食物來補充,這樣會導致營養不均衡。所以在坐月子期間要科學合理搭配飲食,避免飲食太單一,才能有利於產婦的身體恢復。

就比如,有的家庭認為雞蛋有營養,攝入過多的雞蛋,但其實由於在生育後產婦的消化系統還沒走恢復正常,如果攝入過多的雞蛋會讓腸胃一下子沒辦法接受,就會引起消化不良以及其他腸胃疾病發生。

總的而言,不用過於緊張,好好休息,適當的運動,飲食均衡,放鬆心情就好了。


康愛多網上藥店


剖腹產也好,正常分娩也好,她惡露這個排完的時間是一樣的。但如果你子宮復舊不好,子宮不管是正常分娩還是剖腹產術後,這個復舊不好了,惡露時間就長。一般血性的惡露時間比較短的。如果進入大紅色兩週以後,她就該白色惡露了。如果兩週以後你還是有血的話,考慮會不會你子宮復舊不好,還有,胎盤,我們附住在子宮壁上的,胎盤這個玻璃面是不是沒修好,還有感染,可以找這些原因。如果血性惡露一直有的話,可以找這個原因


再見薇藍


剖腹產後惡露不盡、盆腔靜脈曲張、尿瀦留怎麼辦?如何預防月子病?

月子坐得好不好,對女生的一生都是至關重要的,稍不注意就會引起月子病。

什麼是產後惡露?

婦女產後,由陰道排出的瘀血、黏液。一般情況下,產後三週以內惡露即可排淨,如果超過三週仍然淋漓不絕,即為惡露不盡。

如何護理產後惡露?

  • 堅持母乳餵養,有利於子宮收縮和產後惡露的排出;
  • 產後未滿一個月絕對要禁止房事;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 休息靜養,避免情緒激動,保持心情舒暢;
  • 惡露減少,身體慢慢恢復後,產婦要適當活動;
  • 加強營養,飲食清淡,忌生冷、辛辣、油膩、不易消化食物,紅糖不要吃太多,太多會使惡露增多,不利子宮恢復。


如果惡露出現非正常現象時,務必去看醫生哦。

什麼是盆腔靜脈曲張?

盆腔靜脈曲張是一種的婦科疾病,是由慢性盆腔靜脈淤血所引起的綜合徵。 如果腹腔內壓力增加就會導致盆腔的一個靜脈血液迴流不通暢,從而產生靜脈曲張。

患有盆腔靜脈淤血一般會有下腹疼痛、自帶增多,還會出現尿頻尿急等症狀,可手術治療。

建議:避免長時間的保持一個姿勢,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預防便秘發生。

什麼是尿瀦留?

尿瀦留是指尿液瀦留在膀胱內不能夠通過尿道排出體外,從而引起下腹部的疼痛感。

尿瀦留的原因很多,得了尿瀦留,共同的應急處理辦法是應儘量放鬆心情,採用下腹部膀胱憋脹區熱敷,聽流水聲等試著自行排尿。

如果不成功,那麼需要去醫院下尿管,導出尿液。

如何預防月子病?

產後一個星期內,由於惡露比較多,不要過早洗頭,以免受寒。注意飲食均衡,注意保暖,無論是在冬天還是在夏天坐月子,都不要忽略保暖。

在使用風扇和空調的時候,不要對著風口吹,在空調房裡面,寶媽要穿薄的長袖長褲,以免關節受寒,引起關節疼痛等等。

結語

坐月子的注意事項還有很多,在這裡只能說說重要幾點。月子病更重要的還是在於預防,每個人的身體條件都不一樣,產後身體情況也不相同,身體恢復情況也是有所差異的。因此,月子期一定要科學坐月子。

Hi,我是餅乾,每天帶來更多的育兒小分享,如果你喜歡,歡迎【關注】我!

餅乾育兒


產後如果沒有科學坐月子,極易留下“月子病”,甚至部分“月子病”會伴隨一生。因此,科學坐月子才是預防“月子病”的關鍵。

1、剖腹產產後惡露不盡,盆腔靜脈曲張,尿瀦留,怎麼辦?

產後惡露不盡:針對產後惡露不盡的問題首先是要保證外陰部的衛生清潔,每天宜用開水降溫後進行清洗,以避免外邪入體;同時可吃生化湯,這是中藥方劑,有助於排惡露。另外,還必須合理控制飲食,現在很多寶媽產後惡露不盡的原因便是太早進補,越補可能出血量越大,導致惡露不盡,如惡露未排盡時便吃人參等大補物,這種不僅會讓惡露不盡,甚至還有可能造成大出血。因此,惡露未排盡時飲食必須清淡,不能進補。

盆腔靜脈曲張:盆腔血管受到壓力,導致血液在流經盆腔時受阻,造成在盆腔位置形成淤血。歸根到底便是月子期缺乏適度的運動。建議進行縮肛運動、膝胸臥位鍛鍊、腹部按摩等。

尿瀦留:剖腹產產後尿瀦留的形成與產婦緊張焦慮心理、剖腹產麻醉與疼痛具有相關性。針對剖腹產產後尿瀦留宜放鬆心情,可試試在排尿前對腹部膀胱處進行按摩,向左右輕輕按摩15次左右,排尿後用手掌輕輕在膀胱底部輕輕向下按壓;還可以採用開塞露納肛法,利用開塞露排便刺激排尿的神經反射原理,以促進排尿。

2、剖腹產如何預防“月子病”?

月子期好心情很重要:無論剖腹產還是順產,寶媽必須保持良好的心情。例如有些寶媽產生尿瀦留便是由於內心過於焦慮、緊張,導致不願、不能自行排尿而引起尿瀦留。好心情的建立可以在月子期多聽聽音樂,與家人多溝通,或進行冥想等。

月子期飲食必須科學控制:傳統月子觀強調在月子期要將身體補回來,通常產後便開始進補,這是極不科學的。月子期的飲食必須根據產後恢復規律進行控制,如前期必須採取有效的飲食方案促進惡露排盡,如可喝生化湯、紅糖水(只能在產後10天內喝)等;惡露排盡後便可以開始補氣血,但必須循序漸進,不能吃大補之物、不能喝濃湯、不能吃刺激性食物。總之,坐月子期的飲食必須清淡,同時還宜多攝入水果、蔬菜,這樣可預防便秘,也不會讓寶媽在月子期長胖。

月子期必須適當運動:剖腹剖24小後應下床活動;同時在月子期還應做適當的運動,如縮肛運動、呼吸運動,傷口恢復後可以做拉伸運動、骨盆鍛鍊等。

月子期應加強清潔衛生:特別是排惡露期一定要加強外陰部衛生管理,產後也宜勤洗澡等。

總之,剖腹產預防“月子病”,一定要保持好心情、科學控制飲食,保持適度運動,加強清潔衛生。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點贊@育兒有故事,我們與您在育兒路上一起共同成長!

育兒有故事


我的剖腹產經歷

預產期是28號,醫生說頭胎一般會晚一點發作,叫我發作再去醫院。

2號感覺寶寶不太愛動了,我決定去醫院檢查一下,結果羊水過少被收住院,七七八八的檢查過後,醫生問我想剖還是想順,我說想順。醫生叫我等待各方面的結果出來,看一下有沒有順的條件。

3號早上主治醫生來跟我說羊水過少順產的風險(還是可能會順轉剖,因為羊水過少也沒有發作,只能打催產針,但是這個時候催產針會貼著肚子痛,而且能不能發作也不一定)說了太多的不定因素,最後我選擇了剖腹產。當天晚上我隔壁床的也是羊水過少選擇剖腹,一住進來馬上安排手術,馬上剖腹,我真的佩服她,一點也不害怕,當天晚上因為貪吃我不能剖腹,只能等第二天早上剖腹。當天晚上順產的人特別多,醫院的走廊裡蔓延著產婦的慘叫聲,哭聲。也摻雜著親人們的笑聲。其實我多想是產房裡面的一員。可是沒機會了,有些路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的。當天我睡的特別晚。也特別害怕。



4號,早上起來很早,站在窗口等著護士姐姐來叫我剖腹,心裡莫名其妙的害怕,打電話給媽媽,叫她快點來醫院陪我。然後把我的心情告訴姐妹。緩解我的壓力。10點左右,護士姐姐來給我插上尿管,剃毛🤦‍♀️,帶著我去了手術室,老公簽了一堆文件,醫生問要不要鎮痛棒,我說要,稱了一下體重71kg,我是今天第一個剖腹的,醫生還在準備,我進了手術室,我說好冷,醫生給我說為了防止細菌感染,所以手術室會冷一些,其實我是害怕,想找一下話題聊而已,上了手術檯,

一邊護士姐姐給我打點滴,打完以後叫我側身像🦐一樣拱起來,他說是打麻醉,一共是3針,說會很痛,但是我只感覺了第一針,很多人說打這個麻醉超級痛,但是我覺得不怎麼痛,有個護士姐姐說話特別像我一個朋友,所以我就問她能不能不要走跟我說說話,這樣我就不那麼感覺到痛了。剛說完,腿就一陣發麻,麻藥起作用了,醫生將我攤平,



在我肚子上用棉球消毒,我說好痛好痛好痛,醫生說我是不是太誇張了,消毒也喊痛🤦‍♀️醫生掐我的大腿,確實大腿一點也不痛,可是掐我肚子的時候,我真的感覺到痛,他一邊掐一邊問,痛不痛,我一直說痛,醫生看看血壓,看下我的臉色覺得麻藥應該是有效果的,

為何我還在痛,於是他又掐我一下,我還沒說痛,他的手術刀就切開了我的肚子,我能感受得到有2塊肉往兩邊攤開的感覺,就像看別人切豬肉一樣🤦‍♀️緊接著我聽到剪刀的聲音,能幻想得出他在幹嘛,當時我一直吵,現在已經不記得自己說什麼了,醫生叫我安靜一點,不要打擾到他動手術,其實後面的醫生一直跟我聊天,可是我感覺他只會問我痛不痛🤦‍♀️不一會兒醫生把寶寶取出來了,醫生還說幸虧你沒有順產,羊水已經沒有了,我又清晰的感覺得到她拉線的聲音,我問醫生我能不能哭,當時真的好想大哭一場,感覺這一輩子最委屈的就是剖腹產,醫生說不要哭,哭的話很容易大出血啊什麼的,我就忍住了,我又感覺有些想睡覺,或許睡覺可以解決現在的問題,



可是醫生也不讓我睡,我問醫生能不能給我放一首歌,醫生說可以,可是我又忘記歌名,只能在哪裡自己唱,一會兒,醫生抱著寶寶跟我說是個男孩,還讓我看了一下,碰了我一下,醫生抱著寶寶出去了,我問醫生有多少斤,醫生說8斤2兩還是6兩來著,我已經完全記不清楚了,只記得一個8斤,聽到這個數字,順產的可能性又減少了,還好是剖腹了。醫生縫好針把身上的布取開,瞬間我就開始發抖。一直說冷冷冷。在來給大家說說我的產後恢復,

在醫院住了四天就出院了,回到家後開始了我和寶寶坐月子的生活,餵奶和換尿片是我每天都在經歷的,在這裡提醒各位家務不做不會有多大影響,所以不要急著在孩子睡著後立刻去做家務,而是好好休息一會兒或睡一覺。我懷著寶寶第八個月的時候,我的體重就135斤了,生了寶寶後,孩子睡覺無聊的時候玩玩手機看看頭條,聽一個寶媽說有一種產後,收,復衣穿著很舒適,效果也不錯。



就找到了那個買家,瞭解了一下又是糾結買不買,最終下定決心買了一套,收到貨後就趕緊試穿,別說穿上後體。型馬上就改變了,肚子上鬆垮垮的肉收緊了,肚子看著平坦了好多。第二,也是最重要的,穿上後整個腹部感覺熱熱的,一個月下來,我竟然痩了16斤!



頓時覺得沒有花冤枉錢,貼身穿也很透氣。 就這樣我穿了2個多月,肚子基本收平了,產後140到現在99斤,體重明顯下降。不建議節食和吃減肥現在一直堅持母乳,健康的灰復了,最後跟大家說一下坐月子的經驗:

坐月子“月子病”大盤點

1腰痛

剛生完寶寶,骨盆韌帶在一段時間內尚處於鬆弛狀態中,腹部肌肉也變得軟弱無力,子宮未能很快完全復位,若媽咪猛然彎腰拾撿東西,或因便秘而蹲廁時間過長,便會牽引、拉傷韌帶;同時,因久蹲、久坐,也會造成局部血液循環不暢,使肌肉受壓,出現勞損而引起痠痛。

建議

✔ 減輕腰部負擔:多準備一些柔軟靠墊,墊在腰後;睡眠取左側臥位、雙腿屈曲;禁穿高跟鞋。

✔ 避免經常彎腰

✔ 飲食上多吃牛奶、米糠、麩皮、胡蘿蔔等富含維生素C、D和B族維生素食物,增加素食在飲食中的比例,避免骨質疏鬆而引起腰痛。

✔ 從產後2周開始,在保健醫生指導下做加強腰肌和腹肌的運動,增強腰椎的穩定性。



2手肘、手腕痛、腳底痛

產後適當做家務,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有利於身體機能的恢復。若時間太長,使肌肉一直處於緊張狀態,易出現損傷,"伸腕肌腱炎"和"腕管綜合症",從而引起手臂、手腕疼痛。

建議

✔ 注意手、足部保暖,避免涼水刺激,引發神經炎。

✔ 調整節奏,當肘部、腕部出現酸脹症狀,立即停下休息。

✔ 腕部出現酸脹感時,左、右轉圈,鍛鍊腕部靈活性;腳底板則可用指壓法,直到發熱,但不要太用力。

✔ 多喝牛奶,吃魚類,以補充鈣質。

✔ 局部熱敷。



3盆腔靜脈曲張

妊娠期間,膨隆的子宮壓迫盆腔血管,使血流受阻,產後如果護理不當,盆腔恢復延緩,再加之勞累因素,如久蹲/坐/立,便秘等,會引起盆腔瘀血,形成盆腔靜脈曲張。

建議

✔ 注意營養,避免勞累、受涼而形成瘀血。

✔ 按摩:用手掌在下腹部作順時針和逆時針的圓形按摩及骶尾部的上下按摩,每日兩遍,每遍20次。每天做收縮肛門運動5~6遍,每遍10~20次。

✔ 局部熱敷。

✔ 簡單運動:手扶桌邊或床邊,兩腳併攏做下蹲、站立運動,每天兩遍,每遍5~10次。注意動作幅度不可太大。



4尿瀦留

產後膀胱發脹,排尿點點滴滴不通暢,俗稱尿瀦留。產婦剖腹產後,怕傷口痛不敢排尿,或者產程太長壓迫膀胱,容易引起產後虛弱排尿無力。

建議

✔ 起床活動能促進小便的排出。

✔ 浸泡在溫水浴中。

✔ 熱敷:將熱毛巾或者暖水袋放在腰腹部半小時。



5惡露不盡,下面還有惡露排出,有時還伴異味。過勞,子宮恢復緩慢;子宮炎症;胎盤排出不盡。

建議

✔ 切忌勞累;

✔ 出現發熱症狀,立即去醫院檢查,排除子宮炎和胎盤排出不全的情況。


幸福QK一家


對於這種情況,必須要及時就醫,尋求規範靠譜的治療。

這個時候千萬不能聽信什麼“調理”“偏方”等等。

在中醫上,有一個專病叫“惡露不絕”。又稱為“惡露不盡”。但是否符合符合疾病診斷標準,這個需要醫生判斷。

對於“惡露不絕”這個病,它的證型就分了三個,“氣虛型”,“血熱型”、“血瘀型”,他們用的方劑也不同,另外每個人的體質也有不同,這些方劑還得加減使用。根本不是自學或是“過來人”能夠解決的。

速看醫生。信中醫的可以找靠譜的中醫師診療。



酉醫說醫


分娩過後自己的身體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哪些變化是正常的?

哪些變化是需要就醫處理的?


新媽媽產後各種變化:


1、尿瀦留——排尿困難怎麼辦?

自然分娩的新媽媽,在產後6小時內要特別注意排尿的情況。

因為經過陰道分娩的新媽媽,膀胱在胎兒通過的時候受到了擠壓,同時受到尿道周圍的組織腫脹、淤血或者會陰切口的影響,新媽媽對膀胱的敏感度會降低,容易產生排尿困難。

如果產後6個小時內沒有排尿,應該予以引導性排尿,有必要的話進行導尿。


2、便秘怎麼辦?

由於分娩,媽媽損耗了大量的體液和能量,產後特別容易感覺飢餓和口渴,這個時候可以立即進行能量補充。

最好是吃一點麵條、粥等半流質食物,以防止腹部壓力降低,腸蠕動減慢出現的便秘。


3、產後月經什麼時候來?

生產後,媽媽的體內雌激素與孕激素迅速下降,到第7天可低於正常的月經期水平。

一般沒有母乳餵養的新媽媽,在產後10周就可以恢復排卵,母乳餵養的新媽媽可在4~6個月恢復。

恢復月經比較晚的媽媽,首次月經更大可能有排卵。


4、乳房的變化

新媽媽在產後最初的2~3天,會感到乳房增大,逐漸堅實,並且慢慢分泌乳汁,一般在產後3~4天就開始泌乳了。有時腋下的淋巴也會腫大、疼痛,這是正常的。

最初幾天的初乳顏色較黃,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有免疫性物質和胡蘿蔔素,可以增強新生兒的抵抗力。

一週後,乳汁會變成白色,成為成熟乳,並且分泌量隨著寶寶的需求增多,換句話說就是,寶寶吸吮的越勤,乳汁就越充足。

並且研究證實,寶寶對媽媽乳頭的吸吮還能促進子宮的收縮復舊呢!


5、新媽媽產後惡露

分娩之後,陰道會流出一些排洩物:惡露。

惡露主要是血液、脫落的子宮蛻膜組織和粘液組成的。

正常情況,產後一週內的惡露是鮮紅色的,量比較多。

到了第二週,量逐漸減少,顏色變為淡紅色。往後去逐漸變成淡黃色,量也更少。

一般3~4周就乾淨了。

提個醒:正常的惡露是有血腥味兒的,但是沒有臭味。出現了臭味,就說明惡露異常,要及時前往醫院處理。


6、出汗過多則麼辦?

新媽媽分娩後,除了產後的第一天體溫會高一點點,其餘時間基本都會在正常範圍內,但是可能出現出汗較多的情況。

這是因為懷孕期間,媽媽的身體增加了很多水分,生產完畢這些水分就要以汗的形式排出來。

這是正常現象,不必刻意去減少出汗!


以上,我基本把分娩之後最典型幾個生理變化都講了一遍,媽媽們還有更多想要了解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