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帝王善於寫詩?

洪浩江蘇南通


劉邦、楊廣、李世民、趙匡胤、李煜、朱元璋、乾隆。曹操也寫得不錯就是沒稱帝


倚劍醉客棧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間,可謂是各代人才輩出,有很多歷史名人創作了數不勝數的經典著作,而且各代皇帝在詩詞創作中,均有其風采。

說是最善於寫詩詞,我們第一反應是乾隆帝,康熙爺,他們一生創作數不勝數,但是有才華不看數,在於質量,其實最有才華的另有其人,下面我們來看看。


第一位:

漢高祖劉邦,他其實是市井無賴出身,然而在功成大業,榮歸之時,又想起天下初定,江山未穩,用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達出求賢若渴,穩固江山的需求與決心!他的經典作品《大風歌》也是流芳百世。


第二位:

魏文帝曹丕,在歷史中是耀眼的存在,雖然還迫害過親兄弟曹植,而且政治成就不佳,但是不得不承認是在文學成就很高,很有才華。曹丕的經典著作《燕歌行》,便是最早的最完整的七言詩,在詩詞領域給後世就下了突出的貢獻。

第三位:

南唐後主李煜,善於詩詞書畫,在小時候便自號藝名,以“鍾峰隱者”“蓮峰居士”自稱。他的經典著作如:《清平樂》,表現了作者思念親人,觸景生情,《子夜歌》,表現出李煜及時行樂,不與紛爭的心態,《虞美人》,被貶後創作,表達思念故國之情。還有很多經典詩詞。

小編覺得,古代最能善詩詞繪畫的皇帝當屬李煜,經典作品數不勝數,也是一位有胸懷,有境界的皇帝。

那還有哪些有才華的皇帝,歡迎大家討論。


中國歷史談


歷史上的皇帝,寫過詩的有很多,但要說善於寫詩的,卻屈指可數,其中,我最推崇武皇帝曹操,雖然是被追認為皇帝的,但本身也是開國的,是可以被稱為皇帝的。

讀曹操的詩,可以感受到他那種雄視天下的氣魄和他對世事的感嘆。魏武揮鞭,橫槊賦詩。閉上眼睛,我彷彿回到了漢末,看著各路英雄爭霸天下。這種感覺,是讀正史不曾有的體會。這是曹操詩詞的魅力,一首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你是否體會到了人生苦短,壯志未酬?一種急迫感湧上心頭。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你是否體會到了曹操一統天下的豪情壯志?

早年討伐董卓的時候,曹操寫道--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看到受苦的平民百姓,曹操悲痛萬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對於大漢王朝的衰落,曹操痛心疾首--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

曹操的人生,全在詩裡了。

謝謝閱讀。


木子樹下看歷史


我看昨夜夢迴前輩說得很好,但是乾隆是勤於寫詩,而且還真是筆耕不輟,完全可以開個班——詩歌速成班。甚至可以出本《寫詩,並不是你想的那麼難》。那麼哪些帝王善於寫詩呢?

一、李煜

論詩歌才華,堪稱帝王朋友圈裡排名第一,尤其善於寫詞,人稱“千古詞帝”。很多人給他的評價是做皇帝不行,吟詩作賦確是一流。確實,李煜的詩歌自古以來廣傳頌。詩歌也是來源於生活的體驗,正是處在五代十國那個歷史背景下,特別是被趙匡胤滅國之後,李煜的詩歌內涵才得到一個昇華。他的詩分兩種,當皇帝時,男女情愛,風格柔靡;做了俘虜後,抒發亡國之痛,意境深遠。沒有亡國經歷,他也寫不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樣的佳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二、曹操

嚴格意義上來說,曹操並不是帝王,畢竟他沒有稱帝,一直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他的詩詞才華卻實在值得一說。李白有詩云: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就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其才華不在建安七子之下,甚至更勝一籌。曹操的詩以四言為主,抒發自己的胸懷壯志,讀起來朗朗上口,意氣風發。特別是《觀滄海》《短歌行》《龜雖壽》,千古流傳,膾炙人口。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三、曹丕

說說曹操的兒子曹丕,這可是真正的帝王。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給曹丕造成一個很不好的形象,嫉賢妒能,氣量狹小。實際上,曹丕自幼好文學,於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於五言詩,流傳至今的幾十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其才華名聲雖不及父親和弟弟,但也是建安文壇不可忽視的一位詩人。

燕歌行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

念君客遊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四、趙佶

說趙佶可能大家不太熟悉,說起“道君皇帝”宋徽宗大家會比較熟悉一點。一個比李煜還有生活經歷的皇帝,除了和李師師那些香豔的往事值得一說,趙佶的文學造詣和繪畫書法更是一絕。宋徽宗對繪畫的愛好十分真摯,他利用皇權推動繪畫,使宋代的繪畫藝術有了空前發展。 他還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後人稱之為“瘦金體”,渾身上下散發著藝術家的氣質。尤其是在北方做俘虜的經歷,讓他真正體驗到天上人間的差距,這段時期寫的詩,感受江山鉅變,催人淚下。

在北題壁

徹夜西風撼破扉,

蕭條孤館一燈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

目斷天南無雁飛。

五、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那首《賜蕭瑀》更是千古流芳,意味深遠。

賜蕭瑀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

智者必懷仁。


顧空城


詩詞皇帝前三甲

1.狀元王:南唐後主李煜

李煜詩詞造詣尤深,以詞的成就最高。以國破亡國為界分為兩個創作階段:前期主要反映皇宮生活以及男女愛情;後期反映滅國的悲傷,創作意境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其《虞美人》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傳唱至今。但他統治國家的能力指數太低,終至滅國。

2.榜眼帝:魏文帝曹丕

三國時期魏國開國皇帝,在詩、賦、文學成就突出,最擅長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並稱“建安三曹”。更為值得稱讚的是文學素養極高,作品《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系統性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絕對稱得上兼具稱雄治國和文彩的全能型帝王。

3.探花帝:北宋徽宗趙佶

趙佶有很高的書畫和詩文造詣,代表作《小重山》、《念奴嬌》等。值得一提的是這位皇帝可以說是文藝型皇帝,最為顯著的藝術成就是繪畫和書法,畫花鳥畫自成一體,頗有成就;自創一種書法字體“瘦金體”,在書法史上落下濃濃的一筆。但是,治國理政能力太差,統治期間危機四伏, 農民起義不斷,終被金軍擄掠北上。

另外,曹操沒有稱王稱帝,不符合要求;乾隆皇帝的詩詞作品重數量無質量,流傳作品較少,仍然上不了榜單。


歷史隱士介子推


歷史上有哪些善於寫詩的帝王?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吧!

要說到善於寫詩的帝王,其實有很多的帝王都愛寫詩,也寫了很多的詩詞。

我認為這其中最負勝名的,就是南唐後主李煜了,一個亡國之君,一個被帝王事業耽擱了的著名詞人,

他的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舊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為世人傳唱,流傳幹古!他的詞作,前期倚麗柔靡,帶有很重的後唐"花間派"的習氣,後期多淒涼悲壯,意境深遠。成為宋初"婉約派"的開山之祖,被後世尊為"千古詞帝"。

我推崇的另一位帝王,就是魏武帝曹操。一代梟雄,一生南征北戰,其詩歌的成就也是造詣非凡。曹操的詩歌樸實無華,不尚藻飾,氣韻沉雄,慷慨悲涼,其代表作之一就有我們熟知的《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漢星燦爛,若出其裡。

幸基至哉,歌以詠志。

這首詩,氣勢磅礴,意境悠長,將自己一生的偉大抱負,雄闊的胸襟融匯詩歌中,借大海的形象完美的表達出來。在中國古代文壇佔有一席之地。

還有一位會寫詩的帝王就是乾隆了,

他的詩作不是很著名,也沒留下膾炙人口的作品。但據查,他一生共寫詩三萬三幹多首。從數量上來說遠超多產詩人陸游。從數量上來說,都可以評上"世界吉尼斯記錄"了,可見這位帝王也是很寫詩的了。

還有很多會寫詩的帝王,請大家不吝筆墨在評論區補充吧。


廿一郎聊歷史


隋煬帝楊廣。就是那個修大運河的所謂“暴君”。

大家都知道《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佳作。更是有“孤篇壓全唐”的美譽,但“春江花月夜”這個名字,卻不是他首創。第一次以這樣美的名字寫詩的是隋煬帝。

春江花月夜 其一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春江花月夜 其二

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漢水逢遊女,湘川值二妃。


潮水帶星來二句,和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的氣勢何其相似。

內容看上去並無新意,其實頗有些剛健的佳句,講究對仗和聲韻和諧,雅味正聲。風格是麗而不豔,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風,雅語之氣。

為何要這樣說呢?因為漢代以來,大賦、駢文追求辭藻,有實質性內容的詩文的市場並不好,特別是南北朝以後,宮廷享樂的淫詞豔語越來越多,這一點看看文學史就知道了。

單從這首詩來看,確實是佳作。



墨含章


歷史上要說那些帝王善於寫詩看肯定就屬李煜和曹操了。這兩位帝王詩賦眾多,我相信大多數人看到這個標題心中的第一答案就是他們兩位大文豪了。



南唐後主李煜

他在治國方面實在是一塌糊塗,整日不問朝政只管吟詩做作賦,最終導致了國家的滅亡,他的詩詞我們在上學的時候都有學到過。我們大家都聽過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出自李煜的《虞美人》;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出自李煜《相見歡》。李煜一生作過非常多的詩詞。充分的向我們展示了李煜非凡的詩歌天賦。他那精妙絕倫的詩詞我們現在都能隨口到來。但是他不該忘了自己也是一個皇帝,他不是一個好皇帝,但李煜是一個好的詩人。

魏武帝曹操,

曹操死前並未稱帝。魏武帝是他兒子曹丕稱帝后給他追封的諡號。曹操生前挾天子令諸侯,青梅煮酒論英雄,看不上天下的其他人。雖然不是皇帝但勝似皇帝。相比於李煜,曹操絕對全面發展,治國作詩都是厲害的人物。曹操的詩我們可能瞭解的更多:《龜雖壽》、《觀滄海》。曹操的詩詞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慷慨悲涼,氣勢冠絕古今。一生詩詞數量眾多。



我感覺歷史上的帝王其實很多都善於寫詩,但尤其以李煜和曹操比較有名。他兩人一生的詩賦眾多,並且還很又名,為我們大部分人所知,所以要問那些帝王善於寫詩,他兩個絕對名列其中。


神都醉仙美


歷史上會寫詩的帝王有很多,我個人覺得以下幾位皇帝詩寫得不錯。

1、魏武帝曹操

曹操三分天下,他建立的魏國是勢力最為龐大的,曹操不但能征善戰,文才亦斐然,他寫過《龜雖壽》《觀滄海》《短歌行》等名作,尤其《短歌行》那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成為傳世經典。下面我們看看他的代表作之一《觀滄海》。

觀滄海

北魏: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隋煬帝楊廣

隋煬帝楊廣在很多人眼裡,可能是個昏君,但他開大運河,發明了科舉制度。尤其科舉制度,它是我國教育史上一大轉折點。但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是一個詩人,其代表作《春江花月夜》等。

下面我們看看楊廣的兩首詩。

春江花月夜二首

隋代:楊廣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

漢水逢遊女,湘川值二妃。

失題

隋代:楊廣

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消魂。


3、唐大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被很多人稱為千古一帝,他開創的貞觀之治,成為歷史上少有的盛世。其實,他也是一位詩人,其作品大約有88首,下面,我選一首我個人喜歡的詩抄在下面。

置酒坐飛閣

唐代:李世民

高軒臨碧渚,飛簷迥架空。

餘花攢鏤檻,殘柳散雕櫳。

岸菊初含蕊,園梨始帶紅。

莫慮崑山暗,還共盡杯中。


4、南唐李煜

南唐後主李煜,這可是位流傳千古的詞人。在我看來,他的詩詞水平,是中國古往今來帝王中最優秀的。他的代表作很多人也是隨口詠來。下面,我抄一首我個人最喜歡的作品。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南唐:李煜

簾外雨潺潺,

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

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

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間。


5、清代乾隆

乾隆皇帝在位60年,退休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若非他不想超過康熙的在位時間,他完全能成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乾隆的詩現存四萬多首,這個數字有多恐怖呢?整個大唐,全唐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乾隆皇帝一個人,在寫詩數量上可謂單挑整個大唐。

寫的多了,自然有佳作,下面,我抄一首我個人認為非常不錯的作品。

柳浪聞鶯

清代:乾隆

南渡宋家忘北金,相於絲管樂春深。

新鶯百囀非無意,河北由來有故林。

雖然他的那首“一片兩片三四片”被選入課本,但我個人還是喜歡這首《柳浪聞鶯》。


歷史冷知識鉤沉


歷史上的帝王會寫詩的不少,例如漢高祖劉邦的《大風歌》此詩抒發了劉邦偉大的政治抱負與對國事憂心的心情,由於劉邦是楚地人,詩中也帶有些許楚辭特點。 南唐後主李煜也是一把寫詩詞的好手,但李煜 生於亂世,戰亂不斷,他維持南唐統治15年之久,亡國後思念舊國,一生寫下了不少傳世名篇,就如我們熟知的 《虞美人》 :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清代乾隆寫詩最多,高達四萬首,幾乎與全唐詩相抗衡,他寫詩雖多,詩卻不精,還自造典故


為後人笑話,《除夕》

此日乾隆夕,明朝嘉慶年。

古今難得者,天地錫恩然。

父母敢言謝,心神增益虔。

近成老人說,雲十幸能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