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蜜》之花界與陶淵明的“桃源”兩者間的共性與異性

2018年,由楊紫、鄧倫和羅雲熙主演的熱播大劇《香蜜沉沉燼如霜》講述了男女主虐戀動人的美麗愛情,而楊紫飾演的錦覓成長的家園——花界,則是一個妥妥的世外桃源,與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中的桃源既有共性的相同之處,亦有異性的差異。

《香蜜》之花界與陶淵明的“桃源”兩者間的共性與異性

花界與桃源的共性:以景美、人美兩大元素虛構出來的世界。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陶淵明並沒有花大量的筆觸描繪桃源的風景之美,簡單的筆觸卻描繪出了至美的風景,桃花、芳草、落英,讓人心嚮往之,心不自覺的跟隨漁人的腳步走進桃源。

《香蜜沉沉燼如霜》裡的花界,亦是由花構建起來的王國,有紫藤花、荷花、鳳凰花……花界的水境從裡到外皆是花香四溢。

無論是桃源還是花界都是用花渲染風景之美,除了景美,他們的人亦美,他們的美是一種樸素無憂之美。桃源與花界沒有等級秩序之分,沒有那陰暗的勾心鬥角,人與人之間都是一片赤誠。桃源裡青年男女愉快地耕田勞作,老人小孩怡然自樂;花界中的精靈們每天栽花種草,蕩一下鞦韆,聽長輩們講那些古老的故事,臉上總洋溢著無憂無慮的純真笑容。

花界與桃源的美是一種沒有沾染世俗烏煙瘴氣的純淨之美,裡面的人遠離名利鉤心鬥角的漩渦,以淡泊的心態,純粹地活著,在美麗的自然環境中,獲得自由無憂的安然之樂。

《香蜜》之花界與陶淵明的“桃源”兩者間的共性與異性

花界與桃源的共性:對外界的懼,堅守本地與世隔絕的生活規則。

花界裡的精靈如錦覓等人玩心特重,花界水境裡無憂無慮的生活早已滿足不了她們的玩心,想要到外面世界追逐五彩繽紛的熱鬧。但她們的長輩花界的芳主們不同意。

對於見過世面的芳主們而言,外界是一個危機重重的世界,人與人之間皆帶著面具,在謊言與欺騙中沉淪、掙扎,難覓真心真情。

《香蜜》之花界與陶淵明的“桃源”兩者間的共性與異性

而在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桃源因為地處偏僻,桃源之人逃離紅塵的心,成為一個與世隔絕的絕緣體。

為躲避秦時戰亂,桃源之人的祖先帶領一家老小逃到深山老林處,建造出理想的桃源生活。面對外人漁人的到來,他們拿出自己的熱情款待這位陌生的客人,而在漁人離開之際,叮囑他“不足為外人道也”。

外界五彩繽紛的絢麗讓桃源之人驚歎,但外界改朝換代的紛亂、剝削與壓迫讓他們望而生畏。於桃源之人而言,外界的精彩固然令人嚮往,但守護本地的安寧更重要,讓漁人與外界的世人難再尋其蹤跡。

因對外界危難的懼怕,花界芳主們與桃源之人為阻擋外界危難的侵臨,阻擋外界的汙濁之氣汙染本地的純淨,一個用結界撐起與世隔絕的壁壘,一個因地處偏僻而世人難尋,他們都用與世隔絕的堅強壁壘守護本界的安寧與無憂無慮。

花界與桃源的異性:一個像是母親為孩子建造的溫室,而另一個則像是國君為子民構建的理想國度。

花界,花神保護下的世界,為花界精靈打造的溫室。

花神與天帝太微相戀,最後天帝為了權利拋棄了她,天后荼瑤為了護天后之名逼她跳下了誅仙台。

花神以一顆淡然的心行走於人世,名利於她言皆是過眼雲煙 ,一顆真心被辜負,又先後被他人對名利的貪慾之心所傷。

花神是花界的主人,花界水境中的花草能成精皆得到了她的眷顧,可以說花神算是精靈們名義上的母親。她不希望她庇護下的精靈如她一般被紅塵風雨,那些陰暗的勾心鬥角所傷,不希望親生女兒錦覓重走她的老路,受情劫之苦,被情所傷,做一個無愛灑脫的精靈。

因而花神在元神消散之前,用一身的修為花界的水境設下了強大結界,遮擋外界的風雨,是出自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與不放心的心裡,讓花界的水境成為女兒錦覓和花界精靈無憂快樂健康地長大。

桃源,黎民百姓嚮往的理想國度。

陶淵名筆下的桃源是他嚮往的理想國度,而桃源中的人則是他的化身。陶淵明是魏晉時期的詩人,而那個時候社會經常發生戰爭動亂,人民飽受戰爭和統治者的壓迫和剝削之苦,陶淵明憐憫百姓之苦,痛恨官場的黑暗,名利鬥爭的虛偽與陰暗。

他的《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之人曾受統治者的猛於虎的苛政之苦,對紛亂的黑暗世道感到絕望而逃至深山開闢自己的世外桃源,沒有殘暴的君主,沒有殘酷的剝削制度,沒有刀光劍影的戰爭,愉快地耕田種地,生活和平而安樂。

世外桃源之美,在於與世隔絕的神秘,在於地處偏僻的難覓。它很遠,也很近,就在你的心裡,只是現實難尋。

我們嚮往《香蜜沉沉燼如霜》中精靈們與《桃花源記》中的人們生活在美麗的世外桃源,殊不知這兩處的世外桃源都離不開人為的努力和守護。因為嚮往,因而他們選擇努力建造出自己的世外桃源,小心翼翼守護著世外桃源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