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求有經濟頭腦的人分析實體店經營困難的原因有哪些是什麼?

yaya


實體店經營的真正困難是:我們經營生意的方式沒有跟上這個時代,時代才是你真正的對手。

淘汰的永遠不是實體生意本身,而是落後的生意經營模式以及淘汰還在用落後生意經營方式經營今天生意的人。

其實,大部分人只是看到了生意難做的表象,而忽視了真正的根源,導致很多的生意人總是停留在抱怨。

01

大部分人看到的表面現狀。

1、電商網絡的競爭:很多人總是認為電商搶了實體店的生意。但是,我們為什麼不思考,消費者為什麼更願意選擇在網上購物?相信,你自己也在網上消費過,請問,你自己為什麼會願意在網上購買?從自身的原因進行思考。

2、高房價導致的高房租。

因為高房租,吞噬了實體店生意的利潤。也的確,房租的上升會讓我們利潤下降,也就是導致了我們生意賺錢更難。

但是,這樣的現象已經是常態,而且可能會越來越高,這就必須從我們經營生意的賺錢模式來進行分析,大部分人賺錢思路是這樣的:

利潤=賣價-進價-成本。

在這個基礎上,成本就是:人工費用、房租水電、稅收等等,從發展的常態來講,這些是肯定會越來越高。

賣價又難以提升、進價因為勢單力薄而得不到下降,這個聲音怎麼做?

3、競爭對手的惡性競爭。這個時代是不缺產品的時代,大家的競爭導致了產品的賣價得不到提升,而且還是惡性的價格競爭,價格越來越低。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惡性競爭:同一群人、站在同一個維度、用同樣的方式,搶奪同一批客戶。

這個就是產生惡性競爭的真正根源。要想改變,必須而且也只能改變的就是:站在不同的維度,用不同的方式來搶奪同一批客戶。這就是所謂的降維打擊。

其實,這些我們自己所看到的都是 表面現象。對於我們大家做生意的人來講,我們需要的是瞭解生意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02

生意難做的真正原因:大部分生意人還在用20年前的生意模式操作今天的生意。

大家反思自己的生意經營方式,看看自己是不是還在用這些方式做生意:

1、坐店等客。

坐店等客就相當於靠天吃飯。我們開門迎客,然後就坐在店裡面等著客戶上門。而現在的消費者習慣於坐在床上躺在沙發上購物,不太可能把他們拉回到實體店裡面來。

2、賺產品的差價。

利潤=賣價-進價-成本。

這就是典型的賺產品的差價模式,如果你還在用這樣的賺錢方式來賺錢,錢一定是越來越難賺。

3、死命推銷:還在和客戶討價還價。

現在的生意,你再試試和消費者討價還價看看,消費者可能直接拿出手機拍張照片,轉身就到網上購買了。

如果說你還是在用這樣的生意經營模方式來經營今天的生意,那我相信你的生意一定會越來越難做。因此,生意難做的真的原因是我們自己做生意的方式而不是這個市場。 因為不管什麼時候,任何一個行業,總歸有人的生意做得好,有人的生意做的不好。那麼我們就得反思我們自己為什麼會做不好,別人為什麼做的好?

03

實體店生意的經營方式轉變:社區性質以及社群性質,構建自己生意的“體驗”。

1、大部分的實體店所能覆蓋的消費人群是有限的,大概也就是3~5km的範圍之內的消費者,而這個區域範圍內,做同樣生意的商家可能有好多,這就是造成競爭。

2、實體店與網店的真正區別在於:“體驗度”;未來體驗度高的產品或者服務,生意一定會越來越好做,比如嬰幼兒的產品因為對安全性能要求高,還有就是比如餐飲、美容這些必須在店裡面消費的項目。體驗度低的產品,消費者會越來越傾向於線上購物,因為物流發達,支付保障等等。

3、實體店的生意經營模式轉型:社區性質以及社群性質。

3.1、通過鎖客構建自己的會員群體,記住構建這樣的社群關係:100個鋼絲客戶+1000個粉絲客戶+10000個會員客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區隔競爭對手。

3.2、構建極致的服務:實體店也可以讓自己的客戶利用微信或者其他的小程序,在線上購買支付,也可以直接送貨上門。

3.3、持續提供超高性價比的產品:如果你有足夠量的客戶群體,你就可以利用這個資源,後端整合其他的產品,通過持續提供超高性價比的產品來實現客戶的黏連這個方式也就是突破你賺錢的模式,突破:利潤=賣價-進價-成本的這樣賺錢的方式。

因此,真正難的不是實體生意本身,而是生意思維的轉變。個人建議,僅供參考,關於鎖客、賺錢思維,我的其他文章有過詳細的解釋,可以參考。


華哥說門店生意


....很多人說電商的出現逼死了實體經濟,然後歸咎到淘寶,進而說實體經濟是被馬雲搞垮的。這簡直天大的笑話,可悲的是竟然有一部分號稱專家、經濟學者也這麼說。這道理正如機械的出現,導致大批幹體力活的人失業一樣簡單,是利還是弊根本就不值得爭論。

....有點跑題了,回過頭來說,現在實體店經營為什麼會普遍感到困難?在目前來看,這是多種因素導致的一個結果。

....但是我認為——罪魁禍首是房地產的畸形發展。對應來說就是房租畸高和商鋪商場越來越多。

....先說房租。

....我老婆在加拿大一個小城市的商場裡開了一個服裝店。說是小城市,那是以人口數量來衡量和中國相比,實際上該城已經是所在省的第一大城市了(好像在全加拿大也是在十大城市之內)。這個鋪面的使用面積大約100多平方,10分寬敞。每月租金是多少呢?——含稅2100加元!2100加元在當地是什麼概念呢?以當地最低工資計算,一週上5天班,40小時的全職工作,一個月的薪水大約就是2000加元。也就是說,這麼大個鋪面,一個月的房租和一個最低工資的全職人工的月收入基本相同。還有,當地這麼大面積的民居的話,房租大約是1000~1500之間。

....哦,還忘了說,這2100是全包的費用,水電氣暖物業管理停車費等等,總之就是不會再有任何額外的費用了。

....再看看我們老家,一個五線地級市,在中國城市裡那是沒法排名的,數暈了也數不到我們這小城市。這裡萬達廣場的租金是多少?——每平方米九十幾人民幣,還要加六十幾的管理費。也就是說100平的面積,每個月的租金大概在一萬六七。

...這個對比並不是十分的公平,中間還有很多細節的差異,這裡就不一一描述了。

....總之,我的結論是,關於商業鋪面,加拿大的這種租金顯然更合理。

...在中國,任何一個實體店,房租都是不可忽視的主要成本之一,有很多店房租就是最大的成本。

還有就是越來越多的商鋪和商場分流了人群,弄得誰都活不下去。

房子越建越多,每一個樓盤都要把底下的兩三層甚至四五層拿來做商鋪商場,商鋪雖多,租金卻一點也不會少。空置幾年的商鋪多的是。商業區的分散和沒有規劃,毫無疑問使得實體店的生意更難做。

....房租高企,使得店主不得不提高毛利率以維持運作,這樣推高了商品的單價,就使得網上的同類產品價格優勢凸顯,進一步加劇了實體店的經營困難,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實際上整個房地產價格提高,還倒逼電商平臺也走向畸形。現在大家都有這種體會,作為消費者來說,現在很多網上的東西並不便宜,而且質量還不一定有保證。而作為電商的經營者來說,經營也越來越困難。

....總的來說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因素,比如說短期的經濟不景氣等等。但我認為畸形的房地產業才是整個實體經濟最大的阻礙。


這麼多路人甲


我不敢說自己很有經濟頭腦,自己就是個普通人,但是也想說說自己的看法。

實體店經營困難原因之一是同質化競爭太嚴重。我們的消費已經從短缺時代進入到了過剩時代。過去做生意隨便幹什麼都掙錢,現在可能做什麼都不掙錢。

舉個例子,比如說某個地方剛剛引進一個新菜色,味道不錯,顧客口碑好,回購率高,然後很快其他人就會一擁而上搶佔市場。最後你會發現,這道菜看著都差不多,但是地方不同,價格不同,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興趣也開始不斷降低,於是大家都沒賺到錢。市場重新洗牌,然後能夠停到最後的繼續賺點微薄的利潤。

實體店經營困難原因之二房租太高。實體店選址面臨兩難,如果不是在鬧市區,房租可能會很便宜,但是人流量少,你的生意也會受到影響。如果選擇鬧市區,人流量是很大,你的生意也不錯,但是房租太高,你經常是給業主打工,自己白忙一場。

實體店經營困難之三線上分流,加劇了分化。比如某家飯店,因為開在你家附近,儘管味道一般般都是圖方便,你會三五不時的去光顧,但是有了美團外賣,有了各種速凍食品,你忽然覺得沒有必要在忍受了,不應該對自己好一點。其他的服裝更是如此,線下試穿,線上購買,很多顧客都被分流了。

實體店不會徹底消失,但是必須轉型發展,比如購物娛樂吃喝於一體的休閒廣場,不是讓你買什麼,而是想辦法讓你儘可能的留在這裡,創建新的社交場景。


白水90944696


兩家門店地點人流量和消費層次類似,店面佈局和陳列完全一樣,店內貨物完全一樣。

這樣兩家實體店的年經營額能差多少呢?

能差五倍。

把好的店店長和團隊,直接平移到差的店,三個月後,原來差的店營業額較往年同期能提高近三倍。

區別在哪裡呢?

覆盤好店團隊的日常工作,發現他們好像只做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

  1. 店長對於貨物的銷售量、庫存盤點的更勤。一天可以問四五次某個單品的銷售量和銷售額。庫存最多一天會查兩次。這是差店團隊的數倍。
  2. 店長和店員會提早半小時到店,把地面、路面、貨架、隔板打掃乾淨。
  3. 補貨店長防止臨時賣斷貨,所有補貨選擇在下班後進行。
  4. 推薦貨品的時候更生活化。以顧客感受為主。例如:這款酸甜可口,女孩子們都很喜歡吃啦。今天都賣十幾斤了。(店員一般是40左右女)
  5. 每天保持不同的貨品處於非滿貨狀態,暗示其比較熱賣。
  6. 願意幫顧客一些舉手之勞的忙,比如暫存雨傘、加個包裝袋。
  7. 永遠在價籤打出來後,再給袋子里加一兩顆。
  8. 永遠在顧客付錢後,雙手把包裝袋遞給顧客。
  9. 和周圍商鋪的人走動更多,互送個小禮品、幫忙掃掃街之類的。
  10. 顧客選完商品離開後,會主動關上隔板,防止貨品沾染空氣中的雜質。
  11. 貨架裡的貨品隨時整理,看起來很有秩序。
  12. 顧客對一種貨品感興趣,會主動推薦另外一種類似口味的。
  13. 顧客買了一種貨品,會主動推薦另外一種貨品。
  14. 顧客買了貨品,沒有走出店面,要求退貨退款,基本會同意。但退回的貨品不會當顧客面再擺回貨架。
  15. 找給顧客的零錢是收款箱裡最新的。

智匯元


實體店遇到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客流,沒有人逛街,在我們這個四線小城市裡,只有幾個商業綜合體的商鋪算是有人流的,其他的都不行,那麼沒有客流的原因是什麼呢?更多的應該是一部手機可以解決的問題,大家都不願意東奔西走了。客流量少再加上實體店的價格不得不與電商價格持平,在沒有客流的情況下,利潤降低了,再加上房租,自然實體店就難過了,雖然事實大家都清楚,而且相信很多實體店也試過做直播,做社群,但是效果不理想,能堅持下來的可能不多,至少我們商場裡就沒有。


英傑媽媽


如果沒有這次疫情,傳統線下實體店鋪會在2020年有很好的發展嗎?

其實不然,實體店在2019年,就已經面臨著亟待轉型升級。

由於這次疫情來的突然,把傳統實體店的痛點赤裸裸的暴露啦!

這又不得不提一下,線下實體店鋪的優點,其中一個就是流量大,整個消費量佔比可以佔到80%

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大的客流量,線下實體店鋪留住了多少呢?

令人驚訝的是,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實體店鋪,是沒有自己的用戶數據的!也就是說,他只有前端,沒有後端。

就像手機,只有顯示器,沒有主板,那這個手機能用來幹嘛,照明唄!

換種說法說,就是顧客消費完離開之後,店鋪是沒有任何有效的方式促進顧客復購的。

熟悉電商平臺的朋友肯定知道,什麼是用戶數據?微信有11億用戶,這就是用戶數據。

這次疫情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實體店的優點,線下客流量會在3-6個月內驟減,直接把實體店逼上了絕路。

每次危機的到來都伴隨著機遇,這也是線下實體店鋪轉型的契機。無論您選擇什麼樣的模式經營,都逃不過趨勢。

時代在進步,在變化,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但是這種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們只要掌握了這種變化規律,那在任何變故當中都可以遊刃有餘解決。

線下實體店的變化規律就是由傳統線下經營,部分依託線上平臺經營的模式,利用以構建屬於自己的用戶大數據為核心的經營工具,轉型為線下線上融合經營的模式。

線下經營,大家都懂,線上經營,並不是美團餓了麼這種線上平臺。

我說的線上經營,是真正意義上的店鋪線上經營,每家店鋪都可以成為美團這樣的平臺,他有獨立的店鋪,獨立的數據平臺,每個用戶數據都是屬於店鋪自己的,可重複利用。具有0成本,0抽成,產品即運營的特點。

最大限度的讓線下實體店鋪降本增效,然後搭建屬於自己的商業生態閉環。

如果把店鋪看做是一個生態系統的話,是不是該有植物,動物,微生物。

現在傳統實體店就像只有食肉動物,食草動物的生態環境,一旦食草動物沒了,食肉動物不就餓死了。

好了,就先說這些吧。希望實體商戶抓住這次在家閉門思考的機會,如果你沒有提前思考佈局,等待疫情平息之後,你的日子會很難過的,甚至會吃大虧!


乘雲智慧經營運營總監


實體店經營並不困難,困難的是一部分跟不上商業升級的商家。

不適應互聯網的發展

我有機會接觸過米多面多、墮落蝦、太二酸菜魚相關的管理人員。他們這兩年不僅沒有沒有困難,相反發展的還非常迅速。前兩個的品牌都開到2000家了,而且都是以外賣平臺為基礎發展的。

我經常聽見很多商家抱怨說,外賣平臺怎麼不靠譜,怎麼坑人。但是依然有商家依靠外賣平臺活的很好。對於新事物的牴觸並不能解決問題,想辦法適應商業的發展才是硬道理。

故步自封的商家

可能會有人說我提到的都是餐飲行業,那我們看看零售行業。名創優品、HM、優衣庫、7-11、全家,還有我瞭解的深圳本土品牌百里臣、萬店通都發展的不錯。

而在新零售行業,也有盒馬、超級物種、奈雪、喜茶。

為什麼別人能做到那麼好,而有些人卻不行。喜茶最開始只是江門的一個小品牌,也是用了十幾年才發展起來的。

這裡面的區別就是,有的實體店抓住了商業轉型的機遇,而有的實體店依然故步自封,最終被市場給淘汰了。

所以實體店經營困難,是一部分人困難,不是所有人困難。做商業就得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接受新的理念,不斷地創新發展。

那些所謂經營困難的店鋪,十幾年如一日的經營手段,坐在店子裡面等著客戶上門的思維。哪怕互聯網的紅利放到了他們面前,他們也會不屑的推開。這才是實體店經營困難的真相。


小漁的創業信條


現在實體店生意確實不好做,我們小區附近的店鋪都換了好幾個商家了,生意還是沒搞上來。其實原因無外乎這幾點:

第一,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自從有了馬爸爸的淘寶,人們的消費越來越偏向網上了,無論大小東西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第二,人們的生活節奏太快了,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是比較大的,基本就是兩點一線的生活公司和家裡,很少有時間出去逛街購物,除非是學生和家裡有礦不用怎麼奮鬥的人

第三,開個實體店的成本太高了,現在你開店最大的成本就是房租,要是加盟店的話還要加上加盟費,項目好的話還可以,要是選不對項目每個月只能等著給房東交錢了

總而言之,實體店面臨的弊端太多了,其實對年輕人來說學會怎麼用互聯網創業才是王道,比如說電商行業,投資不大,回報率也比較高,尤其是今年的跨境電商行業,就像淘寶的前期,市場大競爭小,適合年輕人的創業之路。




做跨境電商的小志


從18年下半年開始,我就明顯感覺到大家上關門的店鋪多了,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實體店面經營困難呢?

經濟大環境影響

從GDP增速來看,2019年第三季度,僅僅只有6%,這已經是很多年來的最低點了,並且就今年前三季度的數值來看,還有下降的趨勢,所以,經濟大環境不太好是最主要的原因

電商的發展壯大

近十年來,電商的發展超出了人們的想象,雙十一一天,天貓的交易量就超過了2600億元人民幣,不只是規模,電商的服務也在快速提升,比如:我大西北地區十年前從網上買個至少要一週時間才能到手裡,可以現在京東的自營也能做到211送達了(早上11點前下單當天送達,11點後下單第二天送達),前幾天從京東上買了部小米電視,和送貨的人攀談說是今天一天光家電就有近200件要送裝的,不知道在這個小縣城所有的買家電的實體店一天能不能賣出兩百件

消費的萎靡

擠佔消費市場,這個功勞主要要歸功於房地產的火熱,身邊好幾個同事,月入也要上完了,可以也沒錢花,為什麼呢?月供要5000多塊,剔除月供,就剩下5000塊,一家一個月的開支,也剩不了多少了,所以,房地產絕對是抑制消費的最主要原因,消費沒有了,還要實體店做什麼。

實體店沒有價格優勢

同樣的東西,實體店的就要貴,除了各級經銷商層層加碼,還有人工、房租水電等等都是成本,羊毛出在羊身上,必然導致同樣的東西,實體店要比網上賣的貴,再加上大家都沒錢了,自然會找便宜的東西,網購自然成了第一選擇。


實體店的出路

實體店


經濟觀察哨


首先想到的是網店的。電商對實體的影響的確很大但不至於如此之大。現在農產品生鮮市場也大幅下滑,生鮮農產品受電商影響非常有限,主體消費不可能脫離超市和農貿市場。這說明一個問題,實體店經營困難不止是因為電商,當然電商也是有影響的,比如對手機和衣服鞋子等等行業影響非常大。我覺得以下幾個原因綜合起來比電商影響大得多

第一當然就是房地產啦,房價上漲就是意味著人民幣貶值,手裡有點錢的人都會考慮房產投資。不言而喻人民幣貶值對高負債的人非常有好處,所以他們即使手裡有錢能全款買房也會多買一套讓自己最大限度負債。原本的高收入家庭因為負債還貸的硬性支出的原因肯定會消減其他開支,消費就這樣降級了。

第二就是中國的城市化把原來密集的人口逐漸稀釋了,雖然大家覺得開車還是堵,但是因為原來坐公交車的人買車了,人口稀釋了實體店生意理所當然的會難做

第三就是城市工廠外遷,很多做餐飲的老闆可能會深有體會,工人的消費能力其實不差,因為人多市場大,外遷後做餐飲小吃的就跟著倒閉了,對其他行業影響也大。

電商這個行業必須要有個度,在這個度內對社會有好處,但任其發展就會變成經濟癌症,必然要了整個經濟的小命。電商長期發展最終對導致國民失去逛街這個愛好,消費者不逛街有目的購買商品就是一種直接的消費降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