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和德行,家長們如此選擇令人堪憂

筆者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則消息:江蘇某市一位老師體罰學生,把孩子的臉都打紫了,涉事老師被依紀依規處理。可是,沒幾日,近50名家長寫請願書,聯名簽字按手印,懇請安排涉事老師重回班級正常上課。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分數。這名體罰學生的老師能夠把班級分數的排名提高到年級第一,而她走後,班級的考試排名又降回到原來的全校倒數。


分數和德行,家長們如此選擇令人堪憂


分數和德行,家長們如此選擇令人堪憂


請願的家長們這樣做,無非是覺得:分數比德行更重要。如果這位老師又回到班級繼續教學,那麼,班裡的學生可能會產生這種意識:只要分數高,打人都可以。這種不重視德行的“唯分數論”很容易產生兩種人:

一種是高分低能之人,若再無德,那就是“廢物”。對社會做不了什麼貢獻,在家裡只知道“啃老”。這樣的人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有的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就在家裡白吃白喝,成天打遊戲消磨時光,理所應當地繼續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逍遙日子。問父母要錢要不到時,便會辱罵,甚至毆打父母,這種無德低能的“廢物”培養出來有什麼用?純粹是給自己添堵的。

分數和德行,家長們如此選擇令人堪憂


另一種是高分高能,無德之人,這類人是“危險物”,並且越有能力越危險。比如電腦黑客,頭腦聰明,也有才能吧,就是不幹好事,他們一使壞就能使計算機“中毒”,破壞力極大。

關於無德的危害,身邊的例子也不少。比如一些騙子,騙感情騙錢財,腦子靈光得很,完全掌握了人們的心理,否則也不會屢屢得逞了。你說,這樣的人算是有“才”吧,但這個“才”不用在正道上,說白了還是缺“德”造成的。

分數和德行,家長們如此選擇令人堪憂


綜上所述,做人還是要“德為先”,沒有德,要麼是“廢物”,要麼是“危險物”,只有“德才兼備”才能為社會所用,為祖國做貢獻。德行和分數,哪個更重要?明白人心裡早就有答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