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當打之年》為什麼不邀請老一輩歌手了?

《歌手.當打之年》單看這個名字就很有意思。昨晚官方又公開了首發陣容,《歌手》果真是鐵了心不帶老一輩歌手玩兒了。

總的來說節目最大的改變就是其徹底捨棄了老一輩歌手。芒果臺為什麼要這樣做?這其實與當今華語樂壇形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這篇文章,我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聊聊這個話題。

《歌手.當打之年》為什麼不邀請老一輩歌手了?

圖片來自《歌手》

一、天王天后的全面熄火

早在2017年,華語樂壇的天王天后就集體走向了暗淡。主流音樂的地位與影響力日漸式微,大牌歌手發專輯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熱度與號召力。放在今天,似乎已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主流音樂,那些天王天后反倒成為了小眾歌手。

偶像經濟與短視頻這兩件2019年最火熱的行業間接改變了音樂市場,這並不是偶然,而是傳統媒介在大眾傳播中進一步失語的結果,偶像經濟靠粉絲的無限熱情在網絡上呼風喚雨,這是時代發展中媒介分化與受眾圈層化進程的必然。短視頻行業則帶火了無數網絡歌曲,這些歌曲靠著數以億計的真實群眾霸佔著各大音樂榜單的前十。

用最簡單的話講,就是上世紀的天王天后們在這個時代已經失去了流量。《歌手》作為一檔綜藝節目,同時也是芒果臺最招牌節目,其中利弊得失它們肯定算得比我清楚。

《歌手.當打之年》為什麼不邀請老一輩歌手了?


二、老一輩歌手的不思進取

應該有不少朋友看完第一條就忍不住罵偶像了。當我們真正中立的宏觀這件事兒時,你會發現老一輩歌手的現狀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們自己而造成的。

在我看來,華語樂壇的絕大多數老歌手是不思進取甚至倒退的。我想了一夜,上世紀的老歌手們,如今依舊與時俱進的只剩下林憶蓮,張惠妹,周華健,陳奕迅等人。其餘的要麼在吃十幾年前的老本,要麼到處去選秀節目裡當評委。

當我們放眼世界,惠特尼休斯頓,瑪麗亞凱莉,甚至邁克爾傑克遜,這些真正的世界巨星們從未停止過與時代的追逐。瑪麗亞凱莉去年還發行了一張十分前衛時尚的專輯。這些歌手擁有著世界最高的榮譽與地位,都不斷提高自己,以防被時代淘汰。華語樂壇的老歌手們該情何以堪?

《歌手.當打之年》為什麼不邀請老一輩歌手了?


三、電視媒介轉型艱難

電視等傳統媒介已經衰落,如今真正每天守著電視頻道看的,別說是年輕人,我爸媽都不看。電視媒體轉型談何容易,唯一的辦法就是從偶像經濟與網絡大眾的身上吸取流量。

於是,他們找來了華晨宇,周深打通偶像階層,毛不易打通網絡大眾階層,蕭敬騰和徐佳瑩留住傳統唱片階層。昔日的天王天后們肯定不具備這種能力,而且不止歌手不具備,粉絲也同樣不具備。朋友們可別小看了那些偶像的粉絲們,那些擁有專業打投能力,如同一個微型社會的偶像粉絲群體們。其100個人的傳播打投能力,就足以超過老一輩歌手的10000個粉絲。

《歌手.當打之年》為什麼不邀請老一輩歌手了?


四、冠軍給還是不給?

除了第一季的歌王羽泉,此後幾季的歌王往往在第一期播出時就能猜到了,因為大家都知道,最後奪冠的定是樂壇地位與資歷最高的那一個。

這就是被大眾所默認的潛規則,但每個人都覺得應該如此,不該反駁。自從節目請來林憶蓮後,我就想象不到今後還誰可請?鄧麗君嗎?直到第六季Jessie J以跨次元的碾壓態勢出現在舞臺上,最終成功奪冠。但倘若那一季的對手不是汪峰而是劉歡呢?可當劉歡真的千呼萬喚始出來後,人們才發現原來劉歡也只是走個過場,整季都沒能拿出一個high點。

《歌手》只有真正捨棄老一輩歌手,才可以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否則那一切礙於情面的抉擇,都會成為埋葬這檔節目的石頭。

《歌手.當打之年》為什麼不邀請老一輩歌手了?


五、選歌手更多元化

不得不說這季《歌手》的選人真的很明智。每個人分別代表著不同的風格與領域,揹負著不同的身份與標籤。

  • 華晨宇

流量明星的代表,在選秀偶像超時運轉的生命週期的末端,瞬間爆炸,成為了流量與質量最均衡的歌手。

  • 袁婭維

華語歌手最接軌歐美的代表,年輕女歌手裡唱功數一數二,音樂意識與原汁原味的歐美風格相融合,簡直就是這個時代的李玟。

  • 徐佳瑩

華語經典芭樂的代表,如今唱芭樂的歌手們,要麼唱得太土,要麼唱的不像芭樂情歌,所以徐佳瑩理論上是樂壇的稀缺資源。

毛不易:有著廣闊前景的華語新生創作歌手,相對於其他人來說,他屬於唯一一個全階層通吃的歌手,無論網絡小視頻,還是小資咖啡店都有他的音樂。

  • MISIA

發聲技術不亞於黃綺珊,但音樂意識與品味卻是國際化的。這些年,我們都忽視了日本音樂的力量。但在世界上J-Pop遠比K-Pop有地位的多。世界上最一流的音樂大師級人物裡,日本音樂人們依舊不可小覷。

  • 蕭敬騰

華語唱片時代最後一波歌手,且難得的在這個時代成為了遭梗大神。

關注我的朋友應該知道,我曾在去年《歌手》結束時寫過這樣一句話:“這是樂壇上個時代的最後狂歡,即便他們分崩離析,迴天無力。也許對於一個樂壇來說,這是時代趨勢與流行規律決定了這一切必將結束,而新的局面即將到來。”那今天,我們可不可以說看見了新時代的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