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除道》人生要像放風箏,心存高遠,腳踏實地

最近聽了樊登老師講的《掃除道》,深受觸動,整潔的環境能消減內心的浮躁讓人變得謙虛,提升覺察力,培養感動之心,學會感恩,以及磨練心性。

作者鍵山秀三郎,六十年如一日地踐行掃除,通過打掃這件事情,影響了很多人,包括公司的壯大。尤其說到作者自己,一個企業老闆主動打掃衛生,每天堅持,從而影響了公司員工,之後員工早上一起打掃衛生,然後八點鐘他們聚在一起吃早餐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

他認為,清掃一個地方,就賦予了其生命,掃除者將受益於它。

《掃除道》人生要像放風箏,心存高遠,腳踏實地

樊登老師為我們講了一個在他媽媽身上發生的真實故事。年輕的媽媽被調到新的學校做校長,整個學校的升學質量非常的差,校風也是倒數的,但是這個美女校長沒有一上任就解決學校校風問題,而是首先自己親自動手清理了學校的廁所。

在當年,這個學校的廁所還是室外旱廁,很簡陋,尤其下雨天的時候,廁所裡面的大便小便就會流到地面上到處都是,那場面真是不忍直視,更別提趟著糞水去上廁所了。

作為校長的她,親自用手摳糞坑。經歷一番大修整,廁所煥然一新。神奇的是,學校的校風也跟著大變樣,也達到了升學要求。

無論做什麼,別人最最不願乾的事,首先自己要承擔起來,這是調動他人工作積極性的前提。

目標沒有變,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向著目標。

《掃除道》人生要像放風箏,心存高遠,腳踏實地

作者在書中闡述了掃除道的五大好處。

1.使人謙虛

作者認為,為人的第一要務,就是謙虛。而實現謙虛的捷徑是清掃廁所。他說,從未見過樂於掃除的人是個傲慢者。而那些堅持掃除的人,都變成了謙虛的人。

謙虛的人,擁有更和諧的人際關係,也更容易獲得幸福的人生。

2.讓人成為有心人

成為有心人,需要敏銳的覺察力。作者說,廁所掃除能提升人的覺察力,讓你成為有心人。打掃中,關注每個細節、步驟的操作,有助於培養細膩的感知力,有助於推動所做之事井然有序地進行。

3.孕育感動

作者說,有感動才叫人生。一個人聰明、有錢、出自名校,也許會讓人佩服,但無法讓人感動。而放低身段打掃廁所,則是孕育感動最好的實踐。

同時,他也說,要想收穫感動,並不限於掃除。只要全力做好身邊小事,也能收穫感動,並感動他人。

4.萌生感恩

有位女士問作者,說自己沒有幸福感,所以無法感恩。作者回答,有這種想法的人,一生都不可能幸福。人不是因為幸福才感恩,而是因為感恩才幸福。

他說,通過打掃廁所,能鍛鍊人豐富的感受,讓人懂得感恩細小事物。感恩細小事物的人,會人為地縮小痛苦和煩惱。反之,不能感恩細小事物的人,則會人為地放大痛苦和煩惱。

5.磨礪心性

廁所清掃,能讓人的心靈變美。

作者認為,掃除時,人不可能一邊打掃,一邊思考怎麼騙人害人。尤其是把一間髒廁所打掃乾淨時,人的心靈也會變得純淨。人心純淨了,就更容易看清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這樣的人,不會感到不安,不會自尋煩惱,心性也就得到了磨練提升。

特別是身處逆境的時候,把周圍打掃乾淨,會給自己一種得救的感覺。

《掃除道》人生要像放風箏,心存高遠,腳踏實地

俗話說,知道的是理,行出來的才是道。

理想很美好,但只有行動起來,它才可能實現。

本書不只傳達了掃除道的價值,更告訴人們,無論做什麼,都需腳踏實地、凡事徹底。

正如作者所言,再小的事,一旦徹底做好,它便能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