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星斗論中國兵法謀略問題 二

胡星斗論中國兵法謀略問題(二)


胡星斗論中國兵法謀略問題 二

導讀:

  中國兵家之父應是姜太公。司馬遷說:“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謀,皆宗太公為本謀”,又說,滅紂前,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計謀居多”。

全文約1841字,預計閱讀需要4分鐘


胡星斗論中國兵法謀略問題 二


反思姜太公

  中國兵家之父應是姜太公。司馬遷說:“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謀,皆宗太公為本謀”,又說,滅紂前,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計謀居多”。

  胡魚研究姜太公,發現他是中國政治軍事謀略的典型代表,反思其思想言行,獲益頗多。

  姜太公,名望,字子牙,其祖先在堯舜時做過大官,因與大禹一起治水有功,被封於呂(今河南南陽),因此部族又以呂為姓。姜太公年輕時在殷商朝廷做官,因屢次勸諫帝紂不聽,反被忌恨,於是他逃到東海之濱,垂釣於尚湖(以他的名字命名,位於江蘇常熟縣境內)之畔。後來,姜太公又回到中原,尋訪有為明君。在這期間,為生活所迫,他先在商都朝歌屠牛賣肉,後又到孟津開鋪賣食。直到七十二歲時,姜太公聽說周文王為仁德之君,他便西奔到達歧山腳下。不久後得知,周文王經常到渭河北岸打獵,姜太公於是天天到渭河釣魚,等待著遇到文王的機會。這是一個類於守株待兔、相千里馬的故事。一天,文王的車馬果然浩浩蕩蕩地驅馳而來,此時,姜太公不但不起身拜謁迎送,反而故意看也不看一眼,此舉引得周文王下車主動與他攀談。文王問道:“你樂於釣魚嗎?”姜太公答道:“臣聞君子樂得其志,小人樂得其事。今天,我垂竿而釣,與此十分相似,並非樂於釣魚”。文王又問:“釣魚與志趣有什麼相似之處?”太公答道:“操釣在手,有三種權謀變化:有以厚祿竭人才智的權謀,有以視死如歸精神鼓勵士兵的權謀,有以高官顯位降服能人的權謀”。姜太公一邊說,一邊觀察文王,見文王正洗耳恭聽,態度謙虛,並且對陌生人的高談闊論毫不介意,他便繼續侃侃而談:“只要魚吞食誘餌,就會受到魚線的牽制;同樣的道理,只要給大臣以厚祿,他就會屈服於君主。所以說,以餌取魚,魚可殺;以祿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國,國可報;以國取天下,天下可畢”。一席話,打動了文王的內心。倆人越談越深,大有相見恨晚之感。從此,年屆古稀的姜太公得以施展抱負,運籌其經天緯地的韜略。

  姜太公真不愧為中國謀略之先祖!他以高官、厚祿、精神三者籠絡使用人才,充分利用了國人人性――世俗、迷戀官祿的弱點,攖得了人心。不過,他以及歷代統治者的所謂“愛才”都太過功利主義,都是為了達到統治天下的目的,並不是真心的,因此,他也時常流露出對英雄豪傑的殺戮思想。 

  在《六韜》一書中,太公認為王者應做到韜光養晦,威而不猛,胸懷天下,清靜無為,他說:“夫王者之道,如龍首,高居而遠望,深視而審聽。示其形,隱其情,若天之高不可極也,若淵之深不可測也”,又說:“大智不智,大謀不謀,大勇不勇,大利不利”,“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猛獸將博,弭耳俯伏;聖人將動,必有愚色”。這是多麼富有中國特色的高深謀略呀!帝王要象龍,高高在上,變幻莫測,讓人感到神秘、恐懼,情不自禁頂禮膜拜;中國從古至今的統治者不正像紅衣主教一樣言行詭秘、心狠手辣嗎?中國人運用智謀、心計之爐火純青,竟達到了“不智”(看不出運用了智慧)、“不謀”(用謀於無形之中)――即不留痕跡的最高境界;並且善於運用“卑”、“伏”、“愚”欺騙對手。

胡星斗論中國兵法謀略問題 二

  姜太公還推崇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柔武戰略,提出了分化瓦解打擊敵人的許多具體措施以及戰術。他說:“善戰者,不待張軍;善除患者,理於未生;善勝敵者,勝於無形。上戰無與戰!”他指出應“親其所愛,以分其威”(拉攏對方的愛臣以瓦解他的威權),“收其內,間其外”(收買敵人朝內大臣,離間敵人朝外將帥),“外亂而內整,示飢而實飽,內精而外鈍。一合一離,一聚一散,陰其謀,密其機,高其壘,伏其銳”,“欲其西,襲其東”。這些謀略之高明,在現代西方兵書中也幾乎無出其右者!讓人感嘆中國人之聰明!只是但願國人不要把“陰其謀”全都用到了社會生活中。

  胡林翼說:在傳說為姜太公所作的《三略》一書中,太公闡述了重用賢才的思想――“夫主將之法,務攬英雄之心”,“羅其英雄,則敵國窮”,“治國安家,得人也;亡國破家,失人也”。但是,他也表達了對有才幹之士的抑制甚至殺戮的思想,如“豪傑低首,國乃可久”,“敵國滅,謀臣亡”,這些可以說是富有中國特色的屠戮功臣的謀略,劉邦、朱元璋按此教導幾乎殺盡了開國文官武將!

  蔡鄂說:《三略》重視運用獎賞和懲罰兩手,所謂“香餌之下,必有懸魚;重賞之下,必有死夫”,“軍以賞為表,以罰為裡”。我總覺得這種“賞”也是利用了人性弱點的陰謀,這種“罰”也是“殺貴大,賞貴小”的權宜之計,而不是尊重人、尊重軍法。姜太公雲“非陰謀無以成功”,看來中國人做每一件事都充滿了陰謀詭計。

  姜太公不愧為中國人的導師!(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