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人,怎麼選一個靠譜的公司?


外貿人,怎麼選一個靠譜的公司?

有相當一部分朋友,對自己的職場發展很不明確,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真正在意什麼?

這樣的後果往往就是:等到真正要選擇一份工作的時候無比迷茫

常常有朋友拿著幾家公司的offer來找我,簡單的把幾家公司情況一說,緊接著再發出靈魂兩問

“冰大,你說我要不要跳槽?

冰大,我應該選擇哪家公司?”

但說實話,僅憑三言兩語,我是沒辦法替大家做選擇的,不過趁著這個機會,我可以和大家講講,在選擇公司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哪些方面?

01

感覺公司快倒閉去or留?

還是先從身邊的真實案例開始說起,我們先來看看一個朋友的問題:

毅冰老師,您好,我有個問題想請教您一下,我在現在這個公司已經呆了4年,一直在做跟單工作,目前還沒有獨立開發過客戶。

最近一年來,公司的訂單不是很多,產線也不忙,另外,我們的一個核心客戶目前又找到了另外一家供應商,和他們相比,我們沒有一點價格優勢。

如果這個客戶做不下來的話,我感覺我們公司很有可能要倒閉了,所以現在我有了離職的想法。前段時間去面試了兩家公司,覺得都還可以,我現在很糾結,如果真的要離職,心裡也有很多的不捨。

而且我也不知道這兩家公司該怎麼選擇,想先來聽聽您的意見。

先把這兩家公司的具體情況和你說下吧:

首先是公司A

有業務經理帶新人,通過阿里巴巴和展會開發客戶,需要運營阿里平臺,質檢有專人負責;

對業務員表現好的會獎勵出國遊,單雙休輪流制,打卡上班制;

B公司

沒有業務經理,有阿里平臺和展會資源開發客戶,有專門運營阿里平臺的人員,質檢也有專人負責;單休制,上班未執行打卡,彈性上班時間,去年出口額2000萬人民幣。

希望你能幫我分析一下。

02

多久可以成為一個成熟業務員

其實一開始,我聽到這個朋友的描述就覺得有點奇怪,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出來。

當時我是這麼回覆他的:先不說你這個公司去或留的問題,你沒有說你目前的待遇,以及你覺得可以跳槽的下家的情況,所以我也沒辦法替你做判斷。

但你一定要知道一點:

如果你還在糾結去留的話,留肯定有留的好處

,就像你覺得公司都要倒閉了,但你依然在掙扎要不要離開。

此外還有一點,不知道是不是我多心,你說你在這個公司已經呆了3年,但還是隻在做跟單的工作。

我不太理解的是,你是想做一份跟單的工作麼?還是因為你沒有客戶所以只能做跟單的工作?

我認為,如果一個外貿公司呆了4年,除非你只想跟單,不然的話,應該就可以成長為一個獨立的業務員了。

那既然是獨立的業務員,就不會因為一個核心客戶丟失而考慮去留的問題。

如果你產品有優勢,你對這個領域理解也到位,那你自然可以找到一些替代的客戶。

03

只做跟單沒前途嗎

後來呢,這位的朋友的回答也確實印證了我的猜想。

他這麼回覆了我:感謝冰大老師的回覆,被您講的我臉上火辣辣的,確實我的工作一直只是跟單。

我自己也想努力開發一些客戶,但很可惜,工廠也捨不得在平臺上花錢,我只能自己摸索了。

我不知道我的獨立開發客戶的想法對不對,但是說實話,如果可以,我還是挺想留在這家公司工作的,不想再換新工作,因為適應新環境是很麻煩的。

您提到了跟單,那我想問,是不是做一個小小的跟單員沒有什麼出息呢?

04

選擇公司的幾個要點

坦白講,任何崗位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跟單員也可以把單跟的很好。

國內可能對跟單這塊兒的職業路徑不是很明確,但如果是在外企,那都是有專門的跟單總監的,他們的核心工作就是——

除了不開發客戶,有訂單來了以後他們會把單子安排的妥妥當當,質量跟著有保障,手上的工廠資源也可以合理的調配...

這些都是非常稀缺的能力

的確換工作的確比較麻煩,但你現在應該考慮的是在這家公司裡,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你過的更好一些?

如果這個客戶走了,會對你的工資和收入有影響麼?

如果沒有的話,那你還是跟好你的單就行了;

但如果有的話,那就要考慮是否你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填補收入上的差距。

但如果這些都行不通的話,那我想你可以考慮一下別的平臺。

至於這兩家公司怎麼選擇,我不能直接告訴你答案,只能根據你提供的情況幫你做一些分析。

我看你沒有開發客戶經驗,但有很強的跟單經驗,不知道你未來是準備做開發客戶呢?還是繼續做高級跟單?

如果做跟單的話,這兩家公司,你需要比較的有

以下三點

第一:公司對接工廠的流程是否完善、

第二:工廠的做貨質量是否ok(這個決定了你未來工作到底有多辛苦)

第三:這個公司對於跟單員的薪酬制度及上升通道是否完善。

我知道很多國內公司,跟單員是不給提成,而只給固定工資的,那這樣的話,會很打擊跟單員的積極性的。

如果你接下來想做業務員的話,我也把我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排序給你:

第一:產品競爭力(價格、質量、核心工廠配合度、公司付款制度)

第二:薪酬提成

第三:直接領導培訓

第四:工作流程輔助制度

如果你自己不會主動開發客戶,可以在薪酬制度後,再添加一個是否分配詢盤資源

這麼排序的原因,是因為如果你的產品很有競爭力,那至少你有了跟開發客戶的基礎;

不然如果客戶告訴你再你隔壁的公司,價格比你便宜15%,那你就需要在其他方面付出至少150%的努力,才有一絲絲的可能性搞定客戶。

上面這些方法,不只是這位朋友,大家都可以參考參考。

不過我需要說明一點,這裡的排序我純粹是按是否能掙到更多錢來看的,但不同的人,對工作的目標不一定是一樣的。

也許有的人需要有一個穩定的環境;有人需要有雙休休息;有人更在意補貼和額外獎勵;這是一個多維度的考慮。

所以經常有朋友拿著簡單的公司情況來問我,在哪家公司更有發展?

我是不能替大家做選擇的,但我希望能夠思考兩個問題

對你來說,發展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在發展中, 你可以付出和承擔的代價又是什麼?

想清楚這兩個問題,再看我給你的排序,也許你就有答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