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的“遠親近鄰”小熊貓

寶興縣不僅盛產大熊貓,也盛產小熊貓。小熊貓可不是大熊貓的幼崽,而是與大熊貓同域分佈的一種野生動物,是大熊貓重要的伴生動物、“鄰居”。

小熊貓與大熊貓曾一度共同擁有“熊貓”“貓熊”之名,從生物分類上看,兩者只能算遠房親戚。大熊貓最早從寶興走向世界,小熊貓則最早從寶興走進我國的動物園。

大熊猫的“远亲近邻”小熊猫

中國西部博物館陳列之中華白熊之自然環境

大熊猫的“远亲近邻”小熊猫

《北京動物園史畫》中的插圖,介紹動物園最早展出的小熊貓來自寶興。

大熊猫的“远亲近邻”小熊猫

愛攀樹的小熊貓

大熊猫的“远亲近邻”小熊猫

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國雜誌》中大熊貓和小熊貓的插畫

“熊貓”這個名字原本屬於小熊貓

1821年11月,既是士兵又是自然學家的英國人霍奇森在棲息地發現小熊貓,即對其進行科學觀察與描述,完成了第一份關於小熊貓的論文,並把論文寄給了倫敦林納安協會。根據小熊貓的叫聲,霍奇森把小熊貓稱為Wah(“哇”或“喔”),還準備將其作為學名。霍奇森是第一個在棲息地見到小熊貓的西方人,本來能為小熊貓命名,但陰差陽錯,他的論文1827年才在《林納安協會學報》上發表,此時小熊貓已被法國動物學者弗列德利克·居維葉命名。

1824年,弗列德利克·居維葉看到來自喜馬拉雅山南坡的小熊貓標本後相當激動,根據它火紅光亮的毛皮把它叫作“火紅貓”,因此以希臘文中“火焰色的貓”(Ailurus fulgens)作為其學名。他把小熊貓歸類於浣熊,因為它們頭部、牙齒和尾巴的形狀與浣熊相似。直到1977年,《自然》雜誌還把小熊貓和浣熊歸於一類。之後,由於它們和熊貓DNA近似,小熊貓開始被歸類到熊類。Panda最早指的是小熊貓,這個詞來源於尼泊爾當地的詞語,意思是“紅色的貓、狗”,指的就是如今的小熊貓。Panda與另一英語複合詞匯Catbear同義,漢譯“貓熊”。

1869年,戴維在鄧池溝首獲大熊貓標本,認為屬於熊類動物新種,於是根據皮毛的顏色特徵,將它定名為黑白熊(Ursusmelanolcucus)。

1870年,法國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主任米勒·愛德華茲研究後指出,那不是熊類動物,而是相似於1824年發現於喜馬拉雅山南麓,英文稱之為Panda的另一種動物。西方人為區分先後在亞洲發現的兩種Panda動物,稱發現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一種為little panda或red panda,而稱發現於穆坪的一種為giant panda或panda。不久,我國便分別有了小貓熊、紅貓熊、大貓熊、貓熊的漢語譯名。

大熊貓的稱呼原是相對於小熊貓而俗稱,但是大熊貓遠比小熊貓有名,所以單講“熊貓”時,漸漸變成專指大熊貓。

大熊貓與小熊貓共生共榮

小熊貓屬於食肉目、浣熊科、小熊貓屬,而大熊貓屬於食肉目、大熊貓科、大熊貓屬,所以小熊貓與大熊貓的親緣關係較遠,最多隻能算遠房親戚。

雖然小熊貓和大熊貓親緣關係較遠,二者卻有著“趨同演化”。兩種動物同屬食肉動物,但卻以食素為主,食肉為輔,主食為竹子。由於竹子的營養低,且它們無法消化大部分植物纖維,所以只能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吃大量的竹子。為了握竹子,小熊貓和大熊貓的前肢都長著一根“偽拇指”。

小熊貓有兩個亞種:指名亞種和川西亞種。

指名亞種全身為棕紅褐色,臀背部有鮮亮的橙黃色毛尖,額部為淺黃棕色。尾部環紋為紅褐與黃白色相間,分佈於西藏、雲南以及尼泊爾、不丹、印度東北部等地。

川西亞種僅分佈於四川省,全身為深紅褐色,臀背部沒有鮮亮的橙黃色毛尖。額部色較深,為棕紅色。四肢為黑褐色,有的黑色區域可延伸至肩部,尾環為紅褐色與黑褐色或黃白色相間。

兩個亞種相比,川西亞種的體型稍大,顏色較深,更顯得可愛。

我國小熊貓與大熊貓分佈區域重疊,可以說有大熊貓的地方,一般都有小熊貓。

20世紀30年代,英國人創建的上海博物院開始展出大熊貓標本和小熊貓標本。放置於樹枝上的是小熊貓標本,大熊貓標本則放在岩石上,岩石周邊及背景是竹林,以生動形象的效果展示大熊貓和小熊貓生活在川西高原的生活場景。之所以把兩種動物放在一起,是因為當時認為它們是介於熊和浣熊之間的動物,都被稱為“貓熊”,親緣關係較近。

1936年,周建人編著,商務印書館發行的《哺乳動物圖譜》中“大熊貓和小熊貓”部分的彩色插圖和《中國雜誌》中關於“大熊貓和小熊貓”的彩色插圖,均是根據展覽場景繪製而成。這種展出形式被國內其他博物館採用與模仿。

1944年12月,誕生於重慶市北碚區的中國西部博物館(重慶自然博物館的前身,由中國西部科學院等機構發起組建)是我國較早展出大熊貓標本的機構之一。博物館的動物標本共陳列7個房間,其中一間為“中華白熊自然環境”,有文獻這樣記載:“白熊及小紅貓熊為川康特產,名傳全球,本館所藏二者之剝製標本,裝置完整,姿態生動,今春特闢專室陳列,按照白熊之自然生態環境,配合竹林山坡,景況逼真,後壁用油畫配置遠景。”

由重慶自然博物館研究員、北碚陳列館主任侯江提供的當年展室圖片上,可同時看見大熊貓標本、小熊貓標本,大熊貓標本在地面上,小熊貓標本則放置在樹枝上。經研究考證,展覽的此具大熊貓標本出自寶興,小熊貓標本也可能出自寶興。

自1869年來,法國傳教士戴維不僅在寶興首先科學發現大熊貓,並將大熊貓標本送回國,一同送回國的也有小熊貓標本。20世紀30年代,有“熊貓王”之稱的英國標本商人史密斯曾經到寶興採集過標本,他先後在四川西部獲得了不少大熊貓、小熊貓活體與標本。

大熊猫的“远亲近邻”小熊猫

樹枝上的小熊貓

北京動物園最早展出的小熊貓來自寶興

2018年9月22日,曾在北京動物園工作,後任成都動物園園長、總工程師的何光昕講述了當年北京動物園在寶興進行動物蒐集的情況。

何光昕1938年出生於四川鹽亭,曾主持建設了舉世矚目的成都(中國)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現亦稱成都熊貓生態園),主持的科研課題“大熊貓雙胞胎繁殖研究”等獲得了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 ;“大熊貓 DNA指紋的研製”獲得了國家發明二等獎,多項成果獲得建設部、四川省科技進步獎,1989年他被國家授予“有貢獻中青年拔尖人才”榮譽稱號,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

在北京動物園工作期間,1965年至1974年的秋天至來年春天,他均要到北京動物園設在寶興縣兩河口的動物蒐集站工作約半年時間,參與野生動物的調查和收集,對當年的場景、參與人員、到過的地方等,他們記憶猶新。

1954年3月,北京動物園派出4名工作人員到當時屬西康省的寶興縣兩河口建立動物蒐集站,對外稱“北京動物園寶興園林局”(又稱“狩獵站”),從當地獵民、藥農手中收購,或僱傭當地獵民上山捕捉野生動物。他們到寶興安頓下來就開展工作,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空運回第一批動物,其中最讓他們自豪是有一隻小熊貓,體重12千克,體尾長1.1米,體高0.35米。

據《北京動物園志》記載,1954年5月30日,運回的小熊貓就在動物園內與遊客見面。兩天後的“六一”兒童節,參觀遊覽的小朋友們特別多,扎堆排成長隊,只為一睹小熊貓的風采。

1955年6月,北京動物園才從寶興空運回第一隻大熊貓。可以說寶興小熊貓要比寶興大熊貓早進京一年。

蒐集站在其履行使命的20多年間,相繼從寶興捕捉了114只小熊貓到北京動物園展出,捕捉最多的一年為1965年,達23只。

飼養在北京動物園的小熊貓1962年6月28日,成功產下2只幼仔,開創了圈養小熊貓人工繁殖的先河。不過,遺憾的是兩隻幼崽先後夭折。1988年4月29日,中國林業部還從北京動物園選了1對小熊貓作為國禮送給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