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驚蟄節氣,宜夜臥早行,防“驚蟄病”有4個方法

今天,我們迎來驚蟄節氣。驚蟄,古稱“啟蟄”,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這個時節應該如何養生呢?我們來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飲食篇

驚蟄養生防病有三湯

▲止咳安神——百合杏仁粥

春季生髮,在辦公室內經常聽到“咳咳”的乾咳聲,晚上往往咳嗽更嚴重,影響休息和睡眠。建議可以喝點百合杏仁粥,百合具有補中益氣、溫肺止咳的功能,杏仁歸肺經、脾經,有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今日驚蟄節氣,宜夜臥早行,防“驚蟄病”有4個方法

▲乾燥上火——白菊花泡茶

牙齦腫痛、便秘乾燥,不妨喝點花茶。花茶中以菊花為好,而在菊花中以白菊花為佳。在古書中就有記載:“甘菊,取白色者,其體輕,味微苦,性氣和平,至清之品。”泡衝白菊花茶,代替水來喝,可以起到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的作用。

今日驚蟄節氣,宜夜臥早行,防“驚蟄病”有4個方法

▲預防感冒——蔥白蘿蔔飲

驚蟄時期是流行性感冒高發時期,可以熬點蔥白蘿蔔湯喝。將蔥白切成段後和蘿蔔片一起用大火煮開;也可以先將白粥熬好,再加入蔥白燜煮一會。鼻塞、嗓子不舒服時喝一些,有預防感冒的作用。

驚蟄應多吃清淡食物

驚蟄節氣是傳染病多發的日子,要預防季節性的傳染病的發生,應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魚、蔬菜、甘蔗等。

1、梨

驚蟄時節,應多吃生津潤肺的食物。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在民間還有驚蟄吃梨的說法,梨的吃法很多,可生食、可蒸煮,也可以榨汁。

建議春季吃梨最好還是以冰糖煮制,這樣不僅可以避免食物冰冷,更利於和胃降逆。冰糖蒸梨、川貝蒸梨製作簡單方便,對咳嗽有一定的作用。

今日驚蟄節氣,宜夜臥早行,防“驚蟄病”有4個方法

2、菠菜

驚蟄節氣後,陽氣生髮容易導致肝火旺盛,中醫有“春宜養肝”之說。

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等功效,對肝氣不舒併發胃病、頭痛目眩和貧血等有較佳的輔助療效。不過,菠菜應先用沸水焯後再烹調。

3、枸杞

杞子性平味甘,功能潤肺清肝、滋腎益氣、生精助陽、補虛勞、強筋骨,是滋補性強壯藥,為廣東民間煲湯的常用藥材,如《食療本草》說它“堅筋耐老”, “補益筋骨,能益人,去虛勞”。

肝炎患者服用枸杞粥,則有保肝護肝、促使肝細胞再生的良效。

今日驚蟄節氣,宜夜臥早行,防“驚蟄病”有4個方法

4、韭菜

春季適當食用韭菜一方面可以養護人體的陽氣,增強人體抵抗細菌病毒的能力,另一方面,還可直接抑制或殺滅致病菌,使人體遠離細菌病毒的危害。

春季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韭菜性溫,最宜人體陽氣,而且春季常吃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

5、蜂蜜

古人言:“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傳統醫學認為,春季乾燥,要想滋陰潤肺喝點蜂蜜水乃上選。在所有的天然食品中,大腦神經元所需要的能量在蜂蜜中含量最高。

蜂蜜所產生的能量比牛奶高約5 倍,能夠在很短時間內補充給人體能量,消除人體疲勞和飢餓。

今日驚蟄節氣,宜夜臥早行,防“驚蟄病”有4個方法

6、薺菜

其實薺菜一年四季都可有,只是春天的嫩芽最為好吃,營養也最豐富。

薺菜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有助於增強呼吸道黏膜的免疫功能,所含的登皮甙能夠消炎抗菌,可增強體內維生素C的含量,還能抗病毒,因而多吃薺菜可預防春季流感。

7、春筍

春筍味道清淡鮮嫩,營養豐富。含有充足的水分、豐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纖維素含量很高,常食有幫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

春筍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澱粉、多粗纖維素的營養美食。春筍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的功效,現代醫學證實,吃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功效。

養生篇

驚蟄養生從日常做起

驚蟄養生要根據自然規律,自身體質差異進行合理的情緒、起居、運動、飲食的調養。

1、起居方面

隨著氣溫回暖,人們也就越來越會感到睏乏,這就是俗稱的“春困”。為了讓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生活,充足的睡眠必不可少。

為了一個良好的睡眠,建議睡前泡腳、按摩腳底,這樣可以推動血氣運行,溫補臟腑,安神寧心,消除一天的疲勞,利於入睡。睡前還可以稍微活動身體,有利於身體舒展和放鬆。

今日驚蟄節氣,宜夜臥早行,防“驚蟄病”有4個方法

2、運動方面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從事文職工作的朋友,在春暖花開之際,應走出辦公室,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運動,以防未老先衰。

對於老年人,由於不適宜作劇烈運動,故可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如廣播體操、老年保健操、氣功、太極拳等運動。

3、飲食方面

春季氣候乾燥,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我國民間有驚蟄吃梨的習俗,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

驚蟄飲食調養應以保陰潛陽、以食養肝為原則。要注意全面營養,宜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少食動物脂肪性食物,按時就餐,消化功能差時採取少食多餐的方法,保證營養的攝入。新鮮熟透的水果,有益於健康。

4、情緒方面

調適情緒,以養肝氣。春天萬物生髮時,人的情志也處於一種開放宣達、生髮疏洩狀態,情緒易變,因而精神性疾患較多。可見春季要重視情志調養,做到心胸開闊、樂觀愉快。還要特別注重養肝,避免怒傷肝。

驚蟄養生還需根據自身體質差異進行合理的調養,但是不管你是何種體質,只要堅持有目的的保健養生,不斷提高生活質量,相信都能過得健康長壽。

驚蟄過後補“陽氣”

▲春三月,宜夜臥早行

《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行,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萬物復甦,應該早睡早起,散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

這概括了驚蟄養生在起居方面的基點要點:早睡早起,睡前用熱水泡腳,並按摩足底湧泉穴,可促進睡眠。

晨起可站在陽臺或窗前,充分舒展身體,微睜雙眼,凝視屋頂,然後雙眼微閉,將雙手搓熱,捂在雙眼上片刻,反覆21次,可以保養眼睛,防止春天眼睛乾澀。白天多到戶外曬太陽進行日光浴,可以養人體之陽氣。

▲多吃升發陽氣之食物

“驚蟄時節的飲食調養同樣是主要以‘春夏養陽’為原則”,池曉玲建議,可適當多吃能升發陽氣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薺菜等。

但此時正值仲春,肝氣正旺,易傷脾,故驚蟄季節要少吃酸,多吃大棗、鍋巴、山藥等甜食以養脾,可做成大棗粥、山藥粥。具體可根據每個人的體質情況而定。

中醫所說的體質不同於人們常說的氣質。氣質是人體在後天因素影響下所形成的精神面貌、性格、行為等心理功能方面的總和,也就是“神”的特徵,而體質是形與神的綜合反映。

兩者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即體質可以包括氣質,但氣質不等於體質。

驚蟄需防“驚蟄病”

1、流行性疾病

民諺說的好,“早春早春,慎防春瘟。”早春三月,冷暖驟然變化,使人免疫力與防禦功能下降。

冬眠後開始滋生繁殖的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乘機肆虐,從而導致各種傳染性疾病的發生與流行,如流感、麻疹、流腦、結膜炎、腮腺炎等,而老人兒童更是高發人群。

預防措施:可以去醫院或防疫站注射疫苗,如流感疫苗、流腦疫苗等。同時要加強自身抵抗力,多吃蔬菜水果多運動,保證充足睡眠,勤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2、呼吸道疾病

早春氣溫多變,是急性支氣管炎高發季節。寒潮前的溫暖使呼吸道致病性微生物活躍,氣溫驟冷,容易引起全身受涼,呼吸道局部溫度也隨之降低,抵抗力減弱,病毒或細菌極易入侵,原來在呼吸道寄生的病毒細菌也會乘機搗亂,導致支氣管炎復發。

此外,之前春節長假娛樂活動多,身體疲憊,抗病能力下降,故易患上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風疹、流行性腮腺炎以及流腦等疾病。

預防措施:要注意氣象臺對強冷空氣活動的預報,當心冷暖變化;儘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汙濁的場所。洗臉的時候使用冷水,可以起到預防支氣管炎的作用。

今日驚蟄節氣,宜夜臥早行,防“驚蟄病”有4個方法

3、心腦血管疾病

早春時節冷暖變化無常,晝夜溫差大,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春季氣溫不穩定,氣壓變化大,氣候較乾燥,體內的血液粘稠度會增高,血液流動速度減慢,加上血管收縮時間相對延長,一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因為血管硬化,難以適應環境溫度變化,容易誘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嚴重的,甚至還會誘發腦溢血、中風、心梗等。

預防措施:患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的病人尤其要注意,做好防病的心理準備,提前瞭解疾病的防治知識,如遇氣候突變帶來身體不適時,要靜心養氣,防止舊病復發。家中有此類患者,可提前備好急救用藥,以備不時之需。

4、風溼性疾病

寒潮來襲,溼邪纏綿,稍有不慎,年老體弱者若過早減衣,或早晚寒冷時外出鍛鍊,或接觸冷水冷物等,極易感受風寒溼邪,導致原有風溼病復發。

今日驚蟄節氣,宜夜臥早行,防“驚蟄病”有4個方法

有些愛美女性,過早穿上薄衣短裙,膝關節對冷空氣刺激特別敏感,遭受寒冷襲擊後,關節局部易出現麻木、痠痛等症,久之,易發生風溼性關節炎。

預防措施:防止受寒或淋雨,注意對關節處的保暖,晨起時尤其注意保溫;加強體育鍛煉,學會勞逸結合,同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