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現在還有沒有後代?

殘留de美好


諸葛亮本姓葛,他的祖先說起來還是俺們商丘人呢。葛姓源自商時的方國——葛伯國。葛伯國遺址在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石橋鄉葛伯屯村西北角100米處。諸葛亮的祖先是張楚隱王陳勝(陳勝吳廣起義)的屬下將軍葛嬰。葛嬰擁立襄疆為楚王,聽聞陳勝稱王而又弒襄疆後被陳勝所殺。漢太宗念葛嬰抗秦功勞,尋其孫封為諸縣侯。諸縣侯的子孫為紀念這種榮耀,於是改姓為諸葛氏。諸葛亮差一點沒有後代!八卦村正是諸葛亮的後裔!

擔心絕後的諸葛亮。


太山郡丞諸葛珪有子三人分別是:諸葛瑾、諸葛亮、諸葛均。諸葛亮八歲喪父,他到了而立之年還未有子。擔心絕後的諸葛亮,就將其長兄次子諸葛喬過繼為子。這次過繼反而為在吳國為官的諸葛瑾延續了血脈。諸葛瑾雖有有子三人。但因其長子吳國丞相諸葛恪專權而導致連同諸葛瑾三子諸葛融在內的吳國的諸葛家族別滅族。後來諸葛喬的兒子諸葛攀重新繼承了諸葛瑾的血脈,那諸葛亮這支怎麼辦?不怕,諸葛亮46歲時,有了自己的兒子諸葛瞻。諸葛瞻小時候比其父諸葛亮小時候還悲慘,諸葛瞻七歲喪父——也就是說諸葛亮53歲去世。就這諸葛亮還差點絕後。

差點絕後的諸葛亮。

諸葛亮“老來得子”,諸葛瞻聰明勤奮,17歲時娶後主劉禪的公主為妻。諸葛亮是“主戰派”他曾五次北伐,但諸葛瞻在蜀漢末年時是反對姜維北伐的。他的人生三大遺憾:外不能制姜維北伐,內不能制黃皓擅權,自己不能讓蜀漢免於滅亡。在263年諸葛瞻和他的兒子諸葛尚戰死疆場,蜀漢滅亡。時年諸葛瞻36歲,其子19歲。諸葛亮就這樣絕後了嗎?當然沒有,諸葛瞻還有一幼子名叫諸葛京。關於諸葛京,歷史上沒有記載其生卒年月,但福垊根據古代15歲才能從軍的慣例,蜀漢滅亡時諸葛京應該在15歲以下。蜀國滅亡後,他和諸葛攀的兒子諸葛顯一起歸順了晉朝,後在晉朝任廣州刺史。

諸葛亮的後裔在何方?

福垊根據諸葛亮家譜得知:諸葛京有子廷尉諸葛衝;孫零陵太守諸葛銓;曾孫正議大夫諸葛穎。諸葛京的後裔遷往山東的分為三支諸葛城、木祚、坊塢,遷往廣西陽朔的有一支。最令人矚目的還是居住在今天的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諸葛鎮八卦村的諸葛亮的後人。

現在那個八卦村和諸葛亮有關係嗎?

八卦村,全稱為諸葛八卦村,原名為高隆村。在後周開國第二年即952年,諸葛亮第14世孫諸葛利任壽昌縣令(今天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壽昌鎮),舉家搬遷此地。其子諸葛青於公元1018年再遷徙到今天蘭溪的八卦村,到了諸葛亮的27世孫諸葛福士與1280年(南宋滅亡後的第一年,元朝初年)營建了此村落。網上的說法是諸葛亮的27世孫是諸葛大師,但福垊根據諸葛亮譜系圖(見上圖,因為字體模糊,福垊重新打上文字)得出的結論是諸葛福士。諸葛亮的後裔們秉承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祖訓,今天大多從事的是祖傳中醫行業,他們治病救人,幸福康樂。1996年11月20日,國家將諸葛村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此,諸葛村成為緬懷諸葛亮的旅遊勝地。謝謝大家。


福垊


諸葛亮是有後人的,現在主要聚居在浙江省蘭溪市的諸葛村。或許會有人疑問,諸葛亮祖籍山東,常年在四川做官,為何後人們卻在千里之外的浙江呢?

這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據可查的。村子裡保留著一份1947年修訂的、由陳果夫撰寫序言的《諸葛氏宗譜》,其中詳細記載了諸葛亮後裔的遷徙情況。

據這份宗譜記載,琅琊諸葛氏是秦末農民義軍將領葛嬰的後人,後改姓諸葛。漢元帝時期,其先祖諸葛豐為司隸校尉。

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是泰山郡丞,母親為章氏,生有三男兩女:長子諸葛瑾、次子諸葛亮、三子諸葛均,還有兩個女兒諸葛氏。不過諸葛亮3歲喪母,8歲喪父,年紀稍長的哥哥諸葛瑾一人到江東闖蕩,諸葛亮只好和弟弟諸葛均、兩個姐姐跟著叔叔諸葛玄生活。

諸葛玄原本是劉表的屬下,後被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但又被別人取代,所以諸葛玄只好帶著侄子侄女到荊州投靠劉表去了。


到荊州不久後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就和兄弟姐妹們在山野耕讀。期間諸葛亮娶了黃承彥的女兒,他的大姐嫁給了蒯祺(蒯良、蒯越的侄子),二姐嫁給了龐德公的兒子。這些人都是荊州望族,把這些姻親關係細細捋一捋,諸葛亮還得叫劉表一聲姨夫。

208年諸葛亮追隨劉備,在亂世展現自己的才華,輔佐劉備建功立業,自己也成為蜀漢丞相,劉備的託孤大臣,蜀漢實際的掌權者。234年,諸葛亮去世,享年54歲。

諸葛亮只有一個兒子諸葛瞻,在綿竹之戰時殉國。

諸葛瞻有兩個兒子。長子諸葛尚,和諸葛瞻一同殉國。

次子諸葛京出仕晉朝,任郿令、江州刺史。諸葛亮的後人都出自諸葛京一脈。

諸葛京的兒子諸葛衝擔任晉朝廷尉,孫子諸葛銓任零陵太守,曾孫諸葛穎,為正議大夫。

七世之後諸葛爽為後梁河陽節度使,其子諸葛仲芳襲承,他的兒子諸葛浰在952年為避中原戰亂,攜家遷移到浙江,最終在現在的蘭溪市諸葛村繁衍生息下來。

而諸葛村的建築佈局和八卦類似,所以又稱為“八卦村”。村中保留了大量明清古建築,並建有諸葛亮的紀念祠堂,是當地有名的人文旅遊風景區。


石頭說歷史


有!諸葛亮的後代不光有,而且是直系後代,千百年來後世子孫們一直秉承著武侯的臨終遺訓,繁衍壯大。諸葛亮在隆中與黃氏結婚後近三十年,一直沒有子嗣。直到諸葛亮46歲,他的兒子諸葛瞻才出生。史書記載,諸葛亮去世的時候,諸葛瞻才八歲。諸葛瞻長大後從低級別軍官做起,一直做到衛將軍之職,深得百姓愛戴。後主更是對瞻信任有加,每每有事必與其商議。

魏國伐蜀,鄧艾兵臨綿竹,後主問計諸葛瞻,瞻曰:“吾等子孫,累受漢恩,願領兵拒敵....”瞻有二子,長子諸葛尚、次子諸葛京。後來諸葛瞻戰死綿竹,諸葛尚年僅十七歲,同樣戰死沙場。當時次子諸葛京才十來歲,倖存先來了。後世羅貫中有詩讚曰:“蒼天有意絕炎劉,漢室江山至此休。諸葛子孫皆效死,成都卿相盡添愁。”

晉朝統一三國之後,諸葛京被新的朝廷遷居到中原一帶,徵召為官吏。諸葛京出任過關中地區眉縣的縣令,並把這裡治理得很好,最後官至江州刺史。

到後來五胡亂中華,諸葛京這一脈後來到浙江蘭溪定居。從明代起,蘭溪一帶的諸葛族人主要以經營中醫藥業為主。據說這是秉承了“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一祖訓。

浙江蘭溪著名的諸葛村是目前諸葛亮後裔的最大聚居地。村中建築格局按“八陣圖”樣式佈列,相傳土匪盜賊從不到諸葛村來,因為進去了就出不來了;甚至日本侵華時諸葛村周圍皆被侵佔唯獨諸葛村安然無恙,曾經日軍派了兩隊人馬來尋找他們左右尋找,但就是發現不了路邊上隱藏著的村子,不久,查找無果的日軍就離開了,村子也得以保留。

諸葛村的中心池塘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你小小的 點贊,是對我大大的 鼓舞~~


雜談會客室



諸葛亮狹義的家族到今天沒有確切的後代流傳,而廣義的諸葛亮家族一直興盛到唐朝,但是主要不是諸葛亮的功勞,而是諸葛誕的功勞。


我們先說狹義的諸葛亮家族,根據史料記載諸葛亮一共有兩個兒子,一個是養子諸葛喬,一個是親子諸葛瞻。


諸葛喬是諸葛亮大哥諸葛瑾的兒子,因為諸葛亮長時間沒有兒子,所以過繼給了諸葛亮。


諸葛喬小時候很聰明,諸葛亮對他寄予了很大希望,可惜他早逝。


諸葛喬雖然死的早,但是他還是留下了一個兒子諸葛攀,因為諸葛瑾在東吳被滅族,所以諸葛攀後來又回到了諸葛瑾這一支。


而諸葛亮的親兒子諸葛瞻雖然和兒子諸葛尚一塊死在綿竹,但是諸葛瞻次子諸葛京還活著。


蜀漢滅亡後諸葛京和諸葛攀一起從四川遷移到了洛陽一帶居住。


諸葛京在西晉靠著爺爺諸葛亮的威名混得不錯,一度從縣令做到了東宮舍人。



西晉官制規定:大縣令有治績,官報以大郡;不經宰縣,不得為臺郎。


也就是說不管再有背景,想要擔任臺郎(類似今天ZY辦公廳)必須先擔任縣令。


當然,你們懂得,縣令和縣令區別大了,有關係的就在洛陽附近當縣令,然後很快就調入朝廷做臺郎;沒關係的就去遼東、嶺南做縣令,那就是一輩子了。


諸葛京去陝西做縣令比較符合他敵國降臣後裔的身份,但是他能得到當時尚書僕射山濤舉薦做到東宮舍人,那真是沾了他爺爺諸葛亮的光。


史載山濤舉薦諸葛京第一句話就是“郿令諸葛京,祖父亮……”


之後五胡亂華,衣冠南渡,狹義上諸葛亮一家消息就基本沒有了。


只是在王羲之《十七帖》中《成都城池帖》裡提到了諸葛攀之子諸葛顯,當時琅琊諸葛氏另一支諸葛誕後人在東京是真正的顯貴,諸葛誕兒子諸葛恢是會稽太守,諸葛顯估計是南渡依靠諸葛恢吃飯。


而這就是狹義諸葛亮家族在史籍裡最後的確切消息了……之後都是穿鑿附會的產物。


說完狹義諸葛亮家族,再說廣義的。


廣義的諸葛亮家族當然指的是琅琊諸葛氏,琅琊諸葛氏能成為綿延幾百年世家大族,主要不是因為諸葛亮,而是因為諸葛亮族弟諸葛誕。不過諸葛誕出仕時已經是魏明帝時期了,估計諸葛亮和諸葛誕壓根就不認識,只是同族而已。


諸葛誕雖然後來因為造司馬懿的反被誅殺,但是琅琊諸葛氏和司馬氏是姻親關係,諸葛誕的女兒就嫁給了司馬懿之子司馬伷,而司馬伷的孫子就是東晉元帝司馬睿。



因此琅琊諸葛氏能一直延續到唐朝,在唐朝還能進入《貞觀氏族志》,主要是諸葛誕這一支的功勞。


目前東晉之後還能被載入史籍的諸葛氏基本上都是諸葛誕這一支,比如隋朝大學問家,著作郎諸葛潁,他就是諸葛恢的後人。


綜上所述,狹義諸葛亮家族在東晉初年諸葛顯之後就不在見於史料記載了,目前浙江八卦村號稱是諸葛亮的後人,我覺得可能性不大,即使他們真是琅琊諸葛氏後人,那麼更大可能是諸葛誕那一支。


蘭臺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傳奇人物,特別是《三國演義》的神話,使得諸葛亮成為智慧的化身,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神人。當然,拋開吹棒的原因,諸葛亮的超群才華還是出類拔萃的,他憑一已之力,使得一窮二白的劉備逆襲成為蜀中之主。

特別是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諸葛家族的後代成了世人好奇的謎團。下面就來扒開門縫看歷史,看看諸葛亮家族的前世今生。

諸葛亮的先祖可以追溯到西漢漢元帝的司隸校尉、光祿大夫諸葛豐,諸葛豐後來因為過於正直,因得罪權貴而被免職成一介布衣。諸葛亮的父親叫諸葛珪。諸葛珪的官職是泰山郡丞,他生有三子二女,分別是長子諸葛瑾、次子諸葛亮、幼子諸葛均以及兩個女兒。

諸葛亮八歲時,頭頂的天空倒下來了,諸葛珪病逝了。除了年長的諸葛瑾選擇了“單飛”,諸葛亮弟妹四個都由叔父諸葛玄撫養成人。

諸葛瑾選擇了依靠的雄主是東吳的孫權。孫權對諸葛瑾也是信愛有加,他稱帝后封諸葛瑾為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諸葛瑾在朝中的分量之重可想而知。諸葛瑾又生了諸葛恪、諸葛喬、諸葛融三個兒子。

首先來看諸葛恪。孫權病危時,諸葛恪被任命為託孤大臣之首,後因功加封丞相,進爵陽都侯。諸葛恪也生了諸葛綽、諸葛竦、諸葛建三個兒子。後來因為長子諸葛綽犯了錯,諸葛恪為了保持“忠義”的家譽,不惜動用“家規”,直接處死了諸葛綽。然而,儘管諸葛恪如此謹慎,但他仍然晚節不保,不慎捲入東吳的政治鬥爭中,結果成了政治犧牲品。而他的另兩子諸葛竦和諸葛建也因牽連而被殺。

諸葛瑾的第三子諸葛融也是才情超群,他官至騎都尉、公安督、奮威將軍。然而,後來其兄長諸葛恪捲入政治鬥爭被誅後,他也受到牽連,被逼服毒自盡,他的幼小的兒子們也沒能倖免於難。

而諸葛瑾的第二子諸葛喬卻在弱冠之年便過繼給了諸葛亮。

而諸葛亮出道雖然晚,但他卻是劉備的首席軍師,幫劉備在蜀中稱帝后,被封為丞相,成了蜀國不可或缺的一號牛人。他六出祁山伐魏失敗後,最終病逝五丈原。因為功績突出,他被追封為忠武侯,武興王。

諸葛亮娶了醜女黃月英後,不知什麼原因,一直膝下無子,後來就把兄長諸葛瑾的二兒子諸葛喬過繼到他的門下來當嫡子。相傳,諸葛亮對諸葛喬要求非常嚴,在北伐時,只給了他一個駙馬都尉的官銜,卻讓他前往漢中去當“監工”——帶數百士兵督運糧草。諸葛喬也是個福大命不大的人,25歲時便病逝了。他死後留有一子叫諸葛攀。諸葛攀的官至蜀漢行護軍翊武將軍。後來隨著諸葛瑾和兒孫們在吳國的“滅門”,諸葛亮就讓諸葛攀“復還”為諸葛瑾的嫡孫,可謂仁至義盡。然而諸葛攀也是年紀輕輕便逝世了。而諸葛攀的兒子諸葛顯在蜀國滅亡後,隱姓埋名,到河東過起了世外桃源的生活。

而諸葛亮後來生有獨子諸葛瞻。諸葛亮五十四歲於公元234年去世時,諸葛瞻只有八歲。諸葛瞻十七歲時娶劉禪女兒為妻,先後擔任蜀漢騎都尉、羽林中郎將、射聲校尉、侍中、尚書僕射、軍師將軍、代理都護、衛將軍等職。諸葛瞻生有諸葛尚、諸葛京二個兒子。後於公元263年,諸葛瞻三十七歲時,與自己年僅17歲的長子諸葛尚、張飛的孫子張遵、趙雲的兒子趙廣等人,在綿竹與鄧艾所率領的魏軍作戰時一同戰死。

諸葛瞻和諸葛尚戰死後,諸葛京成為倖存者,他的這一脈便成了諸葛亮的嫡系血脈。蜀漢滅亡後,諸葛京內移河東,在西晉時,曾官至江州刺史,雖說不是大官,但日子還算過得安定,因此,諸葛亮的這一脈也由此得以延續,據說諸葛亮的後裔很多都生活在以八陣圖佈局建設的八卦古村落——浙江蘭溪諸葛村。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諸葛亮的親生兒子只有一個,此外還有一個養子。這個養子,其實算是諸葛亮的嫡長子,早年從兄長那領養過來的。不過,這名養子也是早於諸葛亮先犧牲,雖然留下了一個兒子,但這個兒子卻因為父親的生父諸葛瑾沒有後代,就又回作為諸葛瑾的後代,也就是說,與諸葛亮其實沒有什麼關係了。

但諸葛亮還有一個兒子,叫做諸葛瞻。有一些史料,記載了諸葛亮還有好幾個兒子,甚至還有一個女兒,因為沒有任何的資料可以予以佐證,故應該是虛構的,不存在的。在諸葛瞻還小的時候,諸葛亮也是很忙的,有時與兒子也是通過書信往來,沒有見面。

諸葛亮在軍旅的途中,也會關心兒子的字形是否寫的工整,是不是細緻入微,也寫過《誡子書》。可見,諸葛亮是很想在其身邊親自教導的。此外,也找不到太多的有關這方面的記載了。

而諸葛瞻的一生,也算是風光,娶了一位公主,被封了官,承繼了武鄉侯的官爵,後來統領中央的事務,但因為後來一次戰略上的失誤,兵敗被殺。此後不久,蜀國也滅亡了。

留下的後代,也就是諸葛亮的孫輩,均沒有什麼記載。也有宗譜表明,諸葛亮的後裔一直就在浙江一帶生活,還統計到了大概50代孫,總共有八千多人。至於這些人具體有什麼成就,則不得而知。


廣東阿俊




諸葛亮現在還有沒有後代?



回答:有。我是蘭溪市人,諸葛村現在是蘭溪的旅遊景點。現在諸葛亮的後裔主要聚居在浙江蘭溪諸葛鎮諸葛村,這裡有諸葛亮的後裔八千餘人,多是諸葛亮的第49代和第50代孫。



諸葛村落格局按九宮八卦圖式而建,整體佈局以村中鍾池為中心,向外延伸八條弄堂,將全村分為八塊。村內弄堂似通非通,似連非連,曲折玄妙。



  環池面建的幾十座古老的廳堂及村民住宅自然地歸入內八卦的坎、震、巽、離、坤、兌、乾八個部位。






當你步入村中縱橫交錯的古巷時,大有似連非連、半通不通、曲折玄妙之感,猶如陷入了諸葛亮佈下的八陣圖,橫來直去,不知所向。



一是、 村民祖輩更是無人不曉自己是諸葛亮的嫡傳後裔。二是、諸葛村的建築相當有特色,整個山村的造型酷似八卦。


月季正紅


我是錟錟,這個問題我來答,本文646個字,閱讀時間大約2分鐘


都說:“虎父無犬子”。那麼,諸葛亮這一代名人的後代呢?他現在有後代嗎?

有一個關於諸葛亮愛情的民間故事,很受歡迎。據說荊州名士黃承彥把女兒黃氏嫁給諸葛亮。雖然黃氏很聰明,但她長得很醜。後來人們展開想象,給他的妻子取名為“黃月英”。

生活因為不完美而精彩。而諸葛亮夫婦的遺憾則是一直沒有自己的親生骨肉。所以諸葛亮迫向哥哥諸葛瑾借一個孩子來撫養。當時,諸葛瑾生有兩個兒子,即諸葛恪和諸葛喬。史料記載:“論者以為喬才不及兄,性業過之”。諸葛亮的要求,諸葛瑾思索後,把第二個兒子諸葛喬傳給了諸葛亮。

但諸葛喬死得早,只留下一個名叫諸葛攀的兒子。後來,諸葛瑾另一個兒子諸葛恪在吳國被殺。結果,諸葛家沒有血跡。而諸葛攀則回到吳國成為諸葛瑾。後有其子諸葛瞻、又生其二子諸葛京、諸葛尚。鄧艾潛行銀平小道後,諸葛瞻和他的長子諸葛尚在綿竹戰役中犧牲。兒子諸葛京一個人留在家裡。蜀國滅亡後,諸葛京遷至河內,先後任西晉知府和江州刺史。這是官方歷史上對諸葛亮直系後代的描述,只留下諸葛京一人。

在現在的浙江省一個城市——蘭溪市,有著一個叫“諸葛村”的地方。這裡在90年代初發現了震驚一時的《高隆諸葛氏族宗譜》,吸引了無數人的瞻仰。其宗譜了記錄了諸葛亮後人的走向,從宋代就定居在浙江蘭溪市。

由此可見,諸葛亮親生血脈的後人應該是沒有的,但他的精神卻影響了中華大地幾千年!


LongTime常錟


答:諸葛亮現在有沒有後代呢?應該有吧。

香港名模諸葛梓岐曾高調地說:“我家裡的族譜上明確地記載著我是諸葛亮第63代後人。”

但是,諸葛梓岐小姐的說法遭到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研究部梅錚錚主任的質疑,她說:“因為史料的斷缺,所以諸葛亮後人的去向,如今還無法定論,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一個家族的族譜,是不可能記載女性的姓名,既然諸葛紫岐自稱諸葛亮的後人,並非配偶,那麼,族譜上怎麼可能有她的名字?”

事實上,諸葛梓岐小姐的身世非常複雜。她是加拿大籍,一開始大家以為她是日本人,但實際上她是中日混血,籍貫山東,在北京出生,幼年隨家人移居加拿大。長大回國後,被星探挖掘,成為炙手可熱的嫩模。

諸葛梓岐小姐的身份也同樣撲朔迷離,媒體曾扒出了她的過往,發現並不是畢業於她所說的名校,而且換過六個身份證,每一張都是不同名字、不同出生年份。

所以,諸葛梓岐小姐稱她是諸葛亮後人,大家聽聽就好,不必深究。

關於諸葛亮後人的下落,公認是聚居於浙江蘭溪市的諸葛村。

蘭溪市諸葛亮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徐國平說,村裡的村民,才是正宗的諸葛亮後裔。

如此肯定的原因,是蘭溪諸葛村裡保存有始建於明代的諸葛大公堂和丞相祠堂。而在大公堂的寶樓上,又珍藏有一部《諸葛氏宗譜》。這部宗譜一共修訂過15次,第一次在南宋初年,最後一次在1947年,由陳果夫撰寫序言。

宗譜所記,次第有序,脈絡分明,清清楚楚。

其中明確記載了琅琊諸葛氏是秦末農民義軍將領葛嬰的後人,後改姓諸葛。漢元帝時期,其先祖諸葛豐為司隸校尉。

這些記載,全和陳壽《三國志》裡的記載對得上號。

蜀漢後主曾經說過:“政在葛氏,祭在寡人。”這證明諸葛亮的姓氏是由“葛”姓變遷而來。

裴松之在為《三國志 吳書 諸葛瑾傳》作注時,也專門提到了:“其先葛氏,本琅邪諸縣人,後徙陽都。陽都先有姓葛者,時人為之諸葛,因以為氏。”

《諸葛氏宗譜》中還記載,南宋紹興四年,宋高宗趙構曾給當時的大理事評諸葛輝下旨,要求其將所留八陣圖上供——從這條信息可以推辭,在宋朝時,蘭溪諸葛村就一直以諸葛亮嫡系後人的身份而存在。

《諸葛氏家譜》所載的《明正德年間所繪高隆八景圖》,曲盡九宮八卦之玄妙;清康熙年間所繪《高隆族居圖》,其平面佈局的八陣圖更是得到了完整的印證。

最妙的是,1992年,又發掘出一本《高隆諸葛氏族宗譜》,此宗譜可視為《諸葛氏宗譜》的古本,裡面所記南宋以前譜系,與《諸葛氏宗譜》相同,即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諸葛氏宗譜》的可靠性。

就在該年9月,成都召開了全國第六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諸葛村長者帶去《諸葛氏宗譜》等資料,震動了整個中國的史學界和新聞界。因此,僅僅一個月之後,全國第七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在蘭溪召開。12個省市專家、學者齊聚諸葛村進行了嚴密的考證。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對外交流處副處長秦俊鷹後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高興地聲宣佈:“後經史學界考證,這個村就是諸葛亮後裔的聚居地。”




覃仕勇說史


要說諸葛亮的後代,首先就是兒子輩的諸葛喬、諸葛瞻了。其中,諸葛喬是諸葛亮的養子,諸葛瞻則是他唯一的兒子。


關於諸葛亮的愛情,有一個民間故事而流傳甚廣了。據說荊州名士黃承彥把女兒黃氏嫁給了諸葛亮,黃氏雖然聰慧過人,但是面容醜陋。後人不斷展開想象的翅膀,為諸葛亮的夫人起了“黃月英”的名字。


諸葛亮與黃月英這一對夫妻可謂是琴瑟和諧,他們都智慧超群,都愛好兵法,都思維縝密等,很有共同語言。人生因為缺憾而精彩。諸葛亮夫妻的遺憾在於遲遲沒有子嗣。諸葛亮逼不得已,只好向長兄諸葛瑾借一個孩子來撫養。當時,諸葛瑾已經生有兩子,即諸葛恪、諸葛喬。史載:“論者以為喬才不及兄,而性業過之”。弟弟請求,諸葛瑾權衡之後,將次子諸葛喬過繼給了弟弟。


來到蜀漢後,諸葛喬投身後勤保障工作,他官至駙馬都尉,主要在漢中活動。在諸葛亮寫給諸葛瑾的書信中,還提到他說:“今使喬督五六百兵,與諸子弟傳於谷中。”《三國志》中稱,諸葛喬逝世於建興元年(223年)。清朝學者何焯、錢大昭認為,諸葛喬應當是死於建興六年(228年),由此推斷,他是英年早逝了。


據《三國志》記載:“次子京及攀子顯等,鹹熙元年內移河東。”在蜀漢滅亡後,諸葛瞻這一脈的諸葛京和諸葛喬一脈的諸葛顯都被遷徙到河東郡定居。其中諸葛京進入了西晉官場,先是擔任郿縣縣令,後被“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所舉薦,最終官至江州刺史。


時間浩浩蕩蕩,淹沒了無數名門豪傑。之後,關於諸葛亮後人的記載便不見於史書了,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消失在了歷史上。


在今天浙江省的蘭溪市,有著一個名叫“諸葛村”的小村落。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這裡發現了《高隆諸葛氏族宗譜》,吸引了無數人的眼光。宗譜了證明諸葛亮後人的去向——從宋朝開始定居在浙江蘭溪。人們還發現了明代修建的諸葛大公堂和丞相祠堂。諸葛村山清水秀,“八陣圖”形式的建築格局不但特色鮮明,而且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兩漢以來無雙士、三代而後第一人。諸葛亮的口碑一直挺立在歷史之中。如今,他的後人們安靜地生活在浙江蘭溪一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