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的農村人沒有買社保,以後應該如何生活?

野狼蒼傷


既然是70後,那麼年齡最大的也還不到50週歲,還沒有到達法定的退休年齡。像這種情況完全可以去給自己買一份社保。你至所以沒有去購買,估計是對社保瞭解得太少了。

社會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建立的社會保險基金,對勞動者在喪失勞動能力或失業時給予必要的物質幫助的制度。特別是其中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老年人養老可重要了。

如果是女性的話,你可以去買一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這是國家專門為沒有工作的城鄉居民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的居民設立的,都是每年繳費一次。其中居民養老保險有100元、200元到500012個繳費檔次,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只要繳滿了15年,達到60週歲就可以辦理按月領取養老金的手續。作為女性的話,按49歲來算,到你60歲時巳經繳費11年,剩下的4年可以一次性補繳齊,然後辦理養老金領取手續,這樣你的養老問題不就解決了嗎。其中的居民醫療保險每年繳費一次,每年只要繳費二百多元,生病住院時可以報銷60%~70%的醫藥費用,很划算的。

如果是男性的話,按最大年齡來算也只有49歲,你既可以去找一個單位上班,然後單位會為你購買社保。也可以自己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購買一份社保。當你達到60週歲時只要再延遲繳費4年,當你64歲時正好繳滿了15年的養老保險費,然後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養老金。這樣養老問題也解決了。當然,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你也可以選擇參加居民養老保險,只要繳費達到15年,也可以領取到一份養老金的。

總之吧,作為70後的農村人,如果想年老喪失勞動能力時有一份穩定的養老金收入和醫療保險,剩現在還沒有達到退休年齡,趕快去買一份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千萬別做讓自己後悔的事情。


葉公來幫忙


題主你好,你問70後的農村人沒買社保,以後應該如何生活?我來回答你,興許對你有所幫助。

農村70後,一般都是40多歲,最大的也只有49歲,最小的只有40來歲,怎麼沒有交社保呢?我有點疑惑。40多歲,正是交社保的年齡,應該立即去辦,目前去辦社保,正是時候,不遲。

社保,就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叫新農保,新農保的繳費年限為15年,只要在60週歲前交足15年的錢,就可以在滿60週歲後領取養老金。

社保繳費,45歲之前繳費,到60週歲時,就可以交滿15年的錢,那麼如果你從46歲繳費起,到59週歲時止,那你只能交14年的錢,繳費下差一年咋辦?可以這樣辦,按照最低繳費100元一年為例,在你46歲這年繳費時一次性繳費200元,到59週歲時就可以繳滿15年。以此類推,47歲的時候繳費,一次性繳費300元,48歲的時候繳費,一次性可以繳費400元,49歲的時候繳費,可以一次性繳費500元,以後每年繳100就可以了。如果你繳其他較高檔次的社保,也是按照以上辦法疊加繳費就可以。

新農保不是商業保險,是國務院為了農民老有所養而實施的一項保障性優惠政策,基本上可以這樣理解,交的少,取的多。以2011年~2017年階段期間繳費每年100元計算,一個人在59歲前繳費1500元,你到年滿60週歲後,每年就可以領取1608元(按照目前134元計算×12個月),這還不包括以後增長數。假如一個人活到平均年齡71.6歲,那麼你就可以領取11.6年的養老金,1608×11.6年=18652.8➖1500=純領取17152.8。

這麼好的優惠政策,放棄享受,簡直就是傻瓜一個。

在這裡我奉勸還在猶豫的70後,不要坐失良機,馬上去人社局辦理養老保險,撿一個總比落一個強。雖然養老金不能百包你老了以後的所有支出,起碼能緩解燃眉之急,減輕你的生活壓力。當然,你想獲取更多的養老金,你也可以按最高檔次繳費,繳得越多,領取越多。

不要猶豫了朋友,只要你按時辦理養老保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把繳費檔次提高一點,基本上就不愁以後老了怎麼生活。


湖北大老方


現今之後養老還要依靠子女的,已經明顯不現實。為今後之計,70後必須參加社會保險,繳納養老保險費,唯有如此,將來達到退休年齡後才會有一份穩定的養老金,可以確保無經濟收入時能夠老有所養。

70後今年年齡段是40~49歲,按照社保繳費最低年限15年來看,已經有一部分人偏晚了。

如果是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有的可能要到65歲左右才能按月領取養老金。

如果是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或者新農保),情況還稍微好些,可以在60歲上一次性補繳夠15年的養老保險費,然後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了。

以上兩種養老保險,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標準費高,退休養老金也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標準低,退休養老金低一些。如果年齡已經45歲以上,個人建議還是選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合適些,並根據個人經濟能力來選擇繳費檔次。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都是國家的福利制度,是分享國家發展成果的最好方式。養老保險不僅是參保人之間互助共濟,還會體現個人的責任,也就是說“長繳多得、多繳多得”。因為,參加養老保險繳納養老保險費,一方面養老金會跟著國家經濟發展和國民收入的提高而上漲,另一方面繳費進入個人賬戶的錢每年也會產生利息。

面對這個難題,大多數人可能強調的理由是:70後經濟負擔重,上有老下有小顧不過來。現實的困難固然是實際情況,但是我們要是仔細考慮一下的話,正是因為我們的上一代有沒有養老金,所以這一代的經濟負擔就比較重;如果這一代繳納養老保險,將來老了能夠按月領取養老金,這是不是就能夠減輕下一代的經濟負擔呢?

以上正反兩方面的比較,我覺得很值得大家思考。對此,我們打個不恰當的比喻來說,這就是個循環,總得有適當的時機來解開這個結。如果一代一代還是處在沒有社會保險的循環裡,可以預見有的人生活水平會越來越落後於社會,就算是有社會救濟制度,恐怕也只能在社會上處於比較低下的水平。


顏開文


你是70後還是75後?如果超過40歲再去買社保的話,感覺有點晚了,你可以去找個能給交保險的單位或者廠子上班,還勉強可以,反之,就得需要自己多多攢錢存銀行了,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她每年拿出來一萬元錢然後存定期,每年都存一萬,一直存夠15年(就是這筆錢打死都不動的那種😄),就是作為以後的養老錢,你可以借鑑一下!


輪迴8971


70後,也就是1970年-1979年出生的人均,目前的年紀在40-50歲之間,正是整個社會的中間力量。我國的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齡為55週歲,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0週歲,無論你是男性還是女性,目前都還未達到退休的年齡,既然還未到退休年齡,那麼你就可以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就是目前很多農村人所熟悉的新農保。

按照《國務院關於開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11〕18號)》第七點: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也就是說只要你目前還沒有達到退休的年齡,那麼你就可以參繳,即使距離退休的年齡已經不足15年了,也不用擔心,到退休時,你可以一次性補繳滿15年。當然有機會還是儘早繳納,畢竟繳納的期限越長,以後退休時可以領取的養老金更高。

目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共設有12個繳費檔次,分別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可以根據個人和家庭經濟能力,自行選擇適合的繳費檔次。繳費標準越高,日後每月領取的養老金也就越多。

以最低的標準100元為例,目前每年繳納100元,以後退休時,每個月可以領取幾十元到一百多元之間,之所有差別,主要系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由三部分構成的:個人繳納部分、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部分。其中集體補助部分不同地區差異較大,而政府補貼是固定的:100元補貼30元,200元補貼35元,300元補貼40元,400元補貼45元,500元以上都是補貼50元。

總結

如果不想以後都依靠子女的話,那麼就乘著現在自己還有賺錢的能力,而且還未到法定退休年齡,趕緊去參加一個新農保,為自己的未來多準備一個保障。


鯉行者


70後的農村人沒有買社保,以後應該如何生活?

做為農村的同齡人,我也有與你同樣的情況,我原先上班期間曾交了幾年的社保,由於後來換了工作,社保也就被迫中斷了,今後也沒有在打算交社保了,如果是完全自費交社保,自我感覺確實不怎麼划算,並且還給自己現在的經濟帶來了壓力。



我對以後的生活是這樣計劃與安排的,現在做些自己比較熟悉領域的理財,每年都積攢一些,這樣的做法也形同於繳納了養老保險,並且其利潤也遠遠超過了養老保險,將來老了若干年後理論上也是超過養老保險的收益的,並且本金也是自己的。

做為70後,現在也處於了中年,基本上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經濟壓力也都屬實不小,因此,在這個年齡階段,還需要努力去拼搏掙錢,決不可懈怠,要遠離賭博與無效的酒局交際,也不要像年輕時太在意麵子了,現實就擺在面前,不要在心存幻想,生活才是全部。

咱農村有句俗話“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到才叫窮”,到了這個年齡階段的中年人,生活中一定要有計劃性的開支,不要再被所謂的“花將來的錢”等心靈雞湯所迷惑,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把每一分錢都花在有價值的地方,

也是為以後的生活打下一個好基礎。

以上是個人的設身處地的真實觀點,以供參閱。


農大知事


1、70後一般是1970-1979年出生,最大49歲,最小40歲,其實年紀不算特別大,開始考慮退休生活來源還不算太晚。

2、如果實在農村,可以選擇新農合部分的養老險,這個年紀,還是可以選擇購買的,具體額度諮詢當地政府部門。

3、之所以將社保和退休後的生活聯繫起來,應該是看重社保的兜底特性吧?雖然不多,但是至少有粥喝。


所以,綜上所述,70後農村人沒有買社保,趕緊去買就是了。


換一個角度。將焦點轉到“以後該如何生活”上,在沒有買社保的情況下,是否有另外一種方法來儲備?也就是說,40來50歲的年紀,怎樣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準備?


這樣就更簡單了。


40多50歲的年紀,不算太老,身體還可以,那麼:

1、工作一定不能停,否則一切免談;

2、要及早知道通脹這個隱性殺手的存在,工作的同時記得儲蓄,工資發下來,先存後花;

3、選擇良好的保值增值工具,為退休生活費和醫療費做準備,因為這筆錢基本就是棺材本了,不能失敗,也不能重來。最好的選擇是將儲蓄一部分用來定存,一部分購買醫療險,有什麼醫療費用都能實報實銷,還有一部分用來買增額終身壽險,收益都寫在合同上,未來能領多少錢清清楚楚。


這樣,通過時間的積累,才能解決更年老時的生活費和醫療費問題。


不要太侷限農村人的身份,多學習多思考,才能過上從容的人生。


顏姐理財


其實透過身邊的人群可以發現,不僅70後的農村人沒有買社保,就是60後,甚至是80後有些都沒有購買社保。

但現在政府提倡發展農村,這兩年政府部門都動員大家開始購買社保。

但大部分也都只是購買新農合而已,至於新農保很多人也都傾向選擇不購買。

一方面是覺得每年幾百塊的保費超出預期,覺得貴,其次不信任新農保的保障,覺得到期領取的金額太少。

與其存這些錢,還不如花在當下。

並且農村人大部分都信奉養兒防老,兒女可以幫忙養老,便不覺得養老需要提前規劃什麼。

現在70後最大的是49歲,最小的是40歲,依舊還可以購買社保,補充新農保。

新農保的繳費標準有5個檔次,分別是每年的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

實行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原則。

新農保和現在的職工養老保險也一樣,建立了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

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的資助,地方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戶。

個人賬戶儲存額每年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

領取的時候也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領取條件也是年滿60週歲。

但必須是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

繳費年限也要滿足15年才可以領取,不夠15年的到時候可以補繳。

所以70後還沒有購買新農保的可以儘快購買,選擇自己可以承擔的繳費檔次,然後在繳費到60歲的時候,後面再選擇補繳,最晚也能爭取在65歲能領取到養老金。

當然,沒有社保也不是不能生存。上一輩很多老人在退休年齡以後依舊工作,還是能生活的,只是沒那麼舒坦而已。趁現在中年,多掙扎幾年,多存些錢養老也還是可以的。


多多說錢


樓主你好,70後的農村人沒有買社保,以後該如何生活,首先作為70後的人群來講,那麼最大的也就是50多歲。還沒有到達這個法定的退休年齡,所以說距離法定的退休年齡,目前來說還應該差個幾年時間。那麼這種情況完全可以給自己購買一份農村的養老保險,因為這個農村養老保險主要面對的群體,就是我們廣大農村地區的群眾。

只要是購買這個養老保險,那麼目前來講,農村的這個養老保險還是可以在60歲之前一次性補繳完成15年的相應的費用的,所以說,選擇這樣的一個養老保險交費對自己來說,能夠按照正常的60歲領取養老金的待遇,都比較不錯的選擇。我覺得養老金作為自己主要的一個養老手段是比較恰當的,為什麼呢?因為這個養老金它是可以領取終身的,所以說對本人來說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當然參保養老保險是一種手段,除了養老保險實際上,作為農村老人來講,那麼畢竟,自己在農村的開支各個方面都是比較低的,所以說沒有固定收入,通過自己家的一畝三分地也足以保障自己的溫飽生活了,只不過就是需要給自己購買一份醫療保險,那麼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這個東西必須要參加的,因為在得病看病就醫期間,通過這樣的一個醫療保險就可以產生一大半的報銷比例,這對農民看病減輕就醫,起到了很重要的一個作用。


社保小達人


一、社保繳費基數社保分單位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具體社保費繳費比例分別為: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0%、8%;醫療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12%、2%;失業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1%;生育保險單位繳納0.60%,個人不繳;工傷保險單位繳納2%,個人不繳。二、個人怎麼買社保個人繳納社保,只能繳納養老金和醫療保險這兩部分。具體流程如下:1、個人如何繳納社保可以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上社保(養老+醫療);2、參保條件:城鎮戶口或農轉非戶口;3、辦理地點:當地社區街道的社保服務點,或區縣一級的社保局(勞動保障局);4、個人如何繳納社保問題中所需基本資料:戶口本、身份證和複印件,2張1寸照片;5、繳費標準:以上一年本地社平工資為基礎,養老繳費比例是20%,醫療約9%,目前尚有80%和100%兩檔可以選擇。三、社保轉移辦理流程(1)參保人員在新就業地按規定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係和繳費後,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向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的書面申請。(2)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轉移接續申請,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向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係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發出同意接收函,並提供相關信息;對不符合轉移接續條件的,向申請單位或參保人員作出書面說明。(3)原基本養老保險關係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個工作日內,辦理好轉移接續的各項手續。(4)新參保地經辦機構在收到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係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轉移的基本養老保險關係和資金後,應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並將確認情況及時通知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5)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累計計算的,中間允許有空檔,可補可不補。社保轉移需要哪些手續(一)申請出具《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繳費職工於繳費單位解除(終止)勞動關係後,可以由本人或繳費單位攜帶以下材料到所在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開具《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1)《申請》(附件二)、(2)繳費職工戶口簿、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3)繳費職工委託他人代為辦理的,請提供委託書及代辦人的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4)《職工養老保險手冊》(5)繳費職工的參加工作時間、視同繳費年限等相關信息需要認定的,需出據繳費職工本人的《人事檔案》(6)解除(終止)勞動關係證明書、調動手續原件及複印件(7)政策規定的其他相關材料。(二)出示《參保憑證》,申請接續養老保險關係繳費職工向新就業地社會保險機構出示本人的《參保憑證》原件和複印件並填寫《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申請表》(附件一),符合轉入條件的,由新就業地社保經辦機構向原社保經辦機構發出《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聯繫函》。(三)辦理基金轉移手續原社保經辦機構收到《聯繫函》後,核對有關信息生成《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信息表》並辦理基金劃轉手續,傳送給新就業地社保機構。(四)辦理接續保險手續新就業地社保機構在收到《信息表》和轉移基金後的15個工作日內核對《信息表》及轉移基金額,將轉移基金額按規定分別記入統籌基金和該參保人員個人賬戶,通知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攜帶以下材料確認轉移接續情況:1、《職工養老保險手冊》,2、繳費職工的參加工作時間、視同繳費年限等相關信息需要認定的,需出據繳費職工本人的《人事檔案》,3、政策規定的其他相關材料。四、社保退保1、辦理個人社保退保手續的條件: (1)參保人員出國定居 證明及公安機關戶口核銷證明 (2)養老保險已辦理終止參保異動手續,且沒有欠費記錄 2、辦理社保退保手續辦理的流程:(1)參保人員將出國定居證明、公安機關戶口核銷證明覆印件、退保審核請交至最後參保單位勞資負責處(2)單位勞資負責人持參保人員出國定居證明、公安機關戶口核銷證明覆印件、退保申請至社保大廳217房間打印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部分一次性返還單(一式三份)(3)單位勞資負責人交一份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部分一次性返還單及收款收據至政務公開大廳社保財務臺,開具轉賬支票。(4)參保人員到單位領取返還社保費用(現金)社保退保怎麼申請1、辦理個人社保退保手續的條件: (1)參保人員出國定居 證明及公安機關戶口核銷證明 (2)養老保險已辦理終止參保異動手續,且沒有欠費記錄 2、辦理社保退保手續辦理的流程:(1)參保人員將出國定居證明、公安機關戶口核銷證明覆印件、退保審核請交至最後參保單位勞資負責處(2)單位勞資負責人持參保人員出國定居證明、公安機關戶口核銷證明覆印件、退保申請至社保大廳217房間打印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部分一次性返還單(一式三份)(3)單位勞資負責人交一份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部分一次性返還單及收款收據至政務公開大廳社保財務臺,開具轉賬支票。(4)參保人員到單位領取返還社保費用(現金)六、社保報銷 身份證原件;醫學診斷證明書原件;門診病歷、檢查、檢驗結果報告單等就醫資料原件;普通門診、急診收費的收據原件、門診費用明細清單或處方的原件(處方按日期粘貼在收據後面)。提交時間:每月1-10日,當月費用次月提交,當年費用需在次年1月前提交。 經辦流程:一個自然年度內累計超過起付標準,單位經辦人將所有單據錄入企業版軟件,將生成的電子信息及報表申報到醫保中心,醫保中心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結算,支付報銷費用。社保報銷大概在30日左右到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