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交界,非常有特点的长城——黄崖关


在京津冀交汇的地方,有一处非常有名的长城,就是天津市蓟州区的黄崖关长城。 这里号称康熙皇帝八次驻跸的地方。 “蓟州城北黄崖关,水甘土厚多平阡;崇山特起矗霄汉,栝柏夹路阴参天”——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小编近几年非常喜欢长城,探寻了几处长城,这里算是非常有特点的一处。

历史上,黄崖关是蓟州城最为重要的关隘,始建于公元556年。此段全程42公里,共有楼台66座,敌楼52座,烽火台14座,驻守着京东军事险要之地。此段东西分别可以通达河北遵化马兰关和北京平谷将军关。 一登上长城,就可以看到典型的楼台结构,这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长城的模样。

拱形的门洞,城墙、台阶,全部都有城砖砌筑而成,看起来和八达岭、慕田峪等等大众更为熟悉的长城,基本一样。 但后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段长城中,比较特殊的结构形式。

黄崖关长城最早建于北齐,比常见的明长城要早很多,但后代不断的加固翻修。唐代期间,安禄山曾在这里驻军,并有史书记载唐天宝六载,有筑雄武城,就是黄崖关。 明代戚继光为蓟辽总兵,也曾重修黄崖关长城。明清期间,这里曾发生过多次惊心动魄的战争。

新中国1985~87年,1992年,均对黄崖关长城进行修复,并且使其成为景点开放,这也是中国修复长城工程之中最长的一处。 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长城,都和印象中最常见的样子一样。并无特殊之处。

而沿城墙前行没有多久,便可以发现第一个非常有特点的结构物——北齐墩台。 我们常见的长城都是棱角分明,基本都是方形的楼台,而这里的墩台,由干砌块石垒成,呈圆形,也使得方圆结合的楼台布置,成为黄崖关长城的一大特点。 墩台始建于北齐,距今1400多年历史,为毛石垒砌,在古代用于燃放烟火、传递情报之用。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长城三岔口的楼台。 黄崖关有一处著名的敌楼,人称“寡妇楼”,就在不远处矗立。寡妇楼始建于明代,距今450多年历史。相传戚继光主持大修长城期间,十二名河南籍士兵为修长城献身,他们的妻子结伴千里寻夫,得知真情,悲痛欲绝,她们继承丈夫遗志,用抚恤金建造了这座楼台。2013年,为尊重妇女,在众多游客和女权组织的建议下,改名为“巾帼楼”。

爬到一半左右,景区有人招揽游客骑马前行。当然,喜欢徒步的人是不会在这里选择骑马的。

在这里回头眺望,可以看到黄崖关长城又一个特点——两种不同墙体结构。 这里可以看到不同结构的衔接处。 一种是常见的墙砖形式,一种是浆砌块石结构,色彩和纹理都有很大的不同。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长城三岔口、结构衔接以及高程的变化。

个人觉得这是黄崖关长城比较典型的一个角度,非常有特点。 1、浆砌块石的墙体,纹理和色彩很有特点,特征明显; 2、远处楼台的建筑比例,与常见楼台略有不同,偏瘦高; 3、墙体为单边,与常见的双侧有所不同; 4、蜿蜒的墙体,在此处形成一个大曲线,和远处蜿蜒的公路也有一定的呼应。 在画面左上角,还可以看到长城身影,和此处结构也不同。

使用手机,广角可以收入更大范围,更能体现出有特点的墙体,和墙体的特殊纹理。

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段特殊的墙体和“瘦高”的敌楼。

过了长城最低的部分,在这里,长城跨过公路、跨过河流,古城、正关、北极阁等建筑都在此部分,也可以看到古代铁炮。

过了正关继续向西,又可以看到两种结构的衔接处。而这里的浆砌石结构,反差还要更大一些。 不同年代、不同结构,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抵御外敌。

长城楼台的门洞,是非常好的框架构图“道具”,墙体的纹理、拱形的顶部、特殊的光线效果,都可以更好的突出主题人物以及所处的“环境感”。

继续向西,可以到达黄崖天梯,随山势攀升,险如天堑,是通往古长城和空心敌台遗址的唯一通道。天梯沿坡度超过70度的陡峭崖体开凿306级石阶,步步高升,直插云天。 爬这一段石阶,真的是蛮耗体力。

这里还有一些更为古老的遗迹,包括这个“前干涧1号烟灶遗址”。烟灶是用来放烟,没有出火口;火池是用来放烽火的。传递情报白天用烟灶,夜晚用火池。天津长城共有烟灶40座,火池15座,大部分已经坍塌损毁。此处建于明代,后无任何修缮。

此处还有一个楼台,四周没有任何可以登上去的门口,也没有台阶。 楼台下为砌石,上部为砌砖结构,孤零零的矗立在这里。

继续向前,可以看到“王帽顶山”,非常形象。 而此处很多墙体遗迹,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齐,也没有任何修缮的痕迹,墙体基本坍塌,但路由依然清晰可辩。 此后在偶遇的当地人带领下,下山返回。

最后增加一张拍摄的“重修黄崖水关碑记”,记载了在1992年,修复黄崖水关的事迹。 最近几年到过不少北京及周边的长城遗址,黄崖关,算是比较有特点的,有一些其他地方都没有见过的独特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