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相傳,數百年前,烏蒙山下有一座苗寨,寨子中有位英俊瀟灑的後生叫羅汪寸,娶了水西一位水靈靈的姑娘,兩人恩愛無比,可一直沒有生育。按照苗族古老的習俗,羅汪寸夫婦不僅要在家裡栽花樹,還要踩花山,於是從大方苗寨中一個多子的人家接來花樹,以烏蒙山為花山,邀三親六戚歡聚在一起,為他們祝福。第二年,羅家果然有了生育。為了向神聖的青山致敬,每年農曆七月十三日後的第一個未日,四面八方的苗族同胞不約而同地趕到烏蒙山,祈求神靈的庇護,嚮往最美的愛情,世代沿襲至今。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又傳,清光緒年間,地方匪盜猖獗,天災人禍,民不聊生,烏蒙山苗族花坡一度中斷。有一年,烏蒙山大旱,田裡穀穗不揚花。烏蒙山下一個苗寨中有位德高望重、名叫楊花的婆婆告訴大家,穀子不揚花,是沒有跳花的緣故。經各寨寨老集體商議,從那一年起,每到烏蒙山苗族花坡節,烏蒙山下的各寨寨老都要東奔西走,互相轉告,呼籲織金周邊大大小小的苗寨來跳花。果然,那年莊稼獲得了豐收,烏蒙山苗族花坡節因此得名“谷花節”。如今,在烏蒙附近的苗族村寨中,仍然流傳有“苗族不跳花,穀子不揚花”的說法。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提到烏蒙山苗族花坡節,最振奮人心的是人多、熱鬧、跳花時間長。烏蒙苗族花坡連續跳兩天,白天夜晚都是花場。第一天栽花杆,晚上跳罵丫苗寨罵丫橋,第二天跳獨山。每年跳坡的時候,除織金內的12萬苗族外,還有來自畢節,黔西、大方、納雍、普定、安順、清鎮、平壩、水城、六枝等地的苗族,甚至雲南、四川、廣西等省市的苗族代表,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的專家學者也慕名而來,規模超過5萬人。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不跳花坡空來世,不到烏蒙枉為人。烏蒙山苗族花坡是畢節及周邊縣區苗族共同的嚮往,沒有跳過花坡,是苗族小夥子、姑娘們人生的遺憾。不少苗族情侶不管路有多遠,山有多陡,都要山盟海誓,以山水為媒,以山水為約,跋山涉水趕來,從此牽手一生,幸福一世。不少苗族俊男美女在烏蒙立下盟誓,以山水為證,播撒下愛情的種子。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上世紀90年代初,貧困人家的苗族姑娘為了跳花坡,早在一個月以前就已心事重重,一句話,一把淚,拼死拼活也要父母添置一件漂亮的衣裳,好在花坡節上一展風采。實在困難無力添置新衣服的家庭,姑娘不得不隱忍辛酸淚,背地裡想一回就哭一回。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前一天,在有親戚的人家,早早就上了路,隨便走親串戚,聯絡感情,鄰寨的小夥子就主動與姑娘們談心、接觸,漸漸熟識起來。跳花坡那天還沒等天亮,姑娘們在母親的幫助下,早早就起來整理盛裝,細心的母親甚至會蒸好一甑糯米飯,用乾淨的帕子包著,在花坡上款待親戚。一大早,穿著盛裝的苗族姑娘從四面八方趕來,隊伍排得水洩不通,像一條長長的綵帶,慢慢向花坡靠攏。大家一路歡聲笑語,無限的歡樂與希冀溢於言表,倘若有漂亮的姑娘,小夥子們就主動上前去搭話。“瑪宙,玫杳邏橈鍍勒(漢語:小妹,你是哪個苗寨的)?”“杯杳迪邏橈勒(漢語:我們是對面苗寨的)”。就這樣,小夥子們就跟在姑娘後面,一路有說有笑地走向花坡。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為了趕路,路遠的姑娘就揹著盛裝到花坡上,找個僻靜的地方,牽一塊布圍著,趕忙把盛裝換上。姑娘們換裝的時候,小夥子們就在旁邊偷瞄,滿心歡喜地靜靜守候。中午時分,從高處放眼望去,青山花坡簡直是人山人海,漫山遍野都是人,花衣、花裙、花揹帶、花背扇、花傘,一片服裝的海洋。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與其說烏蒙山花坡是一個花坡,不如說是一個人才薈萃的大舞臺。在花坡上,一個個穿著盛裝的苗族姑娘,是苗族小夥子們競相追求的對象,通常看到一群小夥子簇擁著兩位姑娘,一路走來,有說有笑,應接不暇。有的小夥子主動邀請姑娘合影,若是姑娘不願意,能搭上兩句話也算是一種欣慰。花坡上的苗族姑娘大都臉蛋甜美,熱情大方,心地善良,穿著親手刺繡、蠟染的服裝,做工精美,雍容華貴。實在逛累了,就找一塊草坪歇息,小夥們就地展示自己的才藝,拿出隨身攜帶的笛子、手風琴、電子琴、蘆笙、二胡等樂器,開始吹拉彈唱起來,大方的姑娘就隨著這煽情的苗族呻曲,唱起了動人的情歌。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花開啊是花紅在這一唱一和的歌聲中,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慕之情油然而生。花坡場上,除了青年男女,老人、小孩也自得其樂,有玩玩具的、有打沙包的、有吃東西的,不一而足。苗族傳統蘆笙舞、木鼓舞、遷徙舞、摔跤等節目在這個大舞臺上競相上場。另外,《傳統苗族山歌》(苗語:Lol douf)、《喊歌》(苗語:Hot Ngoux)、《我們的名字叫苗族》(苗語:Lob nbet hot uat hmongb)、《谷桑》(苗語:Ngoux sangb)、《苗家人更美》(苗語:Beb hmongb rongt changx bleud)等現代苗族歌曲也深受四方賓客的親睞。

夜幕降臨,花坡場上的人群才依依不捨地離開,分散在烏蒙腳下苗寨的親戚家住宿、吃飯、飲酒、唱歌,敘敘舊事。對於烏蒙花坡周邊的苗寨來說,每年的花坡節都是一個極大的盛會,每家每戶都要盤點許多東西,等待遠方客人的到來。

晚上,罵丫橋成為了青年男女的聚集地,大家三三兩兩地沿著公路閒遊,唱著情歌,吹響木葉,一對對剛認識的男女藉此加深印象,深入交流。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畢節烏蒙苗族花坡,有歷史、有故事、有歡聲、有笑語、有思戀、有淚水……是年輕人的烏蒙山,也是老人和孩子的烏蒙山;是苗族同胞的烏蒙山,也是其他兄弟民族的烏蒙山;是織金的烏蒙山,更是全中國、全世界的烏蒙山。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據貴州都市報報道:2019年大年初一 ,貴州接待遊客283萬餘人次。各地內涵多元、形式多樣、各具特色、互動性強的節慶活動陸續登場。

遵義紅花崗區“共築中國夢·文化進萬家”迎新春大型文藝演出、

黔南都勻市“金雞報春·龍獅巡遊”活動,吸引遠道而來的遊客駐足觀看。

惠水的大型燈謎活動、玉屏的“龍燈”、“花燈”、“茶燈”表演、

德江的土家舞龍炸龍活動,讓遊客遊興大增,踴躍參與。

黔東南劍河蘆笙踩鼓大賽、雷山西江錦雞舞、榕江蘆笙舞展演給中外遊客獻上視覺的盛宴。

畢節、六盤水、黔南、黔西南等地也舉辦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的節慶活動。獨特的民族文化風情和少數民族的純樸熱情好客,讓遊客深切感觸貴州的濃郁“年”味,

銅仁九豐農業博覽園美人魚與海獅秀、盤縣九龍潭“九龍環保節”與“攝影大賽”等參與性、趣味性和娛樂性強的非民俗類活動,也讓遊客憑添遊興,增添了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各景區(點)遊客逐漸增多。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如今,畢節烏蒙山苗族花坡儼然成了一個強有力的原生態文化符號,承載著畢節苗族歷史文化的傳播與傳承。歷史上,畢節苗族深受戰爭、瘟疫、饑荒之苦,長期過著遷徙不定、居無定所、顛沛流離的生活,但是“只要有苗族居住的地方,就有花坡”,畢節苗族始終沒有放棄對自身文化的傳承,沒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縱然歲月更迭,居處變遷,始終保持著與生俱來的勇氣,發揚堅韌、勤奮的抗爭精神,在惡劣的環境中與人為善,創造幸福安寧的生活環境。有一首苗族古歌如是唱道:“我們是大地的拓荒者,無論走到哪裡,哪裡就會開闢出富饒的良田和土地;我們是文明的播種者,無論走到哪裡,哪裡就會產生一種獨特而又影響深遠的文明。”

畢節花坡,就像一部無字書,記錄了畢節苗族歷經的苦難與歡樂。歷史上,苗族人歷經過輝煌與風光,有過氣宇軒昂、邁向巔峰的燦爛時光;也歷經過苦難與挫折,有過血淚交加、跌入低谷的悲慘歲月。但是,智慧勤勞的畢節苗族既沒有沉湎於過去成功的光環之下,沾沾自喜、停滯不前,也沒有墮落於過去失敗的陰影之中,黯然憂傷,不能自拔。畢節苗族歷史上那些燦爛的時光,沒有成為他們停滯的迷藥;那些悲慘的歲月,也沒有成為他們前進的包袱。烏蒙苗族跳花節,就是要跳出舊的過去,跳進新的未來。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畢節烏蒙情懷,苗鄉花坡節!

筆者後記:

滾滾烏江魚兒水,百里杜鵑花豔開,奢香夫人故事美,韭菜坪上唱情懷。阿西里西歌盛世,雞鳴山下紅旗飄!烏蒙山歌飄海外,歡迎海外賓客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