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棋,勝者為王

中國象棋具有悠久的歷史。據說起源於戰國前,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關於象棋的正式記載 ,當時象棋已在貴族階層中廣範流行開來了。而今十有八九的中國人都會下象棋。中國象棋的發明,是源於當時的象徵戰爭的一種遊戲,由戰爭延伸至政治。所以,中國人都特別關心政治。

中國自古有禮儀之邦的稱號。人與人之間,不管做任何事,都講求謙謙君子,彬彬有禮。可是在下棋上,國人卻從來不謙虛,棋盤擺上,便瞬間撕下了謙遜的假面具,露出真面目。從未聽過誰說自己棋藝不精的,楚河漢界兩邊,棋未下,先爭個嘴上勝負,出口必是:“就你這臭棋窶子”!所以老者對少者輸了,會說:“我老孑怎麼去贏小子?”男的輸了女的,是“好男不跟女鬥-嘛!”找上門的嬴了,主人要說:“讓你是客人!”年齡地位差不多的,那又說:“好漢不贏頭三盤”。除非被對方下服,沒有贏的希望,便徹底認輸,無話可說。反正下棋比我臭的有的是,下次找他們下棋去,照樣棋樂融融!

象棋是中國的國粹,但象棋遠沒圍棋起源的早,現如今圍棋已漸漸成為高層次的人的雅事。象棋卻貴賤不分,老幼咸宜。圍棋不用分名稱,一子就是一人,一盤棋就是千軍萬馬,精確計算,縱橫捭闔,揮灑自如。象棋有帥仕相,有車馬炮,棋分三六九,等級分明,功能各異,依規而行,各有限制。而中國象棋的代代不衰,恐怕是中國人都喜歡自己做將做帥,調兵遣將,試圖施展自己的治國治軍治天下的策略的一種表現,這是老百姓們的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所謂“眼觀全局,胸有韜略者也。

下棋者如世象之五花八門,有一日不下日則三餐無味,夜則輾轉難眠者;有三更半夜提棋四處約戰,風雨無阻者;有下棋入迷將火紅菸頭反塞入口者;有通宵達旦下棋不顧家人狂罵者。

對弈者猶可理解,最不可理喻則是觀棋者。無論於何時何地,觀棋者絕對多過下棋者,且其激動言辭,上串下跳遠甚於下棋者。或叫好,或叫臭,或懊惱錘胸,或涶沫橫飛,或偷偷壞笑。臭棋,臭棋,否定,否定之否定,為否定而否定。兩個陣營,涇渭分明。

下棋有意思,觀下棋有意思,觀下棋者有意思,觀觀下棋者,更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