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与库存管理的关系?没想到他们竟然是这种关系!

作为仓库管理人员肯定听说过仓储管理与库存管理,一些资深的仓库管理员对这两者的关系可能非常清楚,但对仓库管理新手来说,理解起来可能有点困难,今天我们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含义方面

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是指通过仓库对商品进行储存和保管。

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主要是:“与库存物料的计划与控制有关的业务”,目的是支持生产运作。

从含义上看,仓储管理较库存管理的范围更大,职责是进行储存和保管;库存管理则是对库存物料进行管理,职责是对库存物料进行计划与控制。广泛来说,可以说库存管理是仓储管理的细分领域。

二、功能方面

仓储管理的基本服务利益有现场存储、配送分类、组合、生产支持以及市场形象等五个方面;库存管理是支持生产,维护,操作和客户服务为目的而存储的各种物料,包括原材料和在制品,维修件和生产消耗品,成品和备件等”。

三、目的方面

仓储管理

1、利用市场经济手段获得最大的仓储资源的配置。

2、以高效率为原则组织管理机构。

3、不断满足社会需要为原则开展商务活动。

4、以高效率、低成本为原则组织仓储生产。

5、以优质服务、讲信用建立企业形象。

6、通过制度化、科学化的先进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7、从技术到精神领域提高员工素质。

库存管理

1、谋求资本的有效运用。如果有多余的资材长期积压,对资金的正常运行来讲是最头疼的事。要防止资金僵化,资金进行良性循环才能产生利润。

2、保有最小库存量,保证销售流动能顺利进行,使库存产品量达到不致存量不足的最小限度,避免积压资金。

3、及早掌握库存状况,以便对库存过剩、库存短缺及时处理。

4、节省库存费用。适当地保存库存量能节省库存费用。库存费用每年约需要库存总额的 24% 到 25%。1974 年日本资材管理协会的问卷调查结论为24.06%,之后因人工费上涨,估计已达到 30% 以上。这部分金额的增大给资金运转造成很大压力,使经营效率恶化。

5、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库存保存多会积压资金,库存不足也会造成资金浪费,唯有适当保存库存才能获得有效的营运。

6、稳定操作水准,能减少或维持制造成本。

7、促进生产防止库存不足。库存目的,是为了配合生产降低物料短缺率,作为生产期内保障物料供应、促进生产而存在的。

8、缩短生产周期。适当保存材料、在制品以缩短生产周期。

9、改善物料搬运效率。为了使物料合理地搬运,必须强调时间观念,改善搬运和库存,使之完美结合才能收到效果。

10、为了缩短物料供应周期。如果缩短了从订货到物料进厂的时间,即把物料的订货交货时间缩短,为供应周期准备的预备库存量可以减少。

11、为了防止物料陈旧。了解各种物料的特性,分别针对其特性采取相应的保管方法。对那些容易风化、生锈、破碎及体积大的物品则必要时再购进,或尽量少存。

12、为了有效地利用工厂面积、仓库面积。在有限的场地厂房内,放置多余的物料或零散堆放造成拥挤。为了有效地利用面积,应采用立体贮藏来提高贮藏效率。

总之,仓储管理主要针对仓库或库房的布置,物料运输和搬运以及存储自动化等的管理;库存管理的对象是库存项目,即企业中的所有物料,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半成品及产品,以及起辅助物料。库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在供、需之间建立缓冲区,达到缓和用户需求与企业生产能力之间,最终装配需求与零配件之间,零件加工工序之间、生产厂家需求与原材料供应商之间的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