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专业:就业寒冬期(高考家长每日必读),No.81

三个纬度讲专业:1、学什么;2、干什么;3、报考建议



地质学专业:就业寒冬期(高考家长每日必读),No.81

首先强调,地质学和地理学不是一个专业,更不是一回事

最通俗的话来讲,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环境以及人文环境。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里面的地质构造。

喜欢地理,可以去学地理,慎重考虑学地质。

地质学专业

学什么呢:

a、入门课程:普通地质学、地球科学概论、岩石学概论等

b、岩石学方向:三大岩石学(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岩相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地球化学等(不同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同,例如岩石地球化学和矿物地球化学一般统一设置为地球化学课程)。

c、矿床学方向:结晶学与矿物学、矿相学、矿床学、矿床地球化学等。

d、地球化学方向:岩石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应用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等。

e、构造地质学方向: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地史学等。

f、沉积学方向:沉积岩石学、层序地层学、沉积地球化学、沉积相与古地理学、古生物学概论等。

g、工程方面的课程:矿产勘查地质学、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地球物理等。

毕业后干什么呢:

分为科研和应用两大方向

一、继续做科研。高校或研究所。

二、应用领域,

又可以分为:

1、公务员系统包括自然资源局、水利局、旅游局等;

2、主要是去地质队、地调院等

3、从事矿产、环境等方面的公司,比如中石油、中石化,神华集团,铁路集团及其勘查设计院等

报考建议:

总体而言,目前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地质处于寒冬期,建议放弃,前景较好的为水工环地质、地灾等。

慎重考虑。

地质学专业:就业寒冬期(高考家长每日必读),No.81

学生就读感受:

本人目前就读于东北某985的地学院,是大三的在校生,看到这个话题心生感慨,忍不住要自己来回答一下。知乎新人,求大神轻喷。

老实说在来到这个专业之前我还是很喜欢地质的,或者说,我本以为自己是很喜欢地质的,喜欢自己以为的地质。

我住在辽宁省某个县级市,当初高考省排名是6000多,并不高,离我当时的目标有一定距离。高考成绩公布的第二天我妈妈就带我去找了一个她认为很靠谱很有见识的人给我报志愿,由于当时我什么也不懂,对自己喜欢、擅长从事什么行业完全没有概念,志愿填报的过程完全是由那个“靠谱人”一手安排的。他认为我一个男孩子,干诸如石油、地质、矿产这一行非常吃香。我问他“地质专业是不是很艰苦?”他说会比其他行业要苦一点儿,不过挣的钱特别多,并且说了很多学地质的优点。就这些,我听的云里雾里,竟然接受了他的建议。他给我安排的第一志愿是中国石油大学的石油专业,五个平行志愿有四个是和地质有关的。不过最终我不想去北京,便把第一志愿改成了现在的专业。

当时我虽然幼稚,但还是在网上查了一下关于地质专业的评价的。当时我还不知道知乎,虽然精熟于贴吧但竟完全没有想到去地质相关的贴吧查看一下情况,而只是单纯的百度了下地质专业,根据百度知道的内容,我得知地质是一个不错的专业,五险一金,有的还分房分车,最初是苦了点儿,不过干几年之后就有很高的待遇了。

不过当初我并没有注意到下面的回答日期,普遍是2010年之前的。

最终,我成功被第一志愿学校的第一专业录取了。我个人很喜欢科普类动物,读过很多科普类书籍,关于地质的内容也不少,我对地质年代,恐龙化石,史前文明,考古这些东西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当时心想一定要做一个像李四光先生一样的地质学家。

而步入大学后我发现,我们班一共有32个人,其中有20多个是调剂过来的,个别几个是四五甚至六志愿录取过来的,而第一志愿进来的,只有我一人而已。

在大学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这个专业完全不像我想的那样,整个学院学习氛围很差,周围有不少同学一上来就做好了转专业的准备。

大学的课堂和高中的课堂不同,没人管你听还是不听,很多大学老师的教学水平真的不怎么样,单纯的念ppt而已,毕竟,科研才是他们的重要工作。我开始对这个专业失望,加之专业课完全不像我想的那样有趣,我也有了转专业的想法。

不过很可悲的是,我逐渐丧失了高中的热忱,虽然不逃课,但是也不听课,虽然不打游戏,但是疯狂的玩着手机,整天无所事事,变成了自己以前最鄙视的那种人。

虽然大一上学期并没有挂科,但是并没有获得参加转专业考试的资格。我们班有六个同学成功转出,整个学院也有不少人转走了,但是没有一个人转进来,想想都觉得有趣。

当时我强迫自己对地质产生兴趣,我告诉自己,如果在一个你不喜欢的领域干出一番天地,你才是真的牛逼。

现在想想,当时产生这个想法的我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煞笔。

下学期的课是上学期的二倍还多,高数线代大物普化C语言还有数门专业课轮番轰炸,一周七天有六天满课,我简直心力交瘁。到期末复习的时候,我真的心态已经完全崩溃了,我开始相信那句“没有挂科的大学不是完整的大学”,还有“重修都很水的,随便就过了”这种话。

于是我放弃了复习,成功挂掉4科,这也是目前为止我大学挂掉的全部科数。

大一暑假就有短暂的地质实习,当时确实蛮轻松的,抱着公费旅游的心态,也不是很累。而大二的六周实习则真的让我对这个专业仅存的一点儿幻想都破灭了。

大二以后,可能是思想上变得成熟了点儿,不再像以前那样自暴自弃,学习态度开始认真了点儿,虽然依然对专业课毫无兴趣,但好在都通过了,挂的科也都修了回来。

现在大三正在复习考研,我们班现在剩下26人,把保研的、出国的、工作的除去,有20人左右考研,其中跨专业考研的人数有近四分之三,我的目标是本校的经济类专业,其他同学打算跨考计算机、软件、建筑、法律、机械的人都有,剩下的同学多半也都是跨校考地质类研究生,考本校本专业的只有一人,可能也是因为我们大三换校区之后这个校区实在是太破太简陋了吧,当然更多的是南方同学想回南方发展。

以上都是我的个人经历,有些长,不想看的就直接从这里开始看吧。

有人说我如此贬低地质行业,贬低自己的本专业,还不是因为自己本科期间不努力吗?

没错,我确实荒废了很多的时光,并且现在有诸多后悔,但这并不是我贬低地质的理由。我们班前五的学霸,除了前两个肯定有保送资格的同学,另外三个全部要跨专业考研。因为实在是因为,地质行业已日薄西山,现在正处于一个寒冬期,过去百分百就业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本人学的方向是资源勘察,然而现在的资源早就被开采的差不多了,单位空余的职务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人数,即使是研究生毕业后,想找到好的工作都有一定难度。而且地质工作的付出与完全回报完全不成比例,地质工作者有时候都是用命在工作,基础收入却根本不高,只有出野外才能获得一定的奖金补贴,大家伙多是俗人,工作就是为了生活为了养家糊口,所以这样的工作谁愿意做?

“存在即合理。”这句话并没有错,地质科学确实是一门重要的科学,李四光先生我也非常尊敬。这个社会需要地质学家的存在,但是,每年那么多毕业生,最终从事地质工作又有几个?一直从事地质工作的又有几个?成为专业前百分之几的大神又有几个?先不提在目前形势,成为地质前百分之几的精英都没有诸如IT、金融这类行业前百分之几十的人获得的回报多。(这句话化用了另一位知乎答主的话,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因此我给目前大一大二的在读地质本科生的建议是,如果你真的不喜欢这个专业,抓紧时间转专业,如果转不了,就自学一些自己喜欢的、对未来有用的东西,能考研的尽量跨专业,千万别指望读个地质研究生工作条件就能改变多少。本科期间可以多考几个证,这对你的未来是很有帮助的。千万不要尝试着挂科,任何和你说“无挂科不大学”的人都是在害你。还有,学好英语

当然,如果家里就是从事这方面的可以给你保证安排一个好工作的,前面的话都当我没说。

如果真的热爱地质,愿意为了地质事业奉献自己的同学,可以忽视掉我的这篇回答,我很敬佩你,这个世界不能少了地质学家,很有可能未来杰出的地质学家里就有你的名字,当然,和我们这些只想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温饱的人无关。

女生的话,能转行更要转行,地质工作的艰苦众人皆知,很多单位是不爱要女生的,男生想找到好的对口工作都很难,何况女生。(这里没有歧视女生的意思。)

很多该说的话其他的高票答案已经说了,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不过最后还是想给一些即将高考并且有从事地质倾向的同学一点建议。

地质不是地理!地质不是地理!地质不是地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要以为自己喜欢地理就代表喜欢地质,这俩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之前已经有好几个人这么问过我了!

②简单明了,别报地质。别报任何与地质相关的东西,离他越远越好。地质可以作为兴趣,但真的不适合作为工作。当然了,家里有条件能保证你工作的话另说。

③如果家里没有上面说的那种条件家长还硬要你去学地质的话,建议你去做亲子鉴定。(手动滑稽)都是娘生的爹养的,谁忍心让自己的孩子一年出十个月野外回不了家风餐露宿的,反正我妈现在特后悔。

本篇回答负面情绪比较多,各位多担待,然而这确实是当今地质的现状,去地质吧看看,就知道什么叫怨声载道了。


地质学专业:就业寒冬期(高考家长每日必读),No.81

地质学专业:就业寒冬期(高考家长每日必读),No.8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