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考研擴招後反而調劑更難?

wlq5588


首先,擴招後,招的研究生肯定多,分數自然就會降低。

人多了,走在街上都是感到擁擠的,所以調劑也不例外。所以,對於很多學校來說,可能就會優先調劑自己本學校的。主要是因為老師瞭解本校的學生,還有就是本校的學生找老師很好早。所以,優先調劑的就是自己本校的,因為,調劑本來就沒有分數優先的說法,但如果你要是985的那就不一樣,會考慮你的。

而一個調劑困難的原因主要是報的多了,自然而然錄取就很快飽和了,基本上沒有空缺的名額了,所以,調劑就少了。


推浪人


本質上不是調劑更難,而是雙非調劑更難。對於985的學生來說,調劑從來都不是一件難事,就算沒考上一志願學校,還有大批的211學校搶著要。

2020年考研報名人數341萬,加上今年的擴招實際招生人數大概有88萬,從報名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有200多萬人是考不上研究生的。雖然今年擴招了5%,大概能新增加4萬錄取名額,但是和341萬人比起來,這點水根本解不了渴。


為什麼會有考研壓分?本質上不還是為了招收985、211的調劑生嗎?只要本科學校出身好,分數低點兒都沒關係,依舊是調劑中的搶手貨。但是對於雙非的學生來說,調劑是真的難。以前學校會直接要求,本校只招收985、211調劑生,現在國家有規定,不寫出這一條要求了,但是實際過程中雙非的學生還是沒有機會。這個點我想應該是很好理解的,企業想招個卡車司機,寫上僅限男性,有人認為這是歧視女性,後來企業把僅限男性四個字刪掉了,但是實際招人的過程中,有女生來面試全部淘汰,結果不還是一樣的嗎。


如今的考研調劑出現了一種很明顯的現象,就是越來越看重出身。第一關先看你是不是985、211的,滿足了這個前提條件才有機會進入下一關,在第二關中才看成績。如果你不是985、211畢業的,對不起,你連第一關都過不了。


考研小秘書


2020年考研擴招18.9萬,第一次全國研究生錄取超過一百萬,但是由於考研人數的激增,考研的錄取比例沒有大的變化,今年是3.43:1,然而,擴招後反而調劑更難主要有幾個原因:

1.作為絕大多數高校,研究生還是喜歡第一志願,擴招後學校會讓更多的第一志願進行復試,從而調劑名額更少。

2.2月26號教育部突然叫停預調劑,這讓人多準備調劑的同學更沒思路去準備了,沒辦法填預調劑系統,也就不知道哪些學校缺人,導致高校和學生之間是斷的,等真正的調劑系統開通後就是憑感覺填了。

3.由於疫情的原因,各學校政策和消息不準確,導致準備調劑的同學沒頭抓,學生心慌沒心複習,還有沒辦法走動的話各種認識學長和見導師的機會也沒有。

總之:在這種情況下,準備調劑的同學只能自己去找,主動聯繫,根據往年的調劑,確定今年自己適合的一些學校,不能等,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升學君選學校選專業


今年研究生擴招18.9萬,整體招生規模將達到100萬,然而各校招生計劃仍然是供不應求!

從歷年各校擬錄取公示名單來看(部分院校官網公示)專碩全日制考生,通常按照1.2:1的比例要求進入複試,淘汰率並不高,普遍要求各專業報讀的考生必須超國家線幾分到幾十分才能有機會進複試,特別是985.211等名校,每年只一志願考生都會因“招生計劃數量限制”為理由未錄取考生。

而歷年調劑的主力院校是雙非院校或B區院校。由於擴招他們就會增加錄取自己一志願考生的數量,相應調劑的流動性就更難了。

況且本次招生計劃增量還有明確的流動區域和專業,並不是所有都涉及。網上某某大學故意壓低專業分,只喜歡名校調劑生的緋聞又層出不窮。相信已經在疫情期間成功引起全民注意。我國對研究生招生的頂層設計面也會逐步做出相應調整,修補漏洞,統籌規劃。所以很有可能研究生擴招,調劑反而會更難。

廣大學子在決定考研時,科學正確選對自己的一志願學校和專業是多麼的重要呀!在這件事上,我認為多聽聽熟人和前輩的經驗比自己想當然的填報更為重要。


沉醉花浦


關於你說的這個問題,我覺得也不是這麼說的,昨天國務院的常務會議說:擴招碩士生招生及專升本規模!但是具體的每個學校是否擴招或者怎麼擴招目前都沒有明確的通知,這個要看不同的學校了。

如果真的是擴招的,其實對於一志願的考生是非常友好的,對於一些踩線或者過線不高的同學,今年擴招的話,也都是有可能考上研究生的,當然還是那句話,要看你們報考的一志願院校是否擴招!


另外,關於打算走調劑的同學來說,可能也是有點好處的,比如有的學校,可能本來招的人就不是很多,所以可能報考的人也不是很多,如果今年在擴招的話,那麼就會多餘出來一些名額,這些名額基本都是給打算調劑的同學準備的!


至於你說的這個擴招為什麼會使得調劑更加難,其實都是相對的,也是要看具體的學校具體的專業,而且並不一定全國才有的高校都擴招,也不一定今年所有的高校都有調劑的名額,所以難不難都要具體分析!


研路有我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2020年碩士研究生擴招已成定局,先行者湖南省已向教育部積極申請5%的擴招計劃。
初試查分後,部分學生已提前開始調劑院校信息的篩選。在這個過程很容易發現提問人說到的這個問題:為什麼碩士招生擴招後調劑變得更難?有個地方讀書就成,都不給機會?
事實上,調劑變難同樣是2019年考生口中的熱門話題,見面聊天第一句就是“有沒有調劑院校信息?”。一旦二戰發揮不理想,可能還會經歷一次。為什麼會出現調劑更難這個現象呢?
在小西看來,最大原因是因為報錄比變咯。2108年之前是3:1左右,即3人考研錄1人;2019年已變為3.6:1。這個數值裡還包含非全,但是非全過線就有極大概率錄取。也就是說,剔除非全數據,全日制錄取比例還低些。
據報考人數、招生人數和擴招比例等推算,2020年考研報錄比大致是4:1。這個數值背後將是複試、調劑錄取難度再次激增,更多的人將要進入調劑或不能上岸。
同時,選擇考研的你會一志願填報B類非省會城市的二本院校嗎?不會吧,大家都會扎堆去“雙一流”院校,尤其是北上廣或東南沿海的高校。
但是,這類院校的推免生錄取比例高達50%,單個王牌專業更可能高達70%+(冷門專業低,扯平回50%),統考錄取指標已屈指可數。學校自主劃線不低,無法參加複試或複試被刷就會湧入調劑,極具競爭力。
除報考扎堆,調劑時考生們一樣如此。比如說,2019年高達15000+人申請調劑B區211貴州大學,大量專業370分學生都無法拿到調劑複試通知。
反過來講,為何2020年寧夏大學中國文學科目有被爆存在壓分,就是因為B類211院校嚐到調劑甜頭。大量優質調劑生湧入,生源質量遠高一志願,學校就有了其他想法。
以上各類因素綜合在一起,就成就了考研調劑更難的現象,這麼說是不是容易理解。
那麼,在考生中有沒有容易調劑的呢?肯定有啊。
首先是出身好、初試分數高。
報考“雙一流”的“雙一流”學校本科生,初試分數不低進入複試被刷。初期他們都在認真準備複試,並不關注調劑,但是起步晚卻在調劑中頗受青睞,後來者居上。
其次是初試分高。
報考雙非院校,科目試題難度低、閱卷比較水等沒問題,分高就是絕對優勢。因為2019年教育部門緊急叫停了優質調劑生源計劃,院校發調劑通知需按初試成績排序遴選。並非是很多人想的調劑名額被內定。
比如說,同為360分,985本科生肯定刷掉雙非的。但是,985本科生初試分不高,他們就沒機會進入複試,何談優勢呢。
再次,主動勤快、全面掌握調劑信息掌。
提前加入院校調劑群或預調劑報名都是優勢。調劑有自身特殊性,系統內填報才有幾率參加複試、擬錄取,信息不對稱或沒有關注,分數再高、出身再好也是空談。當然,也可能是看不上這些調劑院校。
最後,小西提醒大家要注意好時間節點,一是即將開始的34所院校自主劃線;二是國家線。此時會有大量院校發佈調劑需求,唯有做好功課才有機會上岸。
小西想問:你是屬於哪一類調劑考生呢?
⚪ 若是我的文章對你稍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或轉發,讓更多人看到,非常感謝!

帥小西De


為什麼考研擴招後反而調劑更難?

我覺得,考研調劑難度和考研擴招的關係不大。對於有些研友而言,考研成功“上岸”難度不小,但是他們被成功調劑也是相當不容易的,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一)本科母校檔次不高,研友被成功調劑的難度很大。

對於本科是名校的大學生而言,就算無法順利晉級一志願,他們也有比較大的機會在調劑的時候邂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遇。因為這一種款式的考研黨對於很多目標院校而言都有可能成為調劑過程中的“香餑餑”:在一些目標院校看來,在高考的時候你能考入名校,那麼在考研初試的時候發揮不好而走調劑的“通道”,只是“一時失意”而已,你應該同樣是屬於“優質生源”的範疇。而對於那些本科母校的檔次不高的考研黨而言,當他們和那些名校的本科生一起進入調劑通道,他們被刷掉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第二個原因:調劑的院校和專業一大堆人參與的情況下,調劑的難度增大。

舉個例子,如果某一個目標院校存在壓分現象,那麼就有一大群的考研黨會參與調劑。在一大群人參與調劑的情況下,調劑的難度會不會變大呢?當然會!這就好比我們在吃得特備撐的時候,看到一個餅,估計沒人搶著去吃這個餅。但是如果一群人在餓了好多天沒有食物,感到飢腸轆轆的時候同時看到這個餅,那麼所有的人還會像傳說中的“紳士”那樣淡定嗎?當然不會!所以,如果同一所院校同一個專業有一大堆考研黨參與調劑的話,那麼參與調劑的考研黨之間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調劑的難度自然會增大。

第三個原因:考研報錄比遜色於往年,考研調劑的難度變大。

最近幾年,考研的報錄比一直在調整,2017年考研的報錄比是2.9:1,也就是29個人報考,會有10個人被錄取;2018年考研的報錄比是3.1:1,31個人報考,會有10個人被錄取;2019年考研的報錄比再次降低,差不多是3.6:1,相當於36個人報考只有10個人被成功錄取。那麼預計2020年考研的報錄比是多少呢?大概是4:1,4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可以被成功錄取。考研的報錄比降低了,考研黨被順利調劑的難度自然也“水漲船高”了。

朋友們,你身邊的考研黨這次會不會順利“上岸”呢?歡迎留言探討。


微雨潤苗


其實考研擴招一定要認清幾個現實問題,就是能不能輪到你志願學校、你報考的專業擴招,擴招能不能輪到你。大家一聽到擴招,包括小編身邊的朋友,就很開心,感覺壓線也能上學了,其實不然。

首先考研擴招也是在相應的專業範圍內。研究生計劃增量可能會向臨床醫學、公共衛生(今年開年損失太慘重了)、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專業傾斜,以專業學位培養為主,主要投放在服務國家戰略、社會民生急需領域,重點向中西部和東北傾斜,文科類比如教育學、新聞學等等擴招範圍不會太大。

學碩擴招的比例及人數非常少,而且近三年學碩都是縮招,以專業學位培養為主。

其次,擴招並不意味著國家線會下降,要看你是哪類專業,因為影響國家線的除了招生計劃還有試題難易程度和報考人數,而且今年高分很多啊。而且按照擴招的比例算,一個學校一個專業能分到的名額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多。

此外,壓線的,生源質量不高的也不會在學校考慮擴招的範圍內,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踏踏實實走路。

最後,研究生擴招,可能意味著一志願生源充足,那麼調劑名額就會減少,所以今年考生想要調劑,難度可能會增大。

考研指導>>http://tangshan.offcn.com/html/zzss/?zh


中公教育唐山


一方面擴招必然會導致分數會可能降低,增加了參加複試的人數,很多高校的過線人數會增加,增加的人數會計遠大於擴招的人數,那自然調劑的名額會大大減少,就加大了調劑的難度。

第二方面全國擴招的重點區域有差異,為了照顧中西部一些城市,擴招的人數會增多,而中西部又是調劑生選擇的重點區域,調劑的名額會大大減少,東部省市A區考生跨區域調劑自然難度就加大了。

第三方面擴招的專業也有差異,也會影響到調劑難度加大。

2020年考研擴招會有一些大批幸運兒被錄取,但是也增加了調劑的難度,能被錄取就上岸吧[微笑]



顧博士聊考研


雖然擴招數量很大,但是同時考研的人數激增,遠遠超過擴招的數量,很多學校的一志願考上已經爆滿,所以很難有調劑名額。另外有分數較高但被複試刷掉的考985-211雙一流院校的考生,調劑時分數高佔了一部分調劑名額。其次,各大院校依然會傾向於收本校調劑的學生,因為對自己教出來的學生比較瞭解,另外考慮到就業率的問題,優先錄取自己學生。

2017年調劑還是一個比較容易的事情,18年開始,調劑已經同時需要成績與出身,考生增加導致導師變得挑剔。總之,還是教育水平分部不合理的高考模式造成的地區差異,影響了一些高考大省的生源,考研終成趨勢,研究生質量還存在問題。希望國家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