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尸解,和第一次办案,都让我内心颤动


第一次尸解,和第一次办案,都让我内心颤动 | 青年律师汇


第一次尸解,和第一次办案,都让我内心颤动 | 青年律师汇

今天的嘉宾是来自湖北楚尚律师事务所,建设工程法律事务部主任,刘阿娜律师,从法医学本科期间的求学故事、毕业之后从事法医工作第一次解剖尸体,到实习、转所积累办案经验,刘律师和我们娓娓道来。

在她的故事里,能感受到她面对学业、事业和选择时的笃定,不断做出选择,不断让新的环境打磨自己。

在武汉封城45天后,大家开始渐渐接受眼前的新的生活秩序,多久才能恢复往常的生活不得而知,但幸存的每一天都值得感恩。

如一位朋友所写的:“是照常运转的日常秩序,支撑着每一位或许渺小却绝非无力的普通人更坚韧地面对疫情。”

也像人大附中那位班主任所言,“生命如露如电,我们依然可以坚定地选择有序和有情。”

春天如期而至,希望我们如期更新的栏目故事,和每晚八点的直播课程,能给大家带去信心与平静。

青青若

即刻加入精英青年律师社群

约采微信 banlishaorou711

第一次尸解,和第一次办案,都让我内心颤动 | 青年律师汇

平日里疏于文学修炼,突然提笔写点法律文书以外的文字,感觉颇有些压力。虽然文青情怀尚在,可文字功底大不如前了。

不过我还是应了下来,因为2019年是建国70周年暨恢复律师制度40周年,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压轴年,也是我工作取得新进展的一年,是欣欣向荣的一年。

总结过往,审视当下,方能展望未来。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祖国感到自豪,作为祖国的一分子,不断总结和鞭策自己,与祖国共同进步,让我更有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参与感。

所以,我想写点什么,感谢自己这几年的付出没有白费,感谢前辈的相助和小伙伴们的陪伴。

第一次尸解,和第一次办案,都让我内心颤动 | 青年律师汇

其实我小时候最初的梦想是做一名老师,后来在特警、军事类电视剧的熏陶下,遐想着自己能够穿上警服和军装,虽然那个时候我连警察和军人的区别都分不清。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看到有法医专业,憧憬着可以像电视里那样戴着手套口罩、拿着试管显微镜破案,我就这样成了一名法医学学生。

没有经过上网调查或者熟人打听,也没有现在学校的那种指引小册子,高考志愿填得相当笃定。

而我们的系主任是一位非常有远见的长者,她意识到我们做鉴定这一行不能只埋头钻技术,更要抬头识风险,便督促我们进行了艰苦的全日制法学学习。

从医学到法学,似乎打开了一个新的思维大门,沉迷于法学的内在逻辑美,然后就觉得自己一定要通过司法考试,这是法学生的仪式感。

于是,在暑假两个月人均减重8-10斤的情况下,我们班60%以上的同学顺利通过了。

第一次尸解,和第一次办案,都让我内心颤动 | 青年律师汇

毕业后我没有立刻从事法律行业,主要是我还没安置好心里对医学的留恋,我放不下自己的医学生身份,放不下一大早起来在路灯下学医的那些日子,放不下我的白大褂和听诊器。

直到现在,我依旧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解剖时内心的颤动,躺着的是一名去世不久的男性,他可能是新婚的丈夫、可能是要送女儿上幼儿园的父亲,他不仅仅是一具冷却的身体。

这位男性因为撞到对面行驶而来的电瓶车而住院治疗,被撞的电动车车主倒是伤得有点重,但是躺在我面前的这位男性,除了一些擦挫伤没有见到明显的致命性损伤,却在事故发生后不久死亡了。

我们需要通过我们的手,替死者与家属对话,安抚他们的情绪,亦让逝者安息,这是我们法医的责任。

第一次尸解,和第一次办案,都让我内心颤动 | 青年律师汇

年轻的心总是悸动的,向往着诗和远方。

某个闲聊的日子,我听说武汉有一家律所在打造“法律+金融+互联网”的理念,我就辞了医院的工作直奔这家所谓全国连锁的著名律所(年轻真好,冲动又无脑)。

5月4日清晨下了火车站我就直奔律所,5月6日便开启工作。

我当时的想法是,传统所终究是要转型的,转型中必然会存在尾大不掉、历史痕迹较重等难题,比起选择一家律所中途转型,选择一家思维全新的律所从源头发展,道路可能更为顺畅一下。

至于为什么没有考虑北上广深这些信息更新速度比较快的城市,那是因为我不喜欢做选择,第一个听说的是武汉,便来了,哈哈。

我很庆幸,在这里我碰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周总,通过一个星期的头脑风暴,帮我迅速打开了众创空间领域的大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前辈,在成长之路上给予真诚的照顾和建议(此处比心心)。在这家思维创新的律所工作数月之后,发现理念无法付诸实际,律所沉重的肉体追不上灵魂前行的脚步,,于是我果断选择了离开。

离开的代价是实习证被注销及重新实习,然而我更重诺言和诚信,来日方长,何需在乎区区几个月。

第一次尸解,和第一次办案,都让我内心颤动 | 青年律师汇

在第二家律师事务所,我作为团队成员参与了28家单位的法律服务事项。

其中包括诉讼事项、商事仲裁事项、尽职调查等非诉讼事项。

单位涉及的法律事项综合性较强,需要律师熟练掌握劳动、股权、改制、建设工程、知识产权等各方面的法律知识,工作任务之重、复杂且繁琐,需要团队内部具有高度协作性。

然而,不管是熬夜加班、火车上加班,还是省下吃饭的时间加班,即使工作再忙,团队里谁也不会放弃工作方案里每一个细节的推敲,环环相扣、精雕细琢。

在前辈们不厌其烦的指点和高强度的训练下,养成了细致、沉着、全面的办案习惯,法律风险识别力和抵御力迅速得到提升(再次比心心)。

日复一日高强度的工作,伴随而来的是迅速衰老的身体,心律不齐、皮肤松弛变黄,脱发,体重上升、脊柱劳损等亚健康状态接踵而至。

当我清醒地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时,我更清醒地知晓团队协作中每一个人就像机械表里严丝合缝的齿轮,必须保持同样的节奏,想放慢工作节奏是不可能的。

反复思虑,在年度工作结束后我还是选择离开团队,这是对团队负责也是对委托我们的当事人负责。

第一次尸解,和第一次办案,都让我内心颤动 | 青年律师汇

以前在团队里工作,内心总觉得底气足一些,突然自己单独执业,说实话有些慌张,尤其是独自面对不理智的当事人的时候。

我印象最深的是曾经代理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行业里比较常见的、公司法律顾问必须掌握的一类案件。

这个案子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从法律技术层面来讲,代理用人单位进行答辩是没有问题的。

但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劳动者陷入深深的自我认同和被害妄想中,言辞激烈、情绪不稳,当我一语说中案件的关键点对其观点进行辩驳时,对方突然恼羞成怒,捏紧了拳头浑身颤抖,看那架势似乎马上就要从申请人席位冲过来捶我。

但是,通过庭审过程中冷静的观察,我发现对方仍然在乎举止礼仪和自我形象管理,倒是不一定做得出现场撒泼打诨的事情来。

于是在答辩过程中我采取了更为人性化的答辩语气和措辞,眼神坚定而平静,感觉自己气场有两米八。

庭审结束后,虽然对方感到意难平,但是觉得我未推卸用人单位责任并且句句在理,故并未表现出不满或者憎恨,总算是化险为夷。

当我在汹涌的对峙中,过滤掉所有的喧嚣,冷静地看到案件的整体骨相,看到对方的症结所在,得到的是一份从容,更是当事人的尊重和信任。

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但每一次经历过的压力都会成为助推器,让我在后续的案件中更加如鱼得水。

所以,面对困难的时候,不再是慌张,而是喜悦和满满的成就感,以及独自成长的自豪感。

第一次尸解,和第一次办案,都让我内心颤动 | 青年律师汇

2019年12月31日,是个普通的工作日,但是在武汉工作的人心里都知道这一天有一点不一样。

我们更加意识到,工作的前提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

最近出了一部律政剧,名曰《精英律师》。

剧照里男主纹丝不动的大背头、笔挺的西装、定制的领带夹、6000到10万一小时的咨询费以及信手拈来的法学术语,无处不透露出精致、高级和专业。有观众说看懂了,有些观众则称没看懂并且评论了一个“呵呵”。

作为一个法律人,没看过剧情我就不妄加评论了,但我觉得这部剧至少有一点戳中了我,那就是激情和热血。

不是那种嘶吼的、口号式的激情,而是从头到脚的从容和精致,无不体现出他们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走路身姿挺拔,收腹抬头下巴微收,着淡妆,根据不同的衣服选择配饰、发型……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满足感,透露着积极向上的精气神。

然而,每天高度饱满的热情和看似毫不费力的精致背后,也许是一地鸡毛。

有时候,可能给孩子读完故事书哄娃睡下,开始工作已是深夜;有时候,可能在火车站简单洗漱就直奔法院;有时候,可能在外面忙的一天没吃饭,老父亲躺在病床上都来不及看一眼;有时候,女朋友车胎爆了你没有时间陪她一起去修理……

生活的琐碎可能将我们压得筋疲力尽,将我们的激情一点一点消磨,但我们的热爱仍在。

如果累了,就放慢脚步歇一歇,闲暇时光边听时事新闻、文学名著,通过瑜伽让脊柱更加柔软、通过冥想练习呼吸,偶尔练习一下拳击。

令人惊喜的是,把时间腾出来锻炼身体感受内心,工作的时候精神状态更加饱满,工作节奏更加高效。

戒掉咖啡,没有摇晃的红酒杯,放下手头的文案,去看一看这个世界正在努力的人儿:因为超时给客户退款的外卖小哥哥,因为上学迟到号啕大哭、挂着眼泪还在小碎步奔跑的小可爱,地铁上沉浸在背诵英语单词的初中生,七十几岁还在上班的任先生,工作再忙也坚持跑步的王先生……

望若干年后,我们亦能不忘初心,有一副健康的好身板,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成为冷静、睿智又不失热爱和激情的律师。

END

青年律师 | 执业经历 | 认知经验

本 栏 目 往 期 推 文

125 五百强企业法务 |124 你要专业、热忱、温暖、美好、内心丰富| 123 从律师到投资人 | 二十五位女律师的2019年 | 十九位男律师的2019年 | 122 从宝妈到律所实习生 |121 优术、明道、取势 |120 组合拳法 |119 法律人的寂寞 |118 家族的基因 | 117 微博法律博主 | 116 孩子 | 115 知识产权律师 |114 涉外律师 | 113 黄石 | 112 恰得亏、霸得蛮 | 111 野蛮生长 | 110 八年护士 | 109 从深圳到武汉 | 108 认识自己 | 107 人生逆袭 | 106 能忍愿熬 |105 后厨、快递员、特勤 | 104 辩冤白谤 | 103 非典型青年律师 | 102 热爱刑辩 | 101 从检察院辞职 | 100 第100期:执业十一年 | 99 年经手400+件 | 98 黄金期选择生育 | 97 市场销售 | 96 算法 | 95 财税律师 | 94 917天晋升 | 93 律师十年 | 92 盈科李坤 | 91 独立办理非诉业务 | 90 医疗纠纷律师 | 89 从土木男到工程律师 | 88 律所行政 | 87 立丰喻曦 | 86 放弃 | 85 诗情 | 总有一种声音 | 84 转所与选择 | 83 30岁之后开始做律师 | 82 执业初期规划 | 81 带娃女律师 | 80 法院啤酒公主 | 79 到襄阳 | 31位女律师的年末 | 年度青年男律师 | 78 写封信 | 77 学生活 | 76 佛系接单 | 75 也热爱艺术 | 74 独立执业之后 | 73 高校法学院教师 | 72 平面模特的舞台 | 71 只身闯荡魔都律界 | 70 奢侈品买手 | 69 离开十四年公安岗 |68一生一世 | 67 非如此不可 | 66 律师行业的焦虑 | 65 90后律所合伙人 | 64 从海南国际仲裁院辞职 | 63 打电话都会紧张 | 62 怎么做起律师 | 61 解放军 | 60 独立的思想 | 59 法律援助 | 58 中美双证律师 | 57 绵阳任雪峰 | 56 十年后 | 55 斜杠青年 | 54从海军女战士 | 53 工作和爱 |52 专业领域 | 51 律师家庭生活 | 50 十年公证 | 49 首义所周甜 | 48 四个成长阶段 | 47 山河王景霞 | 46 基层法院 | 45 温柔力量 | 44 95后律师 | 43 沈阳 | 42 咖啡馆老板 | 41 科研男 | 40 山河所冯孟莉| 39 维力钟宏昆| 38 挤地铁| 37 实习期满| 36 去成都| 35 成为妈妈| 34 理科出身| 33 核心| 32 基本功| 31 得伟君尚付毓 | 谁是你心目中2017最佳青年律师| 30 大成(无锡)陈凯| 29 斯诺克|28 中伦郭志霄| 27 服务和收费| 26 警花、选美小姐| 25 131件| 24 会计| 23 广州| 022 大成邹丽敏| 21 心态| 20 银行| 19 三次换所| 18 离开法务岗| 17 好奇心| 16 民基殷之辂| 15 快速转变| 14 中伦石凯思| 13 瀛楚杨家凯| 12 盈科张莹| 11 健身| 10 互联网| 9 七年| 8 看书| 7 新闻记者| 6 美好的职业| 5 幸运 | 4个人时间 | 3这一步| 2 法务| 1盈科陈世银| 你的故事,我们的时光

第一次尸解,和第一次办案,都让我内心颤动 | 青年律师汇

嗨,

如果你也想记录下你的故事、加入青年律师汇

文 | 刘阿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