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凤凰不曾栖梧桐,金刚舍利枉谈空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

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鸠摩罗什:凤凰不曾栖梧桐,金刚舍利枉谈空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金刚经》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经典,无论是佛教徒还是读书人,都热衷于读《金刚经》。佛教徒谓其简易明了,读书人谓其文字高妙。在世上流通最广的《金刚经》版本,当属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的。对于《金刚经》,我们是很熟悉的,而对于鸠摩罗什法师,恐怕有不少人不甚了解。

鸠摩罗什法师作为“中国三大翻译家”,其翻译的佛经已经到了孔夫子所提倡的“信达雅”的境界,不仅如此,在某些经典中,鸠摩罗什法师顽强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而不损伤佛经原意。龙树菩萨被称为“佛教八宗共祖”,而鸠摩罗什法师则被称为“中国佛教八宗共祖”。

他的一生翻译了佛经共七十四部,共计三百八十四卷(或者三十五部,二百九十七卷),不同的史料有不同的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罗什一生翻译佛经量巨大。其中,流传至今并且有广泛影响的是有三论宗的主要经典《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唯识法相宗的经典《楞伽经》;天台宗的经典《法华经》;贤首宗的经典《华严经》;禅宗的经典《金刚经》;净土宗的经典《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律宗的经典《十诵律》;同时密宗也追认鸠摩罗什为它的祖师。

据说,鸠摩罗什大师圆寂之后,舌头化作了舍利,至今仍在山西西安郊区的一个地方保存着。同时,甘肃武威有一座一千六百多年的鸠摩罗什寺庙,据说里面也保存了大师的舌头舍利。当然,众说纷纭,没法判断真假。

鸠摩罗什:凤凰不曾栖梧桐,金刚舍利枉谈空

位于武威的鸠摩罗什寺庙,据说保存有大师舌头舍利

鸠摩罗什三藏本是婆罗门种,其父出家为龟兹国师,遂出生于龟兹。七岁时路过坟场,见白骨凄然,因缘顿起,舍身出家。二十岁时于龟兹国王宫受具足戒,成为一名比丘僧。当时西域各王对罗什法师即位崇敬,以身为梯,任由踩踏。后秦苻坚为了得到法师,不惜发动战争,想强行将罗什掳掠到长安,但是苻坚兵败被杀,法师由此困于凉州十七年。由于他是个混血儿,所以容貌奇伟,是一个英俊潇洒的帅哥。

罗什法师五十四岁时,被后秦姚苌、姚兴父子请到长安,并且强行赠送其十名美女。罗什法师在故乡之时,也曾有过两任妻子。鸠摩罗什曾经有这样的比喻,说自己就好比淤泥里的莲花,后辈学人只可看其莲花,不可踏其淤泥。“譬如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

中国的翻译事业,以鸠摩罗什及其团队最早,并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空前绝后的。他第一次系统地翻译了大乘佛教论述缘起性空理论的经论,使当时的思想界耳目一新。他的文笔晓畅洗练,一改过去译经的朴拙,具有高超的文学价值,甚至成为文学经典。

罗什法师一生命运坎坷,故国难回,深陷凉州。同时由于当时中国的佛教事业刚刚起步,罗什法师的才华只发挥了十分之一都不到,但是他所留下来的经典,可谓是灿烂至极,堪称瑰宝。时也,命也,深陷凉州的十七年,其中的苦闷,大概只有法师自己知晓。“心山育明德,流薰万由延。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没有梧桐树栖息的凤凰,是多么可悲与无奈,后人只能从繁杂的经卷中,聆听到那若有若无的淡淡哀鸣。

鸠摩罗什:凤凰不曾栖梧桐,金刚舍利枉谈空

关于法师形象的想象

公元四百一十三年,鸠摩罗什圆寂。除了出留下舌头舍利,还有一大帮影响中国佛教的好弟子。其中,道生、僧肇、道融、僧叡,被合成为当时的“四圣”。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