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1995-2005夏至未至》,男孩教會我成長,女孩教會我愛

閉關多日,百無聊賴,翻閱書架。一本已經封面泛黃的小說進入視線,第一次讀它應該是十五年前了。當再次翻開時有種莫名的悸動,塵封的書香伴著青澀的文字,彷彿又嗅到了青春的味道……


“美麗碩大的香樟擁抱著無悔的青春”。它不只一次的出現在那部小說中《1995-2005夏至未至》。濃郁翠綠的背後似乎乎預示著什麼,一次青春不羈的浪漫?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亦或是曲終離散後的悵然?

當那個並不惹眼卻略顯倔強的女主人公--立夏出現的時候。一切關於夏天的故事正式拉開了大幕。如果他們沒有出現,如果他們沒有相識,如果……

再讀《1995-2005夏至未至》,男孩教會我成長,女孩教會我愛

(一)

"一個好看的男生,倚在單車上,眼睛中瀰漫著霧氣,找不到焦點。看起來顯得那樣的乾淨……"

與男主人公的邂逅只是如此簡單的一幕。沒有語言,沒有對視,甚至只是隨意的一瞥。留下的只是那瀰漫著霧氣沒有焦點的雙眼。

像所有小說一樣,情節的安排多了些許巧合。作為高中生的立夏與那個好看的男生分到了同一班,同時還有一個同樣好看的男生,不同的是他的眼睛裡佈滿的是少年特有的狡頡。

立夏的高中生活由此變得充滿驚奇快樂,驚奇於那兩個“神奇的物種”,上天在賜與他們清秀外表的同時又將無盡的智慧注入他們的體內。

他們可以在經常翹課的情況下考取年級前二,可以在五彩油墨中用畫筆賦予事物鮮活的生命。在立夏眼中他們是如此完美如此神奇。不經意的在心中默唸那兩個名字:傅小司。陸之昂。

正如讀者預料的那樣,立夏與那兩個從小玩到大的好兄弟從陌生到相識相知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夏季。從此香樟樹下多了三個神奇的物種。他們一起畫畫。一起散步甚至為了一次美術展覽而翹課。一切揚溢著青春的氣息。

帥氣的男孩,充滿詩意的畫面,燦爛陽光的笑容。湧動的激情。讓立夏不敢相信這童話般的情景竟然發生在自己這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女孩身上。像夢一樣,但真實的存在著。

再讀《1995-2005夏至未至》,男孩教會我成長,女孩教會我愛

(二)

香樟樹依然搖擺著碩大的枝葉,似乎它就是為夏天而生,孕育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瞬間。不同以往的是它下面只剩下兩個熟悉的身影。其中一個去了遙遠的地方,那裡長滿了櫻花。

香樟樹下的他們沒有真情的告白,沒有山盟海誓,也沒有柔情似水的話語。就象他們從高中來到大學一樣那麼自然。慢慢地,那充滿彌霧的雙眼有了焦點那就是——立夏。

香樟樹又長高了許多葉片更顯碩大了。四年時間如此之快竟來不急讓人驚訝。四年可以改變的東西太多了,傅小司的神奇繼續被演繹,立夏也為小司的事業忙碌著。

所有的一切進行的如此平和。甚至讓人感到麻木。而之昂的回來又讓這場青春的戰役奏起令人振奮的樂章。

再讀《1995-2005夏至未至》,男孩教會我成長,女孩教會我愛


(三)

就是這樣,過分的安詳總是有些不好的預兆。也許是作者也忌妒這過分的圓滿。於是便用力揮筆,毫不留情的將黑色的墨跡甩向了那美麗的香樟。

彌霧的雙眼,青春的笑容。一切將在這墨色中逝去。他們只能用淚水拼命的沖刷。但是淚水衝下的只是身上的汙跡,內心的傷痛又能用什麼來治癒呢?

當看到傅小司像一個受傷的孩子蜷縮在牆角哭泣的時候,當看到陸之昂獨自一人站在高牆之內仰望天空的時候,當看到立夏帶著悲傷默默地離開這座城市的時候。那美麗的香樟在我面前漸漸變的模糊,一滴滴滾燙的液體潤溼了書頁。盡力抑制這莫名的傷感。

也許是好久沒有哭過。所以忘了該如何停止這發洩情感的方式。我可以體會傅小司那失去朋友失去愛人的痛苦,也可以感受陸之昂那種對朋友的思念和對自由的渴望,更能理解立夏充滿矛盾與不捨的內心。

還有七七,遇見,青田,段橋。我們不去討論孰是孰非。因為那些在這夏天的烈日下已顯得微不足道。

再讀《1995-2005夏至未至》,男孩教會我成長,女孩教會我愛

不要去咒罵命運的不公,反過來還要感激這命運之神的恩賜。因為無悔的青春經過這場夏季烈日的暴曬才顯得更加純粹。雖然夾雜著些許淚水。但澀澀的背後是一段成長的印記。

讀到最後自己已不再是一個局外人,而是作者筆下一個個有著不同命運的角色。快樂著他們的快樂。悲傷著他們的悲傷。更主要的是也許是因現實生活中讓人觸動的機會太少了,所以才會對一部小說感知的如此強烈。也許合上書頁我還將繼續漠然,但我有理由相信會有一個美麗的夏季在等待我去演繹。 記住這份感動,記住那份傷……

再讀《1995-2005夏至未至》,男孩教會我成長,女孩教會我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