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個月能增長多少粉絲?有什麼技巧?

金水三6319


大家好,我是郭法平談生活,主要從事生活領域的創作,很高興在這裡和大家談論這個問題。

我認為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可以增加粉絲的數量

第一主動加別人絲。一般情況下投之以李,報之以桃,看到別人好的作品主動點贊加關注,別人也會回應的,十之八九都會互粉的。

第二提高自己作品的質量。只有提高了作品的質量,別人才願意花時間去看你的作品,自然才去關注你,沒有好的作品什麼都是假的。

第三不要偷懶,持之以恆每天堅持寫作自己的創作。不可以三天打魚二天曬網,那樣即使有人關注你也會掉粉的,必須經常有好的作品推出。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我覺得只要從這三個方面做好,關注你的人就會越來越多。如果有不同觀點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互動,謝謝大家,關注我,我是大家的生活顧問郭法平淡生活。


郭法平談生活


我分享一下吧,10天漲粉5000多,加滿了3個扣扣群和一個某信群。

也沒什麼技巧,我就是免費分享了700本中醫電子書,這些電子書都是我最近十幾年蒐集整理的,看到很多人喜歡中醫,有太多的中醫愛好者,就分享了出來。

結果一不小心10天漲粉5000多,還加滿了幾個群,意外之喜啊。


東哥說養生


1.一方面還是要堅持,堅持輸出,哪怕是一條微頭條。一看你的號就是剛建的新號,我一開始也是這樣。

2.參加頭條官方的定期舉辦的寫作訓練營,例如文史類,泛情感寫作等等,如果完成作業內容好的話,就有機會獲得原創標及加黃V等權限。等有了這些權限之後,就像指數函數一樣過了一個關鍵點之後,增速就一下子快了。就像汽車克服了剛開始的摩擦力。

3.當然了剛開始的時候,你可以叫你的朋友或者父母關注,幫忙點贊或者轉發一下,但是這個影響並不大,只是一開始的時候啟動會稍微快一點,但是在機器的算法下,還是和內容有關,愛看的人多了,才有閱讀量點贊和轉發,才會被更多的人看到。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要有好的內容。

4.那麼怎樣才能好的內容呢?只有多看,關注些粉絲多的號,優質的獲得青雲的號,以及微頭條閱讀量上10W+,50W+,100W+的那些厲害的人,去研究為什麼他們吸引人。你看了想點進去。



劉小鬼


抖音粉絲漲粉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優化:

1、主動加粉,大多數的人都是秉承著你若盛開蝴蝶自來的原則,默默的等待粉絲的到來,話雖沒錯但是要有一個前提就是你的內容很有吸引力,如果沒有吸引力的內容,你若盛開只能是獨自等待。

主動加粉有以下技巧可參考,在抖音推薦你的視頻裡面大多數都是你垂直領域的視頻,此刻你需要注意觀察,哪些是點贊量和評論量低的抖友,點擊頭像查看該抖友粉絲數量,如抖友粉絲數量1000以下,你關注抖友,把她發佈的視頻選擇幾個點贊並且評論,然後發私信,告知對方你是新手玩家,希望能向對方學習,能互相關注一起成長,1000粉絲以下的抖友都很在意自己的粉絲數量,發佈10個,基本上會有3-4個關注你,這時你的粉絲就逐漸上漲,3000粉絲以上的抖友基本可以放棄,這種的不在乎你這一個半個的粉絲,主要關注的還是研發內容。

注:每天添加數量不要太多,避免被抖音降權。

2、內容設計,好的內容是成為爆款的前提,時刻關注抖音小助手發佈的話題,跟拍、合拍等熱門視頻,選擇適合自己垂直類別的視頻進行模仿創作,時刻關注播放量,觀察播放量走高的視頻也可以利用抖音+dou功能,推到更高的熱門池裡。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不喜勿噴!


盼盼小姐姐


這一段一直在做測試,包括文本、字數、自己撰文和回答問題。走過不少彎路,也從很多前輩的回答和研究他們的文章學了一點經驗。現在把了解的一些情況分享一下吧。

漲粉的核心技巧靠內容

首先從後臺統計數據可以看到,粉絲數量增長和瀏覽數量成正比關係。因為我數據量不大,只能說實際發生的了。比如一篇文章瀏覽量在5.6萬,這篇文章讓我漲粉有二十幾個人。

但是一般要達到瀏覽量大的文章,需要結構合理,排版清晰,內容充實,觀點新穎,邏輯清晰。這樣,除了系統推廣的一部分人會看,網友還會自發的轉發這篇文章。

當然也有靠標題來吸引人點擊閱讀的,但是我測試下來發現如果用戶點開,瀏覽時間過短,系統會自動降低你文章的推薦權值。

文筆有趣的文章比純數據說教的文章容易引起網友互動

文筆生動活潑,看起來比較有趣的,容易引發網友共鳴。他們往往會主動參與點贊和評論。這種互動容易觸發網友點擊作者頭像看以前作品。如果以前作品網友也喜歡,且持續更新,就容易引發他們關注,想獲得更多的內容了。

持續更新和保持高水準

持續更新的意義上一點已經說了,保持高水準一方面是上面一點所說的容易引發網友興趣,更重要的是系統會根據你之前的寫作質量判斷是否給你增加或減少推薦權值。這點非常重要。

剛開始我發了一些內容,發現推薦很多瀏覽很少。慢慢堅持下來,發現推薦很多,瀏覽也起來了。最後就是系統會持續推薦,讓你獲得更高的瀏覽量。

尊重系統規則,保持垂直度,各個時期做各個時期的事情

我註冊還不到一個月,開始就直接寫文章。無論瀏覽量和粉絲數量都是個位數。然後開始答題,瀏覽量上來一點也不多。直到注意到優秀答題發現需要一定字數和圖文並茂之後開始有一個回答幾千的瀏覽量了。

做為新手,建議答題為主。文章可以不寫,對於賬號發育幫助不大。等能申請且過了圖文原創後發文章事半功倍。單然前期發表微頭條有不錯的效果哦,可以試試。

回答文字數量建議在500—1000字左右

太短系統不好判斷網友閱讀時間,常被定義為網友不感興趣,而減少推薦。太長的效果也不太好,網友打開一看,如果不是特別感興趣經常不會讀完,使得系統也判定為不宜推薦。

結尾

建議前期不用太關注粉絲數量,多練手,多改進,文章寫好了,粉絲數量自己就漲了。


救贖者vlog


很負責任的講,抖音漲粉其實是很簡單的。它平臺的流量就是你一步登天的火箭助推器。在疫情期間,我親眼目睹了好幾個創作者從幾千粉到幾萬粉,更有甚者從幾十萬粉到幾百萬粉,都在一夜之間。(說的是以甩頭變裝狂攬數325萬粉絲的id為刀小刀sama的抖主等。)

經過深思,我認為:就目前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如火如荼的發展趨勢來看,高額的在線觀看用戶帶來的是相應巨大的潛在粉絲群,每個粉絲有著不同的觀看喜好,而抖音平臺智能推送的多是用戶曾經點讚的視頻,在確保取向對口後,你只需要明白:

漲粉關鍵點在於找準自身定位+先輸出一個較高質量的代表作

找準自身定位,就是明確你能做什麼類型的視頻,再在此基礎上通過技巧使作品更具吸引力。例如我是一個廚師,精湛的廚藝便是我的賣點,我可以製作一些生動有趣的做飯教程吸粉;又或者我只是一個普通上班族,那我可以通過分享上班小趣事或者職場技巧等吸粉。明確自身定位很重要,這關係到你能否輸出一個高質量作品。

那麼在找準自身定位後,如何提高作品質量呢?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高熱度視頻的產生可能不是你預料之中,但絕對是你的有心之作。一個好的作品必然是能吸引人的,而能吸引人的作品必然有它的可取之處。

在短短的數秒裡,如何抓住瀏覽者的眼球?

首先,一個好的bgm是成功的一半。聽覺和視覺是瀏覽者感官的表現,一個或奇葩或動聽的伴奏不僅讓你的作品錦上添花,更有不少視頻僅僅靠著bgm就能火,成本極低。例如最近大火的郭老師,她的“郭言郭語”系列伴奏下的視頻往往靠著喜劇怪誕的風格有著偏高的播放量。那我們舉一反三,選好合適自己風格的bgm就是增加視頻播放量的一大利器。

其次,如果你是一個新人、小白,不懂得視頻製作的高級技巧如卡點、轉換場景等,起碼你要保證你的畫面清晰不搖晃,不會令人看著難受。

保證了這點以後,就要拼創意了。一個能吸引人的視頻,必須有亮點,有趣,吸睛,能夠讓看到這個視頻的人給你點贊甚至關注你,期待你的下一個視頻。所以,一個好的文案、創意是你優質作品最關鍵的地方。

那麼如何寫出好的文案,找到好的創意呢?多留意平臺上同類型的作品,相信你會有所啟發。並不是讓你抄襲吼,但是好的作品通常是有共同點的,可以是風格,也可以是技術、話題等等。

這是我在悟空平臺發佈的第一篇文章,如果你喜歡這類文章或者是喜歡我的風格,可以關注我,我會在長期活躍,為你們帶來更多奇思妙想。


小o啥也不懂


大概2.9萬左右。每一個熱門的背後都有一定付出,當然了也有一些例外,但只有堅持創作高質量的原創視頻就沒有什麼不可以做到的。

這個圖片是我在某手上面的粉絲,三個星期2.9w粉絲。其實也有一定的運氣成分。你的原創視頻要符合大眾的口味,還要提高視頻質量。高質量視頻需要很多的時間經驗來磨合,要有創新,不斷提高視頻質量,獲得大眾的喜愛就能獲得粉絲。

還有我是新人,剛來頭條。還請大家多多支持[呲牙][呲牙]



瀟峰啊


上個月有一位做抖音的同學向我們反饋了一些他做抖音的近況,到現在,他們的粉絲數已經從不到1玩漲到了20萬。而他也僅僅才做1個月而已

與此同時,最近總遇到很多對抖音一無所知,但想做抖音運營的同學。本質上,這其實是一個如何快速學習、熟悉新領域的問題。

今天我係統寫下一些經驗,主要包括從0開始運營抖音的系統方法,以及抖音推薦機制的簡單介紹。

我們團隊做的3個賬號,2個月各漲粉50萬+,且均為職場領域精準粉絲。這些成績大概是依託於這套東西的。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一、抖音運營從0到1的方法論

我們進入抖音這個新領域時,做的事情大概分為四步:

1. 找準對標競品

前段時間,我曾請教一位風雲學姐範秦——為什麼你進入哪個領域都能做得很好,你是怎麼快速熟悉新領域並做好的?

這位師姐,大學拿過人大所有官方獎學金的最高等級。畢業後,起初是業內TOP1%的銷售(戴爾電腦全國銷冠);後來是業內1%的產品經理(百度明星產品經理,曾拯救瀕臨放棄的產品數據upup,績效一直是TOP10%);再後來是在行天團35位行家之一,在行史上唯一的三9.9分行家。

師姐這樣回答我:

首先,我不碰自己不行的領域。

其次,一旦進入新領域,最快速的學習方法就是學習業內頂級競品的共同點。

我很認可師姐的說法,在做抖音的過程中,我們實際上大概也是這麼做的。

我們的抖音賬號是一個職場賬號,我接手時候已經有5萬粉絲,但是增長有些疲軟。接手後我也一臉茫然,到底怎麼做,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之前,我甚至不是抖音的重度用戶,很少刷。好在有那麼多競品在前方等著我們學習和超越呢。

我們大概花了3天左右的時間,研究誰是我們該學習和超越的對標賬號。

怎樣快速瞭解自己的競品是誰呢?

首先,確定自己的定位

抖音大號那麼多,很多都是神技能/神顏值/神搞笑視頻,我們一開始就明確了搞笑這部分不是我們的主要學習對象。因為我們的產品就是要聚集關注職場成長的人群,未來我們要讓這部分人付費購買我們的知識產品。

這部分明確了以後,那些會跳舞的小姐姐、那些純搞笑的辦公室視頻,都不再是我們重點學習的目標了。我們的競品圈定為——做知識類IP的頭部賬號。

其次,確定優質賬號的數據指標

沒有指標是沒辦法快速定義誰是學習目標的。

開始我們也沒有概念,懵懂中確定了2個指標:一是總粉絲數超過50萬;二是單個視頻漲粉數據高。

前者其實是說明賬號整體運營能力好,後者說明賬號的運營效率高,比起發100個視頻粉絲數30萬的人,我們當然要多去學習發30個視頻粉絲數就有30萬的人。

再次,通過自己搜索+向別人請教,找到符合這些數據指標的賬號

1. 跟懂行的人請教,永遠是最靠譜且快捷的方式

我們請教了抖音的運營同學,知識類IP有哪些做得不錯的賬號。

在抖音同學推薦學習的賬號裡,“醉鵝娘”和“丁香媽媽”這兩個賬號我們覺得很不錯。他們的平均粉絲數比較高,且總粉絲數也比較好。

2. 利用新榜等第三方平臺,查詢有哪些優質賬號

很多同學可能會說,你們運氣好,能跟抖音的同學聯繫上。但只要你有心,沒有第一步,你依然能夠找到目標賬號。

百度搜索下“抖音 大V”等關鍵詞,你會搜索到很多重要的大號。這個過程中,我關注到了“赤木剛憲”這個做時尚博主。團隊的小夥伴還找到了2個小程序,可以大概查詢抖音分類KOL榜單,也分享給大家(TooBigData,抖大大)。

3. 直接在抖音搜索

在“用戶”欄搜索職場,搜到了不少職場大號;在視頻欄搜“職場/加薪”等,也搜到了不少職場大號。

比如,我們看到了“智哥大叔”這種故事演繹類的賬號,也看到了“職場學前班Pro”這種小劇場+總結陳詞類的賬號,當然也看到了很多做PPT類視頻起家的大號。

經過這三步,絕大多數職場領域最頭部的賬號都已經進入了我們的視野。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當我們篩選競品的時候,要儘可能窮盡式地去尋找。

道理也很簡單,如果你找了10個賬號,這裡面你覺得最應該學習的賬號,很可能不是你最該學習的那一個,因為池子太小了。

我們最終大概看了100+賬號,這其中90%以上都是團隊小夥伴們搜索得到的;所以你看,千萬別把不能觸達抖音運營同學當做你可以做不好的藉口。

最後,要學哪個競品賬號?

1. 在其他平臺已經特別火的大號的抖音,未必是我們學習的重點

微信公眾號或者微博的大V入駐抖音,官方可能會有資源扶持,而且他們抖音的粉絲也會天然捧場。如果以他們為主要學習對象,可能會跑偏。

這就像做微信公眾號,不能學和菜頭老師的文風,人家在博客時代已經積累粉絲無數,轉移到微信上,寫什麼都有人看。如果新人做自媒體,學和菜頭老師的文章結構和選題方向,大概率是會跑偏。

相反,那些你從來沒聽過但是抖音粉絲很多的賬號,可能恰恰是學習的重點。

2. 榜樣太多的時候,我們必須挑選出最適合自己學習的幾個

以我們自己為例,我們把這100多個賬號分為3類:PPT類、主播單人講話類(代表:丁香醫生、丁香媽媽、醉鵝娘)、真人劇場類(代表賬號:智哥大叔、藍小白)。

我接手時候,我們的賬號就是在做PPT類視頻,數據增長很緩慢。我們仔細看了下那些PPT類的百萬粉絲的大號,最近的點贊都很低,有一些都不發文了。我們判斷PPT類的內容,至少在職場領域已經不那麼受用戶喜歡了。而真人出境的視頻,總體平均數據都不錯,所以我們把學習的重點放到了後兩者身上。

2. 競品分析

找到競品只是第一步,最難的都在後面。其中,競品優點的拆分和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你都不知道別人到底哪裡做得好,又如何知道從哪裡學起呢?

競品分析,到底該怎麼做呢?

第一步,要分析賬號所有視頻的共性

視頻拆解維度要清晰,選題方向/腳本結構/拍攝手法/視頻剪輯包裝/視頻標題和留言區,幾個板塊缺一不可。

很多人分析別人視頻時,都是依靠個人感覺,這是偷懶。

研究一個賬號時,一定要把一個視頻的組成部分拆分清楚,並逐一分析。因為成功往往是多個元素累加的結果,漏掉了太多元素以後的分析結果,很可能是錯的。

舉個具體的例子,我們比較早拆分的是“智哥大叔”這個賬號。這個賬號在其他平臺我們從沒見過,應該是抖音原生大號。它們的視頻平均點贊在1萬左右,爆款視頻點贊20萬+,目前已經有190萬粉絲。

這是一個由老闆和員工2個人物形象組成的職場類賬號,每一期員工都會跟老闆對話,在對話中會講一個職場道理。

我們分別拆解了腳本/拍攝形式/配樂/視頻包裝幾個部分:

關於腳本,我們邊看視頻邊記錄下了腳本。然後統計了選題方向、腳本的平均字數(關係視頻時長)、腳本的結構(人物/衝突等)。

我們發現:它的視頻比較長,平均50s左右,但是可看性很高,我自己總能津津有味地看完。

為什麼他的腳本這麼吸引人呢?

有幾點特別重要:

一是視頻全程都在講故事,而不是小劇場+說理。故事開頭通常是老闆否定員工,非常能引發用戶好奇。

二是故事特別接地氣,例子十分通俗易懂,是我們工作中都會遇到的事兒。

三是老闆本人應該是腳本創作者,演繹十分真實和自然,不會讓人覺得在演東西。

關於視頻包裝,它的視頻包裝十分簡單;但也有亮點,在視頻的最後一幀,都會微妙地引導用戶點贊(點贊高,推薦才會好,具體的抖音推薦原理我們下一篇文章中會講到)。

第二步,分析賬號的爆款選題和其普通選題的差異之處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分析了抖音漲粉的路徑,提到了賬號的漲粉很大部分都來自爆款視頻。

既然爆款這麼厲害,當我們分析完一個賬號的視頻共性時,我們下一步要分析的就是——它的爆款視頻,為什麼會爆。

同樣的拍攝方式,同樣的演員,但是視頻點贊和漲粉數據可以相差百倍。我們自己的爆款視頻,有的一條視頻可以帶粉10萬+,但多數可能是帶粉1000+或者幾千。爆款視頻,通常勝在選題,這也是內容創作的靈魂。

分析這些爆款視頻的選題,記住其共性很重要。

舉個例子,我們自己總結“智哥大叔”的視頻,發現強調“員工要多動點腦子”的視頻,更容易爆。而“藍小白”的視頻,講“加班/加薪”等員工和老闆衝突的視頻,更容易爆。

這中間的差異,很大部分來自於賬號人設的差異,藍小白是從員工的角度出發做選題,而智哥大叔是從老闆角度做選題。

這2類選題的方向都是經過市場驗證的,後續我們做選題時候,也會重點參閱。

做競品分析,還需要特別提醒2點:

一是,當你不夠明確自己適合學習哪類時,競品分析應該幾類視頻同步做。

在開始的時候,我們從100+視頻裡選擇了3種覺得可能更適合我們的風格。到底哪種更合適,我們也不知道。

所以我們實際上把藍小白/智哥大叔/丁香醫生&媽媽都拆分了一遍。如果自己基於主觀判斷就抹掉了另外3個,只留一個去分析,其實很可能抹殺了自己崛起的可能性。更合適的方法應該是同步分析,分別測試,選擇數據更好的那一種。

二是,關於競品分析,我建議所有想法要形成文檔。

好的競品分析,應該是詳細而全面的審視報告。僅僅是口頭分析,往往過於表面、不全面,而且一會兒自己可能都忘記了。

3. 驗證競品分析方法論

當我們拆解完競品視頻的特點後,下一步就要驗證我們的分析是否正確。如果驗證OK,就大規模快速創作;如果驗證不OK,需要繼續尋找新方法。

這個階段本質上是模仿的階段。競品對標和競品分析的過程,類似於我們去學習別人怎麼穿衣服的過程。

有個小姐姐穿衣服很好看,於是我們去分析她是怎麼穿搭的、顏色是怎麼配的、款型是怎麼選的。等我們分析完了,我們就要自己上身試試,我們跟她學穿搭,能不能學到精髓。

當我們分析完了競品是怎麼做視頻的,我們就要去自己做視頻,看看能不能數據比較好,甚至跟別人一樣好。

第一,為減少變量,建議先做競品爆款視頻的同類選題

如果一開始就做自己的創新性選題,視頻數據不好,我們不太好判斷是選題的問題還是視頻形式的問題。不妨就先做競品的爆款同類選題試試看。

比如,藍小白做了一個“老闆不給加班費怎麼辦的視頻”,那我們按藍小白的拍攝形式及腳本結構,重新寫一個新腳本,看看用戶是否買單。

這就像,你覺得小姐姐穿衣服好看是因為她粉絲大衣搭配白色裙子,顏色和款式都很知性。那你學習的時候,最好先試這2個顏色和款式的搭配。如果變量太多,比如你試了粉絲外套和白色褲子,搭出來不好看,你也不知道是款式的問題還是顏色的問題。

總之,最開始的幾個視頻,要無限逼近競品的拍攝形式、演員狀態、選題和結構方式。一般10個視頻左右,就能看出來數據是否OK了。

第二,方法論驗證OK,大膽創作新選題,拍攝形式、演員結構等都要創新

如果方法論驗證OK,下一步就是完全拋開競品的選題,去做自己的內容了。選題,是決定賬號差距的決定性因素。

抖音的推薦是基於興趣的推薦,機器會先將你的視頻推薦給一部分用戶(冷啟動),然後根據用戶反饋,判斷是否續推給更多的用戶。用戶反饋的數據有很多維度,具體包括點贊率/互動率/完播率等等。

那麼,如何提高點贊率/互動率/完播率等數據呢?下一篇文章,我們會具體展開講。但我想說,決定所有這些因素的關鍵,還是選題和腳本。

1. 要做好選題,必須理解抖音的用戶到底是一群怎樣的人。

要了解抖音用戶,請多刷“推薦”頻道的高贊視頻。

抖音的用戶很不同:他們年輕,不喜歡古板的枯燥的東西;他們習慣了短視頻,如果視頻前3秒無法打動他們,他們可能就流失了;他們喜歡美好的東西,不喜歡土土的東西(土味情話除外)。

抖音的用戶跟其他平臺用戶當然也有很多相同之處:他們同樣有生活和職場中的種種困惑,也會迷茫和糾結。

2. 瞭解了抖音用戶是一群什麼人,再做選題就不會跑得太遠。

一方面,同類賬號做過的爆款選題,仍然是我們的寶庫。這類選題已經經過了數據檢驗,如果你能有新的想法或者闡述角度,仍然值得做。

比如:之前有個爆款視頻選題“要不要打聽同事工資”,創作者認為不能打聽;但我們認為這其實是被公司洗腦的體現,這款選題我們也嘗試了下,獲得了10萬+點贊。

另一方面,同領域的公眾號/知乎/微博熱門話題,仍然是用戶關注的痛點內容。

比如:要去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工作?怎樣跟領導提加薪?這些困擾每一代人的職場難題,也一定是這個階段年輕人的焦點選題。

4. 推陳出新

當你學會了前面幾步,不斷嘗試並堅持做下去,通常過不了幾個月,你已經是一個近百萬精準粉絲的賬號了。

但是你可能並不滿足,你想比你的競品們做得更好。這時候,你必須有一定的創新意識,才能真正脫穎而出。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賬號一直學習智哥大叔,他有多大可能比智哥大叔做得更好呢?這就像市場上有了《爸爸去哪兒》,你做《媽媽是超人》,不太可能超越前者。你可能得去做《中國有嘻哈》,才更可能超越前者。

當然,具體到賬號的創新,未必有上面的案例中那麼巨大。也許小小的創新,就會讓抖音的用戶眼前一亮。

比如:很多醫生在抖音做科普,都是對著鏡頭前的提詞器念乾貨,但最近有個敲著木魚的醫生入駐,就讓我覺得眼前一亮。

推陳出現的前提,其實還是對用戶的瞭解。當你足夠了解你的用戶,你知道他們想要什麼,也就更有可能擊中他們的痛點了。瞭解用戶,一定不是隻看同類的視頻,雖然我們是運營知識類視頻,但是我們每天都會刷推薦頻道,看抖音用戶最喜歡的高贊娛樂/搞笑視頻等,都是哪些形式和選題。

從0開始學習和運營抖音的方法論總論就在這裡了。

其實,快速熟悉一個新領域的方法往往都是相通的:找對標 – 拆解對標的優點 – 形成自己地方法論 – 驗證方法論 – 推陳出新,超越方法論,大概如此。

二、抖音的推薦機制

頭條系產品的推薦機制是比較像的,機器會先把你的內容推薦給一部分用戶,根據用戶的數據反饋,決定是否推薦給更多的人看。如果數據反饋正向,機器就會推薦給更多的人,反之則停止推薦。

大家肯定會問,數據反饋具體包括哪些維度的指標呢?

就文章而言,點擊率和讀完率非常重要。機器會分析文本數據,將文章推薦給可能對你的內容感興趣的人,並觀看讀者的反饋。如果一篇文章沒有用戶點擊(點擊率差),或者用戶點擊了發現質量很差馬上退出了(跳出率很高),機器會認為這篇文章大概率不是個好的內容。

短視頻的推薦,大概也是同樣的道理。短視頻的點贊率/完播率/互動率都是非常重要的數據。如果一個抖音視頻,用戶點開看不完就撤了,大概率說明內容不太吸引人或者沒什麼乾貨。如果看完了不點贊,大概率說明內容不是那麼超出預期。

關於如何提高推薦,我們自己也一直在摸索,分享幾個覺得有價值的點:

完播率,是指播放過視頻的用戶裡,多少人看完了視頻。

提高完播率,最重要的當然是劇本的選題,一個枯燥無趣的選題,沒人想要去看。此外,下面幾點很重要:

一是開頭不要拖泥帶水,快速切入。用戶可能只需要3s來判斷,是否要看下去,如果開頭拖沓,大部分用戶會離開。

二是劇本的結構,應該要有起承轉合。即便是1分鐘的劇本,即便是單口劇本,也應該有懸念/有否定/有質疑/有“後面有乾貨”的預期,讓用戶有興趣看下去。(多拆分競品大號和自己的爆款視頻,會有很多收穫)

三是注意配樂。多用抖音熱度高的配樂,數據通常比不配要好很多。

四是視頻的畫面質感,應該高級一點,不要low low的。抖音用戶整體比較年輕,太土的東西,用戶排斥率會比較高。

2. 如何提高互動率

所謂互動率,主要是指用戶評論意向有多高,而不是用戶評論了以後你的回覆率。

我自己覺得比較好用的提高互動率的方式有2種:

一是在評論區進行有趣或有乾貨的評論預埋。

抖音用戶其實喜歡看神評論,很多視頻的留言區十分精彩,甚至比視頻本身還要有趣。

我們通常會預埋3條左右的評論在留言區,可以是質疑選題內容的,也可以是調侃選題內容的,可以是非常犀利的提問,總之要能吸引用戶留下來看看,吸引用戶關注評論區甚至直接參與話題討論。

這樣做有2個好處:一是互動率提升,二是完播率及停留時長也提升了。

二是在短視頻的標題裡進行預熱和提問(常規)。

比如之前一個選題是討論發薪日和公司牛叉之間的關係,視頻認為多數好企業發薪日是15日以前發當月工資。我們在視頻標題裡引導用戶留言自己的發薪日以及是否認可我們的這個小總結。留言區十分火熱,帶動了視頻整體數據。

三、結語

暫時就想到了這麼多。最後想特別強調幾點吧:

一是眼光放長遠,不要覺得2周到不了20萬粉就是失敗。

市面上的很多培訓班喜歡講一個視頻爆粉20萬的故事,可是他可能沒講,那個號再也沒有過第2個爆款視頻,這輩子就20萬粉絲出頭了。

不可以複製的方法論,是沒有太多價值的方法論。要對自己有信心,對時間有信心一些。

二是要勤奮,光靠勤奮,就可以跑贏大部分人了。

不用非得憋大招,邊做邊邊憋才靠譜。我們做抖音的時候,很多賬號其實單個視頻的平均數據比我們好,但是我們發文頻率是對方的2倍,所以後期賬號數據超過了大部分一開始對標的競品賬號。

三是要一直關注抖音的官方行動、報告,多觀察抖音運營方法(但要有自己的判斷)

市面上的很多培訓班,內容非常水,拿一個偶然的爆款案例可以講幾個月。在這幾個月招生過程中,偶然出一個優秀學員,又能講幾個月。

我的建議是——培訓班可以上,但是自己要有腦子,要去辨別是否真的可以複用。

歪門邪道的東西少幹,沒有哪個平臺會喜歡這種賬號。辛苦漲粉30萬,一招被封號,就沒意思了。多去跟著那些靠內容/正規運營手段漲粉的賬號學習比較重要。

不知不覺說了很多,就先到這裡吧。






豐子笑侃世界


分享一些技巧:

1.通過第三方平臺給自己的運營賬號引流,進而增加粉絲量是可行的,只不過平臺支持與否都需要特別對待的,特別是有些平臺是反對,而有些平臺只針對優質賬號才開通,如果可以利用,那麼就需要儘可能地去完善質量,把握好機會去好好利用。

2.去分析內容打開率低的原因,當然說到裡面的原因,標題是比較重要的一方面,但是往往時間長了打開率低的原因是內容質量不高,因為優質內容會有用戶去關注,轉發分享,那樣才能提高文章打開率。不過問題還是從多方面去分析原因的。


3.不要自顧自地宣傳內容,很多時候在分享內容時,很注意傳播渠道,儘可能多的傳播方式能夠讓內容有更多曝光機會,也想著能提高粉絲關注量,但其實這種方法沒有注重技巧,很難起到有效的粉絲增長量,要注重內容和用戶之間地交流反饋。

4.千萬不要隨便去模仿他人的“成功經驗”,很多時候我們總會覺得粉絲量做得比較成功的往往都是出色的,也會學著去借鑑,但其實行業不同,運營團隊力量不同,實際運營方式也會不同,因此要善於吸取好的內容,進而轉化成真正能運營的才行。

5.沉下心好好去提高內容質量,在粉絲量上面,那勢必是用戶對內容感興趣,內容為王的時代會一直延續下去,因為面對同質化內容,只有真正好的內容才會被更多用戶關注,如果想著一味去提高粉絲量,而不從根本的內容上著手,那是起不到很好效果的。



兜丶兜5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製造原理揭秘,專注於科技領域,關注我,看每天精彩科技視頻。

我回答一下吧,我一個月收穫粉絲接近6900多,如果加上火山小視頻的粉絲接近一萬。

其實我這如果和大佬比,根本上不了檯面。我做的主要是科技視頻,一般人比較喜歡看,在加上爆了兩個視頻,一個接近50萬播放量,一個目前30萬的播放量,現在還在增長中,這兩個視頻帶來的粉絲比較多。平時一天的粉絲最少都有100多,最多的時候接近500。

我感覺如果想粉絲關注的多,一定要有精彩內容,和一個吸引人的標題,還有就是每天更新視頻,增加賬號的活躍多。

做完以上幾點,你的粉絲也會蹭蹭往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